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中药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中药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3页
《中药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4页
《中药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药化学 学 时:126(72/54)学 分:7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本课程是为中药学专业四年制、中药制药专业四年制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中药中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概念、基本化学结构及分类、重要理化性质、常用提取分离和检识方法,重要类型化学成分(如黄酮、蒽醌等)的波谱特征及结构确定方法,某些常见中药(如麻黄、黄连、洋金花、槐米、黄芩、葛根、秦皮、五味子、大黄、人参、甘草等)所含主要成分的结构类型、重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检识方法。为学习后继其它专业课奠定基础,为学生将来从事中药的研究、生产、检验等工作,为实现中药现代化奠定化学成分方面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 绪论(1学时)掌握中药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熟悉中药化学的作用,了解中药及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第二章 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5学时)掌握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的一般方法;熟悉中药化学成分结构研究一般程序及波谱法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了解中药化学成分主要生物合成途径。第三章 糖和苷类化合物(6学时)掌握苷类化合物的含义、结构特点、重要理化性质,苷类成分一般提取方法及注意事项;熟悉苷类分类及代表成分,糖的结构与分类,多糖的重要性质和提取方法,苷类化合物结构研究的一般程序及方法;了解糖类的生物活性和分布,苦杏仁苷结构及重要性质。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6学时)掌握蒽醌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重要性质、提取分离、检识和结构研究方法,大黄所含主要醌类成分的类型和提取分离方法;熟悉醌类化合物的分类,除蒽醌以外的其它醌类化合物的一般性质,丹参所含主要醌类成分的结构类型和提取分离方法;了解醌类化合物的分布、活性;紫草所含主要醌类化合物的结构及主要性质。第五章 苯丙素类化合物(6学时)掌握香豆素的基本结构、重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检识方法、波谱特征和结构研究方法,秦皮、五味子所含主要化学成分、结构及理化性质;熟悉苯丙素类化合物的分类,木脂素类化合物的含义、结构特征、重要性质;了解苯丙素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常见木脂素类型的主要波谱特征,前胡、连翘、细辛所含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第六章 黄酮类化合物(10学时)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概念、基本结构、重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检识方法、波谱特征和结构研究方法,黄芩、葛根、槐米所含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重要性质和提取分离方法;熟悉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类及重要化合物,银杏叶中黄酮类成分结构;了解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布和生物活性。第七章 萜类和挥发油(6学时)掌握萜和挥发油的概念,挥发油的化学组成、重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检识方法;熟悉萜类化合物的分类及重要化合物,穿心莲、龙胆、青蒿、薄荷、赤芍所含重要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主要性质、提取分离和检识方法;了解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生物活性、分布。第八章 三萜类化合物(6学时)掌握三萜及三萜皂苷类成分的结构特征、重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检识方法,人参、甘草所含主要三萜皂苷类成分的结构、理化性质和提取分离方法;熟悉三萜类化合物的分类及重要化合物,柴胡、麦冬所含主要三萜皂苷类成分的结构、重要性质,三萜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和结构研究方法;了解三萜类化合物的分布、生物活性和生合成途径。第九章 甾体类化合物(6学时)掌握强心苷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重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检识方法,甾体皂苷的基本结构、重要性质、提取分离和检识方法;熟悉甾体化合物的分类及其结构特征,强心苷的波谱特征和结构研究方法,甾体皂苷的波谱特征和结构研究方法,胆汁酸类成分的重要性质、提取分离和检识方法,毛花洋地黄、蟾酥、牛黄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及结构类型、重要性质、提取分离和检识方法;了解甾体类化合物的分布、生物活性、生物合成途径。第十章 生物碱(14学时)掌握生物碱含义、重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检识方法,麻黄、黄连、洋金花所含主要生物碱的结构特点、重要性质、提取分离及检识方法;熟悉生物碱的分类,延胡索、乌头所含主要生物碱的结构、重要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了解生物碱的分布、生物活性、生物合成、波谱特征和结构研究方法,苦参、防己、马钱子、紫杉所含主要生物碱的结构、重要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第十一章 鞣质(2学时)掌握鞣质的含义、重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检识方法;熟悉鞣质的分类;了解鞣质的分布、生物活性、波谱特征和结构研究方法。第十二章 其他类型成分(2学时)熟悉脂肪酸类成分的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氨基酸、蛋白质、酶的重要性质。了解有机含硫化合物及相关中药;了解常用矿物药主要化学组成及中药中微量元素的生物活性。第十三章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2学时)了解研究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意义、研究进展及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致力于加强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讲授和训练,对重点、难点予以深入讲解,使学生加深理解;选择比较容易理解而且内容不是很重要的部分,作为自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之后做简单总结。在讲授每一章节之前,对本章内容的学习要求先明确提出,使学生在学习时有的放矢;每一章内容讲完后,给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复习思考题,使学生通过做思考题能够及时复习、加深理解,温故而知新,发现问题,并通过问题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内容和进度等,在后面的知识讲解中加以补充、完善、巩固和提高。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考核方式:理论课进行期末闭卷考试。实验课以实验提问、实验操作及提交的实验报告综合考核。 考核方式:理论课期末考试占70,实验课成绩占30。 五、教学参考书1徐任生主编. 天然产物化学(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2吴力军主编. 天然药物化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3肖崇厚主编. 中药化学. 上海科技出版社 六、其它说明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附:中药化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学 时:54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中药化学实验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及检识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重要中药化学成分类型(如生物碱类、蒽醌类等)提取、分离及检识的基本方法,验证和巩固中药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在中药成分提取、分离、检识方法等方面得到实际训练。应掌握的基本技能有:回流提取法、蒸馏(常压、减压)回收溶剂、过滤(减压、常压)、萃取法(含pH梯度萃取法)、提取物抽松、沉淀法、柱色谱法、结晶与重结晶等提取分离操作方法;薄层色谱(含制备薄层板)、纸色谱及主要化学物类型的化学反应等检识方法。学会正确使用恒温水浴、循环水泵、常用玻璃仪器(蒸馏装置、分液漏斗、色谱柱、减压过滤装置)、紫外光灯等仪器设备。 二、实验基本要求1虎杖中蒽醌类成分及白藜芦醇苷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学时:27 实验性质:验证性掌握游离蒽醌及苷类成分的提取方法,掌握pH梯度萃取法分离酸性不同的游离蒽醌,掌握苷类成分的纯化精制方法;熟悉蒽醌类化合物的化学及色谱检识方法。验证理论课有关蒽醌类化合物、苷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纯化和检识方法。2 粉防己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及检识 学时:27 实验性质:验证性掌握总生物碱的提取方法,脂溶性生物碱与水溶性生物碱的溶剂分离方法,单体生物碱的氧化铝柱色谱分离方法,水溶性生物碱雷氏盐沉淀法分离净化方法;熟悉生物碱类成分的化学及色谱检识方法。验证理论课有关生物碱类成分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纯化和检识方法。 三、考核与成绩评定每个实验均为考核项目,内容包括:实验内容的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考核方法及标准:(1)通过提问,考核预习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