健康知识讲座——高血压的防治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doc_第1页
健康知识讲座——高血压的防治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doc_第2页
健康知识讲座——高血压的防治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doc_第3页
健康知识讲座——高血压的防治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doc_第4页
健康知识讲座——高血压的防治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健康知识讲座高血压的防治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高血压病的患病率虽不如西方国家高,但目前呈上升趋势。在我国3个家庭中就有1个高血压病病人。高血压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已成为引起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原因。目前高血压病存在“三高、三低、三不”的特点1,即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有病不愿服药、不难受不服药、不按病情服药,这主要是因为公众对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了解太少所致。因此,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是高血压病防治工作的关键。在高血压病的治疗过程中对病人进行全面、系统、个性化的宣传教育可以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学会自我监测、自我管理,积极配合治疗,这样才能达到治疗目的,有效地防止高血压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1 高血压病的基础知识1.1 高血压病概况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据统计,原发性高血压占总高血压病病人的95%以上,其常见的病因有遗传、肥胖、高龄、高盐高脂饮食、长期精神紧张、吸烟饮酒、环境因素刺激、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胰岛素抵抗等。高血压病起病缓、病程长、发展不平衡,病人临床特点差异较大,部分表现比较隐匿,有些可有典型的头晕、眼花、耳鸣、头痛、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而有些病人却因血压高低波动而出现心、脑、肾等靶器官受损的表现。1.2 高血压诊断标准 按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高血压协会(ISH)诊断标准2,成年人(18岁)在静息状态下,同日非同时(同一天不同时段),同时非同日(同一时段不同日期),测量血压3次或以上,若收缩压(SBP)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可进一步分为高血压1级、2级、3级。2 高血压病的治疗治疗高血压病的目的是使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控制症状,延缓和逆转高血压所致的靶器官损害,减少和防止并发症,改善、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延长病人的寿命。其方法包括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及降压药物治疗。2.1 改善不良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的调整是高血压最可靠,最安全的治疗方案,对提高机体整体素质有积极作用。我们在给病人进行宣教的过程中要强调这种方法应贯穿于每一位高血压病人的治疗和生活的始终。2.1.1 合理膳食 控制热量的摄入。热量摄入过多会加重心脏的负担,饮食中要限制热量,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玉米),少吃单糖类(如葡萄糖、果糖),含糖烹制的菜肴也尽量减少,每餐不能吃得太饱,主张少吃多餐。控制脂肪的摄入。脂肪摄入过多容易转变成胆固醇,使血小板凝聚形成血栓而发生中风,故要限制动物脂肪,烹饪时少用动物油多用植物油,每日用油量少于50 g,忌吃油炸、油煎食品。可适当多吃一些海鱼,因其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胆固醇氧化降低胆固醇的浓度,还含有较多的亚油酸,能增加微血管弹性,防止血管破裂,对防止中风有一定的作用。另外,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脑、动物内脏、海鲜等)要少吃,特别是老年病人更应注意。控制食盐的摄入量。食盐摄入过多要引起体内水钠潴留从而增高血压,WHO建议病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 g(普通啤酒瓶盖去掉胶垫后,一平盖食盐约为6 g),少吃各种咸菜和腌制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每天新鲜蔬菜不少于400 g,水果100 g200 g。多吃含钾、钙丰富的食品,如马铃薯、山药、菠菜、海带、紫菜、黑枣、杏、杏仁、香蕉、豆类、牛奶、酸奶、虾皮、蘑菇、木耳、芝麻酱等。适量摄入蛋白质。对没有并发症的高血压病人每日蛋白质食入量为每公斤体重1 g为宜,且应以优质蛋白(瘦肉、鱼、奶)为主;合并有肾损害的病人则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要求每日每公斤体重不超过0.8 g,这是因为此时食入较多的蛋白质会加速肾小动脉硬化加重肾功能衰竭。饮食中应增加粗纤维食物的摄入,预防便秘。因用力排便可使收缩压上升,甚至造成血管破裂出血。还应避免食入刺激性的饮料,如浓茶、咖啡、可乐等。2.1.2 减轻体重,坚持有氧运动 肥胖是高血压病的高危因素之一,应指导病人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合理减肥。建议体重指数(BMI)控制在24 kg/m2以下为宜,避免剧烈运动,强调有氧运动。病人应有恒、有序、有度的进行锻炼,应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来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慢跑、快走、骑车、健身操、打太极拳、游泳、瑜伽、气功等。运动强度应据运动时的心率来判断(最大心率=170年龄),尤其老年人应注意,对中青年最好每次运动时心率应大于120/min,每周运动3次5次,每次持续30 min60 min较好。但血压较高、症状较多或有并发症病人应增加卧床休息的时间。2.1.3 戒烟限酒 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致心跳加快、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而且尼古丁要影响降压药的疗效,应要求戒烟。大量饮酒可使降压药的药效降低,对一时难于戒酒者,每日饮酒精量应少于20 g3。2.1.4 保持心理平衡,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 高血压病是典型的心身疾病,长期抑郁、情绪激动或精神、心理压力过大是血压升高的诱因。心理疏导对血压的控制非常重要,所以应指导病人学会自我调节,培养良好的适应能力,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冷静、沉着,保持乐观、稳定的心态,当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应向家人、朋友倾诉。可指导病人采用放松疗法,如听音乐、读书看报、深呼吸等以缓解压力。与此同时,还应指导病人的家属给病人多一些理解、宽容、支持,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轻松愉快的环境。2.2 降压药物治疗 临床上绝大多数病人仅通过单纯的改善生活方式是不能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的,更多的病人需要在此基础上加用降压药。2.2.1 降压药物治疗的适应证 高血压2级或以上的病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者已有心、脑、肾靶器官损害和并发症的病人;血压持续升高6个月以上,非药物治疗手段仍不能有效控制血压者2。2.2.2 降压治疗目标 每个人的降压目标值都不一样,因人而异。普通高血压病人的血压降至140/90 mmHg以下;老年人的收缩压降至150 mmHg以下;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病人的血压降至130/80 mmHg以下2。2.2.3 坚持遵医行为,严格按照用药原则治疗 许多病人不能坚持按医嘱服药,是高血压病最危险的因素,是引起严重并发症的诱因。病人自以为症状缓解、血压降低了就自行减量甚至停药,从而造成不良后果。在宣教的过程中有责任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应严格按照用药原则治疗。长期(终身)治疗:高血压是慢性病,不能根治,但可用药控制,一旦进行降压治疗需终身服药,让病人作好思想准备。让他们了解,对高血压病人“宁可一顿不吃饭,不可漏服一次药”,治疗应持之以恒。个体化原则:每个病人的治疗方案是不一样的,药物种类、剂量、用法的选择应根据病人的年龄、症状、血压高低、危险因素等来决定。保证24 h内稳定降压:要保证24 h内血液中药物的浓度都处于恒定状态,才能避免血压高低波动、骤起骤落。因此现多主张用长效降压药。降压不宜过快、过猛:降压药从小剂量开始,循序渐进,平稳降压,以防引起重要脏器缺血缺氧而致功能损害。联合用药:很多病人单用1种降压药不能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现主张用2种或以上的药物联合应用,这样既可增加药效又可减少每种药物的不良反应。2.2.4 用药注意事项 医护人员在与病人交流时有必要如实向其讲解药物的种类、名称、用法、剂量、用药时间及用药以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应重点强调在用药期间要注意安全,洗澡不能太勤,淋浴水温不能太高,改变体位动作一定要缓。再则强调“3个半分钟”,即醒后平卧半分钟、床上坐起半分钟、双腿下垂半分钟,最后才下地活动。其目的都是为了防止外周血管扩张致体位性低血压而发生晕厥,这一点对老年高血压病人更应重视。3 学会自我监测,预防并发症自我监测可使病人全面了解自己的血压控制情况、身体状况及用药水平4,5。所以学会自我监测、自我管理才能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配合治疗。监测的重点是血压和有无靶器官受损的表现。要求病人定期到医院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测血压、肝肾功能、眼、血脂、血糖及心功能等。对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应建议其购买一台血压计,并教会他们测量血压和心率的方法,要求病人每天测血压的时间要确定,前后有对比才便于调整用药。指导家属学会观察和判断病人病情的变化,掌握基本的自救知识6,7。若病人突然出现血压急剧升高、剧烈头痛、抽搐、意识不清甚至肢体瘫痪,提示可能发生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病,此时家属要保持冷静,抓紧时间给予简单的急救(舌下含服硝酸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