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菇的生长条件及培养料制作技术.doc_第1页
双孢菇的生长条件及培养料制作技术.doc_第2页
双孢菇的生长条件及培养料制作技术.doc_第3页
双孢菇的生长条件及培养料制作技术.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孢菇的生长条件及培养料制作技术 目前,随着国内外对双孢菇的需求市场增大,双孢菇的人工栽培技术也逐步在成熟起来。在整个资源整合的大前提下,本文针对双孢菇培养料如何发酵做了详细介绍,也是对整个农业有机链的从新整合,更经济更环保。 要想快速发酵出更优质的双孢菇培养料,首先要了解影响双孢菇生长的条件有哪些? 1、营养:双孢菇是一种腐生真菌,完全依靠培养料中的营养物质来生长发育。双孢菇可以利用的碳源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维生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等,必须依靠其他微生物以及双孢菇菌菌丝分泌的酶将它们分解为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后,才能吸收利用。双孢菇可以利用的氮源有尿素、铵盐、蛋白胨、氨基酸等,双孢菇生长还需要一定的磷、钾、钙等矿质元素及铁、钼等微量元素。因此,配制培养料时,除了用粪草等主要原料外,还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尿素、硫酸铵、过磷酸钙等化肥以及石膏、石灰,为促进培养料的快速发酵还可加入金宝贝食用菌栽培料发酵剂,以满足双孢菇生长发育的需要。 2、温度:菌丝生长的温度在533之间,其最适温度为2325,低于5生长缓慢,高于25菌丝生长虽快,但纤细无力,容易衰老,超过32菌丝易衰或发黄、倒状,以至于停止生长。 子实体在722均可形成,以1518为最适宜,在此温度范围内,出菇期仅维持3个月左右。在1318范围内,出菇期可维持6个月。在较低温度下所形成的子实体洁白、粗壮、菇形园整、肉厚、产量高。在子实体形成期间,尤其是从幼蕾到幼菇阶段,温度只能维持原温,不可使之回升,否则会造成大批薄皮硬开伞菇或大量菇蕾萎缩死亡。因为菌丝实质上象相互连通的“管子”,在较低温时菌丝相互扭结,形成菇蕾,养分借助菌丝细胞中原生质的流动集中运往菇蕾供生长发育,若温度回升,尤其是较高温度时间偏长,菌丝又把菇蕾中的养分输送给周围的菌丝,供菌丝蔓延生长,结果使大批幼菌蕾死亡。孢子散发的温度以1820为最好,若超过27,就是相当成熟的子实体,也不会发出孢子。孢子萌发的温度以2426为最佳,过高或过低都会延长萌发时间或不萌发。 3、水分和湿度:双孢菇在生长期间需要的水分来源于培养料覆土和栽培场所的空气相对湿度。在双孢菇菌丝生长阶段,要求培养料的含水量在6065%。低于50%菌丝生长缓慢,绒毛菌丝多而纤细,不易形成子实体;高于70%培养料内氧气含量减少,双孢菇菌丝体生长同样会受到影响。覆土层的湿度应保持在1820%左右,过干会影响菌丝体和幼菇发育,并使双孢菇品质下降。出菇期间,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90%之间。若超过95%,菌盖上会长期留存水滴,容易发生各种细菌性病斑;若低于70%会使菌盖表面变硬,甚至发生龟裂,易空心;若低于50%,小菇蕾会枯萎死亡,停止出菇。 4、空气:双孢菇属好气性真菌,无论是菌丝生长阶段还是子实体发生期间,都需要充足的新鲜空气。在发菌阶段CO2浓度应控制在0.0340.1%内。出菇阶段若超过0.1%,则菌盖小,菌柄细长,极易开伞;若CO2浓度高于0.5%,就会抑制子实体分化,停止出菇,同时培养料内的绒毛菌丝生长旺盛,长到覆土的表面。因此,应及时通风换气,供以充足的新鲜空气。 5、光照:双孢菇生长不需要光线,整个过程可在完全黑暗条件下进行。在黑暗环境下长出的子实体颜色洁白、朵形圆整、质量较好。但子实体生成时,最好能有散射光的刺激,此时,菇房光线也不宜过亮,如光线过亮菇体表面易干燥变黄,品质下降。 6、酸碱度(PH值):双孢菇菌丝在PH值5.88.0之间均可生长,最适宜的PH值是7左右。由于菌丝体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碳酸和草酸,这些有机酸积累在培养料和覆土层里会使菌丝生活的环境逐渐变酸,PH值下降。因此,在播种时,培养料的PH值应调节至7.88.0之间;土粒的PH值调至8.0左右,这样既有利于菌丝生长,又能抑制霉菌的发生。 了解过影响双孢菇生长的条件后,接下来介绍一下双孢菇培养料的制作方法。1、培养料的配方及对各种料的要求 (1)配方:麦秸6000kg、干牛粪6000kg、尿素80kg、碳酸氢铵50kg,过磷酸钙150kg、石灰200kg、饼肥200kg、金宝贝食用菌栽培料发酵剂6kg,米糠或麦麸60kg。 (2)物料要求:麦秸要选择鲜黄无霉变,晒干。凡是霉烂被雨淋过的稻草均不能用。粉碎干牛粪的纯度要求在80%以上。如含土多,要适当增加牛粪的用量。 (3)粪草的比例一般为4:6或5:5,粪少草多时应加饼肥。 在配制培养料中,粪过多、草少,培养料通气差;而草多粪少、培养料虽通气性好,但养分差。因此堆制时,除粪草外,还应增加饼肥和化肥,以补充养分,增加松通性。 2、培养料堆制前的处理方法 (1)培养料的预湿:先把稻草切成23cm长,用5%的石灰水浸泡4小时捞出。 (2)预堆:将浸泡后的麦秸与牛粪和饼肥、过磷酸钙、石膏、碳酸钙,粉碎后混合均匀混合并先用米糠或麦麸将金宝贝食用菌栽培料发酵剂稀释后均匀的撒入物料中,充分将物料混拌均匀,准备建堆。 3、建堆及翻堆 (1)建堆前的准备:建堆前把过磷酸钙、尿素、石膏、碳酸钙,粉碎后混合均匀,然后再与预湿好的牛粪、饼肥,充分混合,配成混合料边建堆边撒入食用菌栽培料发酵剂,同时用尿素水喷施保持物料含水量60%-65%(判断手法是:手抓一把物料,指缝见水印但不滴水,落地即散为宜),堆宽2米,高1.5米,长度任意。(2)翻堆:建堆后3天内温度可升到70-75,此时进行第一次翻堆。34天温度再次达到65时再进行一次翻倒, 4、控温发酵初期温度可能迅速升至70-75属于正常,但应立即翻倒,不能长期保持75以上的高温,否则会造成培养料养分较大损耗,影响产量。后期采取撤去覆盖物、增加打孔密度、补水、降低堆高、翻倒等措施将温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5、调湿伴随着料堆温度的急剧升高和热量的不断积聚,物料中的水分会大量蒸发散失,故翻倒的同时,还应视具体情况及时补水(补0.5%生石灰水为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