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酉阳杂俎·黥》看唐代的文身风俗.docx_第1页
从《酉阳杂俎·黥》看唐代的文身风俗.docx_第2页
从《酉阳杂俎·黥》看唐代的文身风俗.docx_第3页
从《酉阳杂俎·黥》看唐代的文身风俗.docx_第4页
从《酉阳杂俎·黥》看唐代的文身风俗.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JOURNAL 0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2010年10月No52010(SOCIAL SCIENCE EDITl0N)Oct2010从酉阳杂俎黥看唐代的文身风俗汤夺先(安徽大学社会学系,安徽合肥230039)摘要:文身在唐代发展为一种社会时尚,具体表现为参与者众多,文身部位广泛,文身内容丰富精美,文身方 式与工具多样,文身技艺高超且有职业文身者出现。唐代文身作为一种民俗事像,发挥了作为民间文化的多元性 功能,包括审美装饰功能、生活实用功能、标志与区示性功能、文化传播功能。唐代文身民俗的繁盛与唐代开放包 客的社会环境以及文身自身多元的功能密切相关。关键词:酉阳杂俎;文身风俗;黥;时尚符号;文化功能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Ooo一5455(2010)050088一08晚唐段成式所著酉阳杂俎是一部笔记小说 就是在人体上绘画成或刻刺成带颜赘、镂、绣、扎、刻 集,该书包括前集20卷30篇,续集10卷6篇, 等。其中,尤以刺、黥、骛等最为常见。而刺墨、黥面 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不少地方与唐等也成为记述古代文身较普遍的术语。显然,黥是 代的民族风情与民间文化有关。笔者深人阅读该书古代文身的一种重要方式。据说文解字:“黥,墨 前集卷八黥篇,大致梳理出唐代之前文身发展的刑在面也。从黑,京声。”一般认为,黥即墨刑,古代 基本历程以及唐代文身风俗的大致状况,同时借助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之刑,后来拓展为在人体上刺 于民俗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对唐代文身风字或图案并涂上颜色的做法。 俗进行分析,探讨唐代文身所具备的文化功能以及据酉阳杂俎前集卷八黥篇,可以大致了解 作为时尚符号得以发展的原因。唐代及唐之前黥的概况,进而展示出黥作为文身方式的发展历史。黥作为一种刑罚方式存在,早在尧一、唐代之前文身的发展历史舜时期就出现了。“虞舜象刑,犯墨者皂巾。”三代文身是一种古老且分布广泛的文化习俗。“人时期,对触犯墨刑者的惩罚改成象刑,给犯罪者穿上体可能是最早的艺术对象之即是说,人们把 与常人不一样的衣服,头上戴上黑色的头巾。到了 作为自然物的人体通过添加某些象征性符号把它转 周代,黥正式成为一种刑罚即墨刑。周代的墨刑较 化为表现文化的对象。在一切社会中,人们都对身 多,黥面只是其中一种。“周官,墨刑罚五百。”其具体进行修饰或装饰。这种装饰可能是永久性的(疤 体做法要对犯罪者“先刻面,以墨窒之”,然后“窒墨 痕、文身、改变人体某个部位的形状),也可能是暂 者,使守门。”犯罪者要受到看守城门的惩罚。到了 时的(如彩绘或诸如羽毛、金属、皮毛和严格说来没 汉代,黥有了一些改变,“当黥者髡钳为城旦舂”。 有实用价值的衣物等物体作装饰)。”由此可知,文 由原来的黥面改为剃去头发、脖子里戴着铁质刑具, 身是一种永久性的人体装饰之一。所谓文身,古代 男性筑城服劳役,女性舂米。但在当时北方的匈奴 又称黥、雕、镂、扎、刻、刺、点青、绣面、赘肌、雕题等, 等少数民族中,还仍然保留着黥面的习俗。汉代使收稿日期:2010一cr721 作者简介:汤夺先(1977一),男,山东邹城人,法学博士,安徽大学社会学系民族研究所副教授。88万方数据节出使匈奴时只有按照匈奴的习惯去节、黥面,才能少,率髡而肤札”。一个“率”字表明了文身参与者 够得到单于的接见,单于非常喜欢这种做法。由此 的数量之多。人们对文身持一种肯定的态度,甚至 可知,黥面在北方少数民族地区非常盛行。到了晋 出现了“宝历中,长乐里门有百姓刺臂。数十人环 代,黥面的对象逐渐广泛化,扩展到对逃奴的惩罚 瞩之”的情形,围观者的出现在一定层面上说明文 上。“奴始亡,加铜青若墨,黥两眼;从再亡,黥两颊 身成为当时社会中不受禁止的事实,成为较为普遍 上;三亡,横黥目下,皆长一寸五分。”即对于逃亡次 的文化现象。甚至有人将文身作为个人的嗜好, 数不同的奴仆,黥的地方是不同的,其严厉程度也是 “蜀小将韦少卿嗜好札青。”还有人为了文身情 递增的。到了南北朝时期,南朝梁规定:“凡囚未愿花费很多金钱:“王力奴,以钱五千,召札工 断,先刻面作劫字。”即通过对遇赦免的罪犯在其。”此外,唐代的文身涉及各个阶层,不仅有街 脸上刻“劫”字显示其曾经作为罪犯的身份。 肆恶少、贼、市人、街子、仆人等,还有官员、军人如蜀 黥作为文身方式在唐代发展迅速,变得更为民小将韦少卿、黔南观察使崔成宪等,涉及男女不同性 间化,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有研究者提出,如果说在别群体。有研究者认为,唐代文身不但流行地区宽 唐朝以前黥体只是某些地区或某个历史时期的行 广,而且文身手段各式各样,文身内容丰富多彩,文 为,那么到了唐代则成为比较广泛的社会风气,无论身动机五花八门。酉阳杂俎前集卷八黥篇的 南北都比较普遍地存在这种习俗。宋代对黥面进 文献资料,从唐代文身部位、文身内容、文身方式与 行了改革,黥面之刑一律改为针刺。当然,唐宋时期 工具、文身的高技艺性与职业化等方面展示了唐代黥更多地作为一种文饰符号出现的。有研究者认文身习俗的大致情况。 为,唐宋之前文身主要是作为刑罚使用的,尽管有些首先,唐代文身的部位非常广泛,可以说整个身 少数部族崇尚它,但文身的影响还未迈向政治、经体都可成为文身的处所。文身的部位是在不断增加济、文化的中心一城市。只有到了唐宋,文身才跳的。它首先在面部等最明显之处最后发展到身出刑罚的藩篱,甩开了部族的局限,普遍升华为一种体的任何部位。涉及脸部的文饰主要以文面的方较为特殊的文化符号,在整个社会水面上荡漾开来。 式展示出来,既有刻眉填青之做法,也有丹青点颊与 特别是在宋代,几乎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铆到了明 用花子面饰的方式。比如,“房孺复妻崔氏 乃 代,黥沿袭了宋元的旧制,仍然作为刺字的刑罚形 令刻其(奴婢)眉,以青填之,烧锁梁,灼其两眼角。” 式,只不过范围要窄得多,仅用于反叛者与盗窃犯 “和宠夫人,尝醉舞如意,误伤邓颊血流 左颊有 等。清代的黥主要适用于奴婢逃跑,和鞭刑并用称 赤点如意,视之更益甚妍也。诸婢欲要宠者,故以丹 为鞭刺,同时还作为文身美体的装饰方式出现。 青点颊而进幸焉。”“今夫人面饰用花子 ”与脸纵观黥的发展历史,其一方面沿袭了作为统治 部有关的文身更多地是作为美饰而存在的。 者实施统治的手段出现在历史上,是对犯罪者进行很多人选择在胳膊上进行文饰。比如,“时大 刑罚的一种方式,在发展过程中惩罚程度越来越轻,宁坊力者张斡,札左膊”“又贼赵武建左右 涉及面越来越窄;另一方面,黥还成为了文身的一种 膊刺言”“又高陵县捉得镂身者宋元素左 重要形式。作为人们追求美的一种表现而成为民间 臂日,右臂上刺葫芦。”“长乐里门有百姓刺 的一种社会风气,在唐宋时期更为普遍,更为明显。臂”,等等。这些均表明胳膊是唐代文身的一个重要部位,估计与胳膊方便文刺、便于展示有关。二、唐代文身的基本情况还有部分人在胸腹乃至背部进行文饰。比如,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在人体上黥刻花纹或文字的 “王力奴 召札工可胸腹为山亭院。”“蜀小将韦 风俗,其中以唐代风气最盛。汉族人文身的风俗最 少卿 胸上刺一树。”在胸腹文身者多选择文刺 盛行时也要算唐代。可见,文身作为一种体饰文 一些图案,这些文饰一般不使给外人看到,仅仅是作 化,在唐代成为当时民间流行的一种社会风尚。很 为展示个人志趣与爱好的载体。在背部文饰者多文 多人接受了文身,尤其是部分青少年,“上都街肆恶 刺宗教图案,比如,“蜀市人赵高 满背镂毗沙门89万方数据天王。”“成式门下驺骆神通背刺天王。”不喜读书的人对高雅文化的喜爱与崇拜,有附庸风 还有对全身进行文饰的。如,“时市里有三王 雅之嫌。“荆州街子葛清至不是此处偏爱子 遍身图刺,体无完肤。”“荆州街子葛清 菊,则有一人持杯临菊丛。又黄夹缬林寒有叶, 自颈已下便刺自居易诗 凡刻三十余处,首体无完 则指一树,树上挂缬,缬窠锁胜绝细。”对自居易的 肤。”“崔承宪 遍身刺一蛇,始自右手,口张臂食两 崇拜通过诗配画的方式展示得淋漓尽致。“崔承宪 指,绕腕匝颈,龃龉在腹,拖股而尾及骨干焉。”遍身刺一蛇”则是文刺动物图案的例子。其次,唐代文身的内容非常丰富,且较为精美, 文刺宗教人物图案也是唐代文身的重要内容, 不仅有文字,而且有图案,还有诗歌配以图案。有些 这与唐代宗教盛行、多元文化并存尤其是佛教地位 人在身体上文刺文字与诗歌。文刺文字者多是想借较高有关。“宋元素,右臂上刺葫芦,上出人首,如 助文字表明自己的心态与志趣。比如,“时大宁坊 傀儡戏郭公者。县吏不解,问之,言葫芦精也。”此 力者张斡,札左膊生不怕京兆尹,右膊日死不畏文身属于崇拜精灵的层面。文刺宗教图案还是以文 阎罗王”。通过胳膊上的十几个字,将其不怕官、饰佛教人物天王为主,“蜀市人赵高满背镂毗 不怕死的心态以及泼皮无赖形象展示得淋漓尽致。 沙门天王。”“成式门下驺骆神通背刺天王。” “又贼赵武建左右膊刺言野鸭滩头宿,朝朝被再次,唐代文身的方式多种多样,与之对应的是 鹘梢。忽惊飞入水,留命到今朝。”通过这几句打文饰工具的多样化。一般情况下,文身是一种特殊 油诗,将其亡命天涯、得过且过的心境表现出来。的文化表现形式。从形态上分,它包括绘身、痂瘢、 “又高陵县捉得镂身者宋元素左臂日:昔者已文刺三种。唐代兼具了这几种文身形态。其具体 前家未贫,苦将钱物结交亲。如今失路寻知己,行尽 的文身方式有札与札青、点青、镂与镂身、刺、錾刺、 关山无一人。”此文字表明了文刺者对于自己家道以刀赘肌、印与印面、刻眉填青、丹青点颊、月点与钱 败落、身处困境无人搭理的悲苦。不仅如此,“卒弟点、以墨点面等。为营典乃以刀赘肌作杀尹两字”。两个字表绘身是使用颜料在身上进行涂抹的一种文身手 明了其为弟弟报仇的决心和信心。还有,“有从者拾 段,点青无疑属于绘身的一种类型。“诸婢欲要宠 髑颅骨数片一片上有逃走奴三字”。短短三 者,故以丹青点颊而进幸焉。”还有,“妇人在草褥亡 个字表明了被刻字者的身份为奴仆。 者,以墨点其面”也属于绘身的一种。此外,“妇人 文刺诗歌者“多出于对社会名流的崇拜,于身 面饰用花子”属于用彩纸、金箔剪花贴于眉心的化 上刺上当时名人的诗词字画,标榜多识”。较为典 妆方法,来自于上官婉儿被武则天黥面后采取的遮 型的如“荆州街子葛清自颈已下便刺自居易 盖对策。虽然不属于严格的文身,但可以将其看做 诗陈至呼为白舍人行诗图也”。一个普普通 文身的特殊情况,归入绘身之行列。瘢痕是通过使 通的街子想通过文刺自居易的诗句表明对自居易的 用锋利的工具来刘割身体某些部位引起发炎从而留 喜爱以及对诗歌文化的崇拜,同时提升标示自己的 下创口的文身做法,刻眉填青是其中的典型。比如, 博学多才,展示出其对高雅文化之欣羡。 “房孺复妻崔氏刻其眉,以青填之,烧锁梁,灼 文刺山水风景与动植物图案具有愉悦身心、陶其两眼角,皮随手焦卷,以朱傅之。及痂脱,瘢如妆 冶性情、提升趣味的社会审美作用,颇具有欣赏价 焉”。通过刻、填、烧、灼、傅几个动作,将痂瘢这一 值。比如,“王力奴可胸腹为山亭院,池榭、草 惩罚性文面展示在世人面前。无独有偶,“婢妾小 木、鸟兽,无不悉具,细若设色”。一方面表明了王 不如意辄印面,故有月点、钱点”。这种通过印面方 力奴对文身的喜爱,同时说明唐代文身技术的高超。 式形成的月点、钱点也是一种痂瘢式的文面。文刺 “蜀小将韦少卿胸上刺一树,树杪集鸟数十。则是采用针、印、刀等机械工具在皮肤上刺出图案然 其下悬镜,镜鼻系索,有人止侧牵之。”通过文刺风后涂以颜色,使其能够与皮肤形成对比的方法。这 景图案展示出唐代文学家张说“挽镜寒鸦集”诗歌 在当时与现在均是最为普遍的文身方式。像札青、 的意境,不仅表明了其对张说的喜爱,同时表明一个刺、镂、以刀赘肌、錾刺等都属于文刺的内容。比如,90万方数据“蜀市人赵高满背镂毗沙门天王。”“蜀小将韦少三、唐代文身风俗的多层面文化功能卿嗜好札青胸上刺一树。”“乃以刀骜肌作杀尹两字,以墨涅之。”与此相对应,文身工具也就每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及存在都具有一定的功 有了颜料与绘画笔、刀具、针、印、墨等的区分。 能,能够满足当时人们和社会的多层次需要。文身, 最后,唐代文身不仅具有较高的技艺,同时出现从实际存在的情形看,是作为具有文化功能的标志 了职业的文身匠人。高技艺化不仅体现在文身方式符号而存在的。唐代文身风俗作为一种重要的民 与手段之丰富多彩上,而且表现为技艺高超。比如, 俗事像和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文身者以 “蜀人工于刺,分明如画。或言以黛则色鲜。成式 及唐代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文化功能反过来 问奴辈,言但用好墨而已”。“工于刺”充分说明蜀 又促进了其不断得到发展。文身习俗由少数民族图 地有擅长文身技艺的匠人,同时指出其文身善于用 腾巫术发展到后来的文刺言志,由对罪犯的惩罚手 黛色致使色彩鲜艳持久。因为黛色通常用好墨制 段演化为一种审美的社会时尚,这种变迁本身体现 造,黥后浸入体内,深者及骨,色彩显明,不易脱色。了文身功能的变化与多样性。文身所具有的功能既“荆州贞元中,市有鬻刺者,有印,印有簇针为众物,可以从文身满足文身者自身需要的层面来分析,即 状如蟾蜍杵臼。随人所欲一印之,刷以石墨,疮癔从文身对于文身主体者的意义出发;也可以从文身 后,细于随求印。”在荆州一带多用较为高级的专门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对于社会的贡献来认 工具印(印上有很多针集中在一起排列成各种物体识,即把文身作为客体来理解其对社会的价值。 的形状)来实施文身,极大地提高了文身的速度,减首先,文身本身具有装饰审美功能,满足人们主 轻了文身者承受的痛苦。“王力奴可胸腹为山观审美需求,进而客观引导社会时尚。文身是人类 亭院,池榭、草木、鸟兽,无不悉具,细若设色”以及用来装饰、美化自己的一种方式,表达了人们对美的 荆州街子葛清身上的诗歌配以风景图案的文身等都追求。文身实际上主要是人类美化自身而创造出来 说明当时可以文饰复杂的图案,进而凸显文身技艺的肉体装饰艺术。文身风俗如果没有美学的因素 之高超。存在,是很难保持和流传下来的。显然,文身本身当时还出现了专门以文身为职业的文身匠人。 包含较多的审美内容。著名艺术学家格罗塞指出: 有研究者认为,唐五代已出现专门雕刺的职业“文 “在大多数情况下,刘痕和刺文却都是为了装饰。 身”匠人,他们与专在官府、行伍供职、只雕刻犯人 没有什么可以指出装饰的标志比社会的标志来得不 和士兵的“针笔匠”是不同的。专门雕刺的职业文 原始一些。如果一定要认定两种功能中哪一种功能 笔匠,是凭手艺挣钱过活的,是很讲究技术的。其不 居先的话,我们是不会不挑中装饰。喜欢装饰,是人 仅专业化,而且还有粗下、高细之分。粗下者只能作 类最早也是最强烈的欲求,也许在结成部落这一意 简单的刺字,高细者则能刺出好看而又花绣图形 识产生之前,它已流行很久了。”由此可知,装饰审 来。也就是说,唐代已经出现了文身职业者,且这 美在文身兴起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当然,在文身 种职业已经有了针笔匠与文笔匠之分。前者主要负 出现的早期阶段,应该还是以实用为根本目的。后责实施黥刑,后者则为在民间通过文身美体来谋生来随着生产技术和认识的发展进步,功利色彩逐渐的职业艺人。比如,“荆州贞元中,市有鬻刺者。”淡化,装饰和美化身体的功能日益彰显强化,审美功 “鬻刺者”表明在当时荆州一带出现了专门以出卖能日益突显,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改变人体皮肤形态 文身技艺作为营生的艺人。另外,“王力奴,以钱五的特殊造型艺术,成为民族性特点十分鲜明的奇美 千,召札工”“札工”这一称渭应该是指专业的装饰。 文身匠人。再有,“宝历中,长乐里门有百姓刺臂。唐代文身已经有了较大规模的发展,不可否认 数十人环之”。此句话指出当时有文身匠人在街头的是,其发展是与装饰审美有着密切关系的。正是摆摊设点做买卖,公开在市面上给百姓文身。这表基于装饰审美的因素才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在 明文身行业在当时的兴盛程度。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著名的人类动机层次理论中,91万方数据审美是涉及人类自我实现的最高阶段。因此,将文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与心理需求。具体说来,这种实 身作为人们对美的追求和美的体现是随着人们审美用性功能主要包括充当争宠手段、害人资本、娱乐工 意识的自觉发展而形成的,文身也由原初的生存性、具与惩罚符号等具体性功能,以及依托宗教信仰以 社会性功利目的转为了纯审美需要。随着审美意识心理暗示的方式满足心理需求,进而实现保护自身 的自觉,尤其是装饰审美意识的成熟,当后期原始人与佑护他人之功能。或许对于原始先民来说,原始 类进入早期文明阶段,文身已经演变成为一种人类文身最先带给他们的是一种实用功利目的的生存需 为了美化自身的肉体装饰艺术。在唐代更是如此。要的满足,而并非审美情感的愉悦。固在唐代,文身 具体说来,酉阳杂俎黥篇有大量以文身作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功能,能够满足人们生活的需为美饰的描写。比如,“有王力奴,以钱五千,召札要。当然,这种功能更多地是作为文身的附属物出 公可胸腹为山亭院,池榭、草木、鸟兽,无不悉具,细现的,不是文身之根本目的。比如,因为郑夫人而流 若设色”。王力奴花费金钱在身上文饰精美的图案传下来的黄星靥妆饰,使得“诸婢欲要宠者,皆以丹 足以说明其以文身为美。不仅如此,蜀小将韦少卿青点颊而进幸焉”。显然,丹青点颊作为一种文饰 嗜好札青,曾在其胸上“刺一树,树杪集鸟数十。其方式,成为地位低下的奴婢用以争宠邀幸的手段之 下悬镜,镜鼻系索,有人止侧牵之”。这一画面表现一。蜀市人赵高背镂毗沙门天王使得“吏欲杖背, 出张燕公“挽镜寒鸦集”的诗歌意境。还有,荆州街见之则止。(赵高)恃此转为坊市患害”。文身成为 子葛清白颈以下遍刺白居易诗,旁边还辅以图画,构 了赵高危害老百姓的资本。“崔承宠遍身刺一 成完美的“白舍人行诗图”。文身与诗、画相结合,蛇对宾侣常衣覆其手,然酒酣辄袒而努臂戟手, 创造出具有优美意境、画境、诗境的文身图式,表达捉优伶辈日:蛇咬尔。优伶等即大叫毁而为痛状, 了唐人颇具创意的独特的审美意念。唐代文身因此 以此为戏乐。”文身成为崔承宠与优伶戏耍娱乐的 而显示出与以往不同的崭新的诗化意蕴。工具。还有,“卒弟为营典乃以刀赘肌作杀 一些有地位女性的无意之举却成为当时社会的尹两字”。在胳膊上刺字显然是为了提醒自己不 时尚妆饰,她们成为时尚的引领者。比如,唐代“妇要忘记为弟弟报仇,这两个刺字发挥了警示物的作 人面饰用花子”,即用彩纸、金箔剪花贴于眉心的化用,成为寄托其内心真实想法的载体,同时在一定层 妆方法,虽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文身,但这种饰面面上可以理解为发泄对官员不满的表现。当然,像 方式却成为唐代妇女的流行妆法。其来自于上层女韦少卿、葛清等人在身上文诗刺画等,除了美观之 性的无意之举,“起自昭容上官氏所制以掩点迹”,外,还有功利性目的,即彰显其好学与多才,借以提原本作为上官婉儿被武则天黥面后采取的遮盖方升自己的层次。 法。上官仪被武则天处死后,因其孙女上官婉儿颇 虽然唐代黥这种文身方式更多地作为装饰性的 有才华,武则天不忍将其杀死,遂将其黥面作为惩手段出现,但其仍部分保留了作为惩罚性标志的功 罚。上官婉儿为了掩盖被黥之处,便在眉心贴上花 能,发挥了作为社会控制手段的作用,成为一种降低 子。还有,三国时期吴国孙和的宠妃郑夫人也在无身份的侮辱性符号。惩罚的对象包括士兵、犯错的 意之中成就了当时丹青点颊妆法,发展到唐代则成 官员以及奴仆等。尤其以唐代后期为了有效地控制 为流行全国的黄星靥妆饰。“近代妆尚靥如射月,士卒而实行的“黥兵制”更为明显,即将兵士招募 日黄星靥。靥钿之名,盖自吴孙和郑夫人也。”孙和 后,先刺字于脸或手,后墨污终身不褪,以防兵士逃 宠幸郑夫人,一次醉后舞如意,误伤了郑颊而留下疤亡。对于战争中逃走的士兵,也以“黥面”作为刑 痕。太医用白獭骨髓混合琥珀末、玉屑调治去除疤 罚。不仅普通士兵,上层官僚人士也会受到类似惩 痕,由于琥珀太多而导致伤好后却在左颊上留下了 罚。比如,上官婉儿由于颇有才华而被武则天免除 红斑痕,如同一颗赤红色的痣,显得更加美妍。于是 死刑改处以黥面之刑。 奴婢们纷纷用丹青点颊,以图得到宠爱。文身也是家族内对奴仆进行惩罚的一种控制手其次,唐代文身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功能,可以满段。酉阳杂俎有云:“成式三从兄遘,贞元中,尝92万方数据过黄坑。有从者拾髑颅骨数片,将为药,一片上有 西。所以把这些东西刺在身上的缘故,无非想以此 逃走奴三字,痕如淡墨,方知黥踪入骨也。”这段来抵御各种危险的护符罢了。”这种观点说明越人 文字从侧面表明在面部刺字是对逃走的奴仆施以惩 在身上文刺蛇龙形象是把蛇龙作为图腾崇拜物和保 罚的手段。文身还成为家族内妻子惩罚婢妾的手 护神,通过心理暗示来满足文身者保护自身安全的 段。比如,“大历已前,士大夫妻多妒悍者,婢妾小 现实需求。当然,根据生态人类学的观点,人类创造 不如意辄印面,故有月点、钱点。”“房孺复妻崔氏, 并使用文化来达到与环境相适应、相协调,进而实现 性忌,左右婢不得浓妆高髻有一婢新买,妆稍佳自身的发展。镂身这种文化创造体现了越人适应环 崔氏乃令刻其眉,以青填之,梢锁梁,灼其两眼境的智慧。由于生活在多水之地,常常要下水劳作, 角,皮随手焦卷,以朱傅之。及痂脱,瘢如妆焉。”由 他们害怕受到龙蛇等动物的伤害,在身体上文上花 上述两则材料可知,以印面形式出现的月点、钱点以 纹,让龙蛇把他们作为同类,免受其害,文身成为了 及刻眉填青导致的痂瘢成为对奴婢和小妾进行惩罚 保护自身的工具,也反映出人类通过文化的手段与 的手段,同时表明奴婢和小妾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环境相适应的方式。有研究者亦认为,越人文身是唐代文身的实用性功能还依托于宗教信仰,通 环境使然。圆 过心理暗示的方式满足文身者的心理需求,进而实唐代一些文身者通过在身体上文刺宗教人物图 现驱利避害、佑护自身的功能。有研究者认为,以驱 案来依托宗教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当然,文刺宗 利避害、祈福求祥为主旨的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等原教图案足以表明文身者的宗教信仰状况,文身图案 始宗教信仰是人们文身的动力和精神依托,文身是 成为区分信仰宗教与否的符号。这种宗教信仰是多 原始宗教信仰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之一。留这表明原 元化的,既有自然崇拜与鬼魂信仰,又有佛教信仰与 始宗教信仰对于文身的意义即其是人们文身的动图腾崇拜等,属于广义上的宗教信仰范畴。具体说 力,其根本性目的在于通过文刺具有宗教色彩的图来,“宋元素右臂上刺葫芦,上出人首,如傀儡 案来实现趋利避害、祈福求祥。有研究者直接指出:戏郭公者言葫芦精也。”在胳膊上文刺葫芦精 “人们通过文身的方式来避免妖魔鬼怪的危害,或一方面表明其所具有的精灵崇拜即葫芦崇拜;同时 者通过文身的方式来祈求神灵佑护,纳吉消灾。”管表明其对木偶戏行业精英的一种个人崇拜。“蜀市 文身作为宗教信仰的符号被赋予了某种神秘的力人赵高 满背镂毗沙门天王。”显然,在后背文刺 量,人们企图借助这种幻化的神秘力量以达到佑护 作为四大金刚的毗沙门天王使得赵高在横行霸道时 自身、消灾避害的目的。对此,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弗有恃无恐,背后的宗教符号成为其为非作歹的护身 雷泽指出,原始人文身“是为了要同一个动物,一个符,宗教文身成为其害人的资本;同时,官吏因其背 精灵,或其他强有力的神物,建立某种相互感应关 上的宗教图案而不敢打他在一定层面上表明唐代宗 系,以便使人把自己的灵魂或灵魂的某些部分安全教具有较大的麻醉与欺骗性。还有,“成式门下驺 地寄存在对方身上,并且又能从对方身上获得神奇骆神通背刺天王,自言得神力,入场人助多则力 力量”。这是一种心理暗示的功能,依托同类相生生。常至朔望日,具乳糜,焚香袒坐,使妻儿供养其 之原则,满足文身者心理的需要。背而拜焉”。骆神通通过文刺天王图像,按照弗雷酉阳杂俎载:“越人习水,必镂身以避蛇龙之 泽顺势巫术“同类相生原则”,以心理暗示的形式, 患。”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越人创造性地以龙蛇为 满足了依靠天王获得神力的心理需要,天王图像文 图腾,是将自己与其他类别区分出来的标志。在身 身成为其加强自身力量的心理支撑物,成为其图腾 体上文饰蛇龙图样,是为了取得祖先、图腾的认同, 物和佑护物。崔承宠年少时在身上刺一蛇,显然不便于祖先相认,从而得到庇护,避免龙蛇的伤害。黄 仅仅是为了审美需要和娱乐需要。从深层次进行理 石认为:“文身风俗,我们可以感应法术说来说明。 解不难发现,其一,蛇作为中国远古图腾崇拜中起源 他们身上所刺的形象多数是血族的图腾或个人的 最早、分布最广的一种动物崇拜(在西南地区蛇更 图腾,即个人的守护神,或他们信以为有保护力的东 多见),在此应该可以理解为图腾物,对其起一种佑93万方数据护功能,以至于年少时的文身一直保留到做官至黔 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锄在这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南观察使;其二,蛇的形象狡猾狠毒,可能也是崔成 作用下,其行为方式与当时主流社会的规范要求也 宪个人性格的象征,即歹毒、阴险,杀伤性强。 不合拍,成为易走向极端、引发社会问题的群体。对 再次,唐代文身作为显著的标志性符号,具有极于这些问题群体,官方采取了严厉禁止和镇压的态 强的标志性与区示性功能。唐代文身作为一种典型度,要么“擒就堂前,索新造筋棒,头径三寸,叱杖子 的文化符号,成为了区分和标示不同身份、不同地位 打天王,尽则已,数三十余不绝”;要么“悉杖煞,尸 以及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乃至不同性别、不同信仰的 于市”,“皆炙灭之”,“皆杖杀之”,“闭门杖杀之”标志。当然,标志性功能和区示性功能之间有着一 等,绝不姑息。 种密不可分的关系,标志本身就是一种划分的标准文身还是身份地位与社会阶层的标志,通过文 和区示物。o在此,我们放在一起进行探讨。有研究 身样式可以区分出不同的地位与阶层来。比如,痂 者认为,在私有制为基础的等级社会中,文身习俗往瘢、月(钱)点均可以作为唐代主仆、妻妾的区示物。 往与人的社会地位、等级关系和家庭的富贵程度联 面部有痂瘢者肯定为受到惩罚的奴婢,受印面处罚 系在一起,表示出身份、地位、等级的井然有序性。 而在脸上有月点、钱点者一般为小妾与奴婢。尊卑、唐代文身特别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在唐后期,文身开 主仆、妻妾之分通过文身体现得较为清晰。当然,文 始作为一种社会阶层与群体的标志而出现,无赖恶 身还可以在一定层面上作为女性的性别标志。具体 少、地痞流氓与军队士兵纷纷把文身作为自己的特 说来面饰用花子以及以丹青点颊等均为女性的专 殊身份标记,在原始文身充满图腾含义的基础上,赋 利,男性则无;女性文身一般以妆饰为目的,多选在 予文身以浓厚的世俗因素。固对此,酉阳杂俎黥 面部进行文饰,而男子则不局限于此,其文身部位较 篇有很多记载。比如,“上都街肆恶少,率髡而肤 女性而言广泛得多。此外,文身还是宗教信仰者的 札,备众物形状。”“时大宁坊力者张斡,札左膊 符号与标志,通过文刺的宗教图案可以彰显其宗教,右膊日”“又贼赵武建,札一百六处。”“又信仰之类型。像文刺天王图案的赵高以及骆神通等 高陵县捉得镂身者宋元素左臂日,右臂上 均是佛教的信仰者,文刺葫芦的宋元素则是原始崇 刺葫芦。”“蜀市人赵高,好斗。常入狱,满背镂毗沙拜(精灵崇拜)的信仰者,文刺蛇图案的崔成宪以及 门天王。”“时市里有三王子,力能揭巨石。遍身图西南地区的越人均属于图腾崇拜类型等等。 刺,体无完肤。”从上述称谓可以看出,文身成为流最后,唐代文身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唐诗的传 氓混混、泼皮无赖、小偷街霸、亡命之徒、蛮横之徒等播,具有文化传播功能。有研究者认为,将诗文刻在 共有的身份标志。特殊的文身成为他们维持群体认 肌肤上是唐诗传播的一种途径。尽管这种传播是 同的标志以及区分我群与他群之间的边界。小规模的、局部范围的。比如,蜀小将韦少卿的文身由于文身含有“严惩不贷、誓死血战”的意义, 以及荆州街子葛清遍身文刺自居易的诗歌就是典型 自然易被好勇善战之人所接受,所引以为示。“文 的例子。对此我们不能够夸大其作用。当然,这种 身”确为不法之徒的标志,成为好勇斗狠者的标 在身体上文刺诗歌的行为还可以理解为对诗人(名 示。文身的那些青少年属于典型的问题群体,是当 人)的个人崇拜,是一种类似于宗教信仰的狂热情 时社会中的不良少年与问题青年。他们生活在社会 感之宣泄。韦少卿的崇拜对象为唐代文学家张燕公 底层,是所谓的边缘群体,其拥有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张说),葛清的崇拜对象为自居易。这离不开当时 和当时社会中的主流文化相背离。如赵武建的得过 唐诗的高度发展的大环境。反过来说,文身的确又 且过、苟延残喘,宋元素的穷极无聊、怨恨社会,张斡 可以看做是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的结果。原本流行 的蛮横无礼、无法无天,等等。显然,他们利用文身 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文身习俗伴随着文化交流之开展来表达强烈的叛逆行为,通过文身的创新、发展,对 在开放的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