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用药精编版.doc_第1页
科学用药精编版.doc_第2页
科学用药精编版.doc_第3页
科学用药精编版.doc_第4页
科学用药精编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罗非鱼病害防治科学用药知识一、有关渔药基本概念1 渔药:用以预防、控制和治疗水产动植物的病虫害,促进养殖品种健康生长,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以及改善养殖水体的一切物质。2 分类:环境改良剂;消毒剂;抗微生物药;抗寄生虫药;生物制品;微生态制剂;中草药;其它。3 特性:用于水生动物的药物与兽药和人用药物关系密切,用于水生植物的药物多与农药有关,这是渔药不同于其它药物的特性之一;渔药可以直接施用于鱼体,但在很多情况下,需要施放在水中,其药效受水环境(水质、水温等)的影响,这也是渔药不同于兽药和人药的又一特殊性。4 残留:是指水产品的任何食用部分中渔药的原型化合物或其它代谢物,并包括与药物本体有关杂质在其组织、器官等蓄积、贮存或者以其它方式保留的现象。目前水产品中主要有喹诺酮类、磺胺类和呋喃类以及某些激素等残留。5 残留药物的危害:(1)毒性作用,有些药物会在体内蓄积,当达到一定量时,就会对人体产生慢性、蓄积毒性作用,如磺胺类会损害肾脏,氯霉素可以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以至白血病。(2)过敏反应和变态反应,某些残留药物可使部分敏感人群产生过敏反应:血压降低、皮疹、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青霉素类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表现为接触性皮炎和皮肤反应。(3)导致耐药菌株产生:具有耐药性的微生物通过动物性食品移生到人体因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4)导致菌群失调、菌群结构失去平衡,导致腹泻、或引起维生素缺乏症;(5)产生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6)激素作用,造成生理功能紊乱,如儿童早熟和性别异化;(7)病原生物产生抗药性;(8)水环境生态毒性。二、科学用药(一)科学用药概念:遵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可持续的发展理念,针对具体养殖品种、环境、病原体,使用低毒、高效、经济的渔药对水环境和鱼体病害进行综合预防与治疗。(二)科学用药原则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鱼类生活环境特殊,发病迅速蔓延快,死亡率高,往往来不及治疗就大批死亡。所以,必须充分认识“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重要性。在养殖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必须认真做好水环境调控和药物预防工作。2、对症施药。渔用药物的品种繁多,其理化特性各不同。因此使用渔药之前必须先准确诊断养殖防治对象的主要疾病、病原体,做出治疗方案,再选择恰当的药物品种对症下药,否则不仅起不到应有的防治效果,而且延误有效的治疗时机,增加成本,结果造成养殖生产损失。准确的诊断是治病的根本。 3、适时施药。水产养殖对象整个生长周期活动在水体中,不易及早观察到它们发病征兆情况,难以及时用药治疗控制。病情一旦发现,多数养殖对象已被感染,特别是发生流行性病害,施药时期偏晚,治疗保产效果不太理想。所以一般应根据当地水产病害预报部门提供的发生情报,结合实际养殖情况,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应遵循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在养殖管理过程中多巡塘,多留心观察,一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在发病初期治疗效果显著,且能迅速控制病虫害的蔓延传染。4、适量施药。施药之前,一定要先准确测量水体,计算出池水体积,并检测池塘水质特点及水温、pH等因素,为选择用药剂量做准备。各种渔用药物使用时,必须要了解该药物是否在药效期内,然后按照说明书上推荐使用浓度的上下限,并根据防治对象病情的轻重程度及水质环境特点选择适当浓度,切忌随意增减,盲目滥用,药量过高可使防治对象产生应激,过低影响疗效,贻误治疗时机,其结果是增加了养殖成本。另外还要正确掌握用药的次数,以达到好的防治效果。5、均匀施药。在使用渔药时,应把药物摇匀、稀释。特别是消毒药物先要对水100200倍稀释,然后从池塘的上风处向下风处均匀泼撒。有增氧设备的,要开增氧设备让池水流动,以使药物能迅速均匀溶解扩散到水体中,避免局部集中施药,引起防治对象应激或中毒。6、轮换施药。对同一池塘养殖对象防病中,长期反复使用某一种类的药物,很容易使病毒、病菌产生抗药性。导致药物疗效降低,最后该药物就无法控制病毒、病菌,养殖对象产生暴发性死亡。再者,经常使用同一种药物易造成残毒在防治对象体内大量富集,降低其免疫力,引起慢性中毒,也会影响水产品的质量安全,人食用后也会危害健康。因此,应轮换或交替使用不同的防治药物,以防抗药性的产生。7、合理混药。当前渔用药物混合使用现象非常普遍,合理科学地混合渔药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增加药效,降低成本。在混合使用药物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并非所有渔药都能混用。两种以上的药物混用会产生两种相反的结果,一种称协同作用,即互相帮助而加强药效;另一种称拮抗作用,即相互抵消而降低药效。所以要先掌握混用渔药的特性,避免配伍禁忌,以免药效消失或药害。渔药的混用最好经过技术人员试验证明效果的可行性,再总结推广使用。8、安全施药。在配药及施用渔药时应注意人身安全,有的药物在空气中有较强的刺激性气味或高浓度时接触会伤害人体皮肤,所以应穿戴好口罩和防护手套进行操作,以免危害身体健康。施药时应站在风头,不要迎风施药。渔药的使用应注意使用条件、使用范围和收获前休药期的规定,不能致使药物残留超标,必须根据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执行,实行绿色健康养殖,关心消费者的健康。与以上原则相对应,形成以下误区:1轻视预防。片面追求降低成本,轻视预防工作,给疾病的暴发流行埋下隐患。2心存侥幸,延误病情。3长期盲目用药或随意加大剂量。致使病原体对药物产生抗药性。或因病原体己产生抗药性,便随意加大剂量,结果就会造成药物中毒或产生其它不良反应。4不对症用药,滥用药物。仅凭经验而不科学诊断,很容易造成误诊。5频繁换药或用药疗程不足。急于将鱼病治好,反复换药。或病情有所好转,马上停药,结果造成治疗不彻底,疾病容易复发。 6长期使用单药物,病原体易对药物产生抗药性,或难以治愈其它并发症。7不注意配伍禁忌。 8不知道水产动物对药物敏感性。如虾蟹对菊酯类、有机磷类农药(敌百虫、敌敌畏)敏感:鳜对敌百虫等有机磷农药敏感等。9用药方法不当。内服药当外用药使川;拌料不匀:用药顺序、用药时间、用药次数不当:水面测算不准,用药量计算不准等。10盲目使用国家明文规定的禁用药,如孔雀石绿、呋喃唑酮、五氯酚钠等。(三)掌握正确用药方法给药方法通常有:遍洒法、口服法、挂袋挂篓法和浸浴法。1、遍洒法技术要点(1)称(量)取药物在木(塑)料等非金属桶中进行溶解,待完全融化稀释后全池泼洒。(2)泼洒药物前应做好增氧、注排水、解毒、急救等准备。(3)坚持先投喂、后施药的程序,不得投喂、施药同时进行。泼洒药物前应停喂12餐,如需投饵,应先投饵后泼洒药物,特别是泼撒颗粒药物,更要注意这点(4)闷热天、阴雨天、夏天高温的中午、缺氧或浮头时不宜用药,特别是杀藻剂,可泼洒(撒)增氧剂或开启增氧机,虾、蟹脱壳旺期应慎用外用药,特别是刺激性药物。(5)从上风口处向下风口处施药,鱼池四周和角落都要洒到,深水区多施,浅水区少施。(6))原则上泼洒药物的顺序为先用杀虫药,后用杀菌药,但具体的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泼洒外用药时,应注意水体pH值、水质肥瘦度、水体透明度、水温高低等外界环境对药物的影响,同时要注意药物对鱼类品种、大小、病鱼体质的影响。酸性药物上午910时施用;碱性药物下午34时施用,昼伏夜出动物应在傍晚或夜间用药;早春、晚秋季节可在中午前后用药。杀虫药宜在太阳刚出来时、下午落后或傍晚投饵12小时后使用;杀菌药宜在白天上午施用:见光易分解或对光敏感的药物宜在太阳落山后用药为好。(7)施药时应缓慢泼洒,以使药液能及时扩散,施药后应开增氧机,以使药物分布均匀:外用药应尽量选择用量小、效果好、污染小、毒性小的品种:药物如需溶解,应完全溶解并搅拌均匀;泼洒(撒)要均匀,池塘周边、增氧机边可多泼洒:药物应在上风口处泼洒并做好防护措施,保证全池药量的均匀性和施药者的个人安全。剩下的药物残渣不要随意倾倒,以免人、畜、禽中毒,更不可泼洒到鱼池中,以免鱼类误食中毒。(8)注意生物活菌制剂与抗菌、抑菌药物不能同时投喂或泼洒, 二者应间隔2天左右;根据需要,应及时向养殖水体中补充生物活菌制剂,使有益菌群保持优势状态。(9)鱼池泼洒药物后,应隔12天后放苗。治疗时,应24小时注意池鱼活动情况,并做好药效记录。若出现浮头、靠岸、上下窜动等异常现象,应尽快换水并增氧。2、口服法技术要点(1)给药前应停食12天,药饵的投喂量应比平时减少2030,保证药饵按时吃完。鱼体病愈后慢慢增加投喂量,特别是肠炎病,过多投喂易导致疾病复发。(2)一般57天为一个疗程,首次剂量为双倍量,以后单倍量维持,直至一个疗程结束,间隔25天可实施下一个疗程或其它治疗方案。(3)不得反复使用同一种药物,防止产生抗药性;不得长期超剂量给药,防止形成药物依赖性疾病。(4)应拌料均匀,特别是不溶于水的药物;不用原料药,用原料药川量不易控制,不易拌匀;有的药物需添加粘合剂;有的药物最好制成颗粒药饵投喂;有的中药散剂宜用开水浸泡或煎煮后拌料或泼洒,这样药效更佳。3、挂袋挂篓法技术要点(1)食场周围的药物浓度不宜过低或过高。(2)食场周围的药物浓度保持时间应不少于23小时。(3)挂药前先停止投喂12天,投喂适口饵料或添加诱食剂,以诱使池鱼到食场摄食。(4)控制用药量不超过遍洒量。开启增氧机和注排水时应提起药袋(篓)。4、浸浴法技术要点(1)浸浴药液必须配置准确,要现配现用,不要重复使用。(2)配置浸浴消毒液要在非金属容器内进行,不要使用金属容器,以免改变药性。(3)浸浴时鱼体的密度以鱼体在药液中可以游动为宜;浸浴时间要根据用药对象的忍耐程度灵活掌握。(4)药浴水体的水温与池水水温相差不得大于2。(5)浸浴消毒要避光操作,否则药物易降解、失效或毒性增强而毒害用药对象。(6)浸浴后的药液不要倒入池塘或其它养殖水体,以免重新感染养殖对象。附表1常用外用渔药及使用方法序号药物名称使用方法防治对象常规用量(淡水)mgL或mLm3注意事项1硫酸铜(蓝矾、胆矾、石矾)浸浴纤毛虫、鞭毛虫等寄生性原虫病810(1530分钟)1、常与硫酸亚铁合用2、使用后注意增氧;3、不宜用于治疗小瓜虫病;4、勿用金属容器盛装。全池泼洒纤毛虫、鞭毛虫等寄生性原虫病0.50.72硫酸亚铁(硫酸低铁、绿矾、青矾)全池泼洒纤毛虫、鞭毛虫等寄生性原虫病0.2(与硫酸亚铁)1、治疗寄生虫性原虫病时需与硫酸铜;2、乌鳢慎用。3高锰酸钾(锰酸钾、灰锰钾、锰强灰)浸浴杀灭锚头蚤1020(1530分钟)1、水中有机物含量高时药效降低;2、不宜在强烈阳光下使用。全池泼洒474甲醛(福尔马林)浸浴纤毛虫、鞭毛虫等寄生性原虫病100(0.53.0小时)全池泼洒纤毛虫、水霉病、细菌性烂鳃病、烂尾病等10305敌百虫(90%晶体)全池泼洒甲壳类、蠕虫等寄生性鱼病0.30.56漂白粉全池泼洒微生物疾病:如腐皮病、烂鳃病、出血病等1.02.01、勿用金属容器盛装。2、勿与酸、铵盐、生石灰混用。7二氯异氰尿酸钠(有效氯55以上)全池泼洒微生物疾病:如腐皮病、烂鳃病、出血病等0.30.68三氯异氰尿酸钠(有效氯80以上)全池泼洒微生物疾病:如腐皮病、烂鳃病、出血病等0.10.59二氧化氯全池泼洒微生物疾病:如腐皮病、烂鳃病、出血病等0.52.01、 勿用金属容器盛装。2、勿与其他消毒剂混用。10氧化钙(生石灰)带水清塘用于改善池塘环境,清除敌害生物及预防部分细菌性鱼病200250 不能与漂白粉、有机氯、重金属盐、有机络物混用全池泼洒2011二溴海因全池泼洒细菌和病毒性疾病0.20.312氯化钠(食盐)浸浴细菌、真菌、寄生虫疾病13(520分钟)13五倍子全池泼洒细菌性烂鳃、赤皮、白皮、疖疮病2414聚维酮碘(含有效碘1.0)浸浴预防病毒病:如草鱼出血病、传染性胰腺坏死病、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等草鱼种:30(1520分钟)全池泼洒细菌性烂鳃病、弧菌病、中华鳖腐皮病等幼鱼、幼虾:0.51.0成鱼、成虾:1.02.0中华鳖:2.04.0注:本表所推荐的常规用量是指养殖水水温在2030,水质爲中度硬水(总硬度为50mg/L90 mg/L),PH值为中性,其余指标达到GB11607规定的渔药用量。附表2常用内服渔药及使用方法序号药 物 名 称主要防治对象常规用量(按体重计)mg/(kg.d)使用时间(天)1土霉素肠炎病、弧菌病等50806102磺胺嘧啶赤皮病、肠炎病、链球菌病等10053磺胺甲基异口恶唑肠炎病 、牛蛙爱得华氏菌病 100200574碘胺间甲氧嘧啶竖鳞病、赤皮病、弧菌病等50200465磺胺二甲异口恶唑弧菌病、竖鳞病、疖疮病、烂鳃病等200500466磺胺间二甲氧嘧啶肠炎病、赤皮病20200367大蒜细菌性肠炎10003000 468大蒜素粉(含大蒜素10)素细菌性肠炎20 469大黄细菌性肠炎、烂鳃病500100046注:磺胺类药物需与甲氧苄氨嘧啶(TMP)同时使用,并且第一天药量加倍。附表3常用渔药休药期序号药 物 名 称停药期(天)适 用 对 象1敌百虫(90晶体)10鲤科鱼类、鳗鲡、中华鳖、蛙类等2漂白粉5鲤科鱼类、中华鳖、蛙类、蟹、虾等3二氯异氰尿酸钠10鲤科鱼类、中华鳖、蛙类、蟹、虾等4三氯异氰尿酸10鲤科鱼类、中华鳖、蛙类、蟹、虾等5二氧化氯10鲤科鱼类、中华鳖、蛙类、蟹、虾等6土霉素30鲤科鱼类、中华鳖、蛙类、蟹、虾等7磺胺间甲氧嘧啶及其钠盐30鲤科鱼类、中华鳖、蛙类、蟹、虾等8磺胺间甲氧嘧啶及磺胺增效剂的配合剂30鲤科鱼类、中华鳖、蛙类、蟹、虾等9磺胺间二甲氧嘧啶42虹鳟鱼附表4禁 用 渔 药序号药物名称化学名称(组成)别 名1氯霉素(包括其盐、酯及制剂)chloramphenicol由委内瑞拉链霉素生产或合成法制成2己烯雌酚(包括雌二醇等其他类似合成等雌性激素)diethylstilbestrol,stilbestrol人工合成的非甾体雌激素乙烯雌酚、人造求偶素3甲基睾丸酮(包括丙酸睾丸素、去氢甲睾酮以及同化物等雄性激素)methyltestosterone,metandren睾丸素C17的甲基衍生物甲睾酮 、 甲基睾酮4呋喃唑酮 呋喃它酮 呋喃苯烯酸钠furazolidonum,nifulidone3-(5-硝基糠叉胺基)-2-噁唑烷酮痢特灵5孔雀石绿 malachite greenC23H25CIN2 碱性绿、盐基块绿、孔雀绿6五氯酚钠 PCP-Na 五氯酚钠7毒杀芬 camphechlor(IlSO) 八氯莰烯 氯化莰烯8林丹 lindane。 agammaxare gamma-BHC -1,2,3,4,5,6-六氯环己烷 丙体六六六9锥虫胂胺tryparsamide10杀虫脒 chlordimeform N-(2-甲基-4-氯苯基)N,N-二甲基甲脒盐酸盐克死螨11双甲脒 amtraz 1,5-双-(2,4-二甲基苯基-3-甲基-1,3,5-三氮戊二烯一1,4 二甲苯胺脒12呋喃丹 carbofuran 2,3-二氢一2,2-二甲基-7-苯并呋喃基一甲基氨基甲酸酯 克百威、大扶农13酒石酸锑钾anitmonypotassium tartrate14氯化亚汞calomel 二氯化汞甘汞15硝酸亚汞 mercurousnitrate 硝酸亚汞16醋酸汞 mercuric acetate 醋酸汞*17喹乙醇Olaquindox喹酰胺醇羟乙喹氧喹酰胺醇*18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RO)为合成的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常用盐酸盐水合物环丙氟哌酸*19红霉素erythromycin属微生物合成,是Streptomyces eyythreus生产的抗生素*20阿伏霉素avoparcin阿伏帕星*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