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实训方案.doc_第1页
牧草实训方案.doc_第2页
牧草实训方案.doc_第3页
牧草实训方案.doc_第4页
牧草实训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牧草栽培与利用实习实训教学方案根据课程的实训要求,结合课程的特点,特制定本实习方案。本方案共包括三项实训内容。 目的要求:专业实训是技工培养目标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专业思想和专业知识的综合性检验,通过实训,使学生独立从事本专业工作能力得到规范的训练和强化,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训主要内容:1专业技能训练:主要从事牧草栽培、利用及病害防治及其它相关领域的技能训练。2工作程序的掌握:掌握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积累工作经验,为毕业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实习一 主要栽培牧草形态特征的识别一、目的意义我国牧草资源十分丰富,仅豆科与禾本科牧草就有300多属2000多种,在牧草栽培和饲料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一个草业工作者,对一些主要牧草和饲料作物的器官、组织部位、形态等特征特性要会观察鉴定。本实习的目的通过教师对室外资源圃种植的或室内保存的牧草和饲料作物标本的介绍,以及同学门自己的观察和鉴定,让同学们了解和认识本地区最常见、最重要的栽培牧草及饲料作物的科、属、种。要求了解豆科、禾本科、莎草科植物的识别要点,掌握主要栽培牧草及饲料作物的形态特征和饲用特性。二、材料与用具1、材料:各种具有根、茎、叶、化及果实的新鲜植株或蜡叶标本、浸液整株标本。2、用具:解剖针、放大镜、双目解剖镜、镊子、卷尺等。三、方法与步骤1、教师针对资源圃种植的牧草及饲料作物逐一介绍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饲用价值和利用特性。2、学员对资源圃种植的新标本及室内制作保存的蜡叶标本、浸液标本进行仔细观察,观察内容包括根、茎、叶、花及果实的形态特征,并做相应的记录。四、实施10人一组,每组至少观察鉴定禾本科、豆科牧草的及饲料作物各10种,菊科牧草及饲料作物5种,分别将牧草的及饲料作物的名称、科、属、种及主要形态特征划表说明,每人写一份实习总结。实习二 牧草生育期的观测 一、目的意义牧草生育期是指牧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在形态上发生显著变化的各个时期。牧草在不同的发育时期,不仅形态上有了显著变化,而且在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方面也发生了改变。进行生育期观察测定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各种(品种)牧草,在一定地区内生长发育各时期的进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而获得丰产,同时也便于进一步掌握牧草的特征特性,为选育和引种优良品种以及制订正确的农业技术措施等提供必要的资料。因此,在农业生产(农业气象预报、牧草区域化的制定、新品种的推广)和科学研究中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次实习的目的在于:1、了解牧草生育时期鉴定与观察的意义;2、熟悉并掌握主要栽培牧草进入每一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的鉴定标准;3、摸清几种栽培牧草在本地区的生育规律。二、材料和用具 不同生育阶段的各种牧草、生育期记载表、铅笔、钢卷尺、小铁铲、计算器。三、方法与步骤 (一)生育期观察的时间:生育期观察的时间以不漏测任何一个生育期为原则。一般每二日观察一次,在双日进行。如果牧草的某些生育期生长很慢,或两个生育期相隔很长,可每隔 4 5 天观察一次。观察生育期的时间和顺序要固定,一般在下午进行。(二)生育期观察的方法: 1、目测法:在牧草田内选择有代表性的 1 平方米植株,进行目测估计。2、定株法:在牧草田选择有代表性的四个小区,小区长1m,宽 23 行。在每小区选出 25 株植株,四个小区共 100 株,用标记标出。后观察有多少株进入某一生育期的植株数,然后计算其百分率。(三)各生育期的含义及记载标准: 1、禾本科牧草(1)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日月表示。 (2)出苗期及返青期:种子萌发后,幼苗露出地面称为出苗,有50的幼苗露出地面时称为出苗期,有50的植株返青时为返青期。(3)分蘖期:幼苗在茎的基部茎节上生长侧芽并形成新枝为分蘖,有50的幼苗在幼苗基部茎节上生长侧芽并形成新枝时为分蘖期。(4)拔节期:植株的第一个节露出地面 l2 cm时为拔节期。(5)孕穗期:植株出现剑叶为孕穗, 50植株出现剑叶为孕穗期。(6)抽穗期:幼穗从顶部叶鞘中伸出叫抽穗,当有50的植株幼穗从顶部叶鞘中伸出而显露于叶外时为抽穗期。(7)开花期:花颖张开、花丝伸出颖外,花药成熟,具有授粉能力叫开花,当有50的植株花颖张开、花丝伸出颖外时为开花期。(8)成熟期:禾草授粉后,胚和胚乳开始发育,进行营养物质转化、积累,该过程叫成熟。禾草种子成熟分以下三个时期。乳熟期:籽粒充满乳白色液体,含水量在50左右叫乳熟,当有50植株的籽粒内充满乳汁,并接近正常大小为乳熟期。蜡熟期:籽粒由绿变黄,水分减少到 25%30%,内含物呈蜡状称蜡熟,当有50% 植株籽粒颜色接近正常,内具蜡状物时记载为蜡熟期。完熟期:茎杆变黄,籽粒变硬叫完熟,当80以上的籽粒变黄、坚硬时记载为完熟期。(9)枯黄期:植株叶片由绿变黄变枯,叫枯黄,当植株的叶片达 2 / 3 枯黄时为枯黄期。(10)生育天数:由出苗至种子成熟的天数记载为生育天数。(11)生长天数:由出苗或返青期至枯黄期的天数记载为生长天数。(12)株高:每小区选择 10 株测量从地面到植株最高部位(芒除外)的绝对高度。只于孕穗期和完熟期测定。2 、豆科牧草(1)出苗期:幼苗从地面出现叫出苗,有50的幼苗出土后为出苗期。(2)分枝期:从主茎长出侧枝叫分枝,当50的植株主茎长出侧枝时记载为分枝期。(3)现蕾期:植株叶腋出现第一批花蕾为现蕾,有50花蕾出现时叫现蕾。(4)开花期:在花序上出现有花的旗瓣张开叫开花,有20的植株开花叫做开花期,有80的植株开花叫开花盛期。(5)结英期:在花序上形成第一批绿色豆英叫结荚,有20植株出现绿色荚果时叫结英初期,有80植株出现绿色荚果时,叫做结荚盛期。(6)成熟期:荚果脱绿变色,变成原品种固有色泽和大小、种子成熟坚硬,叫成熟,有80种子成熟时叫做成熟期。(7)株高:与禾本科牧草相同,只于现蕾期、开花期、成熟期进行测定。 (8)根颈入土深度和直径:入冬前,在每小区选择有代表性的植株10株测定。表1 禾本科牧草及饲料作物田间观察记载登记表表1 禾本科牧草及饲料作物田间观察记载登记表小区号草种名称播种期苗返青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孕穗期株高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完熟期株高生育天数枯黄期生长天数越冬.夏率抗逆性乳熟蜡熟完熟表2 豆科牧草及饲料作物田间观察项目记载表小小区号品草种名称播播种期出出苗期分分枝期现孕蕾期现孕蕾期株高开花期开开花期株高结荚期成成熟期成成熟期株高生生育天数枯枯黄期生生长天数越越冬.夏率根根颈入土深度根根颈直径抗抗逆性初期盛期初初期盛盛期四、作业:1、每位同学观察豆科、禾本科牧草及饲料作物的生育期各三种,并填入相应的表格内。2、每位同学写一份实习总结 。实训三 牧草的品质鉴定一、技能目标本项目是养殖专业学生从事牧草生产工作必会的基本技能。要求学生能够通过青干草感官鉴定来判断其品质的优劣,掌握其鉴定的方法,为从事畜牧生产打下基础。二、教学资源准备(一)材料与工具不同青刈期的干草3捆;不同等级的干草各1捆;两种含水量的干草各1捆;病虫害程度不同的干草各1捆。(二)教学场所校内外教学基地均可。(三)师资配置1名教师指导4060名学生,技能考核时1名教师指导20名学生。三、原理与知识通常认为青干草的品质好坏要根据干草的营养成分含量和其消化率来综合评定,但在生产实践中,常以干草的植物学组成、牧草收割时的生育期,干草中叶量、干草的颜色、气味及水分含量等外观特征来评定干草的饲用价值。因为这些物理性质与适口性和营养物质的含量有密切联系。四、操作方法及考核标准(一)操作方法与步骤1.感官鉴定方法(1)判断刈割时期 通过青干草的颜色、气味、叶片和幼穗的多少及含杂草的种类可以推断牧草收割的时期。初花期或以前刈割的,颜色较青绿,气味芳香,叶量丰富,茎秆质地柔软,干草含有花蕾,未结实花序的枝条也较多,一般营养成分含量高,消化率高。开花结束以后刈割或刈割后在烈日下久晒,则牧草茎秆粗硬,叶量少并且枯黄,带有成熟或未成熟种子的枝条的数目多,其适口性及可消化率都下降,品质低劣。(2)颜色气味 优质干草呈绿色,绿色越深则营养物质损失就越小,所含可溶性营养物质及维生素越多,其品质也就越好,详见表24-1。适时刈割的干草都具有浓厚的芳香气味,这种香味可促进家畜的食欲。如果干草有霉味或焦灼的气味,说明其品质不佳。(3)牧草组成 优质豆科或禾本科占有的比例大时,则品质较好;当杂草数目多时,则品质就差。具体鉴定时,先在干草中选20处样本,每处取草样200300g,将其充分混合后从中取出1/4,然后分成五类即:豆科、禾本科、可食性杂草、饲用价值低的杂草和有毒有害植物,并分别计算各类杂草所占的比例,如果禾本科干草所占比例高于60%时,则表示植物组成优良,如果杂草中有少量的地榆、防风、茴香等,使干草具有芳香的气味,可增加家畜的食欲,但有害植物不应超过干草总质量的1%。(4)含水量 干草的含水量应为15%17%,含水量20%以上时不利于贮藏。(5)病虫害情况 有病虫害的牧草其调制的干草营养价值较低,鉴定时抓一把干草,若叶片,穗上有病斑出现或带有黑色粉末则被病虫侵害过。 表2 干草颜色感官判断标准 (牧草加工贮藏与利用.玉柱,贾玉山,张秀芬.2004)品种等 级颜色养分保存饲用价值分析与说明优良鲜绿完好优刈割适时,调制顺利,保存完好良好淡绿损失小良调制贮存基本合理,无雨淋、霉变次等黄褐损失严重差刈割晚,受雨淋、高温发酵劣等暗褐霉变不宜饲用调制、贮存均不合理 鉴定干草品质中国目前尚无统一标准,现将内蒙的干草等级介绍如下:(1)一级:枝叶鲜绿或深绿色,叶及花序损失不到5%,含水量15%17%,有浓郁的干草芳香气味。但再生草调制的干草,香味较淡。(2)二级:绿色,叶及花序损失不到10%,含水量15%17%,有芳香气味。(3)三级:叶色发暗,叶及花序损失不到15%,含水量15%17%,有干草香味。(4)四级:叶色发黄或发白,部分有褐色斑点,叶及花序损失不到15%,含水量15%17%,香味较淡。(5)五级:发霉,有臭味,不能饲喂家畜。2.营养物质成分鉴定法 在对青干草的营养成分进行鉴定时,将蛋白质、胡萝卜素、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作为青干草品质的重要评定指标。美国饲草和草地协会根据干草市场的需要,以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可消化干物质(DDM)、干物质采食量(DMI)和相对饲喂价值(RFV)等作为评定指标制定了豆科、禾本科、豆科与禾本科混播干草的五个等级。见表3。表3 豆科、禾本科、豆科与禾本科混播干草的质量标准/%(牧草加工贮藏与利用.玉柱,贾玉山,张秀芬.2004)质量标准 CP ADF NDF DDM DMI RFV等级1 19 31 65 3.0 15123451614131110845475354606165 65615857565553532.5-2.32.2-2.01.9-1.81.8124-103102-87 86-75 75注:DDM(%)=88.90.779ADF;DMI(%)=120NDF;RFV(%)=DDMDMI1.29;RFV(%)=41%ADF+53%NDF(二)技能考核标准考核内容及分数分配操作环节评分标准考核方法熟练程度时限分值扣分依据牧草识别及青干草的品质鉴定(100分)感官鉴定30不能据干草色、味及形态判定青刈期扣6分;不能根据干草的颜色判定出优、良、次、劣四等扣6分;不能据牧草的组成判定品质的优劣扣6分;不能估计出干草的含水量扣6分(误差在2%之内不扣分);不能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