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申报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简况表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学位授予单位代码: 82201名称:理学学 科 门 类代码:07名称:地理学申请一级学科代码:0705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二九年十二月制说 明一、单位代码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标准中的代码填写。 二、学科门类名称、一级学科名称、学科专业名称及其代码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国家教育委员会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包括新增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填写。三、本表中涉及的人员均指人事关系隶属本单位的在编人员,兼职人员不计在内。除学术带头人简况外,表中涉及的成果(论文、专著、专利、科研奖项、教学成果等)指本学科人员署名本单位获得的成果,凡署名其他单位所获得的成果不填写、不统计。四、本表中的署名情况是指作者署名次序,填写格式为:N /M,N为本人排名次序,M为取得成果的总人数。论文的通讯作者可在N后加字母T进行标示。五、本表中填写的科研经费应是本学科实际获得并计入本单位财务账目的经费。六、本表中的招生人数、在学人数、获学位人数均包含各类研究生。七、本表的统计范围应确属本学科,内容必须属实。除另有说明外,所填报各项与时间相关的内容均截至2009年12月31日,时间填写至月。八、本表填写内容不涉及国家秘密并可公开。九、本表复制(复印)时,必须保持原格式不变,纸张限用A4规格,装订要整齐。本表封面之上,不得另加其他封面。 基本情况-1本一级学科点现有学位授权点情况学位授权点学科、专业名称批 准 时 间博士点硕士点(已是博士点的不再重复填写)-2本一级学科点现有重点学科情况级 别名 称批 准 部 门批 准 时 间国 家 级省 部 级-3 与本一级学科点相关的现有国家(部、省)重点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 称批 准 部 门批准时间“林业遥感与信息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林业局1995年 学科简介本一级学科点的特色、优势和申请的必要性(限1000字)依托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20世纪80年就开始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遥感研究,使林业行业成为是我国最早应用GIS技术的行业之一。“七五”国家攻关课题引进了国外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并进行GIS基础技术和环境遥感应用研究。“八五”期间开始自主GIS软件、遥感处理与分析软件研发,1995开发出国内首个基于windows平台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并在1996年科技部组织的国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测评中名列第一,居于国内领先地位;2000年开发出先进的遥感数据处理软件并得到科技部奖励。1995年成立国家林业局“林业遥感与信息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并建立林业资源与生态环境数据共享中心。学科所在的资源信息研究所下设5研究室、1重点开放实验室,现有职工74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务院参事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3人,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部、院级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9人;研究员16人,副研究员28人;具有博士学位28人,硕士学位22人。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5人。重点开放实验室拥有,仪器设备总值达3000余万元。本学科下设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遥感技术与应用、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虚拟现实技术与三维仿真、高性能地学计算与空间信息共享5个研究方向。优势在于以传统林业及与之联系密切的农、水、环境等部门和领域需求为目标,在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目标的指导下,深入研究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技术与应用、遥感信息机理与森林生物机制间的内在关系的基础上,建立集成3S技术的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通过对复杂的林学现象、过程及林业经营生产活动的可视化模拟,实现林学现象、过程和经营生产活动的过去反演、现实再现和未来预测,为改善生态环境、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森林资源清查效率、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分析模型、决策理论等,为实现全国森林资源的全面、动态目标管理提供技术支撑。申请的必要性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作为国家级林业科研单位,肩负为我国现代林业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高水平的科技、信息与人才的任务。为了适应我国建设现代林业需要,实现林业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需要开展以3S技术为基础的综合型林业信息技术研究。建立本学科点,可以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培养高层次的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人才;填补国内在林业地理信息方面研究生培养的空白;为促进地理信息技术在林业建设发挥更大作用提供支撑。林业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起源与应用部门,迫切需要加强相关学科建设,完善林业行业学位授权体系。注:此页不要另加附页。 学术队伍-1本一级学科点现有在编人员结构专业技术职务人数合计35岁以下36至45岁46至55岁56至60岁61岁以上具有博士学位人数具有硕士学位人数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12392017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2011081讲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151041-2本一级学科点的学科方向及其学术带头人、主要学术骨干学科方向姓名出生年月获博士学位年月专业技术职务及专家称谓培养博士生培养硕士生近五年获学位人数在学人数近五年获学位人数在学人数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唐小明1959.041990.07研究员1662谭炳香1966.092006.07研究员2刘鹏举1973.022007.07副研究员1遥感技术与应用李增元1959.021990.07研究员89武红敢1963.07研究员22陈尔学1968.082004.07研究员2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鞠洪波1956.072004.12研究员1831高志海1963.072003.07研究员2陆元昌1957.081999.09研究员35虚拟现实技术与三维仿真陈永富1963.022006.07研究员41雷相东1972.102000.07研究员23张怀清1973.122001.07副研究员13高性能地学计算与空间信息共享张 旭1964.07研究员113李志清1957.06研究员于新文1967.101999.07副研究员注:1.本学科所统计硕、博士研究生是指从事本研究方面,挂靠在森林经理学科下招收的研究生。 学科方向-1学科方向名称: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1-1本学科方向的特色、优势(限800字)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门介于信息科学、空间科学和管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计算机科学迅速发展的产物。它将空间数据处理、属性数据(结构化数据)处理、空间分析与模型分析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通过数据准备、系统建立、空间分析与模型分析,产生对生态建设、资源环境、区域规划、管理决策、灾害防治等有用的信息。20世纪80年我所就开始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是我国最早起步的行业之一。“七五”国家攻关课题引进了国外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并进行GIS基础技术和应用研究。“八五”期间开始自主GIS软件研发,1995开发出国内首个基于windows平台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并在1996年科技部组织的国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测评中名列第一,居于国内领先地位。随后在科技部支持下进行系统功能扩展与完善,并在全国多个部门进行了应用以推动产业化发展。林业行业应用领域首先对林火监测与扑救指挥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发了实用的国家级与区县级林火管理信息系统。于2000年开始进行基于组件的GIS软件研发,形成了具有林业特色的桌面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并开展了森林资源监测、生态公益林监管、营造林程管理等应用系统开发,已经在全国多个省市应用。同时在国家农业先进技术引进项目支撑下,对INSAR生成数字高程及基于DEM的空间分析、水文模拟等开展研究并开发了专题应用功能。 2004年为满足林业野外调查的需要,对嵌入式GIS进行了研究,集成GIS、GPS、RS、GPRS为一体,开发了适应林业多专题调查的智能数据采集软件并在生产中应用推广。同时适应林业信息化的需求,开展了基于空间数据服务的数字林业基础平台的研究,为我国林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决策提供服务。因此地理信息在我所的发展紧密结合应用需求,以应用驱动技术研究与软件开发,同时紧密结合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为林业信息化提供技术与保障。注:1该部分请按-2所填学科方向逐个填写,依次编为-1、-2、。2此页不要另加附页。-1-2本学科方向的学术带头人简况 姓名唐小明性别男出生年月1959.4专业技术职务及专家称谓研究员最高学位或最后学历(包括学校、专业、时间)博士,1990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经理工作单位(至院、系、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成果名称(获奖、论文、专著、发明专利等)获奖名称、等级及证书号,刊物名称及ISSN、检索号,出版单位及ISBN,专利授权号时间署名情况面向集成多监测平台的森林火灾监测信息系统设计林业资源管理ISSN 1002-662220092省级森林资源数据共享平台构架及资源整合的研究福建林学院学报ISSN 1001-389X20082基于边界锁定的二类调查方法研究林业科学ISSN 1001-748820062基于嵌入式GIS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采集系统林业科学ISSN 1001-748820062应用ViewGIS建立省级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实践湖南林业科技ISSN 1003-571020052目前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名 称来源起讫时间经费(万元)本人承担任务森林资源监测技术研究(2006BAD23B02)科技部科技支撑2006-2010500课题负责人指导研究生情况时间招生人数获学位人数博士生硕士生博士硕士2005年3212006年112007年2122008年1122009年111主讲课程情况时 间课 程 名 称学时授课主要对象2005-2010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40硕士生注:授课主要对象填写“博士生”或“硕士生”或“本科生”。-1-3本学科方向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发表论文情况(限填10篇)序号论 文 名 称作者(*)发表时间发表刊物、会议名称及检索号或ISSN 1Estimating Forest Crown Closure Using EO-1 Hyperion DataTan Bingxiang(1/4)2005The Proceedings of the 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hysical Measurements and Signature in Remote Sensing (ISPMSRS),ISTP检索(BEO75)2高光谱遥感森林信息提取研究进展谭炳香(1/5)2008林业科学研究ISSN 1001-14983遥感数据分析林区植被和土壤侵蚀特征谭炳香(1/2)2006林业科学ISSN 1001-74884基于OWL的森林资源数据智能化采集技术刘鹏举(1)2008北京林业大学学报,EI收录 (081111147233)5Web Service的PDA林火监测应用技术研究刘鹏举(2T/3)2008北京林业大学学报,EI收录 (082711351279)6智能化森林资源数据采集PDA软件研究刘鹏举(1/5)2007北京林业大学学报,EI收录 (072510663102)7基于栅格DEM与水流路径的黄土区沟缘线自动提取技术研究刘鹏举(1/5)2006北京林业大学学报,EI收录 (063910135919)8保持地貌特征的数字高程模型生成技术刘鹏举(1/5)2006北京林业大学学报,EI收录 (063710111636)9Forest Stand Mapping with data from Hyperion, ALI and ETMTan Bingxiang(1/4)2006Proceedings of SPIE,EI收录 (EI062910006162)10Hyperion高光谱数据的森林郁闭度定量估测研究谭炳香(1/5)2006北京林业大学学报,EI收录 (E06I6289996629)注:限填作者署名本单位发表的论文。(*)作者姓名后括号内填写署名情况。-1-4本学科方向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清单(限填10项)序号项目、课题名称(下达编号)来源起讫时间承担人(*)经费(万元)1森林资源监测技术研究(2006BAD23B02)科技部科技支撑2006-2010唐小明(1)5002林火空间扩散动态数据驱动自适应模拟技术研究(2006AA12Z213)科技部863课题2006-2009刘鹏举(1)1003基于智能客户端的省级林权协同管理系统(IFRIT20090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09-2011刘鹏举(1)1004中国水稻ENVISAT监测(2562)中国欧空局合作项目“龙计划”2004-2008谭炳香(1)605北京郊区土地结构遥感监测与生态效益评价研究以怀柔区为例(Z0006321000991)北京市科技计划研发攻关类课题2006-2009谭炳香(1)776东南亚地区森林资源与林火遥感监测与评估科技部863课题2008-2010谭炳香(2)34278910注:(*)承担人姓名后括号内填写署名情况。 学科方向-2学科方向名称:遥感技术与应用-2-1本学科方向的特色、优势(限800字)遥感技术与应用方向主要研究现代遥感技术综合应用于森林资源、生态环境、森林灾害、荒漠化、林业生态工程等调查和监测的技术和方法。重点研究基于遥感数据及地面样地、台站观测数据,提取森林资源与生态相关生物物理参数(森林类型、林分平均高、森林植被郁闭度、森林植被LAI、森林蓄积量、森林地上生物量和碳储量等)的多源数据处理技术及信息提取模型与方法;研发面向森林资源及生态监测业务化应用的遥感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软件。遥感技术与应用方向的特色:把遥感技术与我国传统林业及与之联系密切的农、水、环境等部门和领域相结合,在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目标的指导下,不断引入RS、GIS、GPS和其它行业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在深入研究森林资源与环境变化机理、揭示遥感信息机理与森林生物机制间的内在关系和林业空间信息结构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以机理模型为主体的充分利用空间信息的森林资源与环境管理系统,为改善生态环境、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森林资源清查效率、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分析模型、决策理论等,为实现全国森林资源的全面、动态目标管理提供技术支撑。遥感技术与应用方向在如下方面具有技术优势:1合成孔径雷达(SAR)与激光雷达(LiDAR)森林资源信息提取方面:在星载SAR、LiDAR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方面掌握了前沿核心技术,开发了具有自主产权的星载SAR、LiDAR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软件系统。在SAR、LiDAR森林散射机理,极化、极化干涉SAR、LiDAR森林资源信息定量反演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努力推动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向林业业务化应用的转化。2高光谱和高空间遥感数据森林资源信息提取方面:研究了高光谱数据辐射定标、大气纠正、高维数据分类等方面的关键算法和技术,开发了相应的软件原型系统;研究了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单木分割和小班区划技术,努力推进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的应用。3. 林业灾害和荒漠化遥感监测技术方面:在林火、病虫害、荒漠化遥感监测技术方面形成了丰厚的技术积累,长期运行中低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地面接收系统,建立了林火监测、预报和灾后评估运行系统,建立了森林病虫害监测管理系统。注:1该部分请按-2所填学科方向逐个填写,依次编为-1、-2、。2此页不要另加附页。-2-2本学科方向的学术带头人简况姓名李增元性别男出生年月1959.1专业技术职务及专家称谓研究员最高学位或最后学历(包括学校、专业、时间)博士,1990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草原科学工作单位(至院、系、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成果名称(获奖、论文、专著、发明专利等)获奖名称、等级及证书号,刊物名称及ISSN、检索号,出版单位及ISBN,专利授权号时间署名情况森林资源遥感监测技术与业务化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1Hyperion高光谱数据森林郁闭度定量估测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ISSN 1000-152220082尺度不变特征变换法在SAR影像匹配中的应用自动化学报ISSN 0254-415620082地形对大光斑激光雷达森林回波影响研究林业科学研究ISSN 1001-149820072Forest mapping using ENVISAT and ERS SAR data in Northeast of ChinaProceedings of IGARSS0620061目前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名 称来源起讫时间经费(万元)本人承担任务主动遥感散射机理与植被三维结构参数反演973课题2007-2011389.89主持国产遥感影像在林业灾害应急处理中的应用产业化示范工程发改委项目2009-20111500主持基于LiDAR和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林相图自动更新技术研究公益性行业专项2007-2010183主持指导研究生情况时间招生人数获学位人数博士生硕士生博士硕士2005年212006年212007年222008年132009年31主讲课程情况时 间课 程 名 称学时授课主要对象 无注:授课主要对象填写“博士生”或“硕士生”或“本科生”。-2-3本学科方向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发表论文情况(限填10篇)序号论 文 名 称作者(*)发表时间发表刊物、会议名称及检索号或ISSN 1星载SAR地形辐射校正模型及其效果评价陈尔学(1)2010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ISSN 1671-88602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Polarimetric Classification for Agricultural Crop Mapping陈尔学(1)2007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 Remote Sensing3机载激光雷达树高提取研究庞勇(1)2008遥感学报ISSN 1007-46194Validation of the ICEsat Vegetation Product using Crown-Area-Weighted Mean Height derived using Crown Delineation with Discrete Return Lidar Data庞勇(1)2008Canadian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5Hyperion高光谱数据森林郁闭度定量估测研究谭炳香(1)2008北京林业大学学报ISSN 1000-15226基于遥感的民勤绿洲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定量监测高志海(1)2006地理研究ISSN:1000-05857干旱地区植被指数(VI)的适宜性研究高志海(1)2006中国沙漠ISSN 1000-694X8基于ENVISAT-MERIS数据的过火区制图方法研究覃先林(1)2008遥感技术与应用ISSN 1004-03239Fuel Moisture Content Estimation Using Satellite data.覃先林(1)2008European Space Agency, Sp655.10林业生物灾害的监测调查技术研究进展武红敢(1)2008灾害学ISSN 1000-811X注:限填作者署名本单位发表的论文。(*)作者姓名后括号内填写署名情况。-2-4本学科方向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清单(限填10项)序号项目、课题名称(下达编号)来源起讫时间承担人(*)经费(万元)1主动遥感散射机理与植被三维结构参数反演(2007CB714404)9732007-2011李增元(1)389.892国产遥感影像在林业灾害应急处理中的应用产业化示范工程发改委2009-2011李增元(1)15003基于LiDAR和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林相图自动更新技术研究(200704019)公益性行业专项2007-2010李增元(1)1834面向地块的地物类型精细识别技术及其应用(2007AA12Z181)863课题2007-2010武红敢(1)4265多维度微波成像的陆地遥感应用研究(6089007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2009-2012陈尔学(1)1606多频多谱段遥感数据生态环境参数综合反演技术(200AA12Z146)863课题2009-2010陈尔学(1)4307波形激光雷达森林参数反演前沿技术研究(2007AA12Z173)863课题2007-2009庞勇(1)838荒漠化信息遥感定量提取技术研究(2006AA12Z108)863课题2006-2009高志海(1)929北京郊区土地结构遥感监测与生态效益评价研究以怀柔区为例(Z0006321000991)北京市科技攻关课题2006-2009谭炳香(1)7710院属实验林重要资源和林火预警监测技术研究(CAFYBB2007003)公益专项2007-2010覃先林(1)120注:(*)承担人姓名后括号内填写署名情况。 学科方向-3学科方向名称: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3-1本学科方向的特色、优势(限800字)基于3S技术的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作为新兴的综合型技术研究方向,具有技术发展迅速、学科交叉渗透、应用前景广阔等显著特点。学科主要研究林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信息获取、管理、分析、处理、服务等理论、方法、技术及系统,把信息管理、信息处理和信息服务理论与技术应用到林业各学科的发展、林业与生态环境建设之中。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的发展将不断提高林业信息资源的管理、分析和应用水平,促进信息资源共享,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和宏观管理以及林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监督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通过该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应用,加快林业与生态环境步伐,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科学方向的特色和优势为主要包括数据库技术、监测与管理技术、分析与服务技术等。(1)数据库技术主要研究内容:面向对象的多源海量数据的一体化管理技术;集成/分布式数据库管理技术;数据仓库技术;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技术;资源与环境数据组织模型;数据安全、更新和维护技术等。(2)监测与管理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基于3S技术的森林资源与生态系统监测与管理系统;湿地资源监测、管理与评估系统、荒漠化监测与管理系统;林业生态工程监测、管理与评价系统;林业灾害(病虫害、火灾、沙尘暴、荒漠化)监测、管理、预警系统;林业自动化办公系统;林业电子商务(政务)系统;林业企业管理系统(ERP)等。(3)分析与服务技术主要研究内容:空间数据分析模型;多源数据综合分析技术;3S技术集成与综合应用技术;资源与环境资源预测模拟系统;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资源与环境信息服务系统等。注:1该部分请按-2所填学科方向逐个填写,依次编为-1、-2、。2此页不要另加附页。-3-2本学科方向的学术带头人简况 姓名鞠洪波性别男出生年月1956.7专业技术职务及专家称谓研究员最高学位或最后学历(包括学校、专业、时间)博士,200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工作单位(至院、系、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成果名称(获奖、论文、专著、发明专利等)获奖名称、等级及证书号,刊物名称及ISSN、检索号,出版单位及ISBN,专利授权号时间署名情况沙尘暴监测技术研究梁希科技二等奖20051沙尘暴监测技术中国林业出版社ISBN 978750385203920081西昌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的景观格局变化林业科学ISSN 1001-748820062基于遥感数据的富阳市竹子资源动态变化研究林业科学研究ISSN 1001-149820082目前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名 称来源起讫时间经费(万元)本人承担任务综合监测技术体系集成与应用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课题2006.6-2010.12700主持指导研究生情况时间招生人数获学位人数博士生硕士生博士硕士2005年112006年112007年2112008年412009年2主讲课程情况时 间课 程 名 称学时授课主要对象2005年2010年3S技术进展2博士生注:授课主要对象填写“博士生”或“硕士生”或“本科生”。-3-3本学科方向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发表论文情况(限填10篇)序号论 文 名 称作者(*)发表时间发表刊物、会议名称及检索号或ISSN 1西昌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的景观格局变化鞠洪波(2)2006林业科学ISSN 1001-74882基于遥感数据的富阳市竹子资源动态变化研究鞠洪波(2)2008林业科学研究ISSN 1001-14983Research on Variation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Wetland Resource in Khanka Lake Nature Reserve张怀清(1)2009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System and Knowledge Discovery,2009(EI/ISTP)4Study on Change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 Model of Wetland Types in Yancheng张怀清(1)2009Proceedings of the 2009 WRI Global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Systems, GCIS.2009(EI/ISTP)5Study on the Dynamic Monitoring and Succession Analysis of Wetland Types in Dongting Lake Area张怀清(1)2009Proceedings of the 2nd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09IEEE(EI/ISTP)6盐城湿地类型变化预测技术研究张怀清(1)2009地理研究ISSN:1000-05857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退耕还林树冠遥感信息提取研究黄建文(1)2006林业科学ISSN 1001-74888退耕还林造林决策支持系统开发张怀清(2)2006林业科学ISSN 1001-74889退耕还林工程监测评价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张怀清(2)2007西北农林科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ISSN 1671-938710林业生态工程监测系统中图层管理和成图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张怀清(2)2006林业科学ISSN 1001-7488注:限填作者署名本单位发表的论文。(*)作者姓名后括号内填写署名情况。-3-4本学科方向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清单(限填10项)序号项目、课题名称(下达编号)来源起讫时间承担人(*)经费(万元)1综合监测技术体系集成与应用示范(2006BAD23B0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2010鞠洪波(1)7002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监测评价”(2003DLA6N014)国家科技公益型项目2003-2006鞠洪波(1)1703湿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监测评价技术研究(2004DIB3J105)科研院所社会公益项目2004-2006鞠洪波(1)954自然保护区资源与灾害监测及信息技术示范(04EFN21670034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4-2006鞠洪波(1)605湿地资源保护与湿地生态建设对策研究(2008ZCYJ04)中国科协政策类课题2008-2009鞠洪波(1)356基于3S技术的北京湿地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设(D08040600370804)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2008-2010张怀清(1)1607湿地资源信息提取与动态模型技术研究”专题(2006BAD23B030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2006-2010张怀清(1)1208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三江源典型区湿地变化研究(IFRIT200906)中央科研院所基金2009-2011刘 华(1)29注:(*)承担人姓名后括号内填写署名情况。 学科方向-4学科方向名称:虚拟现实技术与三维仿真-4-1本学科方向的特色、优势(限800字)虚拟现实技术与三维仿真,是以林学知识、规律和模型为基础,结合计算机、系统仿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技术手段,以森林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复杂的林学现象、过程及林业经营生产活动的可视化模拟,实现林学现象、过程和经营生产活动的过去反演、现实再现和未来预测,解决复杂森林管理问题、科学协同决策的新技术,为林业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一个直观、形象和逼真的林业三维仿真研究和工作平台,模拟森林生长与变化、森林经营与管理过程,为林业科学研究及经营管理提供准确、全新的决策平台。学科方向的核心理论技术:(1)虚拟现实建模技术:虚拟植物三维形态、结构仿真模拟;植物生长模拟。虚拟林分结构三维仿真模拟技术、林分生长仿真模拟技术;林分结构与生长耦合仿真模拟技术;多种媒体融合、光照合成和虚实结合等新技术;虚拟对象情感与行为特性建模表现技术;森林经营环境和行为过程建模表现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等。 (2)人机交互虚拟仿真技术: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信息处理和显示技术;虚拟环境中的多通道交互信息融合与显示技术;可伸缩的高分辨率投影显示技术;沉浸感的显示方法与技术等;虚拟森林经营:虚拟森林环境构建技术;景观仿真;森林经营措施仿真模拟。(3)分布式虚拟环境与高性能虚拟仿真技术:支持分布式大规模虚拟仿真应用的并行计算技术;分布式应用环境中多用户远程协同交互技术等;分布式森林环境与经营仿真;大规模复杂场景快速建模与实时绘制新技术;高性能虚拟计算与时空管理技术。学科方向的特色和优势:(1)森林形态、结构、功能三维仿真模拟:包括树木、林分、森林形态模型,生理生态功能模型,林业经验模型的集成和藕合机制研究。(2)林业生产经营仿真模拟:结合林业生产经营实践,研究林业生产经营活动、措施、过程、结果和效果的仿真模拟。(3)交互式虚拟仿真:包括沉浸式林业虚拟环境技术,交互式三维场景可视化技术,海量、大场景和高性能虚拟仿真计算技术等。注:1该部分请按-2所填学科方向逐个填写,依次编为-1、-2、。2此页不要另加附页。-4-2本学科方向的学术带头人简况 姓名陈永富性别男出生年月1963.2专业技术职务及专家称谓研究员最高学位或最后学历(包括学校、专业、时间)博士,2006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经理学工作单位(至院、系、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成果名称(获奖、论文、专著、发明专利等)获奖名称、等级及证书号,刊物名称及ISSN、检索号,出版单位及ISBN,专利授权号时间署名情况中国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宗教监测框架研究获梁希科技一等奖20078沙尘暴监测技术研究梁希科技二等奖20052沙尘暴监测技术中国林业出版社ISBN:978750385203920082桉树短周期人工立地质量评价模型建立林业科学研究ISSN 1001-149820082Quickbird遥感资料监测植被覆盖度的研究林业科学研究ISSN 1001-149820052目前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名 称来源起讫时间经费(万元)本人承担任务国家重点林业工程监测技术研究(2006BAD23B0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2010500主持集体林权典型区域资源动态监测与评价体系研究(200804026)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2008-2010134技术负责人指导研究生情况时间招生人数获学位人数博士生硕士生博士硕士2005年12006年12007年112008年12009年主讲课程情况时 间课 程 名 称学时授课主要对象注:授课主要对象填写“博士生”或“硕士生”或“本科生”。-4-3本学科方向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发表论文情况(限填10篇)序号论 文 名 称作者(*)发表时间发表刊物、会议名称及检索号或ISSN 1桉树短周期人工立地质量评价模型建立陈永富(1)2008林业科学研究ISSN 1001-14982Quickbird遥感资料监测植被覆盖度的研究陈永富(2)2005林业科学研究ISSN 1001-14983Tree Growth Simulation Method Based on Improved IFS Algorithm张怀清(1)2009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2009 (EI/ISTP)4Extraordinary Dust Event over Beijing, China, During April 2006: Lidar, Sun Photometric, Satellite Observations and Model Validation张怀清(1)2009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SCI)5沙尘天气激光雷达监测技术研究张怀清(1)2007林业科学ISSN 1001-74886激光雷达沙尘参数提取技术研究张怀清(1)2009林业科学研究ISSN 1001-14987杉木形态三维可视化模拟技术研究张怀清(2)2010林业科学研究ISSN 1001-14988杉木人工林抚育间伐可视化模拟技术研究张怀清(2)2009林业科学研究ISSN 1001-14989基于全球三维模型的空间数据共享平台研究张怀清(2)2007西北农林科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ISSN 1671-938710虚拟森林环境构建研究张怀清(2)2008林业科学研究ISSN 1001-1498注:限填作者署名本单位发表的论文。(*)作者姓名后括号内填写署名情况。-4-4本学科方向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清单(限填10项)序号项目、课题名称(下达编号)来源起讫时间承担人(*)经费(万元)1国家重点林业工程监测技术研究(2006BAD23B0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2010陈永富(1)5002集体林权典型区域资源动态监测与评价体系研究(200804026)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2008-2010陈永富(2)1343生态系统功能及其变化的遥感监测技术研发(2006BAC08B0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2010张怀清(1)5204森林经营可视化模拟技术引进(2008461)948引进先进技术项目2009-2011张怀清(1)505杉木林分结构与生长可视化模拟技术研究(IFRIT200904)中央科研院所基金2009-2011蒋 娴(1)1006基于虚拟环境的人工林可视化技术研究(RIFRITZYZ2007001)中央科研院所基金2007-2009刘 华(1)607森林火灾、草原火灾、大雾、沙尘暴灾害综合评估软件包研发(TC088655-2)民政部减灾委项目2009-2013张怀清(1)358地基激光雷达沙尘参数反演与模拟研究(RIFRITZYZ2007007)中央科研院所基金2007-2009蒋 娴(1)209促进中国与欧洲双方伽利略计划的合作和交流(2003AA136030)863课题2003-2005张怀清(2)100注:(*)承担人姓名后括号内填写署名情况。 学科方向-5学科方向名称:高性能地学计算与空间信息共享-5-1本学科方向的特色、优势(限800字)地学计算是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复杂的空间问题的科学。高性能地学计算(HPGC)是高性能计算科学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交安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标准合同范本:连锁门店分包经营合同
- 内控管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 火把节安全培训会内容课件
- 2025年注册建造师执业试题(附答案)
- 2025年药学专业知识二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职业技校汽修专业:汽车维修高级技师资格证考试题库附答案【综合题】
- 2025年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合同
- 火宅安全培训记录内容课件
- 2025外贸英语合同范本:买卖合同
- 学生课程免考(修)申请表(模板)
- 粘膜免疫 2课件
- 电子课件-《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三菱-第三版)》-A04-1724-课题一-可编程序控制器基础知识
- 统计业务知识(统计法规)课件
- 实验计划样表
- 艾滋病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
- 广告策划与创意课件-2
- 地质勘察任务书模板
- 全国中心血站上岗证考试题库
- 环境社会学整本书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ppt(最新)
-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完整版课件(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