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标本采集技术.doc_第1页
第十四章 标本采集技术.doc_第2页
第十四章 标本采集技术.doc_第3页
第十四章 标本采集技术.doc_第4页
第十四章 标本采集技术.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章 标本采集技术一、 名词解释1、12小时尿标本 2、咽拭与培养二、填空题1、标本采集的原则有_、_、_,解释清_、_.2、血标本可分为 三类3、尿常规标本用于检查_,尿培养标本常用作_,而12h或24h尿标本用于各种尿系列化检查.4、女病人月经期_留取尿标本,尿潴留,昏迷病人可用_留取.5、常用的尿液防腐剂有_、_、_.6、痰标本应在_未进食前采集,漱口后,经_数次,用力咳出_深处的痰液于集痰盒内.7、咽拭与标本采集时应用消毒长绵签擦拭两侧腭弓_上的分泌物.8、采集呕吐物标本时应在_时接留并及时送检.9、为保证标本的质量,标本采集方法,采集_和采集_要准确.10、采集培养标本时,应严格执行_,标本须放入_容器内保存.11、静脉取血后,应去除_,将血液_缓慢注入试管内.12、采集动脉血标本时常用动脉是_动脉和_动脉.13、尿常规标本是留取_尿,女病人在_期不宜留取尿标本.14、尿培养标本的采集方法有_和_.15、痰培养标本用于查痰液中的_.16、采集大便常规标本时,应尽量取_或_部分.17、血液标本包括_标本和_标本. 三、判断题1、为保证标本的质量,所有标本都应固定后送检。2、采集血液标本时,为减轻病人痛苦,可在静脉输液处采血。3、同时抽取不同种类的血标本时,应先注入抗凝瓶内。4、40%甲醛可用于固定尿中有机成分。5、做咽拭与真菌培养时,须在溃疡面取分泌物。6、取未污染的尿液做细菌学检查时,可采用留取中段尿或导尿术的方法留取尿标本。四、选择题A型题1、采集血清标本做肝功能检查时,错误的方法是A、空腹采血 B、用干燥试管 C、血液注入试管后要摇动D、血液泡沫不能注入试管 E、血液注入试管后不能摇动2、留24h尿标本时,下列不妥的是A、备清洁带盖的大容器 B、贴上标签,按要求注明各项内容 C、天气炎热,应选择合适的防腐剂 D、告知病人晨7时开始留尿于容器内 E、嘱病人于晨7时排空膀胱后开始留尿3、不符合血培养标本采集原则的是A、标本容器外贴标签 B、采集量一般为3ml C、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 D、采集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E、采集量为5ml4、采集痰标本的目的不包括A、观察痰的性质、量、色、味 B、涂片找细菌和虫卵 C、测比重及PH值 D、找癌细胞 E、找痰24h标本用于检查一日的痰量,观察痰液的性状5、关于采集标本,错误的是A、尿糖定性,查12h尿标本 B、尿常规标本宜采集晨尿 C痰培养标本采集前先漱口D、大便查阿米巴原虫,便盆应先加温 E、动脉采血常用于血液气体分析6、留取24h尿标本做尿糖定量检查,加防腐剂为A、福尔马林 B、浓盐酸 C、甲苯 D、冰硝酸 E、甲醛7、咽拭子真菌培养时,采集标本的部位是A、腭 B、咽 C、扁桃体 D、口腔溃疡面 E、喉8、做生化检验的血标本采集的正确时间是A、清晨空腹 B、餐前半小时 C、餐后两小时 D、临睡前 E、餐后1小时9、防止血标本发生溶血的措施不包括A、选用干燥注射器及针头 B、将血液注入标本瓶时取下针头 C、将血液沿管壁缓慢注入标本瓶 D、将血液及泡沫都注入标本瓶E、不能将泡沫注入标本瓶10、同时抽多项血标本时,应将血液最先注入A抗凝管 B干燥管 C血培养管 D随意注入管 E以上都不正确 11、一般采集血培养标本取血量为A2ml B5ml C8ml D10ml E16ml12、采集粪便查寄生虫卵时应采集粪便的A、水样便部分B、黏液、脓血部分C、色像D、不同部位E、以上均不足13、用于12h尿细胞计数的尿标本加甲醛防腐剂的作用是A、防止尿中激素被氧化B、固定尿中有机成分C、保持尿液化学或分不变D、避免尿液被污染变质E、以上均不足14、留取中段尿的正确方法是A、应在病人膀胱充盈时采集B、用干燥试管留取尿液C、尿量不宜太多,2ml即可D、必须留取晨起第一次尿E、应在病人膀胱未充盈时采集15、送检各种标本时,不要的是A、按医嘱执行B、所用容器必须无菌C、容器外需贴标签D、采集量要准确E、护士茗队检验申请单有疑问、应核实后方可执行16、为了防止血标本发生溶血,护士不应A、选用干燥注射器及针头B、采血后立即取下针头在注入管内C、将血液沿管壁缓慢注入D、泡沫可注入试管内E、避免震荡17、呕吐物内除消化液和食物外,混有大量胆汁时,可是A、黄绿色B、鲜红色C、腐臭味D、咖啡色E、暗红色18、一般采集血培养标本取血量为A、2ml B、3ml C、5ml D、8ml E、10ml19、需用抗凝管采用的检验项目是A、肝功 B、血糖 C、T3,T4 D、APTT E、乙肝两对半20、测尿肌酐时,加用的防腐剂是A、甲醛 B、甲苯 C、稀盐酸 D、浓盐酸 E、乙酚21、血标本采集错误的一项是A、血清标本应避免震荡,防止溶血B、全血标本采集后注入抗凝管,轻摇匀C、血气分析需用加盖抗凝管D、严禁在输血针头处取血标本E、做CO2结合力的测定,用普通抗凝管,测定结果偏高五、多项选择选题1、尿常规检查采集晨尿的原因是A、未受食物影响 B、未受药物影响 C、尿液澄清透明 D、尿量多E、尿液浓度高2、服驱虫剂后粪便标本采集要求A、采集前将便盆加温 B、留取全部粪便 C、取脓血部分 D、取黏液部分 E、及时送检3、做粪便隐血试验检查前三天内病人不能食用A、猪肉 B、菠菜 C、白菜 D、鸡蛋 E、猪肝4、留痰查癌细胞可用的固定液是A、甲苯 B、咽部 C、扁桃体 D、双侧腭弓 E、舌面5、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做血培养检验时,采集标本应注意A、严格无菌操作 B、在应用抗生素前采集 C、采血量可增至1015ml D、在应用抗生素后采集 E、在发热后采集6、留取尿常规标本的是检查A、尿液的颜色 B、尿液的透明度 C、尿中有无细胞及管壁 D、测定尿液的密度 E、做尿蛋白,尿糖的定性检测六、简答题1、简述标本采集的原则?2、采集细菌培养标本时,应遵循哪些原则?3、如何知道病人收集24h痰标本?4、留取粪便标本检查阿米巴原虫时,如何正确的采集标本?5、常用防腐剂及用法是什么?七、 问答题1、试述采集静脉雪标本的注意事项。2、采集血培养,全血及血清标本时,如何正确将血液注入标本容器中?参 考 答 案一、名词解释1是留取12小时的尿液,嘱病人于晚7时排空膀胱后开始留尿,至次晨7点的小便全部收集在广口瓶内送检。2从咽部和扁桃体部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二、填空题1、遵医嘱,准备全,严查对,采集准,快送检2、全血标本,血清标本,血培养技术3、尿液的颜色,透明度,细胞和管型,细菌学检查4、不宜,尿套或尿袋协助5、40%甲醛,浓盐酸,甲苯6、清晨醒来,深呼吸,气管7、及咽扁桃体8、病人呕吐9、时间,量10、无菌技术,无菌11、针头 沿管壁12、股 桡13、晨起第一次 月经14、导尿术留取尿标本 ,留取中段尿15、致病菌16、中央部分,带黏液或脓血17、静脉血,动脉血三、判断题1 2 3 4 5 6四、单项选择题A1型题1、C 2、D 3、B 4、C 5、A 6、C 7、D 8、A 9、D 10、C 11、B 12、D 13、B 14、A 15、B 16、D 17、A 18、C 19、D 20、B 21、E五、多项选择题1、ABE 2、BE 3、ABE 4、BC 5、ABC 6ABCDE六、简答题1、 A遵照医嘱;B做好采集前的准备工作;C正确采集;D及时送检2、 采集细菌培养标本时:A应将标本放入无菌培养瓶内;B采集时严格无菌操作;C在病人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如病人已使用抗生素,应在检验单上注明;D标本内不可混有消毒剂、防腐剂及其他药品。3、 嘱病人将24h(自晨7am至次晨7am)的全部痰液吐于痰杯(广口玻璃瓶)内。不可将唾液、漱口水、鼻涕混入痰标本中。4、 检查阿米巴原虫时,应嘱病人将粪便排入加温(接近人体体温)的便盆内,立即送检(不超过30min)。以免阿米巴原虫在低温下失去活动力而推以查到。5、 A、40%甲醛,固定尿中有机成分,防腐B、浓盐酸,防止尿中激素被氧化,防腐C、甲苯,防止细菌污染,延缓尿中化学成分的分解。七、问答题:1,A采集标本的方法、量和时间要准确。做血生化检验应提前通知病人和家属,宜在清晨空腹时采血。B根据不同的检验目的选择标本容器,计算所需血量。C禁止在输液、输血的针头处抽取血标本,最好在另一侧肢体采集,以免影响检验结果。D同时抽取不同种类的血标本时,应按下列顺序注入;血培养瓶抗凝瓶干燥试管。1、 A血培养标本:如注入密封瓶内,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