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疼痛的分级方法.doc_第1页
癌症疼痛的分级方法.doc_第2页
癌症疼痛的分级方法.doc_第3页
癌症疼痛的分级方法.doc_第4页
癌症疼痛的分级方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癌症疼痛的分级方法癌症疼痛的分级主要是为了正确评诂疼痛的程度,指导实施止痛措施和便于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和病情分析。癌症疼痛的分级方法常用的有以下3种: 1主诉分级法将疼痛分为4级,0级(无痛);1级(轻度):虽有痛感但仍可忍受,并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扰;2级(中度):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止痛剂,睡眠受到干扰;3级(重度):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要止痛剂,睡眠受到严重干扰,可伴有自主神经紊乱或被动体位。 2数字分级法用0一lO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0为最剧烈的疼痛,随数字的增加,疼痛的程度也逐渐加重,让患者自己圈出一个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的数字来(国际上多用此法)。 3目测划线法同数字分级法类似,也是将疼痛分为010不同的数字,并制成标尺,由医生、护士或患者家属根据所见到的患者疼痛情况,选择相应的代表数字。数字分级法和目测划线法与主诉分级法相互对应的关系为:03等于轻度,46等于中度,710等于重度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伴有痛苦的心理、情绪的感受。 癌症疼痛发生的原因主要有: (1)癌肿本身引起:直接由癌肿压迫神经及邻近组织,引起周围组织的缺血、坏死;癌细胞浸润到淋巴组织产生炎症和化学致痛物质;癌细胞转移到邻近骨组织,刺激骨膜反应,导致病理性骨折;癌细胞侵入内脏和血管,引起内脏梗塞、动脉闭塞、静脉淤血、肿胀,刺激胸壁、腹壁、内脏包膜、血管壁层神经感受器而致痛。 (2)抗癌治疗引起的术后疼痛综合征,如肺癌、乳腺癌术后产生的神经痛;化疗后疼痛综合征,如化疗药物引起的组织反应、神经毒性;放疗后疼痛综合征,如放疗引起的皮肤黏膜损伤及纤维组织增生压迫神经等。 (3)由于癌症的病情恶化,营养不良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的改变和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常见的如便秘、褥疮和肌肉痉挛等。 (4)与癌本身无关的其他伴发病引起,如强直性颈、腰椎关节炎等。癌症疼痛的治疗有多种方法,它大体可归纳为针对肿瘤本身的治疗和针对肿瘤并发症的治疗两个大类。针对肿瘤本身的治疗主要包括通过手术解除肿瘤引起的组织器官梗阻、压迫,通过放疗控制肿瘤脑转移、骨转移引起的疼痛,以及对化疗敏感的肿瘤可实施化疗止痛,对激素依赖性肿瘤可用内分泌治疗止痛,对肿瘤的骨转移则可用同位素治疗止痛等。针对肿瘤并发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如使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麻醉性止痛药以及肿瘤脑转移、椎体转移的利尿脱水药物治疗等;神经外科手术止痛和局部神经阻断治疗、心理行为治疗(暗示、催眠)、针灸、推拿、气功、太极拳及音乐松弛治疗方法等。对癌症患者来讲,尽管纯心理因素引起的癌痛是罕见的,但是不可否认绝大部分的癌痛患者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他们很容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而心理障碍与不良情绪反过来又可以使疼痛程度加重,二者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此,对于癌痛患者施以有效的心理治疗,其目的主要是减少癌痛患者所经受的绝望和无助感,增强他们的治疗信心,通过为患者提供一些特殊的对付办法和行为技术,以帮助他们来控制慢性疼痛。对于癌痛的心理治疗可以首先采用认知疗法,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改变不正确的观念,提高他们战胜癌症的信心,然后用暗示、催眠、放松、生物反馈、音乐、气功等疗法,不但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而且可以解除或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三阶梯止痛法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并向全世界推荐的用药方法。它将疼痛分为轻、中、重3个不程度的等级,轻度疼痛治疗药物用非阿片类止痛药+辅助用药,推荐药物是阿司匹林;中度疼痛治疗药物用弱阿片类止痛药+非阿片类止痛药+辅助用药,推荐药物是可待因;重度疼痛治疗药物用强阿片类止痛药+非阿片类止痛药+辅助用药,推荐药物是吗啡。 三阶梯止痛法的给药原则是: (1)按阶梯给药:一般首先使用非阿片类药物,如达不到止痛效果,可加用弱阿片类药物,如两者合用后仍不能止痛,则再使用强阿片类药物。 (2)口服给药:口服给药不仅方便,而且便于患者长期服药。另外,阿片类止痛剂口服时吸收慢,峰值较低,不易产生药物依赖性。 (3)按时给药:止痛药不是在患者疼痛时按需给药,而应是按时给药,一般根据药物有效时间间隔给药,如每隔36小时给药一次,以保证疼痛的连续缓解。 (4)个体化给药:要根据具体患者的实际疗效调整剂量和用药时间,直到疼痛缓解为止。 (5)联合用药:阿司匹林类可增加阿片类药物的止痛效果,故对中、重度疼痛,可使用两种以上止痛药,这样可减少其药物用量及副反应,增强止痛效果。 (6)注意具体细节:要注意监测、密切观察药物反应和治疗效果,目的是使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疗效而发生的副作用最少。常用的癌症止痛药物主要有3大类型:即非阿片类、阿片类及辅助用药。 非阿片类止痛药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如水杨酸类药物(阿司匹林)和非水杨酸类药物(布洛芬)。扑热息痛。 阿片类止痛药包括:弱阿片类,代表的药物为可待因,还有右旋丙氧吩和氢可酮。强阿片类,代表的药物为吗啡,常用的有口服吗啡普通片和控释片,以及丁丙诺菲,芬太尼,美散痛,杜冷丁等。 辅助用药包括:抗惊厥药如酰胺咪嗪、丙戊酸等。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丙咪嗪等。抗焦虑药如利眠宁、安定、眠尔通等;皮质类固醇类,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阿片类止痛剂的常见副作用有哪些?1便秘几乎所有使用阿片类止痛剂的患者均有便秘,临床上往往处理便秘较控制疼痛更为困难。因此,在开始使用阿片类止痛剂时,就应着手制定一个有规律的通便方案,包括缓泻剂和大便松软剂,同时注意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 2呼吸抑制是使用阿片类止痛剂过程中潜在的后果最严重的副作用。通常发生于第一次使用且剂量过大的患者,随着反复用药,这种并发症的危险性逐渐减少。当发生呼吸抑制时,用l:10纳络酮稀释液缓慢静滴。对昏迷患者应作气管切开。 3镇静和嗜睡 可发生在第一次或反复使用阿片类止痛剂之后。尽管有时临床上需要患者镇静,但它们并不是止痛剂所需要的成分,特别是对非卧床患者。处理方法包括减少个别药物的剂量或拉长给药间隔时间,也可选用血浆半衰期较短的药物。 4恶心和呕吐23的使用阿片类止痛剂的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和呕吐。可选用甲哌氯丙嗪、灭吐灵、维生素B6等药物防治。 5急性中毒表现为呼吸抑制、昏迷、缩瞳和消化道痉孪等。选用阿片类药物拮抗剂纳络酮治疗,以阻断其作用消除中毒症状。 6身体依赖和耐药性这是使用阿片类药物时正常的药理学反应,身体依赖的特点是当治疗突然停止时,会出现戒断综合征;耐药性的特点是随着药物的重复使用,其药效降低,需增加剂量或缩短给药时间才能维持止痛效果。 7精神依赖 精神依赖即所谓成瘾,它是一种伴随滥用药物的行为表现形式,其特点是渴望用药和不可遏止地设法获得药品,为了舒服而不是为了止痛。但大量临床经验表明,在使用阿片类止痛剂治疗慢性癌痛的患者中,很少发生这种精神依赖。化疗可用于哪些癌痛的治疗化疗是控制癌痛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治疗癌痛主要是从病因上消除癌症所致的疼痛,通过使肿瘤体积缩小、遏制肿瘤细胞的浸润和消除肿瘤的压迫、梗阻而使疼痛缓解。临床上主要用于对化疗药物敏感的肿瘤和化学药物治疗有效的肿瘤,特别是晚期肿瘤。常见的肿瘤包括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绒毛膜上皮细胞癌、睾丸癌、卵巢癌、乳腺癌、肺癌以及食管、胃、结肠、肝等消化道肿瘤。另外,化疗对于原发或继发性骨肿瘤,神经及神经丛、脊髓压迫,血管、淋巴管阻塞以及癌细胞的胸、腹腔浸润,脑转移等所致疼痛的治疗也有效。放疗可用于哪些癌痛的治疗放疗主要用于局部或区域性原发癌或转移灶的治疗,各种癌病的骨转移痛对姑息性放射治疗效果最好。癌浸润或压迫神经引起的头颈痛、腰背痛放射治疗也有一定疗效。神经根痛伴有脊髓压迫、神经丛压迫(臂丛或腰骶丛)的癌浸润灶对放射治疗不是全部敏感,同时还要考虑放射后的痛并发症。内脏癌顽固性痛呈局限性也可用放射治疗止痛,但必须注意脏器之间有形成瘘管的危险。癌广泛性转移、全身疼痛则不宜应用放射治疗。神经阻断与神经外科止痛可用于哪些癌痛的治疗 神经阻断治疗属于麻醉技术,它是通过在神经干、神经根、脊髓周围注射局麻药、止痛药或破坏神经的药物,选择性的阻断神经传导而达到止痛的目的。晚期顽固性癌痛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应用神经阻断治疗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阻断方法包括:局部痛点。外周神经(三叉神经、颈、臂丛和肋间神经)。自主神经系统(星状神经节、腹腔神经节和腰神经节)。硬膜外和蛛网膜下腔。癌组织中可注入乙醇或碳酸,其不但有利于控制癌的发展,也有止痛作用。 神经外科止痛由于目前止痛新方法的不断出现,其地位逐渐变为次要。只有在以上方法不能控制的晚期癌痛患者,经专科会诊后才酌情使用。神经外科止痛常用的方法有:硬膜外、鞘内或脑室内放置导管。脊髓前侧柱切断术,以解除药物治疗无效的单侧下肢痛。神经外科手术选择性切断或刺激。这些治疗手段虽有效,但很难维持数月,对具体患者来说疗效也不尽相同,并有一定的危险。术前最好先暂时阻断神经,让患者体验、适应,但有的患者宁要术前癌痛,也不愿意承受术后的严重感觉缺损性疼痛。因此,这些手段的作用价值受到了限制,通常仅限于生存期在3个月以内的患者和皮层功能紊乱的痛患者。激素在癌痛治疗中的作用是什么(1)糖皮质激素(强的松、地塞米松)能有效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减轻水肿对神经、血管、淋巴管的压迫,还可通过直接抗肿瘤作用缩小肿瘤体积,对中枢及外周性疼痛都有良好的效果。同时,糖皮质激素还可提高机体应激反应与应激能力,能减少麻醉性止痛药的用量,增强止痛效果,常用于高钙血症、癌性疾病、上腔静脉综合征、呼吸道梗阻、放疗后水肿、颅内压增高、神经压迫、骨转移等引起的疼痛,对肿瘤的骨转移、脑转移、脊髓压迫的快速短暂疗效尤为显著。 (2)乳腺癌痛的激素治疗:乳腺癌对多种激素有反应,如雌激素、雄激素、抗雄激素、孕激素、皮质酮、卵巢切除、肾上腺切除及垂体切除等。乳腺癌晚期激素治疗客观反应率为3040。乳腺癌骨转移痛肌注丙酸睾丸酮类雄激素治疗除痛率为80以上,大剂量注射孕激素甲醛孕酮除痛率可达90。皮质酮、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雄激素、氨基苯乙哌啶加皮质酮均可缓解乳癌疼痛。双侧卵巢切除、双侧肾上腺切除也可止乳癌疼痛。 (3)前列腺癌痛的激素治疗:前列腺癌对雌激素、抗雄激素、睾丸切除及垂体切除有反应,前列腺癌晚期骨转移疼痛无法手术时,应用雌激素或环丙氯地孕酮治疗,除痛率达3570,而且分化好的癌效果较好。 (4)其他癌痛的激素治疗:子宫内膜癌、肾癌和卵巢癌等对孕激素有反应,所有子宫内膜癌痛用环丙氯地孕酮70自觉症状好转。肾癌用孕酮治疗除痛率达50,甲状腺癌对甲状腺素有反应,可考虑用甲状腺素治疗甲状腺癌痛。癌症疼痛疼痛是癌症常见症状之一,多由肿瘤压迫、侵犯有关组织神经所致,常发生于癌症晚期。癌症性疼痛多为持续性疼痛,并随病灶之增大而不断加剧。疼痛可分为局部性和弥漫性两种。其耐受性因人而异。本病属中医痛证范畴,多由邪毒内蓄,气滞血瘀,不通则痛。西医治疗癌症疼痛的方法有局部治疗、镇痛药及阻断疼痛的传导途径等。中医则以消肿解毒、活血理气为治疗原则。 方 1 【组成】三七、蚤休、玄胡、黄药子各10克,川乌6克,冰片8克,芦根20克,紫皮大蒜100克,麝香适量。 【主治】晚期癌症疼痛。 【用法】 取三七、蚤休、玄胡、芦根、黄药子、川乌、冰片、麝香共为细粉,过100目筛,用大蒜汁将药物调成膏剂,制丸时须将麝香经钴(60CO)照射灭菌后用。膏剂或丸剂单位剂量为3克。贴敷药者用膏剂,隔日2贴,贴敷于痛点或经络压痛部位;口服丸剂每日2丸。 方 2 【组成】姜黄、枳壳、桂心、当归、红藤、厚朴、蜈蚣、郁金、柴胡、丹参各30克,制南星、半夏、大黄各18克,白芍60克,炙甘草12克。 【主治】肝癌疼痛。 【用法】研细末服。 方 3 【组成】雄黄、明矾、青黛、皮硝、乳香、没药各60克,冰片10克,血竭30克。 【主治】肝癌、胰腺癌剧痛。 【用法】 研成细末,和匀分为60克1包。用猪胆汁和米醋(3:1)将药1包调成糊状。将药糊外敷患处,药干后再涂猪胆汁和醋液,使药面保持湿润。每日1次,每次敷8小时左右,有些患者可夜间敷,止痛效果优于白天。 方4 【组成】 马钱子20克,天南星60克,丁香、乳香各30克,没药、黄连各50克,蟾酥、斑蝥、樟脑各5克。 【主治】肝癌剧痛。 【用法】上药除樟脑外,用传统熬制法,熬成黑膏药,分为数贴,把樟脑末分撒于膏药面上备用。需用时贴于患处,10天换1次。 方 5 【组成】南星、陈皮、苍术、甘草、厚朴、冰片各500克,黄柏、姜黄、白芷、大黄、皮硝、芙蓉叶各1 200克,上白天花粉2 500克,雄黄800克。 【主治】肝癌疼痛。 【用法】共研细末,装入密闭容器备用。将药末适量加水调为厚糊状,外敷肝区。 方 6 【组成】 冰片、藤黄各3克,麝香03克,生南星20克。 【主治】肾癌引起的疼痛。 【用法】研细末,以醋酒调成糊,外敷疼痛处。 方 7 【组成】 蟾酥2克,马钱子15克,生川乌20克,生南星30克,生白芷40克,姜黄50克,冰片2克。 【主治】晚期癌肿剧烈疼痛。 【用法】上药除冰片,按传统法熬制成膏。用时取适量摊于布上,再把冰片末少许撒于膏药上外敷患处。 方 8 【组成】生滑石、煅滑石各60克,橡皮、乳香、没药、药用淀粉、氧化锌各30克,炉甘石、血竭、白芷各20克,冰片10克。 【主治】大肠癌、肛门癌术后疼痛。 【用法】共研极细末,过200目筛,除冰片外,其他诸药混合高压灭菌,最后加入冰片搅匀备用。 方 9 【组成】车前草、车前子各50克,泽泻30克。 【主治】脑肿瘤疼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 10 【组成】威灵仙、制川乌、蜈蚣、全蝎、守宫各10克,雄黄5克,蟾酥O2克,制马钱3克,冰片2克,麝香1克。 【主治】癌症疼痛。 【用法】研细粉装瓶密封备用。每次服用3克,每日晨起及晚临睡前2次服用。 方 11 【组成】 党参、黄芪各30克,白术、桂枝、当归各10克,白芍、熟地各12克,甘草4克,龙骨、牡蛎各20克。 【主治】癌症疼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 12 【组成】 八月札20克,郁金、香附、元胡各10克。 【主治】肝癌、胰腺癌所致剧烈疼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5次服。 方 13 【组成】朱砂、乳香、没药各15克,冰片30克。 【主治】癌肿疼痛。 【用法】捣碎后放入盛有500毫升米酒的瓶内,密封浸泡2天后备用。经沉淀后,取少量澄清液装于小瓶内待用。使用时外涂痛处,上药范围宜略大些,稍于后再重复34遍即可。 方 14 【组成】 马钱子25克,五灵脂、明矾、莪术、广郁金各30克,干漆12克,火硝36克,枳壳60克,仙鹤草90克,公丁香、地鳖虫各50克,蜘蛛80克。 【主治】肝癌疼痛。 【用法】共为细末,贮瓶中密封。每服3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 方 15 【组成】 金银花9克,鱼脑石、黄柏、硼砂各6克,冰片06克。 【主治】鼻咽癌持续性头痛。 【用法】共研为细粉,用香油、凡士林调成软膏,用棉签蘸药膏塞鼻孔内。 方 16 【组成】雄黄、白矾、乳香、没药各15克,硇砂1克,苦参、黄柏各30克,麝香、蟾酥各2克,冰片3克。 【主治】子宫癌晚期剧烈腹痛。 【用法】共研为细粉,用蛋黄油调膏,敷患处,每日换药12次。 方 17 【组成】蒲公英鲜品若干量。 【主治】肺癌引起的疼痛。 【用法】 捣烂,将药汁直接涂于痛处皮肤,外敷3层纱布,中央夹一层凡士林纱布,以减慢药汁蒸发。 方 18 【组成】 穿山甲珠30克,三七40克,人参、全蝎各20克,麝香3克,蜈蚣20条。 【主治】癌性疼痛。 【用法】 上药研成细末共分成60等份,每次服1份,日服2次。 方 19 【组成】冰片30克,白酒500克。 【主治】晚期癌疼痛。 【用法】将冰片放入白酒中,将溶液外涂疼痛处,每日10余次,局部溃烂处禁用。 方 20 【组成】鼠妇(干)60克。 【主治】肝癌晚期肝区疼痛。 【用法】水煎2次,共取汁240毫升,混合后每天分4次口服。 方 21 【组成】 绵茵陈、云茯苓各20克,半枝莲、半边莲、薏苡仁、白花蛇舌草各30克,炒山栀lO克,制熟军、建泽泻各12克,川郁金18克,飞滑石、紫丹参各15克,广三七6克。 【主治】肝癌右上腹疼痛、黄疸。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 22 【组成】癞蛤蟆1只,雄黄30克。 【主治】肝癌引起之肝区疼痛。 【用法】将活癞蛤蟆去内脏,将雄黄放入其腹内并加温水少许,调成糊状,敷在肝区疼痛最明显处,然后固定。夏天敷68小时,冬天24小时换1次。 方 23 【组成】蜈蚣10条,生米壳、陈皮、蚤休、紫花地丁各45克,硼砂、全蝎、乳香、没药各30克,银朱9克,麝香15克。 【主治】肝癌肝区疼痛。 【用法】 上药各研细粉、混匀。每次用乔麦面粉打成稀糊,调药粉,按疼痛部位的大小,外敷于对侧(肝区部位的对侧)皮肤上,每敷一对时,换药1次。或2天换药1次。 癌症发热是许多恶性肿瘤常见症状之一。特别是恶性淋巴瘤、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伴有发热最多出现。其他肿瘤如中心性肺癌、肝癌、肾癌、膀胱癌、直肠癌等也常伴有发热。腹膜后肿瘤有时以发热为主要表现而无局部疼痛。现代医学对肿瘤的发热原因尚不完全明了。一般认为主要可能是由于肿瘤坏死组织自家中毒和继发感染所致。临床上,凡肿瘤增长缓慢、坏死范围小,自家中毒轻者,可能出现低热。凡肿瘤增长迅速,有进一步急剧坏 死,自家中毒较重或因肿瘤组织阻塞重要器官的腔道而引 流不畅,发生继发感染者,也可出现中毒或持续不退的高热。弥漫性脑转移的患者,由于体温调节障碍,也可出现 发热。有的患者体温可忽高忽低。中医认为肿瘤发热属里证,正虚邪实,津液大伤,瘀毒蕴结,化热发热。按临床辨证可分瘀血化热、毒火燔热、阴虚发热、湿热发热、热入营分、热入心包等6种类型。临床上应注意分清类型,对症用药。 方 1 【组成】 银花15克,水牛角40克,山慈菇、三叶青各30克,干的蟾蜍皮12克。 【主治】癌症发热。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续治疗7天为1个疗程。 方 2 【组成】 七叶一枝花、大青叶、白花蛇舌草各30克,山慈菇15克,柴胡、青蒿、金银花、大黄、黄芪各12克,石见穿、半枝莲各24克。 【主治】 恶性肿瘤晚期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发热。 【用法】水煎取汁约300毫升,分34次服,每日 1剂。 方 3 【组成】 柴胡、芍药、制半夏、生大黄(后下)、元明粉(冲)、干的蟾蜍皮、栀子各9克,黄芩12克,茵陈、广郁金、双花、天葵子、紫花地丁、野菊花、蒲公英各30克,水红花子15克,枳实、水蛭各6克,甘草5克。 【主治】癌症发热。 【用法】水煎2次,分34次频服,每日1剂。 方4 【组成】 地丁、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银柴胡、党参、黄芪各30克,玄参、花粉、野菊花、丹皮、白花蛇舌草、蜀羊泉、石见穿、南北沙参、紫草根、鱼腥草各15克,升麻12克。 【主治】癌症发热。 【用法】水煎2次,2天4次分服。 方 5 【组成】生麻黄6克,杏仁9克,生石膏末50克,金银花、公英、野菊花、紫花地丁、天葵子、鱼腥草各30克,甘草5克。 【主治】癌症发热。 【用法】水煎2次,早晚分服,每日 1剂。 方 6 【组成】石膏60克,甘草、杏仁、沙参各10克,生地、元参、麦冬、黄芪、丹参、大枣各30克。 【主治】 白血病发热。 【用法】水煎2次,早晚分服,每日1剂。放疗、化疗毒副反应 放疗、化疗毒副反应是肿瘤治疗的棘手问题之一。根据毒副反应的特点可分为近期反应和远期反应,也可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常见的局部反应有疼痛、肿胀、组织坏死及纤维化,皮肤红斑、溃疡、干反应、湿反应等;全身反应常有乏力、纳差、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以及肝、肾功能损害、心肺毒性、神经系统损害等。远期毒副反应则有生长迟缓、不育、免疫抑制等。根据临床表现、化疗、放疗的毒副反应可属中医“腹泻”、 “呕吐”、 “虚劳”、 “血证”等范畴。多由肝肾亏损,气阴不足,肾气上逆,瘀毒积聚,燥热内蕴所致。 方 1 【组成】生地、玄参、麦冬、南沙参各15克,石膏60100克,连翘、桃仁、丹皮、甘草各10克,银花30克。随证加减:气虚加党参15克,黄芪30克;血虚加当归、首乌各10克;胸痛加玄胡、川楝子各10克;恶心呕吐加代赭石30克,旋覆花10克;纳差加神曲10克,谷、麦芽各30克。 【主治】食管癌放疗后炎症反应。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病情好转后改为隔日1剂。 方 2 【组成】 生石膏50克,生地、玄参各30克,黄芩、丹皮、银花、人中黄各10克,制大黄、川芎、白芷各5克,蝉衣4克。 【主治】鼻咽癌放疗后鼻大出血。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煎2次,分2次服。 方 3 【组成】 银花、钩藤、生白芍各15克,生甘草、明天麻、白菊花、丹皮、桑枝各10克,生石决明(先煎)20克。 【主治】鼻咽癌放疗中出现的颜面神经麻痹。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煎2次,分2次服。 方4 【组成】党参、枸杞子、女贞子、菟丝子各15克,白术、破故纸各10克。随证加减:恶心呕吐重加生姜、淡竹茹或清半夏;大便溏加薏苡仁、儿茶;出血者加仙鹤草、血余炭;贫血重加鸡血藤、三七粉。 【主治】 晚期胃肠道癌术后化疗毒副反应。 【用法】 于化疗前1周开始服用,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化疗中及化疗后继服。亦可将上方制成冲剂,每次30克,每日 2次(每日量相当原方中药汤剂剂量)。 方 5 【组成】 党参30克,白术、茯苓、陈皮、法夏各15克,砂仁(后下)、丁香(打细)、甘草各10克,吴茱萸12克,生姜20克。 【主治】 癌症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用法】 取上方1剂煎34次,于化疗前1天分早、中、晚3次服完,每次150毫升,次日开始化疗。 方 6 【组成】 党参、黄芪、当归、熟地、女贞子、鸡血藤、土茯苓各15克,焦白术、补骨脂各10克,炙山甲、生甘草各6克,焦山楂、焦神曲各9克。随证加减:阴虚者加生地、龟版各15克;阳虚者加巴戟天、仙茅各12克;心血不足者加酸枣仁、夜交藤各12克;湿热者加黄柏、泽泻各10克。 【主治】 恶性肿瘤因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 7 【组成】 白芍1215克,丹参1530克,鸡血藤30克,当归、党参各915克,熟地、何首乌各1530克,肉桂153克,大枣10枚。 【主治】 肿瘤患者因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方 8 【组成】 党参、白术、甘草、半夏、神曲各10克,茯苓、山药、扁豆、薏苡仁、大枣各30克,干姜3克,黄连5克。 【主治】化疗后胃肠道反应。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 9 【组成】 白芍、扁豆、薏苡仁各30克,白术15克,防风、甘草、陈皮各10克,柴胡、川芎、香附各5克。随证加减:腹痛好转,纳食尚差时减香附、川芎,加神曲、山楂各10克。 【主治】化疗后胃肠道反应。 【用法】水煎2次,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 10 【组成】生黄芪、太子参、鸡血藤各1530克,陈皮610克,白术、半夏、山药、当归各10克,枸杞子、女贞子、何首乌、黄精各15克,知母6克,石韦30克,参三七粉(分冲)3克,大枣5枚。随证加减:若血小板降低加商陆15克,五味子10克;若服上方取效不显,则用鹿茸、人参、参三七、紫河车、阿胶,研末服。 【主治】癌症化疗反应。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方 11 【组成】 白花蛇舌草、淮山药各30克,黄柏、马兜铃、白芍、炒槐角、赤石脂、党参各12克,木香9克,陈皮10克,地榆、茯苓各15克,诃子肉、罂粟壳各6克。随证加减:便血加旱莲草、仙鹤草、白及、参三七、云南白药;肛门下坠加升麻、黄芪、枳壳。 【主治】放射性直肠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方 12 【组成】 茯苓、生甘草、旋覆花、代赭石、香橼皮、焦远志、焦三仙、刀豆子、丁香、姜半夏、姜竹茹、陈皮、柿蒂各适量。 【主治】癌症化疗反应。 【用法】水煎服。在化疗前2天开始服用,每日l剂,上下午分服,7剂为1个疗程。多种癌症治疗方剂多种癌症治疗方剂是指治疗两种或两种以上癌症的方剂。虽然每一种癌症各具特性,但都有一定的相同或相似之处。癌症的产生,常因气机阻滞、瘀血、痰浊、热毒等有形之邪相互凝结,日久渐成积块。因而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痰解毒常为治癌之大法。有些方剂,由于是由具有上述功效的药物所组成,故可对于多种癌症如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等均有一定疗效。 方 1 【组成】牛黄、黄连、黄柏、黄芩、贝母、陈皮各15克,田三七60克,琥珀、丹药(丹药方:明矾60克,牙硝、水银、煅皂矾各60克,朱砂15克)各30克。 【主治】宫颈癌、食管癌、鼻咽癌、肺癌、肝癌、肠癌、胃癌、乳腺癌、卵巢癌及纵隔肿瘤等。 【用法】先将丹药方中药物共研细末,至不见水银为度,置于铁锅内用大瓷碗覆盖,碗上加压,碗周围以石膏粉密封;按一般炼丹法,先文火后武火,煅炼3小时,离火待冷,揭开瓷碗后附于碗内者即为丹粉,以红亮者为佳,刮下置阴凉处数月,以去火毒,再加牛黄、田三七、琥珀等共研细末,并加入黄连、黄柏、黄芩、陈皮、贝母等细粉及适量辅料,制粒,压片,即得。每片内含丹药003005克。口服,每次1片,每日23次,饭后服,1个月为1个疗程。 方 2 【组成】 红粉300克,轻粉、桃仁、核桃肉、黑芝麻、松罗茶、生半夏、人参、珍珠母、蛤粉、雄黄、槐米、生南星、生姜各150克,杏仁50克,炒木鳖子仁240克,儿茶、炒巴豆(带皮)、银花、黄连各90克,川军180克,藿香、朱砂、沉香、珍珠各30克,陈皮、琥珀各60克。 【主治】胰腺癌、胃癌、肠癌、肝癌、肺癌、膀胱癌。 【用法】 共研细末,蜜枣肉为丸,如黄豆大,即得。口服,每次1丸,每日1剂,可逐渐增加至每日35丸。 方 3 【组成】雄黄、大黄各15克,乳香、没药、甲珠、血竭各75克,石膏、白芷各5克,蜈蚣3条,蜗牛、朱砂、冰片、蟾酥、硼砂各10克,全蝎15克,轻粉25克,麝香05克。 【主治】肺癌、胃癌、食管癌、宫颈癌等。 【用法】先将朱砂、轻粉、冰片及麝香共研细末,再将其余药物亦加工成细末,混合均匀,用面粉适量作黏合剂,调制成丹,晾干,即得。口服,每次23克,每日1剂,饭后服。开始时用量宜小,后逐渐增至常用量。 方 4 【组成】 白花蛇舌草、穿心莲、虎杖、金牛草、枝花头各60克,急性子、水蛭各15克,徐长卿、韩信草各30克,蟾蜍、壁虎各16只,蜈蚣16条。 【主治】大肠癌、胃癌、鼻咽癌、食管癌、肝癌、舌癌、乳腺癌、甲状腺癌等。 【用法】 以上各药共研细末,用猪胆汁调成糊状,再加荸荠粉适量,泛制为丸,如绿豆大小,即成。口服,每次10克,每日3次。 方 5 【组成】青蒿300克,藤梨根、野葡萄根、半边莲、丹参、白花蛇舌草各250克,大黄、佛手、地榆、博落回各100克。 【主治】肺癌、肝癌、乳腺癌、胃癌。 【用法】 制成片剂,每片重05克,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 方 6 【组成】蟾蜍1只。 【主治】睾丸胚胎癌,以及胃癌、霍奇金病、直肠癌、膀胱癌等。 【用法】每天取1只中等大小的蟾蜍,除去内脏后洗净,清水煮烂,取煎汁饮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