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养生之节气养生大纲.doc_第1页
黄帝养生之节气养生大纲.doc_第2页
黄帝养生之节气养生大纲.doc_第3页
黄帝养生之节气养生大纲.doc_第4页
黄帝养生之节气养生大纲.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帝养生24节气养生规划黄帝内经素问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是说人生于天地之间,自然界中的变化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的肌体产生影响,保持肌体内部与自然环境的平衡协调是避免、减少发生疾病的基础。按照节气养生 健康自有天助养生风靡大江南北之时,各种养生方法层出不穷。但是中医养生的根本精髓就是“天人合一”,就是说人要遵循自然的规律,和自然合拍,借助老天之力来养人,才能借力使力更省力,还省心又省钱。这就需要按照天地之节拍-节气来养生,才能真正的达到“天人合一”。中医养生的精髓中的五运六气就是指按节气来养生,踩准天地运行节拍,必然得到天佑,获得健康长寿。一年中,每个季节都存在两三种气候,不一样的气候按同一种方法去养生肯定不够。所以按照季节养生就不如按照节气来养生。“五运六气”学说对气候有详细的划分,一年分为风、暖、热、雨、燥、寒六个季节。每个季节由四个节气组成。摸清气候变化的规律和每个节气的特点,按照不同的节气来养生,绝不会出差错。但按照节气养生绝对不会是什么节气吃点什么东西,或进补点什么,禁忌点什么这样片面,这也是一些人按节气来保养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因为,养生本来就不是单一方面的做法,养生方法种类繁多,但总之都需要以饮食养内,以运动养外,以经络脏腑沟通内外,在对应的节气保养相应的脏腑,如此才能内外兼修,让身体各方面都得心应手。只有这些合在一起,并且按照节气来实施,才会最全面,最有效。当这些合到一起的养生方法坚持下来,养成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那么遵循节气养生的人才会根本性的提升生活品质,感到生活每天都是幸福甜蜜的!二十四道健康大门,按照节气分别打开,每打开一道,就会离身心健康、长寿无疾近了一步。全部打开以后,就会让我们迈入梦寐以求的健康极乐世界!身体强不强,全靠节气养 按照历法,每15天一个节气,要通过节气养生就要知道每个节气要防备那些自然邪气, 因为不懂每个节气的外邪,很多人用了各种养生方法,但是效果不明显。因为不是养生方法用的少,而是用的时间不对。每个节气中要注意避开的外邪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要避风邪(风季) 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要避火邪(暖季)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要避暑邪(热季)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要避湿邪(雨季) 寒露、霜降、立冬、小雪要避燥邪(干季) 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要避寒邪(寒季)一年中的每15天内应该防备的就是这些病邪。其实,人生病的主要原因还是身体的阴阳失调,不能适应天气和环境的变化而造成的。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我们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来融入这个世界。这句话用在养生上也同样适用;我们不可能改变天气,但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身体素质来适应天气环境,符合自然的运动变化规律,以此达到天人合一的境地。从而就达到我们黄帝养生的遵旨-“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运动、经络脏腑疏通、食疗三合一,养生祛病才彻底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再好的方法也是有局限的。养生也是如此,它绝对不是单一的,有的人觉得经络有用,就只关注这一方面。有的人觉得食疗效果好,就只做食疗其实,养生也是要全面考虑的。如果侧重于哪一方面,刚开始可能效果还挺好,但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停滞不前了。天地循环是一个大圆圈,不断地运转着,二十四个节气相当于二十四个坐标,每个坐标对应的气都有所不同,在每个节气上如何结合饮食、经络脏腑疏通与运动这三种方法来调养身体,就可与天地之气同频共振,借老天来拨正我们体内失衡的生物钟,实现健康。转运先转健康运生活中,因为健康状态而影响工作的例子数不胜数,其实人命运的好坏都是有原因的。无论是开创事业,还是维持感情和婚姻,没有健康的身心是行不通的,可以说,身心的状态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转运”先转健康运,事业运、财富运、婚姻运等其实都是以转健康之运为基础的。健康运来了,转其他的运自然是水到渠成。黄帝养生全年24节气养生细则:一、立春、雨水、惊蛰、春分要避风邪(风季)【重点节日】:传统节日元宵节、二月二、立春、春分流行节日情人节、妇女节【活动讲座】:1、顺四时养生春季养肝讲座 2、情志养生讲座 3、春季食疗讲座【活动推广产品】:立春薰灸类头部养生、排毒祛寒水灸类舒经活络雨水滋补肝肾、颈椎保养太极养肝惊蛰调三焦、排三浊生理平衡春分通三脉、骨盆修护美胸水灸【推广话述】:“风为百病之长”,其他邪气都是通过风来侵入人体的,风在这四个节气最猖狂,它能通过侵犯体表使毛孔大开而进入人体,特别会攻击人体阳气聚集的部位,像背部、头部、上肢等。而人一旦受风邪侵袭就会表现出头痛、头晕、肩背酸痛、怕风、鼻塞等症状。因为“风,善行而数变”,以游串为特点,所以会带着其他邪气游到身体各部分,那么以骨骼最为积聚风毒容易。如果体内有湿气,被风化,就是风湿;如果是寒气被风化,就是风寒,还有风热等等引发人体的各种病症。要解决这个问题,中医五行风对应的脏腑就是肝脏,养生就要调节好肝脏的疏泄功能,让人体在春生的时候升发上去,就要有充足的气血可以调动,帮助我们很好的升发到体表,还需要体内不能有寒气,尤其是现代人形成的各种痹症,会使循环到体表的气血导致往体内回缩,引发人体出现燥动的情绪和各种炎症,以及心血管病。同时“头,为诸阳之会”,疏通头部有利于全身阳气的升发。俗语云“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样就需要调理气血、驱寒薰灸(水灸)、春天养肝、头部保养;如果妇科有寒湿的人顺便排出盆腔里的风寒毒素。1、立春 立春,太阳黄经为315度,时值公历2月4日前后,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脏腑经络调养】立春虽然没有大寒那么寒冷了,但这时的“倒春寒”还是不可小视的。此时,万物萌发,毛孔初开,风邪还夹着寒气,最容易趁虚而入,导致人感冒、伤风。所以这个时节,养生的重点在于提升内在的阳气来护卫体表,使闭塞了一冬的毛孔开始吐故纳新。为了助人体升发阳气,立春要壮胆,头部做为诸阳之会,所以在立春这个节气里,唤醒人体沉睡的阳气,重点疏通头部的胆经,让阳气天天向上,百病就不粘。【食疗养生】: 立春这一天,明间有吃春饼、春卷的食俗。一般以麦面烙制成薄饼,里陷有豆芽、韭黄、粉丝、土豆丝、葱丝或加豆酱。吃春饼,讲究将菜包起来,从头吃到尾,叫“有头有尾”,取吉利的意思。1、风在五行属木,风吹动肝阳向上升发,肝气旺了就会克制脾胃之气,这叫肝木克脾土。所以在风季,人的脾胃功能是比较弱的。因此要配合吃些养脾胃、温内脏的“元神粥”来增强脾胃功能。不然,随着肝气的旺盛,脾胃会越来越弱。可以用枸杞、胡萝卜、菊花、山药等分别和大米煮粥2、首乌炒猪肝 首乌液20毫升,鲜猪肝250克,水发木耳25克,青菜叶等量,绍酒、醋、盐、淀粉、鲜汤、酱油、葱、姜、蒜、油适量。 【制法】首乌煎汤浓缩,取20毫升药液备用,猪肝剔筋洗净切片,葱、姜、蒜洗净,葱姜切丝,蒜切片,青菜洗净控干。 将猪肝片放入首乌汁内浸醮(取一半首乌汁),加少许食盐,放适量淀粉搅拌均匀,另把剩余的首乌汁、酱油、绍酒、醋、湿淀粉和鲜汤兑成汁。 炒锅油热放入拌好的猪肝片滑透,用漏勺沥取余油,锅内剩少量油,下入蒜片、姜末略煸出香味下猪肝、水发木耳,爆炒数分钟,将青菜叶入锅翻炒数次,八成熟时倒入兑成的汁炒拌均匀,出锅前把葱丝下锅,翻炒几下,起锅。【功效】此药膳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发明目的功效。首乌即能保肝,又可降脂、降压;木耳有利血脉之效。3、虾仁韭菜虾仁30克,韭菜250克,鸡蛋1个,食盐、酱油、淀粉、植物油、麻油各适量。【制法】虾仁洗净,水发,约20分钟后捞出沥干水分待用;韭菜洗净切3厘米备用;鸡蛋打破搅拌均匀加入淀粉、麻油调成蛋糊,把虾仁倒入拌匀待用;炒锅入油热后,下虾仁翻炒,蛋糊凝住虾仁后放入韭菜同炒;待韭菜炒熟,放食盐、起锅。【功效】此药膳具有补肾阳;固肾气、通乳汁之功效。因韭菜含有大量粗纤维,能刺激肠壁,也可以作为习惯性便秘患者之膳食。忌食:猪肝忌与黄豆、豆腐同食(易引发旧疾);忌与鱼肉同食(令人伤神)【静功或运动养生】:为了助人体升发阳气,每天晚上练习一下“擀脚底培元法”,在晚上用黄帝养生足足脚舒泡脚20分钟后,找一个像擀面杖一样的物件(或者有的洗脚盆里就带有滚搓棒)用脚底来回搓动510分钟,力度以脚底感觉酸胀为度。不但能使阳气更好地升发,还能增强脾胃功能,让五脏六腑和睦相处。另外还有减肥功效,一具三得!这三种方法配合下来就是立春时节最好的养生功课了,像大树一样伸展枝条,就能唤醒人体内沉睡的阳气。2、雨水 雨水,太阳黄经为330度,时值公历2月19日前后。这时春风遍吹,冰雪溶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 【脏腑经络调养】“润物细无声”,雨水标志着一年降雨的开始。借着大地向上升腾的阳气和春雨的滋润,花草树木也都渐渐抽出新芽,一派欣欣向荣春生之象展现出来。这时已到风季的第二个节气,风邪逐渐加重,天气变化无常,经常会有阴天,并且会有严重的“倒春寒”现象,俗话说“春寒冻死牛”。初春天气变化无常,而人体的毛孔也随着阳气的升发而尽数打开,当冷空气来临,极易使人患病。所以要春捂,不过春捂是指不要突然减少衣物,而并非穿得越多越好。在雨水季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很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及至心神不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对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患者更是不利。很多传染病毒也处于高发季节,所以加强滋补肝肾的工作,使心平气和,肝的疏泄正常,才能使肝气不至于横逆,尤其现代人群压力大,更要积极的摄养精神!早春应特别注意及时清除冬天的积热,预防伤风外感的发生。另外,由于关节炎患者往往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阴雨天更是如此,特别是曾经有外伤史患者更应引起注意。雨水时节气候多变,关节组织往往随气候改变而收缩和松弛,容易造成关节酸痛,所以要注意保暖,多戴围巾保护颈椎部位,并用黄帝养生颈椎保养按摩,加强局部血流畅通。 【食疗养生】:雨水节气中,在我国北方,虽然雨水仍然较少,但地湿之气渐升,此时天气依然寒冷,并且按照阴阳八卦理论,此节气属阴,阴具有收敛的性质,所以在这个特定的节气里,可以适当进补。如大枣、银耳、山药、沙参、枸杞都是适合这个节气进补的。尤其是枸杞,枸杞能乳肝经补血,也能入肾经滋阴,是平补阴阳的好东西。但是枸杞最好用水煮才适合不同体质的人群补入肝肾。1、枸杞配黄芪,可以助阳气升发。枸杞配决明子,可以养肝降压。枸杞配白菊花,可以滋阴明目。枸杞配百合,可以滋阴润肺。枸杞配羊肉,可以滋补肾阳。枸杞配蘑菇,可以滋补肾阴。所以,在雨水节气里,最好用枸杞加黄芪、菊花开水冲茶喝。补养气血,补充能量。打通瘀结,舒畅肝气。2、可用山药25克、芡实25克、薏仁100克共煮粥。功效此方可补肾固精、健脾和胃。3、雨水节气属于正月,有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按传统食俗还应该吃元宵、驴打滚、爆玉米花等食物。忌食 羊肉、狗肉、雀肉,不得生食葱蒜,花生宜煮不宜炒。【静功或运动养生】:摸膝动功 【适应病症】:可增强脊神经的功能,中枢神经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脑神经有12对,脊神经有31对(包括颈神经8对,胸神经2对,腰神经5对,尾神经5对,骶神经1对)。脊神经可以支配躯干及四肢,全身大部分骨骼肌的运动,及大部分内脏的活动,脊神经后根可增强感觉传导,活跃内脏和躯干功能,可防治癌症。对颈椎病、腰肌劳损、腰背疼痛有特效。【具体方法】:开脚站立,两脚距离与肩同宽,两臂松垂,掌心贴近股骨外侧,手中指尖紧贴风市穴;头顶正直,舌顶上腭,体重平均在两脚,摒除杂念,使身心达到虚静和松空。两眼平视,两掌转至两大腿前面,含胸实腹,屈膝蹲身,溜臀部,头向前微低,两掌心摸到膝盖为止。身体慢慢直立,挺胸仰头使脊椎向后弯。蹲身手摸到膝盖低头,直身挺胸仰头为一次。共做36次。3、惊蛰 惊蛰,太阳黄经为345度,时值公历的3月5日前后,是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脏腑经络调养】惊蛰,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后,他的呼吸变成风,声音变成雷。雷秋冬之时藏于土中,春天农民挖地,使雷破土而出。蜇虫在惊蛰这一天,随着春雷惊动苏醒。大地一派生机。一声雷可使大地产生几万吨的肥料。惊蛰时,人因精神焕发,如过于劳累却不加节制,会使肝气升发太过,出现面红耳赤、烦躁不安、四肢抽动等现象;有人又因为阴雨连绵,心情不快,恰使肝气郁而不发,由此导致心脏病,高血压的患者病情加重,或引发旧病;这时,气候由寒变暖,积累了一个冬天的体内火热开始散发出来,加之,一些致病菌邪易随风传播,所以春季就多发传染病,如流感、流脑、腮腺炎、肺炎、麻疹、肺结核等病;所以,这时最好借助大自然“发陈”之时,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来排清体内三焦毒素。此时,外边有风邪无孔不入,又要借助节气之力把毒素排出来,又不能伤阳气,一招“黄帝养生三焦通调拍痧掌”就成了不二之选。“三焦通调拍痧掌”所过之处,随着毛孔的打开、肝阳的升发,体内堆积了一冬的毒素也跟着向外发散!三焦通调,气机顺畅、气血调和、精神爽快!【食疗养生】:惊蛰就是打通天气地气,人体在惊蛰的重中之重也是要通。这个“通”就是气血要流动,经络要畅通,身体里才会有好的风水环境,那健康方面自然顺风顺水。所谓风水,风是运,水是财。风要流通,水要流动才会带来好的运势和财势。不通则痛,百病丛生,所以人体在通调三焦的基础上,一定还要加强排三浊。浊气、浊水、宿便是人体内的三大毒素。肠道总不通,三大毒素就淤积在里面。在肠道这样密闭的环境里反复发酵会产生更多的浊气,而这些浊气由于人体其他功能的不协调,就不容易排出,慢慢就成了各种病的病根!这些毒素蔓延到全身,就会出现口臭、体质下降、肥胖、血压高、血脂高、长痘等现象。很多人去吃泻药,时间长了,人体就会进入恶性循环,导致药物都靠不住了。所以在惊蛰节气,食疗养生就要通肠道。白芝麻25克、核桃仁25克、柏子仁10克,用榨汁机打成粉,和100克大米一起煮粥。煮熟后可加入适量蜂蜜。连喝三天后,肠道还不很通畅,再此基础上再加入郁李仁10克。其他节气里也可每周喝一到两次。【静功或运动养生】:惊蛰排毒正当时,虚邪贼风齐逍遥大肠经性阳明,既多气又多血。淤积了一冬的积热毒素排出体外,肠道干干净净的,不但能能为气血的升发提供一个好的环境,还能使气血周行全身畅通,带走毒素也同时阻止邪风和病菌溜进来。这种方法专门针对大肠经,经常练习能泄内毒、护外表、而且泄中有补泻平衡。1、 每晚用足足脚舒泡脚20分钟后,握空拳从食指外侧沿着手臂一直敲,敲到肩膀的位置。先从左边5分钟,再右边5分钟。敲的过程中逐渐增加一点力度,敲密一点,更能刺激大肠蠕动。2、双腿并拢直立,双手交叉,转动手腕,手心向上把手臂伸直过头顶,呼吸5次后,把脚跟抬起来。呼气时,上身从腰部慢慢向右侧弯曲,保持几秒钟,吸气时收回来。再呼气时,上身慢慢向左侧弯曲,同样保持几个呼吸,吸气时收回来。反复练习,直到肠子有咕咕响声。要点就是脚跟尽量抬起来。接下来再双手交替拍打肚脐两侧100次。4、春分 春分,太阳黄经为0度,时值公历3月20日前后。是一年中的第四个节气。【脏腑经络调养】春分的那一天太阳在赤道上方,这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开始向北移,北半球开始昼长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的开始。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农历二月十五日为俗传的花王的生日,即百花的生日,叫花朝节,也叫花朝,有的地方是二月十二,还有二月二,总之是春暖花开的时候。这时,人体内的阴阳也因为天气的变化而上下浮动。体质虚弱又欠缺保养的人很容易出现阴阳失衡的情况,所以在这个平衡了昼夜、寒暑的交接点上,人体的养生保健也要注意调衡阴阳平衡的状态。时到春分昼夜忙,调和阴阳第一桩对于中医来讲,人体健康的基础无外乎一个阴阳平衡。阴平阳秘,人就会气血通畅、脏腑调和,情绪也顺畅。如果阴阳失去了平衡,健康就会出现偏差,轻一些的是亚健康,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成疾病了,所以调节阴阳平衡是养生的关键 。黄帝内经素问“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便是说人体应该使内在运动(也就是脏腑、气血、精气的生理运动)与外在运动(即脑力、体力和体育运动)和谐一致。这样运用黄帝养生通三脉养生大法打通人体阴阳汇聚的任督二脉就成了养生活动的重中之重。【食疗养生】:在饮食方面,不要吃太过温热和寒凉的食物,要注意膳食的平衡,比如在烹调鱼、虾、蟹这一类寒性食物时就要加入葱、姜、酒、醋类等温性佐料,以防止菜肴性寒偏凉。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常配以蛋类滋阴之品,以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春分调和阴阳最佳处方:1、养心补血、安神填虚:桂圆肉25克、莲子25克、大枣10个、枸杞一把、粳米100克混合熬粥,加少许白糖。可在上述粥料里加入鲜百合50克(干品30克),甜杏仁10克共煮,以养阴润肺,适用于口干舌燥等症。 2、白烧鳝鱼 鳝鱼去骨及内脏,洗净切段,锅内植物油热至七成,放入鳝鱼、葱、姜,略炒后加入黄酒、食盐、少量清水,小火烧至熟透撒入胡椒粉即成。 功效:此方具有补虚损,止便血之功效。对于产后虚弱、痔疮出血、脏腑耗损等症疗效甚好(无论何法烹饪鳝鱼,一定要加入胡椒)【静功或运动养生】: 循环归一功 【具体方法】自然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内侧,中指指尖紧贴风市穴,拔顶,舍抵上颚,提肛,净除心中杂念。全身自然放松,两眼轻轻闭起来,左右手并拢合掌当胸。意念先集中于丹田,然后想膻中穴,左肩井,左曲池,左手外劳宫,左手中指尖,左手内劳宫,过渡到右手内劳宫,右手中指尖,右手外劳宫,右曲池,右肩井,膻中穴,中丹田,调动阴经、阳经十二经络。反复做三次,建立条件反射,沟通经络,重整气息,培养真元。二、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要避火邪(暖季) 【重点节日】:传统节日清明节、立夏流行节日劳动节、母亲节、儿童节【活动讲座】:1、顺四时养生夏季养心,长夏养脾讲座 2、冬病夏治-(排毒祛风、湿) 3、亲子教育、闺房养生 4、减肥秘诀-减肥先减腹,减腹先温腹【活动推广产品】:清明薰灸类降压减脂、腿部松筋水灸类养心安神谷雨骨盆修护、健脾和胃纤体塑形立夏健脾和胃、太极健脾小满腿部松筋、排毒祛风足足脚舒【推广话述】火的特点是上炎,比如火苗都是向上的,所以人一上火往往首先表现在头面部,像口舌生疮、牙痛、眼睛红肿、脸上长痘痘等。随着前四个节气阳气的不断升发,到这个火季,阳气升发很旺,所以这是高血压的多发期。尤其脂肪堆积多的人,很容易烦躁易怒,血压升高。这些也说明人体体内能量充足,有能力发威。但如果能借助节气之力,把不好的情绪转化成排毒、减肥的动力,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5、清明 清明,太阳黄经为15度,时值公历4月5日前后。“清明”含意是气候温和,草木萌发,杏桃开花,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觉。【脏腑经络调养】清明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此节气的养生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此时天气,除交节的几天有可能出现倒春寒的情况,基本上不会再有寒流出现了。多雨也是这一季节的特点,所以气温会随着降雨而降低。但气温大趋势是不断升高。随着温度的上升,部分人发脾气的次数也在增加。阳气十分充足,有道是否极泰来,物极必反,所以在此节气不可再对肝脏进行进补。肝属木,木生火,而火为心。在这个节气上,肝火会引燃心火,这两堆火要是一并烧起来,毁灭性那是相当地大,“火性上炎”,火是往上烧的,所以火一旦往上烧,不能温煦腹部,除了血压高外,阴中之阴的腹部就会更寒,(腹部走的大多是阴经,而小腹上阴经相交接的部位,属阴中之阴)加之现代人以寒湿重为主要亚健康表现,所以小腹得不到热,就成为了重寒之地(阴性寒)。人体就会自动调集脂肪来御寒。所以这个节气上,养生就要以降压减脂为主。减肥的秘诀就是先减腹,减腹的秘诀就是先温腹。所以用黄帝养生全息降压减脂入手,解决腹部脂肪囤积是控制脂肪增多的第一要务!降压减脂,莫过清明!【食疗养生】:清明降压减脂养生食疗方案:1、 大自然中无处不存在着平衡的道理,既然此时阳气升发太旺,就自然有苦菊(蒲公英幼苗)和苋菜这样的灭火队员。苋菜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捞出,苦菊洗净,用调料拌匀。 这道菜三种人不适合吃,一、脾胃虚寒,吃凉东西就难受的人二、长期拉肚子的人,三孕妇。2、口蘑白菜白菜250克,干口蘑3克,酱油、白糖、精盐、味精、植物油适量【制法】白菜洗净切3厘米段,口蘑温水泡发。油热后将白菜炒至七成熟,再将口蘑、酱油、糖、盐、入锅。炒熟后加味精搅拌即成。【功效】此方具有清热除烦,益胃气,降血脂之功效。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牙龈出血等人。【静功或运动养生】:1、坐下,双腿弯曲,脚心相对,膝盖向两侧打开;双手握拳轻敲内踝骨上四横指处三阴交穴,由轻到重100次。三阴交穴上肝、脾、肾三条阴经腿上的交汇点,有显著的降压效果。血压高的人,按上去一般会酸痛。所以通过黄帝养生腿部松筋打通腿部六条经络更加有利于降压减脂,况且对于腿部脂肪堆积的人更是省心省力又增效。2、每周拍腹排毒一次,每天敲打天枢穴两次、揉腹三次6、谷雨 谷雨,太阳黄经为30度,时值公历4月20日前后。谷雨有“雨水生百谷”的意思,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脏腑经络调养】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湿度逐渐加大,此时,人体调摄养生更加要顺应自然环境变化的轨迹,通过人体内部的调节使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从而保持正常良好的生理功能。谷雨节气后是坐骨神经痛的发病期。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而言。多表现在臀部、大腿后侧的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活动时加重。本病完全是痹症范畴。痹就是闭阻不通。其病因不外乎风、寒、湿邪侵袭经络。风为百病之长,领着寒、湿游走停留在坐骨,使该处气血痹阻不畅所致。邪留体内日久,还会导致妇科炎症,俗语说“流水不腐”,坐骨里面恰恰是女性的根据地。盆腔组织的血液回流受阻,导致免疫力下降。而瘀血的组织也为细菌、微生物的感染、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这样,女性就容易患上盆腔炎、子宫附件炎、阴道炎等等妇科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了。在盆腔慢性瘀血的状态下,药物治疗时盆腔组织难以达到有效药物浓度,这就更为治疗上带来困难。而只要引起盆腔瘀血的根本原因得不到根除,也很难根治此类疾病。所以,专门针对风寒湿有特效的黄帝养生骨盆修护方法通过骨盆上重要穴位,疏通经络气血的闭滞,祛风、散寒、化湿使营卫调和而痹病无忧,并且一穴通三脉,根本性解决盆腔瘀血!并顺便通过长强穴预防痔疮。可谓一具多得。【食疗养生】:春天的时候,肝火旺盛,脾衰弱,可是在谷雨节气的十五天和清明的最后三天,脾却处于旺盛状态。脾旺也会带动胃强,消化功能整体处于旺盛状态。因为人体在一年四季的季节交替的前十八天内,都会处于这一状态中,消化功能旺盛有利于营养的吸收,使身体能够适应下一季节的气候变化。而很多减肥心切的女性在这时候会比较顾虑,生怕因为多吃一点而增加体重,于是克制食欲,减少进食量。这时脾胃功能变好,正是需要能量的时候,如果总不吃饱,那脾胃变得虚弱也就理所当然了。很多人认为只要吃得少就不会长胖。其实减肥的关键在于肠胃运化的功能。脾胃吃饱了,能量足了,才有力气去运化食物。总饿着,脾胃功能下降了,吃进来的食物不能很好地转化成营养运送到全身,全都堆积下来形成了脂肪,这才是问题的所在。所以只要在脾胃吸收能量的时候去顺应它。脾胃好了,脂肪就能得到很好的转化,营养也能运送到全身,既健康了,又苗条了。所以从顺应节气养生也好,还是为了减肥美体也好,都要在谷雨季节好好的健脾和胃!食疗方:1、喝第一次冲泡的荷叶水。荷叶是减肥必用之品。但是瘦弱、气血不足的人不适合。1、 鸽蛋烩银耳干银耳30克,鸽蛋12只,火腿末15克,鸡汤1500克,精盐6克,料酒15克,味精、胡椒粉、香菜叶少许,熟猪油15克。【做法】1、银耳用温水泡胀,洗净泥沙,摘去黑根,开水氽一次,再用清水泡后蒸熟。2、香菜洗净,火腿切末3、取12个铁皮模子(没有用碗),内壁抹上猪油,将鸽蛋打破倒入,上面放香菜和火腿末,上笼蒸熟透。再将鸽蛋放冷水中备用。4、将鸡汤烧开,下入料酒、盐、胡椒粉,把银耳和鸽蛋捞入鸡汤,加味精即成。【功效】此方滋补阴气,具有扶阳美容之功效。【静功或运动养生】:照胃运趾功【适应病症】:消化不良【具体方法】:自然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内侧,中指指尖紧贴风市穴,拔顶,舌抵上腭,提肛,摒除心中杂念。双手掌相互摩擦至热,两手心对正胃部,距离约10厘米,十个脚趾同时抓地,每次做10分钟。每次饭后1小时做此功,效果显著。7立夏 立夏,太阳黄经为45度。时值公历5月5日前后。“夏”原意为“大”的意思。自然万物至此皆已长大,故名立夏【脏腑经络调养】立夏是暖季的第三个节气,暑为阳邪,最能消耗人体的能量。接下来的暑季就意味着能量的消耗,所以要抓紧储备能量以应对酷夏。很多气虚的人到夏天一动就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有的在外面待久了就容易中暑、晕厥。这是因为没有在暑天到来之前补足气血,经不起暑邪的“折腾”。所以从立夏开始,重点做好保养气血的工作。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它们功能强了,气血也就足了。储备有充足的“银子”,就再也不怕炎热酷暑带来的“危机”了。脾胃的强弱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五脏六腑是靠脾胃来养的,脾胃功能好了,其它的脏腑就能逐渐地强壮起来。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健脾和胃通过按摩效果比较明显,尤其是黄帝养生六大程序合力作用,程序产生价值,健脾和胃,健脾利湿!【食疗养生】:1、 补气方:人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大米熬粥喝。2、 鱼腥草拌莴笋 鱼腥草50克,莴笋250克,大蒜、葱各10克,姜、食盐、酱油、醋、味精、香油各适量。【做法】将鱼腥草摘杂质老根,洗净切段,用沸水焯后捞出,加食盐搅拌腌制待用,莴笋去皮叶洗净切丝放入,葱,姜、味精、醋、葱花、姜末、蒜片一起搅拌均匀淋香油即成。【功效】此方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祛痰之功效。对肺热咳嗽、痰多粘稠、小便黄少、热痛等症均有较好的疗效。【静功或运动养生】:1、每晚泡足足脚舒后,敲一敲足三里穴、上巨虚穴、下巨虚穴。2、立夏快养脾,睡好“子午觉”这时,睡“子午觉”最能养气血,所以调整好生活规律,中午尽量睡一会儿有助于人体补气养血。8小满 小满,太阳黄经为60度,时值公历5月21日前后。这时,大麦,小麦等农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称小满。【脏腑经络调养】过了立夏的大自然中,阳气已经相当充实,这也是一个小满的状态。所以抓紧养生,让体内的气血也来个小满。小满祛湿,争分夺秒 有句话叫“暑多挟湿”,也就是说暑热之气最爱拉上湿邪一起侵犯人体。在小满节气,往往湿邪已经在人体内部潜伏起来了。等到大暑时节,湿邪主气的时候,暑、湿就会内外呼应,使人们陷入湿气的困扰,从而引发很多问题,比如说风湿病、脚气、痤疮、妇科炎症、水肿、肥胖等。痰湿则淤结,痰湿本是体内停滞的水液,瘀得久了,就成了有形的东西,中医管它叫痰核。这个痰核结在皮肤下就是脂肪瘤,结在子宫里就是子宫肌瘤。结在乳房里就是肿块,所以中医认为痰湿体质往往发展成肿瘤体质。显了再去治,就已经处于被动地位了。所以在湿气刚开始冒头的小满节气就要把它消灭掉,脾主运湿,脾胃功能好,就能把多余的湿气运化出去。所以,养生的重点继续立夏的健脾祛湿的基础上还要做到工作就是疏通脾经,脾主运湿,祛湿就要健脾,湿气淤滞体内在脾经上瘀堵的地方就是腿内侧的阴陵泉穴最重,所以通过黄帝养生腿部松筋打通三阴交到阴陵泉的管道,管道一通,多余水湿就顺畅排出体外,脾经通过膀胱经排毒,所以排湿的表现就是小便增多。小满后,天气逐渐开始闷热潮湿,也是皮肤病发作季节。此病病因有三:主要是湿郁肌肤,复感风热或风寒,与湿相博,郁于肌肤皮毛腠理之间而发病;二是肠胃积热,复感风邪,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肌肤皮毛腠理之间而来;三与身体素质有关,吃鱼虾等过敏,脾胃不和,蕴湿生热,郁于肌肤皮毛腠理之间发病。风疹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发病迅速,大小不等的皮疹或成块成片,还会异常瘙痒,所以明白发病机理,当然要有的放矢用黄帝养生排毒祛风加以预防和消除。另外,黄帝养生水灸健脾也可更好的协助祛湿。【食疗养生】:1、荸荠冰糖藕羹 荸荠250克,藕150克,冰糖适量。【做法】荸荠洗净去皮,藕洗净切小块,砂锅加水适量,将荸荠、藕同入锅内文火煮炖20分钟时,加入冰糖再炖10分钟,起锅即成。【功效】此方具有清热利湿,健脾开胃,止泻固精之功效。2、祛皮肤湿疹 薏米红小豆粥 薏米30克,红小豆15克。将红小豆水浸半日,与玉米须、薏米同煮为粥,每日1剂,早晚服食15天。3、祛皮肤湿疹 冬瓜薏米山药粥冬瓜30克,薏米50克、山药50克同煮为粥,每日早晚服食,710天为一疗程。【静功或运动养生】:1、现代人总坐着,气血中的杂质慢慢都沉积到骨盆里,所以除了在小满节气继续做黄帝养生骨盆修护打扫卫生死角外,还要做蝴蝶式运动。坐下,屁股下垫510厘米垫子,双腿弯曲,脚心相对。双手抓住脚尖,膝盖向两侧打开,尽量往地上贴,这就是蝴蝶式运动。做动作时,脊背一定要挺直,双膝有节奏地向两边地板振动。久而久之,湿气去,气血经络通,脸上的斑点、痤疮也会消于无形2、泡脚后,用黄帝养生远红外养生垫和艾绒养生垫置于八髎穴15分钟。三、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要避暑邪(热季)【重点节日】:传统节日端午节、夏至、入伏流行节日父亲节、建党节、建军节【活动讲座】: 1、顺四时养生夏季养心,长夏养脾讲座 2、闺房养生 3、养生先养骨 4、节气养生【活动推广产品】:芒种薰灸类益心补肾、骨盆修护水灸类养心安神夏至脊椎调衡、排毒去湿、纤体塑形小暑颈椎保养、补气养血太极健脾大暑魅乳养生、排毒祛风足足脚舒【推广话述】芒种、夏至、小暑、大暑时要避结伴作恶的暑邪和湿邪天气炎热的时候,柏油马路上冒着热气,这就是暑气。暑是火的极致,比火邪还要厉害,人一旦中暑就会出现高热、面色红赤、眼睛红肿、心中烦乱、脉象洪大等症状。暑邪容易升散,它一旦侵入人体,体内就会变得很热,这些热火留在体内,会把内脏烧坏,所以人体要通过大量出汗来散热。如果体内没有多余的水分,那散到一定程度就要调用人体内宝贵的津液和气血了。身体内的水分少了,人就容易口渴,特别想喝水,还小便短少、黄赤。再加上消耗过大,容易气短、无力,甚至晕倒,所以暑邪的魔力不可小视。另外,暑邪伤人的时候还喜欢拉上一个同伙,就是湿邪,谓之“暑多挟湿”。热季不仅天气炎热,而且多雨,天空中弥漫着又热又潮的湿气,所以暑、湿这两个邪魔常会合伙侵犯人体。9芒种 芒种,太阳黄经为75度,时值公历6月5日左右。意即有芒作物已经成熟,也是夏播作物播种时节。【脏腑经络调养】芒种好节气,补心黄金期这个节气,气侯逐渐炎热起来。心在五行属火,在这样的气候里。心火逐渐加强,精通养生之道的人就会懂得搭老天这个顺风车来养心补血。像心脏不好,脾胃功能下降或者心血不足的人,最好借芒种这把天之大火来点亮心火,使心脏的功能旺起来。气血充足起来。然而,在这个养心补血的关键时期。很多人因为天气炎热而吃了太多寒凉,冰冷的食物,使寒邪趁虚而入破坏了养心大计,心属火,肾属水。正常状态下,心火会下降至肾,以温养肾阳。而肾水能上升至心,滋养心阴。心火与肾水相互制约,彼此交融,身心就会安稳,这就是中医里的“心肾相交”的状态,所以坚持使用黄帝养生益心补肾疗法及时通心经,才能清凉度夏。 在芒种,还会出现连绵不断的梅雨季,在北方会稍微推后日期,但是由于天热,人易出汗,须注意出汗后不要立即洗澡。但人们在夏季往往出汗后,马上会洗澡。“出汗不见湿”“汗出见湿,乃生痤疮”。所以在这个季节要频繁的使用黄帝养生薰灸疗法养生调理外,还要在洗浴的时候采用药浴,就会达到更好的健身防病目的。有条件的可以每日使用黄帝养生水灸疗法一次。【食疗养生】:在芒种,天气炎热,阳气浮于体表用来抵御炎热。脏腑正处于一种外阳内阴的状态。所以越是炎热,越要少喝冰凉的饮料,否则,寒凉之气会趁虚而入消耗元气,损伤脏腑。 芒种这个节气是敏感阶段,天气越热,腹泻发生越多,这也是体内气血不足的原因,所以饮食要格外注意。“妇女以血为本”可用四物汤来补血。起到养血活血,使营血调和,而且补而不滞,滋而不腻。 当归10克,川芎8克,白芍12克,熟地12克。三碗水熬成一碗水。可与鸡汤一块熬,加强补血效果。这段时间也正是祛寒的最好时机,中医有个观点是:“冬病夏治”此时阳气最盛,一定要利用充足的阳气排除体内的寒湿。所以骨骼积聚寒湿最重的地方在食疗的同时配合黄帝养生骨盆、脊椎、颈椎保养效果更好。【静功或运动养生】:1、双手合十在胸前,两个手掌外侧翻过来,手心向外,手背贴在一起。两个小手指相互勾住,小指带着手指向下、向外翻。吸气时手臂向前伸直,再尽量向头顶伸展。接下来呼气,双手慢慢地按原路收回,合十。重复六次。最好在中午11点到1点之间做。2、泡脚后,用手心搓脚心,劳宫穴搓涌泉穴。交替左右手对右左脚。二百次以上。10夏至夏至,太阳黄经为90度,时值公历6月21日前后。“夏至”顾名思义是阳极之至的意思。【脏腑经络调养】俗话讲,冬至一阳升,夏至一阴升,这两个节气都是阴阳转换的阶段,夏至白天最长,白天属阳,夜晚属阴。这就代表夏至的阳气最为旺盛。阴阳有一个规律,就是物极必反。一方盛到极点就会向另一方转化。所以从夏至过后的第二天开始,阴气要发芽了。阴气开始生长,人在此节气中就显得脆弱,容易患有各种疾病,尤其很多冬季常发的特别严重的病,往往就在这时产生了致病因素。由于夏至气温高,疾病没有立即发作而潜伏在体内,一旦到了冬季寒冷时便发作或转为严重。夏天潜伏的致病因素,到冬天风、寒重时,由于脊椎的构造,风会引导着寒收缩在里面,风行带领湿、寒最后容易停留在特殊构造的骨骼里,所以才会有各类关节疼痛和肢体麻木(包括风湿、类风湿、外伤性关节痛及感受风寒、湿气所致的肢体麻木),往往在冬天寒冷时发作。引起脊椎的各种变形。当脊椎变形或者疲劳的时候,就会通过神经影响到全身,给人带来疲劳和压力感,对事物出现消极的感觉。生活总感觉不舒畅。现代人由于寒湿重,并且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工作生活,使得脊椎两旁的肌肉总处于紧张的状态,逐渐会弹性降低至消失,失去作为脊椎松紧保护带的功能,更加重了脊椎问题的发展。所以人的关节不再灵活,骨骼之间营养物质过不去,慢慢变薄,不解决脊椎病,会自然老化缩小变形(女过50,男过60)。人就会变矮小,没有气度。脊椎上有督脉,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保养脊椎就能更好地疏通气血、阳气升发,阳气不出阴不生,阳气很好的调动,在夏至一阴生的时机里,自然也呵护了阴气。夏至做为能防能排(风寒湿)的最佳季节,运用黄帝养生脊椎保养,正脊同时还正肌,散瘀滞,清毒素,通过双向传导,使得血行风自灭,从根本原因上防治脊椎问题。【食疗养生】:1、 莲子羹 新鲜莲子300克,冰糖50克,桂花酱6克(或果酱),淀粉3克,樱桃10多个。【做法】将莲子煮熟,去芯,锅内放入冰糖煮化后,将莲子及开水调开的淀粉放入,熄火后放入桂花酱(果酱)、樱桃搅拌即成。【功效】此方滋补体质,对低血压有很好疗效。2、 六味地黄粥生地(地黄)15克,煮半小时,滤去药渣,加入百合25克,枸杞一小把,枣仁10个、大枣6个,大米100克共煮粥。3、 健脾退斑汤【用料】:薏苡仁50克,莲子30克,龙眼肉8克,芡实30克,蜂蜜适量。【做法】:前4味洗净入锅,加水适量,旺火烧沸后,微火煮1小时,调入蜂蜜即成,顿食,吃莲子饮汤,每日1剂,常食。【功效】:此方主治体质虚弱、低血压及面斑。【静功或运动养生】:1、泡脚后入睡前,双手叠掌,按顺时针、逆时针绕肚脐各揉100圈,直至小腹发热。使气血更好的归于关元穴。2、呵字补心功 【适应病症】:治心悸、心绞痛、失眠、健忘、盗汗、口舌糜烂、舌强语塞等心经疾患。【具体方法】:呵,读(Ke)。口形为半张,舌顶下齿,舌面下压。全身放松,自然站立,去除心中杂念,缓慢深长地吸气,然后呼气念呵字,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掌心向里由小腹前抬起,经体前到胸部两乳中间位置向外翻掌,上托到眼部。呼气尽吸气时,翻转手心向面,经面前、胸腹缓缓下落,垂于体侧,再行第二次吐字。如此动作六次为一遍,作一次调息。 11小暑小暑,太阳黄经为105度,时值公历7月7日前后。此时天气已热,尚未达到极点,所以称作“小暑”。【脏腑经络调养】小暑温风至,舒心调颈肩小暑已是炎热袭人,这个时节,要注意吃些清暑解热的食物,如豆芽、菊花、绿豆、荷叶、百合、薄荷等。夏气通于心,小暑正是三伏天,心经气血旺盛,和它相表里的小肠经也会跟着气血旺盛起来。小肠经走肩膀,以擅长调理颈肩问题著称,被称为“肩脉”。所以,这时调理颈椎不适、肩周问题是非常好的时机。颈部椎体是人体离头部中枢神经最近的神经系统主要通道,左右颈动脉是全身血液通向头部的主干道,颈部的经络是人体内经络和头部上下交通的要道,也可说是人体生物电的通道和线路,叫能量通道。由于平时颈部运动较少,经络阻断,再加上风寒阻滞,气血不畅,头部和上肢的病就多。如果颈部经络不畅,身体上部和大脑就缺乏血液和氧气供应。大脑重量虽然只占全身的1/50,但脑的耗氧量却占全身耗氧量的1/4;久坐不动的人,椎与椎之间的气就不足,椎间盘就不能很好的舒展,日积月累,会出现狭窄,甚至骨刺。导致颈椎扭曲变形,压迫督脉,从而压迫一身阳气,脊椎也会变形,那么人就会越来越没有精神。运用黄帝养生颈椎松筋养生,祛除寒湿,放松肌肉,舒展椎体,自然阳气上荣大脑,人就会容光焕发。在小暑节气,进入了民间的苦夏时期,暑伤气。会使心脏排血量明显下降,各脏器的供氧能力明显减少,不少“内心脆弱”者就会发生心衰,患者最初可表现为活动后气短,此后,对活动耐受力下降,所以要在苦夏适当补气养血,益养心脏。【食疗养生】:1、俗语“热在三伏”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过伏天在汉朝后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吃法便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更多的毒素。除了排汗的食俗,我国还有“三伏天吃狗肉”的进补风俗。也可羊肉进补。2、开水泡桃花7朵,待水温后将10滴蜂胶混在蜜里搅匀、兑入【静功或运动养生】:手心向自己,让双手的小鱼际相互砍。12大暑大暑,太阳黄经为120度,时值公历7月22日前后。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比小暑还要热,因此被称为大暑。这时,正值二伏前后,长江流域许多地方,气温在40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经常出现。【脏腑经络调养】大暑万物荣华,借助天力最佳时机 当人体冲脉不通、肝郁、流产都会导致乳腺问题。因为女性的生理节律与七有关系,在女子二七时,冲脉上来散于胸中,发育乳房。女性如果经络不通,尤其是经常生气的人,会伤乳腺和子宫。乳腺走脾胃系统,子宫走肝。(肝主筋,身体上有弹性的东西都跟肝有关。子宫有弹性所以跟肝有关。)当先天脾胃功能不好,气血不足时,在二七冲脉上来,乳房发育就不饱满;当女性生气,气会往上走,而女子以血为本,血先行,气后行,气上升就会伤到乳腺。(而习惯忍气吞声的女人,气被憋着下沉又会伤到子宫);怀孕时,随着妊娠后激素水平的升高,乳腺开始发生变化,乳房会逐渐发胀、饱满、增大,周围乳晕色素也会增加。可是流产却是妊娠被突然中断,打乱了正常女性激素的生理功能,如激素水平骤然降低,正发育着的乳腺会突然停止生长,细胞变小,腺泡消失,乳腺复原。但这种复原通常是不完全的,并且很容易造成乳腺疼痛,有的还会诱发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炎等乳房疾病。有统计资料显示,人工流产诱发乳腺病的占30%-40左右。要想避免乳腺问题,尤其是严重乳腺病症,只能早期预防。研究表明,女人如果活到70岁,她患乳癌的可能性高达56%。随着外科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研究的不断深化、优化、攻克乳癌的方法也日新月异,不断增多。但是只治不防,越治越忙。黄帝养生魅乳养生疗法无疑是预防领域里最保险的做法,本来在炎热的大暑节气里,人就会容易烦逆,何况有乳腺问题者,这是一年里最热的节气,它至盛的阳热之气可以温通人体每一条经络,驱除各种邪气。所以借老天之力来疏通乳房上巡行的脾经、肝经、胃经、肾经是再好不过的时机了。通过黄帝养生专业的魅乳养生疗法,宣开人体两腋,化解肝郁,散结、化瘀、畅通经络,就会气血通调,心平气和。【食疗养生】:大暑之上阳气足,最能引热把寒除。冬病夏治以阳助阳是妙法。 1、 把切得细细的姜丝用开水闷泡,水温后兑入蜂蜜,早晨喝。2、 冬天手脚冰凉的人可以在大暑节气服用金匮肾气丸。一天一丸或早晚各一丸,视寒症情况。【静功或运动养生】:1、搓灸腹部功 【适应病症】:多汗症【具体方法】:自然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内侧,中指指尖紧贴风市穴,拔顶,舌抵上腭,提肛,净除心中杂念。全身放松,两手掌相互磨擦至热,搓肚脐两侧,一上一下为一次,共磨擦108次,用艾卷灸肚脐两侧各三寸五分处,灸20分钟,每天一次。 2、每天用足足脚舒泡脚20分。 洗(搓)脚民谚曰,睡前烫烫脚,胜服安眠药、睡前洗脚,胜服补药、养树护根,养人护脚等等。早在1400多年前孙思邈就提出寒从脚上起的见解,病从脚上来,双脚如树根,治脚治全身。国外医学家把脚称为人体第二心脏、心之泵,十分推祟脚的保健作用。祖国医学认为,脚上的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若能养成每天睡觉前用温水(40-50)洗脚、按摩脚心和脚趾,可起到促进气血运行、舒筋活络、阴阳恢复平衡状态的作用。前人对洗脚的作用早有肯定: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四、立秋、处暑、白露、秋分要避湿邪(雨季)【重点节日】:传统节日立秋、秋分、乞巧节(七夕)、中秋节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