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心理动因郭静(衡水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摘 要:微博由于具有便捷、时尚、简单、互动性强等特点,深受大学生热捧。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从大学生使用微博的从众心理、热衷展示自我心理、情感宣泄心理、追求便捷心理等心理角度出发,发现微博一方面使我们交到更多朋 友、更快地了解新近发生的大事小情,同时也给我们的学习增添了新的途径。但另一方面微博也出现了干扰大学生价值 取向,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等问题。所以使用微博时要注意掌握适度原则、不要透漏他人隐私、多在现实生活 中交流、客观对待微博信息。关键词:大学生;微博;心理;信息;隐私中图分类号:G2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065(2013)02-0099-0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不断涌现。微博,一个基于网络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信息传播以及信 息获取的平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尤其是大学生群 体。微博文本长度通常限定在 140 字以内,并可以添 加图片、视频、音频,还可以发起话题的讨论,内容 方面无所不包,在这里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分享身 边的新鲜事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 28 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 示,我国微博群体占网民总数的 57.2 %,其中大学生 所占的比例为 72.3 %。同时,“微博”被评为 2012 年度十大知识热词,并位居首位。如今,在大学校园“玩微博”已成为一种普遍现 象。由于微博具有发布信息的随时性、便捷性、开放 性、包容性大等特点,而大学生具有注重实用的学习 心理、追求便捷的心理以及希望被关注的心理。这样 看来,微博特点与大学生心理特点有诸多契合之处, 这也就使大学生成为了使用微博的主要群体。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衡水 学院 2011 级、2010 级、2009 级在校生;学生专业范 围大,包括汉语言文学专业、计算机专业、园林专业 等跨越了工科、理科、文科三大方向。并且还涉及到 了在线网友。问卷发放 1 000 份,回收 965 份。问卷 调查的内容涉及被调查者的个人基本信息、使用微 博的心理、每天玩微博的时间、最为关注的内容等 问题。一、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心理剖析“微时代”各种信息随时都在建立着,传递 着。作为时代的精英,社会发展的后备军,大学生对 知识的渴求、对新鲜事物的热衷,使他们成为微博最 早的使用者和推动者1193。漫步在校园中,见面第一句“你今天微博了 吗?”校内校外的各种宣传画报和广告上很多都加上 了微博地址,身边的同学不管是上课还是吃饭、打水 许多时候都在玩微博,“微博控”就这样在我们身边 不断衍生了,可见微博的势头在大学生生活中势不 可挡。那么大学生基于什么样的心理使其使用微博呢? (一) 从众心理 “从众”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是指个人因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使自己的知觉、判断、 认识上呈现出符合多数人或公众舆论的行为方式。而 大学生的心理、生理不成熟,所以在许多方面极易受 到外界影响。据本次调查分析,处于从众心理使用微 博占据所调查人数的 35 %。当问及原因时,有同学 回答:“在身边的同学和朋友都在使用微博的情况 下,自己也就跟他们一样了,如果自己不玩微博或是 不懂微博就会显得与众不同,也太老土了。”也就是 说,这样的同学使用微博不是自己想使用微博,而是 出于从众心理被动使用。其实,从众行为是一把双刃 剑,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一方面,自己不收稿日期:2012-11-10基金项目:衡水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012068)作者简介:郭 静(1990-),女,河北保定人,衡水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2010 级学生.衡水学院学报投稿平台:/第 15 卷100会落伍;但另一方面自主性学习较差并且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扰。(二) 寻求社会认同、引起关注、展示自我心理“非主流、有个性、热衷于展示自我”这是人们 对 90 后孩子普遍看法。目前的大学在校生多为 90 后,当微博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作为“舞台”的形 象走进了他们的生活的时候,每个渺小的个体成为了 这个舞台的主角,而粉丝就是点击量,有时在现实生 活中遥不可及的明星都会成为你的粉丝。在接受采访 的同学里,有近 2/3 的同学表示,“受到别人关注, 会觉得的自己被重视了,没有像现实生活中似的被忽 略了”。站在心理层面来看,每一个微博使用者都希 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希望通过微博展示自己美好的另 一面。在 2011 年,一个地方学院的广告专业的毕业 生视频作业在新浪微博上引起了很大的关注,迅速 蹿红,得到了很多专业人士的肯定。微博基于点对 点的传播、点对多的传播,成为了大学生寻找机遇 的平台228。(三) 记录生活、宣泄情感心理“2012-10-25 在衡水和平西路签到,天气晴好、 万里无云”。像这样记录生活点滴的微博有许多。发 表微博不用去特意地组织语言、雕琢语言,仅仅简短 的“语录体”就可以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 说微博成为了一个记录个人成长历程、情感生活的 载体。有的人性格内向,比较自闭,在现实生活中没有 朋友。他们宁愿将心里话和网友说,也不愿与家人和 朋友倾诉。微博使他们结识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 友,拓展了自己的生活圈子和人际关系,心理上得到 了抚慰和寄托。所以说,从某种层面来讲有助于其成 长。并且,另一方面在微博中看到其他人一种向上的 生活状态的时候,无疑对自己也是一种鞭策。(四) 追求便捷的心理90 后生活节奏快,比起一步一个脚印他们似乎 更热衷于一蹴而就。微博与传统传播媒介相比具有更 强的时尚性、简洁性、互动性的特点。140 字以内的 “语录体”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组织语言, 更不用修饰着表达心情,所以它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 节奏和习惯。并且微博可以一条信息“多转”,这样 评论、转发、关注如此循环往复。网民彼此之间进行 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形同百家争鸣。微博的便捷性不仅仅体现在可以与别人更方便的 交流,也体现在了可以更快地学习、更好地了解实事 信息。在调查过程中,有的同学表示,当身边发生了 什么重大新闻事件的时候,他们会第一时间发表微博。这样的快速性甚至超越了其他媒体。所以它为大学生了解世界,探索世界提供了一提条方便快捷 的大道。二、大学生使用微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微博”作为新兴的产物,带给了我们许多许 多。比如,它是一个学习的平台,可以交流学习心得 体会;同时,我们在微博中也实现了与“大家”交流 的愿望。另外,它也是缓解压力的平台,拓宽了其生 活空间,使我们交到更多的朋友,扩展交际圈。但是 微博对青年学生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一) 干扰价值取向,违背社会道德微博,每个人可以自由自在地在这个舞台上去 “演出”,正是这种自由、没有约束、没有禁忌,才 衍生出了各种垃圾信息。而作为青少年身心处于发展 阶段,对很多社会现象缺乏独立正确的认知能力,在 这个时期形成的价值观念注定会影响一生。其中,在 调查的人群中 9 %的学生认为:微博中的言论会左右 我的思想。大学生的识别能力有限,容易受到不良事 件的影响和困扰,失去理性思维,出现道德危机,从 而产生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二) 语言肆无忌惮,给他人造成人身攻击微博中的言论自由,在这里你可以是“裁判员” “解说员”,甚至可以是“评论员”。你可以“畅所 欲言”也可以“指点江山”,所以在微博中出现的语 言暴力、网络语言危机令人堪忧372。(三) 沉溺其中,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在调查过程中,接近 100 %的同学每天都会更新 微博,其中,大学生每天花在电脑前 1 个小时的比例 为 48 %,占被调查对象的一半以上。55 %的同学花 在微博上面的时间会超过 2 个小时,有 10 %左右的 同学在微博上花了比较长的时间。在课堂上,有 50 %的同学不会发微博,25 %的 同学偶尔会有这种现象,20 %的同学经常在课堂上发 微博,相对的,有 60 %的同学觉得微博并不会导致 他们学习时间的减少。大学,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我们需要利用好课 余时间好好充实自己,为以后就业打下一个好的基 础。在调查过程中,有尽半数的被调查人表示,“微 博是他们最大的消遣,如果有一天没有了微博,不知 道每天会是多么的没意思!”试想想,在闲暇时间看 看微博,了解一下新近发生的事情这本无可厚非,但 是无度的使用就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了。(四) 易引起社交障碍微博使用的方便性容易使他们越来越倾向于和网 友交流,从而抵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为在微第 2 期郭 静 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心理动因101博中有添加为“书签”这一功能,所以很快就可以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于是他们宁愿在微博中情感 宣泄也不愿意在现实生活中多交流,潜意识使他们在 现实生活中会筑起与别人交流的屏障。这样不仅会造 成社交恐惧,还会容易使大学生自我意识膨胀,情感 匮乏、冷淡等等。三、改善大学生使用微博心理的对策 (一) 掌握适度原则 使用微博时要掌握适度原则,增强自我约束力。不要被动地去使用,要掌握好时间。不要让自己变成 “微博控”和“手机党”。由于缺乏网络监管,微博 中负面信息、不良信息、假信息滋生。那么大学生在 使用微博的时候就要增强自我约束力,不要被负面信 息所影响。(二) 不要透漏他人隐私由于微博实名制,微博信息又没有屏蔽性,所以 个人信息极易在网上泄露,并多次转发。所以,我们 要守住良心的底线,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隐私。(三) 多在现实生活中交流人是在现实生活中生活,我们不管生活还是工 作,与他人交流都是必须的。所以不要仅满足于屏幕 上写微博、发表评论,这只是一种书面的形式。除了 像微博这种打字交流的方式,我们要用语言去交流, 去沟通感情。以防在与人面对面交谈时就会觉得不自 然,感到害羞,甚至是怯场。大学生在毕业后要面临 求职的激烈竞争。如果不善于表达展示自我,那么对于以后的求职就业是非常不利的。(四) 客观对待微博信息为了吸引眼球,有些人会上传虚假信息或是耸人 听闻的信息。而正是这样的信息关注度极高,这就容易 使我们曲解事实。所以,我们要客观面对微博信息。四、小结微博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一种新兴产物,其实许多 新产物都带有两面性,既有利又有弊。我们不能因噎 废食,不管是喜欢某种东西还是使用某种东西都应该 讲究一个“度”,不要让自己成为“微博控”去被动 地使用微博,而是应该主动去接受,理性地去使用微 博,从而让自己更加受益。同时网络监管不容忽视, 不管是腾讯、新浪还是其他的网络平台都存在着监管 不到位的问题。也希望相关部门可以履行好自己的职 责,从而使网络环境更加和谐。微博影响力越来越 大,也为德育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问题。微博是一 把双刃剑,相信用好这把“剑”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指导教师:白晓清)参考文献:1 范云云, 毕莹. 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围上一条温暖的 “围脖”J.科技咨询,2010,10(21):193-1942 张辉,张承承.微博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新要求J.中国报 业,2011(1 下):28-293 王兴亚.微博、微博热及“微博问政”J.群众,2011(8):72-73.Psychological Mo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Use of MicroblogGUO Jing(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Communication, Hengshui University, Hengshui, Hebei 053000, China)Abstract: Microblog is popular with college students for its convenience, fashion, simplicity and interaction. Based on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paper, starting with students psychological aspects in using Micaoblog such as group psychology, showing-off psychology, emotion-unloaded psychology, and convenience-pursuing psychology, finds that Mi- croblog, on the one hand, helps us make more friends, quickly keep track of the recent happenings, big or small, and enrich our learning ways; but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interferes with college students value orientation and has an impact on col- lege students normal study and lif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