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防冠心病有很多方法: 一、良好的饮食习惯: 采取正确的饮食结构并按一些简单易行的规则进食,可以大大降低患心血管病的危险。 意大利抗血栓联合会得出的结论是:多吃面包、面条和五谷杂粮,最好是全麦面粉制品;多吃水果蔬菜,最好生吃;多吃豆制品,少吃肉,多吃鱼;完全食用植物油;进食时配上葡萄酒,最好是红葡萄酒。 二、科学锻炼 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对预防肥胖、锻炼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调整血脂代谢均有裨益,是预防冠心病的一项积极措施。 科学锻炼要求,运动强度为运动时每分钟最大心率加年龄达到170-180。运动频率为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根据身体情况、年龄、心脏功能状态来确定,以不过多增加心脏负担和不引起不适感觉为原则。运动的方式以进行需氧活动为宜,如散步、慢跑、慢骑自行车、打太极拳、做保健操等,尽量避免有闭气动作的活动,如举重等。活动与运动要循序渐进,要有规律性、持久性,不宜作剧烈活动。剧烈活动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如需做剧烈活动,凡35岁以上或有冠心病易患因素者,均应先做运动心电图。运动的速度以使心率不超过210减年龄即可,运动前应有510分钟的准备活动,可做一些有规律的重复的轻度活动,以使脉率逐渐增加至运动时的脉率,运动后也应有510分钟的恢复活动,以使四肢血液逐渐返回至中央循环。 三、多食用谷类和水果纤维 每天通过饮食多摄入10克食物纤维,可使冠心病发作和死亡的风险分别降低14和27。这一摄入量相当于每天至少吃3个苹果,据估计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约含纤维3克。 四、多食海洋鱼类、蔬菜、水果、豆类、橄榄油等。 海鱼,尤其是沙丁鱼、大马哈鱼、金枪鱼、鲈鱼、鲟鱼等富含欧米茄脂肪酸,这种特殊的脂肪酸可以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使甘油三酯降低。它还能改善心肌功能,减少心律失常和心房纤维性颤动。冠心病患者,每周吃次多脂肪的海鱼,每次克左右,可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心肌梗死。 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胡萝卜素,叶酸及其他一些抗氧化物质,从而使心血管系统得到有效保护。蔬菜和水果中所含的果胶类物质可有效结合胆固醇及脂肪,并将其排出体外,这对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每天要吃种蔬菜或水果,克至克。可从以下蔬菜和水果中选取,蔬菜有苦瓜、苤蓝、菜花、绿菜花(西兰花)、圆白菜、油菜、萝卜、胡萝卜、菠菜、南瓜,水果有刺梨、猕猴桃、鲜枣、草莓、西瓜、苹果、香蕉、橘子、葡萄等。 素有济世良药的大蒜,在防治心血管系统的疾病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每天吃瓣大蒜,经过一个月之后,可使血液中总胆固醇下降,大蒜中至少有种有效成分能减少肝脏合成胆固醇,它还能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实验证明,患有严重动脉硬化的兔子,饲以大蒜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有些动脉已经完全恢复正常,大蒜居然能使动脉粥样硬化产生逆转,实在太神奇了! 大豆是动脉的救星,心脏的卫士,并非天方夜谭,研究证明,饮食中用大豆制品代替肉类与乳制品,个星期之后,血液中总胆固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同时甘油三酯也相应下降,使动脉血管与心脏得到有效保护。大豆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害,从而能预防多种疾病。实验显示,饲以大豆的动物生命周期延长了。 每天适量进食一些坚果,如核桃、杏仁、榛子、花生、松子仁等可以防止心脏病。坚果富含抗氧化剂及单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液中的总胆固醇,抑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过程。坚果大都富含维生素它能使老化的动脉血管重现活力。因食用高脂肪食物而产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猴子,饲以维生素之后,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逐渐减轻,甚至出现逆转。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包括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卫生教育,对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冠状动脉病变进展,药物或手术防治心肌缺血、左室功能不全或严重心律失常,对再梗死或猝死高危险者尽量减少易患因素。 一、通过做好卫生宣传教育工作,使患者和家属对冠心病有所认识,在防治该病时给予积极的配合。 二、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一步发展或促其消退。 1、合理安排膳食。合理膳食以降低总脂肪、饱和性脂肪和胆固醇摄入,体重超重者要限制总热量,如血脂水平明显异常,可选用血脂调节剂。 2、力劝吸烟者戒烟。吸烟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血小板聚集,减低冠状动脉及侧支循环的储备能力,这些可使冠状动脉病变加重,易诱发再梗死。 3、参加体力活动和锻炼。 4、合并高血压病或糖尿病,应予以适当的控制。 三、抗血小板治疗。血小板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过程中,以及在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所导致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或猝死中都起着重要作用。阿司匹林是廉价易得的抗血小板制剂,副反应低,便于长期应用,尤对男性预防再梗死的作用很明显。 四、肾上腺素能阻滞剂,目前认为是心肌梗死后二级预防的有效药物。它可以降低心率而降低心肌耗氧量,预防心肌缺血及预防猝死。 五、钙拮抗剂,对心绞痛治疗效果卓著,但应用于心肌梗死后二级预防效果较差。 六、抗心律失常药物,受体阻断剂和胺碘酮预防猝死初见疗效,但目前预防猝死的注意点已从延缓传导转向抗交感神经兴奋、抗颤作用和延长心肌不应期的药物。 七、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治疗,应在梗死后近期采用上述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病情稳定后争取做冠脉造影,据病变情况选择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八、心肌梗死合并有心力衰竭者预后较差,应作进一步检查明确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以便考虑治疗对策。 冠心病心肌梗死后二级预防不仅能延长患者寿命,而且能提高生活质量和恢复工作能力,故应向每位患者积极宣传二级预防,从而有效地减少冠心病的病死率。 冠心病的预防及诊疗现状 访我国著名冠心病专家邵耕、许玉韵教授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第一杀手,而冠心病是其中的罪魁之一。看看冠心病可能造成的临床症状:心绞痛、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猝死等,哪一个不让人闻之色变。 邵耕教授和许玉韵教授都是我国著名的冠心病专家。邵教授已经80多岁了,50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冠心病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接受记者采访,谈到冠心病时,他说,最应该告诉读者的就是一个“早”字,一是早发现,二是早救治。 冠心病的发病现状和几个危险因素 据最新统计资料,2000年全世界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球各种原因总死亡人数的1/3,预计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增至2500万,而其中80%都在发展中国家。 邵教授说,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仅以他所在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为例,70年代,一年确诊的冠心病病例不过二三十例,到80年代,一年的病例六七十例,90年代,涨到100多例,到现在,每年二三百例。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也称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的血液供应来源于发自主动脉根部的左、右两支冠状动脉,这两条动脉及其分支常发生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管腔狭窄超过50%70%时,会致使心肌供血不足,甚至完全堵塞,出现心绞痛等明显的临床症状,这就是冠心病。 冠心病的病源至今尚不明确,但邵教授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却是很明确的。有些危险因素是不可改变的,如冠心病表现出的比较强的遗传特性。还有年龄因素。冠心病以老年人居多,女性比男性发病晚十年,女性发病一般在绝经后。不过近年来,冠心病露出年轻化的苗头,50岁左右的男性患者开始增加。 许玉韵教授说,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影响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病及其合并症所造成的死亡,是随着血压的升高而增加的。 2、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是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无论哪项异常都伴有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 3、糖尿病。现在有这样一种说法:得了糖尿病就相当于得过一次心梗。这个说法并不为过,因为糖尿病对全身的血管都有破坏作用。有研究发现,没有得过心梗的糖尿病患者与没有糖尿病的心梗患者具有相同的死亡危险,而患过心梗又患有糖尿病的患者,8年内有近一半死亡。糖尿病患者处于冠心病的高度威胁之中,都必须定期进行冠心病的检查。 4、吸烟。吸烟尤其对心血管毒害最重。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外围血管和冠状动脉收缩,并使血压升高。另外,还可使血中一氧化碳浓度增高,导致血液携带氧的能力下降,诱发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国外研究表明,男性吸烟者的总死亡率、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增加1.6倍。吸烟者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梗的相对危险比不吸烟者高2.3倍。 许教授说,如果家族有男性在65岁以前,女性在55岁以前发生冠心病,也要特别注意。其他危险因素还有肥胖、缺乏锻炼、长时期精神紧张和情绪因素等,焦虑、抑郁、情绪激动往往是冠心病的导火索。 心绞痛,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 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认识和重视心绞痛对预防心梗意义重大。邵教授说,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注意劳力型心绞痛,因为劳力型心绞痛症状非常明显,但往往被患者忽视。 劳力型心绞痛是指患者在安静休息时不会感到身体不适,然而在走路、爬楼、上坡或做其他运动时,心脏负担加重,所以出现胸闷、憋气等不适感。邵教授说,“心绞痛”这个名称对患者有些误导,因为心绞痛的感觉并不是“胸痛”,而是胸部闷、憋、堵、胀、发热等,部位在心前区、胸骨后,有拳头大小,发病过程持续一两分钟。一般患者停下来歇一会儿、休息休息就好了。 许多人出现这样的情况,以为年龄大了,体力不济,很正常,并未意识到这就是心绞痛。邵教授说:“在门诊中,许多患者都是这些不适屡屡出现,病情已经发展到明显限制日常生活的程度了才上医院。一问,好几年前就有这样的症状了。”所以说,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这些症状,就应该马上去医院检查。 上述症状在早期还属于慢性的稳定型的心绞痛。出现症状,有经验的患者含服硝酸甘油一两分钟就可缓解。如果发展为不稳定型的心绞痛,以上症状就会加重,疼痛加剧,时间延长,含服硝酸甘油效果不明显。倘若不活动、不劳累时也胸闷不适,甚至晚上睡觉时被憋醒的话,就要小心心梗了。 邵教授说,从稳定型心绞痛发展到不稳定型心绞痛,再发展为心梗,症状逐渐加重。这个过程其实患者心里是有数的。可能以前走两站地才开始难受,而现在一站地都走不下来了。患者要注意这些信号,早去医院检查,做相关治疗。 还有不少冠心病患者从来没有症状,许教授特别提醒有多项危险因素的人更要小心冠心病,要定期检查。 心肌梗死,冠心病最紧急的情况 心绞痛一般历时1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如果心绞痛持续时间延长,超过30分钟,患者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躁动不安、有濒死感,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就要意识到发生急性心梗了。 心梗多见于男性,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及便秘等都是常见诱因。这些原因都能直接或间接地使冠状动脉发生痉挛,使本来已经硬化、狭窄的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或者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血栓堵塞了冠状动脉,造成心肌长时间缺血缺氧,引起心肌局部坏死而发生心梗。 发生心梗并不可怕,关键是及早救治。死于冠心病的人,有一半到23死在了医院外面,许教授非常惋惜地说,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如果能够及时送到医院,或者及时就地进行心肺复苏,生命就能够得到挽救。 发病后,1小时到急诊,可挽救大部分坏死的心肌,6小时内来,好处也很大,12小时才到医院,效果就不好了。邵教授说,只要早来,目前的治疗手段是非常有效的,他有个亲戚前段时间发生心梗,半小时内到的医院,医生给他做了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冠状动脉扩张术,两周就完全恢复了。邵耕教授说,所以我们心血管学界有句名言,叫“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冠心病治疗技术的发展及5道防线 冠心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除了年龄和遗传因素外,影响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大多都是可以改变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要将血压、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血脂异常与饮食有关,所以要少吃动物性脂肪,同时要戒烟,加强锻炼,控制体重,平和心态,疏导不良情绪。 目前,针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还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服用硝酸甘油等硝酸脂类冠脉血管扩张剂不失为缓解心绞痛最有效的方法,但缺点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管狭窄。 许玉韵教授向记者介绍了近半个世纪以来冠心病治疗技术的发展。上世纪50年代是以保守治疗为主,针对症状使用药物,心梗的死亡率在40%50%;到了60年代,由于监控设备的使用,对病人的抢救更及时,心梗的死亡率有所降低;70年代心脏搭桥手术的成功是治疗冠心病的一大进步;此后的七八十年代,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以及支架扩张技术,都可以及时挽救心梗患者的生命,但是还有20%以上的病人会出现冠状动脉再狭窄;现在,通过使用带药的支架,可以防止血管壁增生以及血栓生成,再狭窄的可能性只有2%8%;同时搭桥手术也有很大的发展,使用动脉血管搭桥后,95%的血管保持5年以上的通畅,85%保持10年以上。 邵教授说:“治疗手段的进步是一方面,关键还依赖于,发生心梗,早送医院。” 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曾经说过,冠心病有5道防线。首先是防发病,要“防患于未然”;第二要防事件,冠心病患者要预防发生心梗、脑卒中(俗称中风)等严重事件;第三要防后果,发生心梗或脑卒中要及时送医院抢救,防止往更坏的方向发展;第四是防复发,防止心梗、脑卒中等复发;最后是防心力衰竭,反复发作心梗,心脏扩大最终容易发生心力衰竭。守好这5道防线,会有更多的人拥有一颗充满活力的心。怎样预防冠心病 全网发布:2011-06-23 02:20 发表者:周永平 (访问人次:2894) 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控制肥胖、心理平衡是预防冠心病的主要措施。乐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周永平1.合理膳食:要求饮食结构合理,营养平衡。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建议: (1)每日饮1袋牛奶,内含250毫克钙,补钙有助于降低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病,预防骨质疏松。我国的传统膳食普遍缺钙,这一点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2)每日摄入糖250290克,相当于主食300350克,肥胖者可酌减至150200克。(3)每日3份高蛋白食物,每份包括:瘦肉50克或大鸡蛋1个,或豆腐100克,或鸡腿1个,或鱼、鸡、鸭100克。(4)粗细粮搭配,食味不甜不咸,膳食中每日摄盐57克为佳。(5)不宜饱食。指在总量控制下分三餐或四餐进食,每餐七八分饱,有利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冠心病。不能每日只进两餐,严禁暴饮暴食,以免引起心绞痛及心肌梗塞。(6)吃油。冠心病病人,吃植物油较为合适,如麻油、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米糠油等,它们当中含有的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降低。植物油中所含的亚油酸、亚麻油酸等物质,提炼出来以后,还能作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至于动物油,如果没有心脑血管病,尤其是青少年,适当吃些还是很好的,因为动物油如肥猪肉、猪油、牛油和羊油等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和一定量的胆固醇,这些是人体的营养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有很大作用。但如果是冠心病患者,就要适当限制食用,因为动物油虽不含大量的胆固醇,但饱和脂肪酸能使血清中的胆固醇升高,不利于冠心病的康复。(7)水果、蔬菜及其他。每日食用500克水果及蔬菜,当然蔬菜可用适量植物油烹调。这样的食谱,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均能保证,热卡则按体重自行调整。水果中的苹果、葡萄、柑橘以及青菜多吃有益。能够降低胆固醇的食物有豆制品、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