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力与物体的平衡第一模块:力的合成与分解夯实基础知识1、合力和力的合成:一个力产生的效果如果能跟原来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出来。共点的两个力F1,F2的合力F的大小,与它们的夹角有关,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F1与F2同向时合力最大,F1与F2反向时合力最小,合力大小的取值范围是 | F1F2|F(F1F2)3、三角形法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1,F2的合力,可以把F1,F2首尾相接地画出来,把F1,F2的另外两端连接起来,则此连线就表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4、分力与力的分解:如果几个力的作用效果跟原来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叫原来那个力的分力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5、分解原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同样,由力的分解所遵循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如不加任何限制而将某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则可以得到无数种分解的方式,这是毫无意义的。通常作力的分解时所加的限制有两种:按照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按照所建立的直角坐标将力作正交分解6、正交分解法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求其合力,可将各个力沿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直行正交分解,然后再分别沿这两个方向求出合力,正交分解法是处理多个力作用用问题的基本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对、方向选择时,尽可能使落在、轴上的力多;被分解的力尽可能是已知力。步骤为:正确选择直角坐标系,一般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原点,水平方向或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为X轴,使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正交分解各力,即分别将各力投影在坐标轴上,分别求出坐标轴上各力投影的合力。分别求出轴方向上的各分力的合力Fx和轴方向上各分力的合力Fy。Fx=F1xF2xFnx Fy =F1yF2yFny利用勾股定理及三角函数,求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共点力合力的大小为F=,合力方向与X轴夹角第二模块: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夯实基础知识物体受力情况的分析(1)物体受力情况分析的理解:把某个特定的物体在某个特定的物理环境中所受到的力一个不漏,一个不重地找出来,并画出定性的受力示意图。(2)物体受力情况分析的方法:通常需要采用“隔离法”,通常需要按照某种顺序逐一进行受力情况分析,而相对合理的顺序则是先找重力,再找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最后分析其它力(场力、浮力等)。重力是否有;弹力看四周;分析摩擦力;不忘电磁浮(3)受力分析的几个步骤灵活选择研究对象:也就是说根据解题的目的,从体系中隔离出所要研究的某一个物体,或从物体中隔离出某一部分作为单独的研究对象,对它进行受力分析 所选择的研究对象要与周围环境联系密切并且已知量尽量多;对于较复杂问题,由于物体系各部分相互制约,有时要同时隔离几个研究对象才能解决问题究竟怎样选择研究对象要依题意灵活处理对研究对象周围环境进行分析:除了重力外查看哪些物体与研究对象直接接触,对它有力的作用凡是直接接触的环境都不能漏掉分析,而不直接接触的环境千万不要考虑进来然后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进行力的分析,根据各种力的产生条件和所满足的物理规律,确定它们的存在或大小、方向、作用点审查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是平衡态还是加速状态等等,根据它所处的状态有时可以确定某些力是否存在或对某些力的方向作出判断根据上述分析,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图;把各力的方向、作用点(线)准确地表示出来(4)物体受力情况分析的依据:在具体的受力分析过程中,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某个力的依据通常有如下三个。从力的概念判断,寻找施力物体;从力的性质判断,寻找产生原因;从力的效果判断,寻找是否产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六平衡概念的理解及平衡条件的归纳1共点力:物体受到的各力的作用线或作用线的延长线能相交于一点的力2平衡状态:在共点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合力为零,即0说明;三力汇交原理:当物体受到三个非平行的共点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必交于一点;物体受到N个共点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取出其中的一个力,则这个力必与剩下的(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平衡问题,则其平衡条件为:FX合=0,FY合=0;4力的平衡:作用在物体上几个力的合力为零,这种情形叫做力的平衡5解决力的平衡问题常用的方法确定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建立适当坐标;列出平衡方程题型解析类型题: 矢量运算 常见的矢量有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动量、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等(1)在受力分析时要明确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有合无分,有分无合”,不要多添力或少力。(2)合力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分力,它的大小依赖于两分力之间的夹角的大小(3)矢量运算一般用平行四边形法则。但可推广至三角形法则、多边形法则或正交分解法等。而标量运算遵循一般的代数法则无论选取什么坐标系,标量的数值恒保持不变。(4)矢量和标量的乘积仍为矢量。矢量和矢量的乘积,可构成新的标量,也可构成新的矢量,构成标量的乘积叫标积;构成矢量的乘积叫矢积。如功、功率等的计算是采用两个矢量的标积;洛伦兹力等的计算是采用两个矢量的矢积。(5)多边形法:将这些矢量的箭尾与箭头依次相连接,然后将第一个矢量的箭尾连到最末一个矢量的箭头的矢量,就是所要求的合矢量。其大小和方向与相加次序无关。矢量减法是矢量加法的逆运算。(6)矢量的分解虽然是矢量合成的逆运算,但无其他限制,同一个矢量可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矢量。因此,把一个矢量分解为两个分矢量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分解。如已知两个不平行分矢量的方向或已知一个分矢量的大小和方向,分解是唯一的。abcxyo【例题】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绝缘金属小球a、b、c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c球在xOy坐标系原点O上。a和c带正电,b带负电,a所带电荷量比b所带电荷量少。关于c受到a和b的静电力的合力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A从原点指向第I象限B从原点指向第II象限C从原点指向第III象限D从原点指向第IV象限类型题: 弄清合力大小的范围的确定方法 【例题】四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2N、3N、4N、12N,它们的合力最大值为_,它们的合力最小值为_解析:它们的合力最大值Fmax=(2+3+4+12)N=21N,因为Fm=12N(2+3+4)N,所以它们的合力最小值为(12-2-3-4)=3N类型题: 处理平衡问题的几种方法 常用数学方法一菱形转化为直角三角形:如果两分力大小相等,则以这两分力为邻边所作的平行四边形是一个菱形而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相互垂直,可将菱形分成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于是菱形转化成为直角三角形二相似三角形法:如果在对力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运算的过程中,力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相似,则可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等性质求解三正交分解法: 建立直角坐标系,将各力分解到x轴和y轴上,运用两坐标轴上的合力等于零的条件。多用于三个以上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值得注意的是:对x、y轴的方向的选择,尽可能使落在坐标轴上的力多,被分解的力尽可能是已知力,不宜分解待求力。常用物理方法一隔离法:为了弄清系统(连接体)内某个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一般可采用隔离法运用隔离法解题的基本步骤是:(1)明确研究对象或过程、状态;(2)将某个研究对象或某段运动过程、或某个状态从全过程中隔离出来;(3)画出某状态下的受力图或运动过程示意图;(4)选用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二整体法:当只涉及研究系统而不涉及系统内部某些物体的力和运动时,一般可采用整体法运用整体法解题的基本步骤是:(1)明确研究的系统或运动的全过程;(2)画出系统整体的受力图或运动全过程的示意图;(3)选用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1合成分解法利用力的合成与分解能解决三力平衡的问题,具体求解时有两种思路:一是将某力沿另两力的反方向进行分解,将三力转化为四力,构成两对平衡力。二是某二力进行合成,将三力转化为二力,构成一对平衡力m1m2o【例题】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和m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1的小球与O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60两小球的质量比为 ABCD解析:本题有多种解法,正弦定理、相似三角形、正交分解等,此处用正弦定理受力分析如图,等腰三角OAB中,=60故OAB=OBA=60则有几何关系得:三角形DCA中,CDA=30,DCA=120由正弦定理有:m1m2ONTBm1gDA所以:正确选项为A2三角形相似法“相似三角形”的主要性质是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在物理中,一般地,当涉及到矢量运算,又构建了三角形时,可考虑用相似三角形。【例题】如图所示,支架ABC,其中,在B点挂一重物,求AB、BC上的受力。ABCG解析: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杆AB受到拉力作用为,杆BC受到支持力为,这两个力的合力与重力G等大反向,显然由矢量构造的三角形与图中相似,由对应边成比例得:把,代入上式,可解得,。【例题】如图所示,光滑大球固定不动,它的正上方有一个定滑轮,放在大球上的光滑小球(可视为质点)用细绳连接,并绕过定滑轮,当人用力F缓慢拉动细绳时,小球所受支持力为N,则N,F的变化情况是:( )OFA都变大; BN不变,F变小;C都变小; DN变小, F不变。答案B【例题】如图所示,小圆环重G,固定的竖直大环的半径为R。轻弹簧原长为L(LF2F3 BF1F3F2CF3F1F2 DF2F1F36、整体法:当系统有多个物体时,选取研究对象一般先整体考虑,若不能解答问题时,再隔离考虑OABPQ【例题】有一个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 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上套有小P,OB上套有小环Q,两环质量均为m,两环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所示)。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杆对P环的支持力FN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B)AFN不变,f变大 BFN不变,f变小 CFN变大,f变大 DFN变大,f变小【例题】用轻质细线把两个质量未知的小球悬挂起来,如图所示,今对小球a持续施加一个向左偏下30的恒力,并对小球b持续施加一个向右偏上30的同样大小的恒力,最后达到平衡,表示平衡状态的图可能是(A)a bA B C D【例题】所示,质量为M的直角三棱柱A放在水平地面上,三棱柱的斜面是光滑的,且斜面倾角为。质量为m的光滑球放在三棱柱和光滑竖直墙壁之间,A和B都处于静止状态,求地面对三棱柱支持力和摩擦力各为多少?AB解析:N=(M+m)g f=F=mgtan【例题】如图所示,四个木块在水平力F1和F2作用下静止于水平桌面上,且F1=3N,F2=2N,则:(ABD)F1F2ABCDA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3N,方向与F2相同BB对C的摩擦力大小为3N,方向与F1相同CD对C的摩擦力大小为1N,方向与F2相同D桌面对D的摩擦力大小为1N,方向与F2相同【例题】物体B放在物体A上,A、B的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如图),当两者以相同的初速度靠惯性沿光滑固定斜面C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C)BCAAA受到B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上。BA受到B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下。CA、B之间的摩擦力为零。DA、B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取决于A、B表面的性质。【例题】如图所示,人的质量为60kg, 人所站立的木板质量为40kg ,人用100N的水平拉力拉绳时,人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而人和木板恰能作匀速直线运动。求:人受到的摩擦力和木板地面的动摩擦因数(g =10N/kg)。解析:100N 0.2【例题】两个半径均为r、质量均为m的光滑圆球,置于半径为R(rR 2r)的圆柱形筒内。下列关于A、B、C、D四点的弹力大小FA、FB、FC、FD ,正确的是:( abc )ABCDOOAFD = FA; BFB = 2mg ; CFD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mg ; DFC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mg。7、三力汇交原理:物体受三个不平行外力作用而平衡,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在同一平面上,而且必为共点力。【例题】均匀直棒上端用细绳悬吊,在下端施加一个水平作用力,平衡后棒能否处于图所示位置?【例题】如图所示,一根重8N的均匀木棒AB,其A端用绳吊在O点,今用6牛的水平力F作用于棒的B端,求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成多大时木棒AB才平衡?(利用平衡条件推论:物体在几个共面非平行的力作用下处于平衡时,则这几个力必定共点来求解)解析:37【例题】如图所示。用两根细绳把重为G的棒悬挂起来呈水平状态,一根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另一根绳子与水平天花板的夹角也为30,设棒的长度为1.2m,那么棒的重心到其左端A的距离是多少?解析:0.9m【例题】如图所示,一梯(不计重力)斜靠在光滑墙壁上,今有一重为G的人从地面沿梯上爬,设地面的摩擦力足够大,在人上爬过程中,墙对梯的支持力N和地面对梯的作用力F的变化是(B )AN由小变大,F由大变小BN由小变大,F由小变大CN由大变小,F由大变小DN由大变小,F由小变大8、临界状态处理方法假设法某种物理现象变化为另一种物理现象的转折状态叫做临界状态,平衡物体的临界状态是指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将要破坏、而尚未破坏的状态。解答平衡物体的临界问题时可用假设法。运用假设法解题的基本步骤是:明确研究对象;画受力图;假设可发生的临界现象;列出满足所发生的临界现象的平衡方程求解。【例题】如图所示,能承受最大拉力为10 N的细线OA与竖解直方向成45角,能承受最大拉力为5 N的细线OB水平,细线OC能承受足够大的拉力,为使OA、OB均不被拉断,OC下端所悬挂物体的最大重力是多少?解析:当OC下端所悬物重不断增大时。细线OA、OB所受的拉力同时增大。为了判断哪根细线先被拉断,可选O点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2-36所示,利用假设,分别假设OA、OB达最大值时,看另一细线是否达到最大值,从而得到结果。取O点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2-36所示,假设OB不会被拉断,且OA上的拉力先达到最大值,即F1=10N,根据平衡条件有由于F2大于OB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所以在物重逐渐增大时,细线OB先被拉断。再假设OB线上的拉力刚好达到最大值(即F2max5 N)。处于将被拉断的临界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有Gmax=F2max=5 N【例题】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为2kg,两根轻绳AB和AC(LAB=2LAC)的一端连接于竖直墙上,另一端系于物体上,在物体上另施加一个方向与水平线成=600的拉力F,若要使两绳都能伸直,求拉力F的大小范围。ABCF解析:。9、平衡问题中的极值问题在研究平衡问题中某些物理量变化时出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现象称为极值问题。求解极值问题有两种方法:方法1:解析法。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列方程,在解方程时采用数学知识求极值。通常用到数学知识有二次函数极值、讨论分式极值、三角函数极值以及几何法求极值等。方法2:图解法。根据物体平衡条件作出力的矢量图,如只受三个力,则这三个力构成封闭矢量三角形,然后根据图进行动态分析,确定最大值和最小值。【例题】重量为G的木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一人欲用最小的作用力F使木块做匀速运动,则此最小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应如何?解析:可见当时,F有最小值,即。GFFNFfxyGFFNFfGF1F用图解法分析:由于Ff=FN,故不论FN如何改变,Ff与FN的合力F1的方向都不会发生改变,如图30所示,合力F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一定为,可见F1、F和G三力平衡,应构成一个封闭三角形,当改变F与水平方向夹角时,F和F1的大小都会发生改变,且F与F1方向垂直时F的值最小。由几何关系知:类型题: 注意两类问题 (1)注意“死节”和“活节”问题。【例题】如图所示,长为5m的细绳的两端分别系于竖立在地面上相距为4m的两杆的顶端A、B ,绳上挂一个光滑的轻质挂钩,其下连着一个重为12N的物体,平衡时,问:AB绳中的张力T为多少? A点向上移动少许,重新平衡后,绳与水平面夹角,绳中张力如何变化?【例题】如图所示,AO、BO和CO三根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等,O为结点,OB与竖直方向夹角为,悬挂物质量为m。 OBACOA、OB、OC三根绳子拉力的大小 。 A点向上移动少许,重新平衡后,绳中张力如何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省固镇县2026届数学八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专利行业财务知识培训课程课件
- 入股分红协议书范文
- 智慧城市数据底座行业产业链全景解析
- 2025年公开交易方式下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书新范文
- 工商银行滁州市定远县2025秋招笔试金融学专练及答案
- 邮储银行上海市崇明区2025秋招笔试金融学专练及答案
- 中国银行新乡市牧野区2025秋招英文面试20问及高分答案
- 邮储银行永州市蓝山县2025秋招笔试管理营销专练及答案
- 工商银行北海市银海区2025秋招笔试英语阅读选词题专练30题及答案
- 管理咨询项目考核方案
- Unit 1~2单元月考测试(含答案) 2025-2026学年译林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
- 2025年五粮液笔试考试题及答案
- 第49部分:碳酸根、重碳酸根和氢氧根离子的测定 滴定法(报批稿)
- T/CAAM 0004-2023针刺临床试验中假针刺对照设置与报告指南
- 立陶宛语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论文
- 民宿的内涵专题课件
- 高一必修一英语单词默写表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 202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生产技术押密试题及答案
- 高标准农田设计实施方案(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