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ppt_第1页
第八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ppt_第2页
第八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ppt_第3页
第八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ppt_第4页
第八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内容提要第八章 地形图测绘 是指按照一定的规范将地表的地物 地貌和各种设施 依比例尺测绘到图纸上所进行的一切测量工作 任务 为城市规划 工矿企业生产建设等各种工程的设计 勘探 施工等提供合格的图纸资料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一 概述二 地形图的比例尺三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一 概述 一 概述 地形图 按一定的投影方法和比例关系 将地面上所有的地物 地貌 经综合取舍 用规定的符号 按相似的原理 缩绘在图纸上的技术资料 图上仅表示地物 而无等高线表示的地貌时 也称平面图或地物图 地形图的定义注解 综合取舍 可选择欲反映的信息 可满足众多方面的要求 制成多种地图产品 规定的符号 由国家测绘局统一制定各地物 地貌表示在地形图上的符号 即 地形图图式 运用图式符号 使地形图形象生动 相似性 简单明了 我国目前使用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 地形图图式 编号 GB T7929 1995 1996年5月1日实施 地形图图例1 地形图图例1 地形图图例2 地形图图例2 二 地形图的比例尺 二 地图与地形图 一 地图及分类地图 是按一定的数学法则和规定符合 文字注记 多层信息数据 所表示的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经济地理 历史地理等各种要素的载体 种类 普通地图 地形图 平面图 电子地图 地籍图 专题地图 专用地图 数学地图和影像图等 二 地形图地形图 是表示地表面上地物 地貌平面位置和地形形态及地理要素的地图 它是以垂直投影 正投影 的方法 依比例将地球表面的地物 地貌投影到水平面上 当投影区域较小时 水平面可以代替水准面 三 地形图的图幅与编号 一 图幅按照规定的尺寸确定的图纸范围称图幅 内容 内图廓 外图廓 图名 图号 比例尺 接图表 注记等 1 比例尺的定义 比例尺 图上长度d11 实地长度DM 3 比例尺分类大小精度 3 比例尺的分类和大小 1 5001 10001 20001 5000大比例尺 地形图1 1万1 2 5万1 5万1 10万中比例尺 地形图1 20万1 50万1 100万小比例尺 地图 图的比例尺越大 其表示的地物 地貌越详细 图上点位精度越高 但一幅图所代表的实地面积也愈小 并且测绘的工作量会成倍增加 图上0 1mm所代表的实地长度 受人眼判断力限制所致 比例尺 比例尺精度 m 1 5001 10001 20001 50001 10000 0 050 10 20 51 表8 2 4 比例尺精度 5 地形图比例尺的选用 5 地形图比例尺的选用 主要考虑实用 经济 比例尺1 100001 50001 20001 10001 500 城市总体规划 厂址选择 区域布置 方案比较城市详细规划及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建筑设计 城市详细规划 工程施工图设计 竣工图 用途 为便于测绘 保管 检索和使用 所有的地形图均须按规定的大小进行统一分幅 并进行有系统的编号 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两种 按经纬线来划分图幅 左 右以经线为界 上 下以纬线为界的分幅为 梯形分幅法按平面直角坐标的纵 横坐标线来划分的为 正方形分幅法 二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为适应计算机管理和检索 1992年国家标准局发布了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 T13989 92 国家标准 该标准仍以1 100万比例尺地形图为基础 采用国际1 100万地图分幅和编号标准 编号由其所在的行号 字符码 与列号 数字码 组合而成 如 北京所在的1 100万地形图的图号为J50 1 梯形分幅与编号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1 100万 1 5千 采用梯形分幅 均以1 100万地形图为基础 按规定的经差和纬差划分图幅 每幅1 100万比例尺地形图范围 经差6 纬差4 从赤道起 每纬差4 为一行 至南 北纬88 各分为22行 依次用大写拉丁字母 字符码 A B C V表示其相应行号 从180 经线起 自西向东每经差6 为一列 共分为60列 依次用阿拉伯数字 数字码 1 2 3 60表示其相应列号 1 1 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例 某地所在1 100万地形图的内图廓线为东经120 126 和北纬36 40 则此1 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为J 51 1 100万 2 1 50万 1 5000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以1 100万比例尺地形图为基础 采用行列编号方法 由其所在1 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号 比例尺代码和图幅的行列号共十位码组成 J50F042002 J50F042002 比例尺代码表 1 50万地形图的编号 晕线所示图号为J50B001002 1 25万地形图的编号 晕线所示图号为J50C003003 J50 1 10万 1 5万 1 2 5万 1 1万 J50D010010 J50E017016 J50G093004 J50F042002 1 5千 J50H192192 地形图梯形分幅流程1 100万1 10万分4幅1 5万分4幅1 2 5万分4幅1 1万分4幅1 5千1 1万分4幅1 5千分4幅1 2千分4幅1 1千分4幅1 500 分64幅 分144幅 2 正方形图幅与编号 大比例尺地形图通常采用矩形分幅图廓线为平行于坐标轴的直角坐标格网线 以整公里 或百米 坐标进行分幅 图幅大小 40cm 40cm 50cm 50cm 1 5000 1 按图廓西南角坐标编号 例 某幅1 1000比例尺地形图西南角图廓点的坐标x 4483500m y 196l5500m 则该图幅编号为 83 5 15 5 2 按流水号编号 按测区统一划分的各图幅的顺序号码 从左到右 从上到下 用阿拉伯数字编号 3 按行列号编号 将测区内图幅按行和列分别单独排出序号 再以图幅所在的行和列序号作为该图幅图号 4 以1 5OOO比例尺图为基础编号 32 56 34 33 32 56 58 第二节地形图的符号与表示地形图图式是由国家测绘局统一制定的地物 地貌符号的总称 图式符号 一 地物符号1 比例符号 轮廓大 按比例缩小 2 非比例符号 轮廓小 重要 用专用符号表示 3 半比例符号 也称线形符号 即长度按比例 宽度不依比例 二 地貌符号 等高线 三 注记符合 用文字 数字对地形符号加以说明 图式符号1 图式符号2 四 等高线 一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 二 等高距 等高线平距 地面坡度 三 等高线分类 四 用等高线表示的典型地貌 五 等高线特性 二 地貌的符号与表示 一 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 一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 等高线 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所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等高线平距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d 等高线平距d随地面坡度变化而变化 二 等高线h d i关系 二 等高距 等高线平距 地面坡度 等高距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h 也称等高线间隔 同一幅地形图中 等高距h相等 由于h为定值 所以i与d成反比 即 d大 等高线稀 i小 地面坡度小 缓和 d小 等高线密 i大 地面坡度大 陡峭 三 等高线分类 三 等高线分类 1 首曲线 基本等高线 按测图规定的基本等高距勾绘 线粗0 15mm 2 计曲线 将高程能被五倍基本等高距整除的等高线加粗 线粗0 25mm 并注记高程 便于读图 高程注记 方向与等高线平行 字头向高处 排列向山顶 1011010 1住 090 1010 助曲线 等高线图例1 等高线图例1 四 几种典型地貌 四 用等高线表示的几种典型地貌 地貌的基本组成 1 山头与洼地 1 山头与洼地 地形相反 地貌图相似 山头向中心越高 洼地反之 示坡线指向低处 便于区分 2 山脊与山谷 2 山脊与山谷 分水线与集水线 雨水垂直于等高线 向下坡方向流淌 因此 山脊线成为分水线 山谷线成为集水线 一系列山脊线可作为汇水范围的边界线 3 分水线与集水线 3 鞍部 4 鞍部 两个山头间的低凹处 一般也是两个山脊和两个山谷的会聚处 4 绝壁与悬崖 5 绝壁与悬崖 五 等高线特性 五 等高线的特性 1 同一条等高线上高程必相等 等高 2 各条等高线必然闭合 如不在本幅图闭合必定在相邻的其他图幅闭合 闭合 3 只有在悬崖处 等高线才相交 但交点必成双 不相交 4 同一幅图内等高距为定值 所以 地面缓和处等高线平距大 陡峭处平距小 稀缓密陡 5 与山脊线 山谷线成正交 三 注记符号注记符号 是用以注释主图部分内容的符号 是对地物符号和地貌符号的补充说明 如 城镇 铁路 工矿企业 保护区等的名称 以及河流的流向及流速 建筑物的层数 公路的宽度 铁路的等级 比高 材料和质量等 注记符号可用文字 数字 或线段 不同类型的注记 其字体的形状 大小 方向和位置在地形图图式中有具体规定 第三节地形测图前的准备工作测图前须踏勘了解测区的地形 抄录控制点的平面和高程成果 并且了解其实地点位的完好程度 检验和校正仪器 准备工具材料 并且按照设计要求测设足够的图根点 然后拟定作业计划以及在图纸上绘制坐标格网 图廓线和展绘控制点 一 方格网的绘制与图根点的展绘 一 方格网的绘制1 图纸地形图的图纸一般采用聚酯薄膜图纸 其厚度为0 07mm 0 1mm 经过热定型处理 变形率小于0 4 优点 透明度好 伸缩性小 耐湿等 便于使用和保管 可用清水或淡肥皂水洗涤 并可直接在图纸上上墨 复晒蓝图 加快出图速度 但薄膜怕折 易燃 使用保管时要注意 聚酯薄膜图纸类型选择 1 整卷空白图纸 2 整卷带有方格网图纸 出厂时已经将方格网绘制好 3 单张50cm 50cm 40cm 40cm图幅图纸 出厂时将方格网 图廓线 接图表及部分图廓外的整饰等 按地形图图幅的标准绘制 4 采用数字化地形测图时 用电脑喷绘图纸 2 绘制坐标格网为了将控制点 图根点 展绘到原图上 首先要在测图纸上精确地绘制100mm 100mm的直角坐标方格网 精度要求 100mm方格边长误差不超过 0 2mm 对角线长度 14 14cm 误差不大于 0 3mm 对角线上各点应在一条直线上 偏差不大于0 2mm 3 展绘控制点 1 500图 二 测图的器材常用的测图方法有 经纬仪测图法 小平板测图法 大平板测图法 全站仪测图法 1 仪器准备仪器主要包括 平板仪 经纬仪 小钢尺 皮尺等 在使用前 应当对仪器按照规范规定进行细致的检验与校正 并将检验结果存档以作为验收资料之一 2 计算器等绘图工具的准备绘图工具有计算器 直尺 三角板 半圆仪 展点针 绘图铅笔 2H 5H 橡皮及记录本等 计算器编程 1 先列出方程式 平距 上丝读数 下丝读数 COS2 90 竖盘读数 10高程 H0 平距 tan 90 竖盘读数 及 L X1 X2 cos2 90 X3 H H0 L tan 90 X3 例 坐标反算方程式 边长S x2 x1 2 y2 y1 2方位 arctan y2 y1 x2 x1 程序 A B C D S pol C A D B WEXE输入 A X1 3876 247C X2 4259 067B Y1 6456 247D Y2 7137 581结果 S 边长 781 4675W 方位 60 40 33 9 3 生活用品的准备生活用品应当根据测区的气候条件 环境 季节 和作业时间进行准备 同时还要考虑和选择驻地 交通工具等 4 技术人员的配备对于手工测图 每个作业组应当配备4名左右技术人员 包括观测员 记录计算员 绘图员 司尺员 跑尺员 等 三 测图资料在测图中需要将图根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资料等复制后随身携带 1 图根控制点的坐标 高程资料及展点图 2 已经有的旧图纸资料 3 图式规范及技术设计说明书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完成后 就可以进行野外测图 野外测图的目的 就是在野外根据已展绘在图板上的控制点 将控制点附近的地物 地貌测绘于图纸上 最后完成用铅笔绘制的原图 第四节地形图的测绘 一 平板仪图解法测图二 经纬仪测记法测图三 地物测绘的一般规定四 图的注记 一 概述地形图测绘最基本的工作时测量代表地物 地貌 轮廓 形状和位置的点 这些点称为地形特征点 地形图上所有的图形和符号的位置都可以有特征点绘出 这些点也称为碎部点 地形测量的主要部分是测定碎部点 这项工作也称为碎部测量 主要工作是 以测站点 图根控制点 为基础 测定出任一碎部点的方位 平距 高程 就可以按比例缩小展绘在图纸上 标出点位的高程 从而勾绘出地形图 地貌特征点 P242图8 38 一 地貌特征点 山顶点 鞍部点 山脊线 山谷线 坡度变化处 等 四 碎部点测定的基本方法 地物测绘的一般规定 一 极坐标法它是以测站点A为极点 安置仪器点 以某一已知方向AB为极轴 来测定碎部点的极角 水平角 和极距 平距 以及高程 二 交会法它是以两个以上的已知点上分别设站 通过对某一碎部点标定方向或丈量距离来交会出图上点位的方法 三 支距法它利用测定已知地物点或已知地物方位线 通过量取与相关地物的距离和相对位置的草图 直接展绘出碎部点的位置和图形 已有 新建 b 直角坐标法 2 根据与原有建筑物的关系测设 1根据与原有建筑物的关系测设 考虑墙厚度 4 经纬仪 量角器 测图法 三 大平板仪测图法简介 四 小平板仪测图法简介 五 碎部点测量注意事项1 观测人员在读取竖盘读数时 要注意检查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是否居中 每观测20 30个碎部点后 应重新瞄准起始方向检查其变化情况 经纬仪测绘法起始方向度盘读数偏差要小于 4 小平板仪测绘时起始方向偏差在图上不得大于 0 3mm 2 立尺人员应将标尺立直 并随时观察立尺点周围情况 弄清碎部点之间的关系 地形复杂时还需绘出草图 以协助绘图人员做好绘图工作 3 绘图人员要注意图面正确整洁 注记清楚 并做到随时测点 随时展绘 随时检查 4 在每站工作结束时 应进行检查 在确认地物 地貌无测错或漏测时方可迁站 即应当做到站站清 天天清 五 根据 城市测量规范 规定 碎部点之间的间距一般应当保证图上平均长度为1cm 2cm 即立尺的点间距一般要求如下 1 500比例尺测图 15m 1 1000比例尺测图 30m 1 2000比例尺测图 50m 在测量线形地物或坡度比较均匀的地方时 其点间距可以根据测图比例尺适当放宽 六 铅笔原图的绘制 一 地物描绘1 地物要按地形图图式规定的符号表示房屋轮廓线需用直线连接起来 而道路 河流的弯曲部分则要逐点连成光滑曲线 不能依比例描绘的地物 应按规定的非比例符号表示 各种地物的名称 材料 数字 用途等注记 应当准确 规范 清楚 整洁 2 图的注记注记是地形图的重要内容之一 应对各种名称 说明注记和数字注记准确注出 名称的注记必须使用国务院公布的简化汉字各种注记的字大 字体 字级 字向 字序 字位应准确无误 间隔应均匀相等 宜根据所指地物的面积和长度妥善配置 3 注记的排列形式 1 水平字列 各字中心连线应平行于南 北图廓 由左向右排列 2 垂直字列 各字中心连线应垂直于南 北图廓 由上而下排列 3 雁行字列 各字中心连线应为直线且斜交于南 北图廓 4 屈曲字列 各字字边应垂直或平行干线状地物 且依线状地物的弯曲形状而排列 雁行字列光线法则 4 注记的字向注记的字向宜为正向 字头朝向北图廓 道路 弄堂 门牌号等应按光线法则进行注记 5 注记的字隔 1 接近字隔 各字间隔以0 1 1 0mm为宜 2 普通字隔 各字间隔以1 0 3 0mm为宜 3 隔离字隔 各字间隔宜为字大的l 5倍 道路 河流的注记间隔可放宽 6 居民地名称注记 1 居民地名称 城市 集镇 村宅 街道 里弄 新村 公寓等居地民名称 均应查明注记 农村居民地应查明其自然村名 如无自然村名 则可查其行政村名 行政机关办公所在地 散居的居民地 如用一个注记不能包括时 可分注几个 2 居民地名称注记应采用水平字列 接近字间隔 正向排列 根据居民地的图形情况也可采用垂直字列或雁行字列 普通字隔 正向排列 3 居民地名称注记的字体 字大均应按图式要求注记 7 各种说明注记凡独立的 范围较大的均应查注其名称 非独立的可选择注记 同一建筑有多种不同性质单位使用时 有建筑名称的可注记建筑名称 否则可择注其大的或对外接触面广的一个单位名称 有保密性质的机构名称不得注记 建筑物注记名称应与地名主管部门公布的一致 单位名称宜全名注记 如全名过冗长的 可在征得所属单位同意后将上级机构或地区性质的辅助名称适当简略 但对表示该单位性质的主要组成部份 应保持其完整 不得任意删简 8 性质说明注记 是指各种地物及管线的属性注记 土质和植被的种类及品名 如松 苹 草坪 苇等 各种大面积土质植被采用注记时的说明 建筑物建筑材料注记 如混 砖木 及特殊情况说明等 9 注记的位置 各种说明注记应注在其内部适中的位置 以所注名称能控制各碎部或单位等的全部范围 不偏于一偶 不妨碍地物 地貌线条为原则 10 各种数字注记 1 数字注记应包括控制点点号 高程值 门牌号 公路等级代码和编号及其它数字注记等 2 各种数字注记应按相应的字大小选用 11 门牌注记宜全部逐号注记 毗邻房屋门牌过密的 可分段注以起迄号数 农村房屋可选择注记 临时门牌可免注 里弄的门牌号应以数字注于里弄口 或里弄内 注记在里弄内时应选择一主要内部道路按光线法则注记 里弄名带道路名的 道路名可免注 公路技术等级代码和编号应按图式要求进行注记 二 等高线勾绘 二 地貌的描绘 等高线的勾绘 基本等高距的规定 比例尺 丘陵基本等高距 m 山地基本等高距 m 1 5000 50 5 1 10000 51 1 200012 1 500025 1 基本等高距的规定 2 地形点的分布和间隔正确测定地性线 山脊线 山谷线 位置 主要是地性线坡度和方向变化处 正确测定山顶 鞍部 山坡 山脚等位置 以及坡度的变化处 地形点密度规定见下表 地形点间距规定 2 等高线内插过程 相邻地形点之间坡度相等 因此可用 内插法 勾绘等高线 首先定出相邻地形点之间 整米等高线通过的位置 即内插点 然后用光滑曲线连接相同高程的内插点 完成等高线勾绘 2 等高线勾绘原理 设 量得图上 ab 25mm而AB高差 h 3 6m a 1 0 4 d 2 8mm4 b 0 2 d 1 4mm 三等分1 4 得2 3 P244图8 40 3 等高线勾绘原理 2 图解法透明纸法 平行线间隔的大小 视等高线平距的大小而定 一般取2 3mm为宜 应稍小于等高线平距 而线条长度适当增加 3 目估法 3 目估法 目估内插 一般先内插勾绘计曲线 然后内插勾绘首曲线 4 计算机勾绘等高线 用全站仪野外采集地貌特征点的三维坐标 x y H 用计算机等高线勾绘软件 根据地貌特征点的三维坐标自动生成等高线 七 地形图测绘的取舍由于测区的地物 地貌分布不均 地物的密度不同 而图纸的承载内容也是有限的 在地形图的测绘中应当进行综合取舍 综合取舍的依据和基本原则 1 根据图纸的目的 突出重点 2 根据图纸的用途 突出专业 3 根据地物的密度 比例尺 主次分明 4 根据地形的经济特点 突出主业 5 根据民族生活风俗 突出特点 总之 地形图测绘的综合取舍应当保证相关位置准确 现象逼真 重点突出 主次分明 取舍合理 对于一般建筑物 当图上的间距或宽度小于1mm时 可以舍去或综合表示 而对于比较密集的街区 建筑物可以适当综合表示 但是应当注意其外部轮廓位置和内部结构表示形象 逼真 第五节地形图的拼接与整饰一 地形图的拼接与检查1 地形图的拼接测区面积较大时 整个测区必须分为若干图幅进行施测 这样 在相邻图幅连接处 由于测量误差和绘图误差的影响 无论地物轮廓线 还是等高线往往不能完全吻合 2 地形图的检查 1 室内检查检查内容有 图上的地物 地貌是否清晰易读 各种符合注记是否正确 等高线与地形点的高程是否相符 有无矛盾或可疑之处 图边拼接有无问题等 2 外业检查根据室内检查的情况 有计划的确定巡视路线 进行实地对照查看 主要检查地物 地貌有无遗漏 等高线是否逼真合理 符合 注记是否正确等 仪器设站检查 根据室内检查和巡视检查发现的问题 到野外设站检查 除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正和补测外 还要对本站所测地形进行检查 看原地形图是否符合要求 仪器检查量每幅图一般为10 左右 地形图拼接技术要求 二 地形图整饰当原图经过拼接检查后 还应清绘和整饰 使图面更加合理 清晰 美观 整饰的顺序是先图内后图外 先地物后地貌 先注记后符号 作用指半依比例 充填符号 图上的标记 地物以及等高线均按图式进行注记和绘制 但应注意等高线不能通过注记和部分地物符号 最后 应按图式要求写出图名 图号 比例尺 坐标系统 高程系统 施测单位 测图方法 测绘者和测绘日期等 三 验收验收是在检查的基础上进行 以达到最后清除错误 鉴定各项成果是否合乎规及有关技术指标的要求 验收时首先检查成果资料是否齐全 然后在全部成果中抽取一部分再作全面的室内 外检查 室外检查时应配合仪器打点检查 其余则进行一般性检查 以便对全部成果质量作出正确的评价 对成果的评价一般分 优 良 可三级 四 地形图测绘的成果资料地形图测绘应当提交的成果资料主要有 1 所以的图根控制点资料及点位分布图和点之记资料 2 铅笔清绘整饰的地形图及地形图符号使用说明 3 各测站的测量记录资料 4 地形图检查 整饰 验收记录资料 5 地形图测绘的技术设计和技术总结资料等 第六节数字化测图简介以 3S GPS 全球定位系统 GIS 地理信息系统 和RS 遥感 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 计算机技术和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 给测绘科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其中数字地图理论和数字化测图技术是地图测绘发展的前沿 自动化 数字化高精度 智能化 数字测图的定义 数字地图是以数字的形式表达地形特征点的集合形态 以具有特定含义的数字 文字 符号等各类数据信息反映现实世界 数字化测图是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 在外连输入输出设备硬 软件的支持下 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采集 输入 成图 绘图 输出 管理的测绘系统 一 概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应用 数字化测图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并且在各种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已经逐步代替了传统的地形测量方法 一 数字化测图的主要特点1 自动化程度高 适于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开发和生产 2 成图周期短 速度快 效率高 精度好 3 产品内容丰富 图面美观 层次多 用途广 4 便于修改和更新 便于保存 便于开发和管理 便于综合应用集成地理信息系统 5 大大减轻了外业工作量和劳动强度 数字测图系统框图 数字测图系统框图 数字测图系统框图 数字地图的优点 数字化测图获得的数字地图的优点在于与模拟法测得的图相比 具有高精度的特点 可以实现用户的共享 可以方便地进行坐标 距离 面积 填挖土方的计算 可以进行各种后处理 从数字地图中提取用户关心的信息 如道路图 房屋图 管线图等 可以供土木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基础地图数据使用 二 数字化测图的主要方法1 原有地形图的数字化利用专业的扫描设备可以将已有的地形图扫描到计算机中 然后将各种扫描信息通过相应的数据处理软件 进行数据格式转换 图形编辑等过程 获得数字化地图 其特点是 成本低 内容单一 成图质量一般 2 航空摄影数字化地图航空摄影数字化测图是 航空摄影获取立体航片 然后将航片信息和数据扫描或传输到计算机中 通过进行适量的外业控制测量 像片控制测量 地形调绘 像片调绘 内业加密 再根据航空摄影测图方法 利用相应的测图软件进行数据的采集和编辑获得数字化图 其特点是 外业工作量小 内业作业量大 成图速度快 效率高 内容丰富 精度好 适于大面积作业 但设备投资相对较大 3 全站仪数字化测图全站仪数字化测图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字化测图方法之一 也称为内外业一体化测图法或电子平板仪测图法 它通过全站仪对地物 地貌特征点进行外业的数据采集 绘制草图等 再传输到计算机利用成图软件进行图形编辑 修改 生成等过程 获得数字化图 其主要特点是 测图直观 灵活 精度高 数字测图的模式 数字测记法数字测图电子平板测图GPS 全站仪测图 超站仪数字摄影测量 作业 P1421 4 5 7 8 谢谢 第三节地形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直接为测绘地形图而建立的控制测量称为图根控制测量 其控制点称为图根控制点 或简称图根点 图根控制分为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 图根平面控制采用的坐标系统应与国家或城市的坐标系统相统一 图根平面控制的布设形式 可根据测区的大小和地形情况而定 应尽量利用已有的国家或城市平面控制加密建立 这样做 一方面可以与国家或城市坐标系相统一 另一方面 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对于独立测区 图根平面控制可以在测区的首级控制或上一级控制下布设 图根高程控制必须在国家或城市高程各等级水准点的基础上布设 以取得统一的高程基准 一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可采用光电测距图根导线方法 GPS方法 图根三角锁 网 等方法测定 局部地区可采用交会定点法 一 光电测距图根导线光电测距图根导线应布设成附合导线 闭合导线或导线网 其主要技术指标见表8 7 结点与高级点间 结点与结点间的导线长度应不大于规定长度的0 7倍 当光电测距图根导线的长度短于300m时 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应不超过 15cm 导线边数应不超过12条 在困难地区可布设支导线 支导线总长应小于450m 边数不超过4条 角度和边长必须往返观测 光电测距图根导线的水平角测量应采用方向观测法或测回法 使用电子经纬仪或全站仪观测时 可不进行度盘配置 观测的数据可采用经鉴定合格的电子手簿记录或手工记录 边长应采用光电测距仪测定 所测的边长应进行气象改正 倾斜改正 加常数和乘常数改正 二 GPS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