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安静”成为一种习惯.doc_第1页
让“安静”成为一种习惯.doc_第2页
让“安静”成为一种习惯.doc_第3页
让“安静”成为一种习惯.doc_第4页
让“安静”成为一种习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安静”成为一种习惯论文:让“安静”成为一种习惯摘要:安静是一种非常良好的行为习惯,安静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古诗云:“于无声处听惊雷”“此时无声胜有声”,可见安静中蕴藏的玄机和真谛。所以,创建班级安静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静下来,安安静静,这才是最好的读书环境。这是我们教师教育教学的基本保证,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条件。静中生慧,在静中去感悟和体会,才能最大效益地体现教育教学的成果。关键词:安静;静心;习惯一、安静在学校学习中的重要性1.安静有利于身体健康,有利于加强个人修养有诗云:“安得此身如草树,根株相守尽年华。”其意之一是说人若能像野草树木一样安静的话,就能健康长寿,颐养天年。同学们如果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乌鸦的叫声嘶哑难听,那是它们天天不断聒噪的缘故;夜莺的叫声婉转动听,那是因为它们在静谧的环境中展示歌喉。不该说的时候、不该做的时候,我们就一定不说、不做;该说的时候、做的时候,我们就积极地去说、去做。这样,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不但有利于健康,而且有利于加强学生的个人修养。2.安静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学习是一种脑力劳动,它需要眼到、口到、手到、心到,需要开动大脑这架机器去思考、识记,理解、掌握,它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在安静的环境下,学生容易集中精力,活跃思维,增强记忆,掌握知识较快。所以,在安静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效率才会高。3.安静有利于一个人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更能适应社会古诗云:“安得草木心,不怨寒暑移。”意思是说人要是有一颗草木一样的心,就不会抱怨天气变化、寒暑交替,遇事就会处变不惊,安之若素。这是人生难得的一种品质,而获得它的前提就是拥有一颗安静的心。一个人,说的多,必将做的少;反之,做的多,说的必然少。所以,我们想多干事,就应该少说,有时候甚至不说,沉默是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成功=努力+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二、我班现状分析目前,我担任初一(12)班班主任工作,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113岁之间,正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发生飞跃的时期,是一个相对独立又特殊的阶段,心理特征表现为:好奇心强。刚从小学进入中学,对学校、教师、学科普遍有一种新鲜感;抽象思维能力弱,过分依赖直观;意志薄弱,缺乏毅力;好胜心强,表现为不服输。有的课堂上钻空子说闲话,自习课窜来窜去,课间打打闹闹,动不动就给老师告状等。一看这情景我还真有点犯愁,这帮精力旺盛的小家伙,如何能做到让男孩子平静,女孩子文静,教室里安静呢?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了我的初一班主任的教育教学工作。三、如何让“安静”成为一种习惯让学生坐下来,让学生安静下来,这是养成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班级班风和学风的形成,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不仅关系着整个班级的现状和未来,而且将影响每一个学生的人生。因为,“习惯成自然”,如果能让“安静”成为一种习惯,那么学生必将终生受益。因此,我把“静下来”作为我班级管理的第一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1.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现状,搞清爱吵闹的原因记得开学初,我写了一封致初一新生家长的一封信,目的是让家长及时了解小学教育与初中教育的差异,掌握孩子上初中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来帮助自己的孩子快速度过适应期。同时,让老师及时了解孩子在小学的学习、生活等表现情况,明确他们有什么优点,存在什么问题,家长对于本学期学校教育的期望等。通过沟通交流我了解到学生在小学参加的活动比较多,如体育、音乐、美术兴趣班等,学生“动”的机会非常多;而上了初中课程明显加重,玩的时间少了许多,学生“动”的机会少了,但好动又是他们的天性,所以让他们安静真的很困难。2.制订计划,进行有效的养成教育首先,有效利用德育课进行思想教育。一方面,在德育课上我给学生讲了“静以修身”“宁静而致远”“华人之性好静”“求凉者必静”等知识,并鼓励学生自己多读有关励志方面的书刊,静想一些事,做一点自己该做的事。这也是一种保持安静的方式。读有益的书不仅可以让他们安静、提高写作水平,而且能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且提高自身修养。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树立人生远大志向:人生是一条射线,以我们的出生为起点,可以无限延伸,理想有多高远,学习有多勤奋,坚持有多长久,这条射线就有多长,我们的人生轨迹就有多深,价值就有多大,意义就有多远。“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我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树立远大理想,坚定报国信念,勤奋学习,汲取知识,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其次,有效引导课前两三分钟。在每节课前班主任提前两三分钟进入教室,组织学生准备本节课要用的学习用具,提醒课代表组织学生领读上节课的重点内容,这样学生就提前进入了学习状态,等课任老师一进教室发现全是朗朗的读书声,他们的心情也明朗起来,整节课也讲的特别顺畅。所以,我想课前组织引导工作非常有意义,可以促使学生安静下来做好课前准备,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再次,有意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应多给学生一些发泄的机会,等他们浮躁的情绪释放了,自然就能安静下来。记得有一次我的数学课是第四节,在第三节课间学生闹的不亦乐乎,我喊了几次都收效不大。于是,我喊来音乐课代表要他带领大家唱歌。一听唱歌他们一个个可来劲了,居然对着我高唱好朋友,再见,唱得如此带劲似乎有点挑衅。我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大大的五个字“我偏不再见”,他们一看乐了,几乎笑弯了腰。待到歌声结束我们开始了这节新课的学习,让我没想到的是这节课同学们都听的非常认真,课堂气氛活跃,发言积极,接受新知识很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就连上课爱走神的某同学也听懂了学会了。为此我反思,作为班主任平时应该给孩子们多一些发泄的机会,少一些束缚;多一些幽默,少一些责怪;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利用教师的智慧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因为愉快的心情能让人变得更聪明。我还常常在上课前教给学生两句名言警句。令他们大声朗读并背诵下来。例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等,目的是让他们安静下来,附带学点名言警句提高语文水平,更主要的是起到励志的作用。我也算了一笔账,如果每周教他们两句,一学期学生就可学四十句,三年就可积累两百四十句。只要我们坚持,绝对就有收获。况且经过半学期的实践我觉得效果确实不错。有时下午第三节自习课要开会,我就给学生布置好学习任务后,故意问他们要不要教师陪着上自习,大家一致认为自己可以管好自己。我很郑重地告诉他们:“老师相信你们。”然后,我就在黑板上写上名言警句,就开会去了,没想到等我回来时他们还能安静的自习。3.让“安静”成为一种班级制度班集体是一个连动体,为了让安静成为一种班级制度,我成立了纪律“安静”互助组。将全班分成11个小组,组长轮流做,每个小组长负责一周,专门负责本组的“安静”问题,起到监督、提醒的作用。班干部分到每一个小组,协助小组长共同管理。 一个小组就是一个整体,互相提醒,一荣俱荣,一毁俱毁,共同进步。当然对于不自觉的学生,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是必要的。具体惩罚的措施:对违反纪律情节比较轻的学生,罚他上讲台“安静”十分钟。对于情节比较严重的学生罚他们写一份200字左右的“安静”心得,描述他当时的不“安静”心理。个别及不“安静”且屡教不“安静”的同学,老师可以进行心理辅导,给予帮助。经过一学期的“安静”教育,我班学生慢慢地静了下来,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个人修养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班级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按照学校的要求安静地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我们班学生在“安静”制度的监管下各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得到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