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及酸碱分析-讲课稿.doc_第1页
血气及酸碱分析-讲课稿.doc_第2页
血气及酸碱分析-讲课稿.doc_第3页
血气及酸碱分析-讲课稿.doc_第4页
血气及酸碱分析-讲课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气分析及酸碱平衡(讲稿)主讲 杨一民许多疾病均可引起血气及酸碱平衡紊乱,并使病情更复杂、严重,甚至较原发病危害更大,因此血气分析及酸碱平衡判断是急诊医学的重要内容。(一)血标本采集血气分析标本的收集是极为重要的,若处理不当,将产生很大的误差,甚至比仪器分析的误差还大,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血气标本以采动脉血或动脉化毛细血管血为主,静脉血也可供作血气测定。只有动脉血才能真实反映体内代谢氧化作用和酸碱平衡的状况,对O2检测的有关指标必须采集进入细胞之前的动脉血,也就是血液中从肺部运氧到组织细胞之间的动脉血,才能真正反映体内氧的运输状态。动脉血液的气体含量几乎无部位差异,从主动脉到末梢循环都是均一的。对PCO2和pH的检测也以采集动脉血为好。血液循环无障碍的病人,静脉血的这两项指标基本也可反映体液酸碱状况。标本采取方法动脉血:采血部位:肱动脉、股动脉、前臂动脉以及其他任何部位的动脉都可以进行采血。使用玻璃注射器采血,抗凝剂为肝素钠。每支肝素钠每亳升含12500U,相当于100mg,用20ml生理盐水稀释,分装成40支,消毒备用(4贮存)。临用时,注射器吸取肝素钠溶液一支,而后将肝素液来回抽动,使针筒局部湿润,多余肝素液全部排出弃之,注射器内死腔残留的肝素液即可抗凝。针刺动脉血管,让注射器内芯随动脉血进入注射器而自动上升,取1-2ml全血即可。拔针后,注射器不能回吸,只能稍外推,使血液充满针尖空隙,并排出第一滴血弃之,让空气排尽,将塑料嘴或橡皮泥封住针头,隔绝空气,再把注射器来回搓滚,混匀抗凝血,立即送检。或者采用微量取样器采集血标本。动脉化毛细血管血:所谓动脉化的毛细血管血就是指局部组织末梢经45温水热敷,使循环加速,血管扩张,局部毛细血管血液中PO2和PCO2值与毛细血管动脉端血液中的数值相近,此过程称为毛细血管动脉化。采血部位以手指、耳垂或婴儿的手足跟及拇趾为宜。用45热水敷局部,5-15min后或直至皮肤发红,而后穿刺,穿刺要深,使血液快速自动流出,弃去第一滴血。不能挤压,挤出的血液的测定结果不可信。未充分动脉化的毛细血管血的PO2测定值偏低,对pH、PCO2和HCO3的测定结果影响不明显。静脉血:静脉血所测结果不适用于了解体内O2的运输状态,故PO2及有关推算数据仅供参考,对pH及PCO2等酸碱平衡指标是适用的。采静脉血尽可能不使用止血带。注意事项让病人处于安定舒适状态,卧床5分钟后采血。在病人进行治疗过程中采血要特别注意:若进行辅助或人工呼吸时,采血前至少要等20分钟,让其在完全控制自如的人工呼吸状态下采血。略:(若病人进行氧气吸入时,作血气测定,应注意氧气流量,以备计算出该病人每分钟吸入的氧含量。例如病人吸氧速度为6L/min,吸氧器的呼吸循环纯氧气为3L/min,其余3L为周围空气(PCO2=0.209),因此病人每分钟得到3L纯氧及30.21=0.63L来自周围空气的氧气,因此6L总体积中含有3.6L氧气,含量为60,此时PO2=0.6。若是体外循环病人,应在血液得到混匀后再进行采血。 抗凝剂以肝素锂为好。对于同时作血气、血钙或血锂的标本,则不能用肝素锂抗凝,因为肝素可与部分钙结合造成误差,此时就要用钙缓冲液肝素试剂抗凝。使用液体肝素抗凝剂浓度为500-1000U/ml为宜,含量过低,抗凝剂体积过大,易造成稀释误差;若含量过高也易引起误差。最好使肝素锂以均匀分布于毛细玻管周边壁上为宜,对标本既无稀释作用又有利于样品的抗凝。) 注意防止血标本与空气接触,应处于隔绝空气的状态。因为:空气中PO2高(21.17kPa或150mmHg)于血液,PCO2低(0.040kPa或0.3mmHg)于血液,一旦血液与空气接触,大气中O2会从高压的空气中进入血液,造成血液PO2高的误差;CO2又会从高压的血液弥散到大气中,使血液PCO2测出结果偏低。大于标本10的空气气泡会明显影响PO2值。与空气接触,易造成空气污染血标本。 标本放置时间:采出的全血中有活性红细胞,其代谢仍在继续进行,O2不断地被消耗,CO2不断地产生。(有报道标本于体外37保存,每10分钟PCO2约增加1mmHg,pH值降低约0.01单位。血样于4保存1小时内,其中pH、PCO2值没有明显变化,PO2值则有改变。)按要求,采取的血标本应在30分钟内检测完毕(最好10分钟)。如30分钟后不能检测,应将标本置于冰水中保存,最多不超过2小时。在30分钟到2小时之间,血PO2值是个怀疑值,仅供参考。 采末梢血须是动脉化的毛细血管血,只有高灌注局部组织的代谢变化,其静脉血pH、PCO2、PO2与动脉血所测值才非常接近。肝素抗凝动脉血2ml,抽血后要求严加密封,不能接触空气,立即送检,天热可放冰箱中,并记录当时患者体温。1、血液酸碱度(pH) 【参考值】735745 【临床意义】人血处于恒定的弱碱性状态,pH值735表示酸血症,pH值745表示碱血症,可由代谢性和呼吸性疾病引起。pH正常并不能排除酸碱失衡。 血液PH值有年龄差异,婴幼儿低于儿童,儿童低于成人。因为年龄越小血浆PCO2越高。新生儿出生时脐动脉血PH为7.26,生后24小时动脉血PH值为7.357.44。适于生命的PH范围为6.87.8。大多数重要的临床变异在7.07.25之间。2、血清二氧化碳总量(TC02) 为血清中以所有形式存在的C02总量,代表血中CO2和HCO3之和,其中95为HCO3-形式,少量为物理溶解的CO2。 在体内受呼吸和代谢二方面影响。【参考值】 初生儿1322mmo1L 儿童2028mmol1L 成人2232mmdL 【临床意义】 1 增高:常见于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 。 2降低:常见于代谢性酸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 3、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PCO2代表物理溶解于血浆中的CO2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或张力,它反应肺泡通气量的水平。【参考值】 成人465598kPa(3545mmHg) ,平均5.33KPa(40mmHg);婴儿3555kPa(2741mmHg) ;终末毛细血管的PCO2为6.13 KPa(46mmHg)。PCO2低于正常。【临床意义】 PaCO2增高, 说明通气不足,CO2潴留,见于呼吸性酸中毒及代谢性碱中毒的呼吸代偿。 665kPa(50mmHg)为呼吸衰竭; 9311064kPa(7080mmHg)引起肺性脑病。 PaC02降低,说明通气过度,CO2排出过多,见于呼吸性碱中毒及代谢性酸中毒的呼吸代偿。4、动脉血氧分压(Pa02) PO2是指动脉血浆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参考值】 初生儿80120kPa(6090mmHg) 成人106133kPa(80100mmHg) 【临床意义】 氧分压降低见于各种肺部疾病。 Pa02798kPa(60mmHg)为缺氧;Paq665kPa(50mmHg)为呼吸衰竭,严重影响生理及代谢功能;Pa0239kPa(30mmHg)将危及生命。新生儿出生时氧分压很低,出生后迅速上升到812KPa偏低与右向左分流有关。生后第一天可有心搏出量的20自右向左分流是正常的。5、实际碳酸氢盐(HCO3-,AB)系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实际的PCO2和氧饱和度条件下,直接测得的血浆碳酸氢盐浓度。它受呼吸及代谢两方面的影响。【参考值】实际碳酸氢根(AB)儿童2125 mmol/L儿 成人2228mmolL正常值平均为24(2127)mmol/L。6、标准碳酸氢盐(SB)系血液标本在380C,PCO2为5.33KPa,血氧饱和度为100的条件下测得的血浆HCO3-的浓度。由于呼吸因素完全排除,故为判断代谢性因素的指标,能更准确地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状态。 【参考值】 儿童2024mmol/L成人2125mmol/L【临床意义】 正常:AB=SB 两者皆正常,为酸碱内环境稳定正常; 异常:AB=SB 两者皆低于正常,为代谢性酸中毒代代偿期;AB=SB 两者皆高于正常,为代谢性碱中毒代代偿期;ABSB 表示呼吸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ABSB 表示呼吸性碱中毒或代谢性酸中毒。7、缓冲碱(BB) 是指血液中能中和酸性物质(H)的负离子总量,主要为HCO3-、蛋白质阴离子和Hb。是反映代谢性因素的指标【参考值】42-54mmdL 【临床意义】增高常为代谢性碱中毒;降低常为代谢性酸中毒。如AB正常而BB降低,则表示血浆蛋白降低或贫血、失血。8、剩余碱(BE) BE是指在标准大气压下,温度37,PC025.3kPa,Sa02 100条件下,将血液调整至pH值74,即达到正常缓冲碱(NBB)水平所需的酸或碱量,它提示血液碱储备增加或减少的情况。主要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失调,一般不受呼吸的影响,意义与SB大致相同。因系反映总的缓冲碱变化,故较SB更全面。【参考值】 成人(-3)(+3) mmo1L 初生儿(-10)(-2)mmo1L婴儿(-7)(-1) mmo1L儿童 (-4)(+2) mmo1L 【临床意义】BE正值加大,称碱超,表示代谢性碱中毒,BE为负值加大,称碱缺,表示代谢性酸中毒。 9、阴离子隙(AG) 是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量减去血浆中未测定的阳离子(UC)量的差值,即AG=UAUC。 AG测定对区分不同类型的代谢性酸中毒和混合型酸碱失衡有重要意义。【参考值】正常值为12+-4mmol/L 计算公式AGNa+(CL+ HCO3-) 【临床意义】 AG增高,见于HCO3-减少,代谢性酸中毒(有机酸根增加引起)(如糖尿病酮中毒、尿毒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等。大量使用羧苄青霉素或其他阴离子药物,AG也会增加,但无酸中毒。高血氯性代 谢性酸中毒A6可正常。)AG减低,见于代谢性碱中毒、低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高镁血症、高钙血症和锂中毒等。影响AG的因素有:(1) 低蛋白血症使AG正常或减少;(2) AG计算的前提是K+ Ca+ Mg+稳定。过高或过低均有影响;(3) 大量用羟氨苄青霉素或青霉素钠可使AG升高。酸碱平衡紊乱血气分析鉴别类 型pHPCO2HCO3BEK+C1-AG呼吸性酸中毒 代偿性N呼吸性酸中毒 失代偿呼吸性碱中毒 代偿性N呼吸性碱中毒失代偿代谢性酸中毒 代偿性N代谢性酸中毒 失代偿或N或N代谢性碱中毒 代偿性N代谢性碱中毒 失代偿呼吸性酸中毒 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 合并N或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 合并*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 合并*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 合并*代谢性酸中毒N正常升高明显升高降低明显降低*正常, 升高或降低代谢性酸中毒 为最常见的一种酸碱平衡紊乱,由于细胞外液中【H+】增高、或【HCO3】降低所致。【病因】 检测阴离子间隙(Anion Gap,AG)值可将代谢性酸中毒分为两类: 即:AG Na+(CL+ HCO3),正常值为12+-4mmol/L。1、正常AG型代谢性酸中毒(AG值等于816mmol/L):为失碱性酸中毒。见于:碱性物质经消化道或肾脏丢失,如腹泻,小肠、胰、胆管的引流或瘘管;肾小管酸中毒;应用碳酸氢酶抑制剂(乙酰唑胺)或醛固酮拮抗剂,由于【HCO3】离解反应延迟,阻滞了【HCO3】的重吸收。摄入酸性物质过多,入氯化钙、氯化镁,【CI-】被迅速吸收,【Ca2+】与【Mg2+】在肠道内与【HCO3】结合成不溶性碳酸钙、镁排出,造成【HCO3】丢失。静脉输入过多量不含【HCO3】的含钠液。2、高AG型代谢性酸中毒(AG值大于16mmol/L):为获得性代谢性酸中毒。见于:产酸过多,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进食不足或吸收不良所致的饥饿性酮症,各种原因引起的高乳酸血症和其他有机酸血症等。排酸障碍,如水杨酸中毒等。【临床表现】根据【HCO3】测定值可将酸中毒分为:轻度(1813mmol/L)、 中度(139mmol/L)、 重度(9mmol/L)。轻度酸中毒的症状不明显,常被原发病所掩盖,仅有呼吸稍快,不作血气分析难于作出诊断。重度酸中毒表现为呼吸深而有力,口唇苍白或紫绀,恶心,呕吐,心率增快,烦躁不安进而昏睡、昏迷。血浆值PH7.6、 【HCO3】40mmol/L、 血【CL】85mmol/L时可给予氯化铵治疗。呼吸性酸中毒 是由于通气障碍导致体内CO2潴留、【HCO3】增高所致。【病因】 (1)急、慢性肺疾患:呼吸道阻塞如异物、粘稠分泌物、羊水堵塞,喉头痉挛水肿,支气管哮喘,肺水肿,肺气肿,炎症,肺不张,肺萎缩,呼吸窘迫综合症等。(2)胸腔和胸廓病变:如气胸、胸腔积液,创伤和手术等。(3)呼吸中枢功能减退或受抑制:如麻醉药过量,缺血、缺氧性脑病,颅脑外伤等。(4)神经肌肉病变:如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脊髓灰质炎,重症肌无力等。(5)人工呼吸机使用不当,吸入CO2过多。【临床表现】 除原发病表现外,缺氧为突出症状。【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通气和换气障碍,解除呼吸道梗阻;重症患儿应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人工辅助呼吸,低流量氧气吸入。有呼吸中枢抑制者可酌情应用呼吸兴奋剂,一般禁用镇静剂,以免进一步抑制呼吸。呼吸性碱中毒 由于通气过度导致体内CO2过度减少,【HCO3】降低所致。【病因】 (1) 通气过度、紧张、大哭、癔症。(2) 高热伴呼吸增快。(3)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膜炎、脑肿瘤和外伤、人工呼吸机通气过度。(4) 水杨酸制剂中毒。(5) 低氧、CO化碳中毒、严重贫血、肺炎、肺水肿。【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呼吸深快,其他症状与代谢性碱中毒相似。【治疗】 以治疗原发病为主,伴有其他电解质紊乱者相应纠正。(1)用镇静剂降低呼吸频率及幅度,减少通气量;(2)带面罩回吸收自己的呼出气;(3)有条件可吸35%CO2的混合氧; 呼碱易致游离钙降低而发生抽搐,可适当补10%Ca-GS 12ml/kg.次。 混合性酸碱失衡 单纯性酸碱失衡肺肾代偿预期公式原发性失衡 原发反应 代偿反应 预期代偿公式 限度代谢性酸中毒 HCO3 PCO2 PCO2=1.5x【HCO3】+82 1.33KPa(10mmHg)代谢性碱中毒 HCO3 PCO2 PCO2=0.9x【HCO3】+92 7.33KPa(55mmHg)呼吸性酸中毒 PCO2 HCO3 急性【HCO3】PCO2 x 0.1 3 30mmol/L 慢性【HCO3】PCO2 x 0.35 3 45mmol/L呼吸性碱中毒 PCO2 HCO3 急性【HCO3】PCO2 x 0.2 2.5 18mmol/L 慢性【HCO3】PCO2 x 0.5 2.5 12mmol/L注【HCO3】单位为mmol/L,PCO2 mmHg。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这是混合型中较常见者。由于在呼吸障碍时CO2潴留和缺氧同时存在,并常伴有进食不足、脱水和休克等情况,因而导致乳酸和酮体等酸性产物大量增加,引起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酸中毒时体内【H+】增加,经缓冲代偿后【HCO3】减少、【H2CO3】增加。后者再分解为CO2和水,但由于呼吸功能障碍,CO2不能经肺排出,故进一步加重了CO2潴留,所以血液PH明显下降。【治疗】 (1) 积极治疗原发病,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插管、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使PH维持在正常范围。(2) 高AG型代谢性酸中毒,以纠正缺氧、控制感染和改善微循环为主;经机械通气改善肺部氧合功能后,代谢性酸中毒亦可减轻或完全纠正,仅少数需补给碱剂,碱性药物应在保证通气的前提下使用,PH明显降低时(PH7.20),应立即应用碱性药提高PH值。混合性酸碱失衡举例如下:例1 27床 张义俊之子 .男 1天 住院日期05.02.210.5.02.24 住院号212356 诊断:NRDS 呼衰项目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单位 参考值TCO2 10 23 20 23 20 mmol/L 23-37 PH 6.8 7.25 7.30 7.30 7.39 7.35-7.45 PCO2 57.5 49.4 40.0 43.3 31.6 mmHg 35-45 PO2 59 58 62 33 (V血) 38 (V血)mmHg 80-105 HCO3 8.6 21.6 19.2 21.5 19.2 mmol/L 22-26 Beecf -26.0 -6.0 -7.1 -5.0 -6.0 mmol/L -2.0-3.0 SaO2 60 83 89 56 73 % 9598 分析:患儿HCO38.6mmol/L,明显低于正常,提示代谢性酸中毒。按理PaCO2应下降,但患儿PCO257.5mmHg,反而高于正常范围。运用代偿公式PCO2=1.5x【HCO3】+82 , PCO2=【HCO3】x 1.5+828.6X1.5+82=18.922.9mmHg,而测定的PaCO2 57.5 mmHg,较预期PaCO2明显增高,说明CO2潴留,合并有呼吸性酸中毒存在。诊断:为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例2 26床 娄伟 男 10天 住院日期05.03.050.5.03.17 住院号 212614 诊断:肺炎 呼衰项目1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单位 参考值TCO2 30 32 31 31 mmol/L 23-37 PH 7.28 7.68 7.75 7.41 7.35-7.45 PCO2 58.9 26.0 22.0 47.0 mmHg 35-45 PO2 55 76 206 94 mmHg 80-105 HCO3 27.8 31.1 30.6 29.6 mmol/L 22-26 Beecf 1.0 11.0 12.0 5.0 mmol/L 2.03.0 SaO2 80 98 100 97 % 9598 分析:第1次血气:患儿PH7.28,为酸血症,PCO2 58.9 mmHg ,提示呼酸。 是否存在代谢? 【HCO3】PCO2 x 0.1 3=(58.9-40)x 0.13 =18.9x 0.13=1.93 HCO3=24+1.93=22.9 28.9 mmol/L, 实测HCO3 = 27.8 mmol/L ,在代偿范围。 诊断:单纯性呼吸性酸中毒第2次血气:患儿PH7.68,为碱血症,PCO2 26.0 mmHg ,提示呼碱。但HCO331.1 mmol/L,本应降低,但反而高于正常,且Be 11.0 ,是否存在代谢? 【HCO3】PCO2 x 0.5 2.5=(40-26)x 0.5 2.5=72.5 HCO3应为24 72.5 = 172.5,而实际HCO331.1 mmol/L,说明存在代碱。诊断: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为代谢性碱中毒。(通过应用镇静药、调整呼吸机参数、补充NaCL等,第4次血气基本恢复正常)附:项目2/日期 5/3 7/3 8/3 正常值K+ 4.01 4.09 3.88 0.355.60 Na+ 140 134 138 135145 CL 103 96 99 98106 例3 27床 李光英之子 男 3小时 住院日期05.03.180.5.03 住院号 212614 诊断:肺炎 呼衰项目1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单位 参考值TCO2 22 19 mmol/L 23-37 PH 7.27 7.30 7.35-7.45 PCO2 44.9 35.4.0 mmHg 35-45 PO2 187(头罩) 117 (导管)停氧 mmHg 80-105 HCO3 20.4 17.5 mmol/L 22-26 Beecf -7.0 -9.0 mmol/L - 2.0-3.0 SaO2 99 98 % 9598 AG 17.8 18.2 816第1次血气:因HCO3 20.4 mmol/L ,Be -7.0,AG 17.8,存在代酸。PCO2=1.5x【HCO3】+82 =1.5 x20.4+82 =38.6 2 =40.6 36.6 而实际PCO2 44.9 mmHg ,高于代偿值,说明存在呼酸。诊断:为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第2次血气:因HCO3 17.5 mmol/L ,Be -9.0,AG 18.2,存在代酸。PCO2=1.5x【HCO3】+82 =1.5 x17.5+82 =34.25+8 2 =32.25 36.25 实际PCO2 35.4 mmHg ,在代偿范围内。说明呼酸已纠正。诊断:为代谢性酸中毒例4婴儿化脓性脑膜炎,有高热、嗜睡,表情呆滞,血气检查PH7.24,PCO240mmHg(1.33KPa10mmHg),HCO316mmol/L。分析:患儿PH低于正常,HCO316mmol/L,明显低于正常,提示代谢性酸中毒。按理PaCO2应下降,但患儿PCO240mmHg,在正常范围。运用代偿公式PCO2=1.5x【HCO3】+82 PCO2=【HCO3】x 1.5+8216X1.5+8+-2=3034mmHg,测定的PaCO2较预期PaCO2明显增高,说明CO2潴留,合并有呼吸性酸中毒存在。诊断:为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例5 患儿出生时中度窒息,出生后有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吸入性肺炎,第4天血气检查PH7.35, PaCO2 7.56KPa(56.7 mmHg),HCO340.8mmol/L,K+2.0 mmol/L,Na+105 mmol/L,CL80 mmol/L。分析:患儿PH7.35, HCO340.8mmol/L,提示代谢性碱中毒可能。其PaCO2的代偿预期值为40.8X0.936.72mmol/L,其较实测PaCO2为低,说明有CO2潴留。诊断:为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 例6 婴儿因频繁呕吐腹泻伴中度失水入院,血气检查PH7.40, PaCO2 5.32KPa(40mmHg),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