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反相机拍摄技巧-新手入门1、 光圈优先大多用在拍人像以及风景时 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相机会根据这个光圈值确定快门速度。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摄中此模式使用最为广泛。在拍摄人像时,我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而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浅景深的作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较快的快门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的稳定。在拍摄风景这一类的照片时,我往往采用较小的光圈,这样景深的范围比较广,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同样这一点在拍摄夜景时也适用。 2、 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例如体育运动、行使中的车辆、瀑布、飞行中的物体、烟花、水滴等等。 与光圈优先相反,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并且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1/1000秒。 总之,在光圈优先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光圈的大小来轻松地控制景深,而在快门优先的情况下,利用不同的光圈对运动的物体能达到很好的拍摄效果。这两者都要灵活运用,满足我们不同情况下的拍摄要求。 二、人像拍摄 首先,要用到长焦,34倍的长焦非常适合拍人像,广角端会使得人像有些变形,不好看,超过4倍甚至更长焦会使得人脸过于扁平,不够生动。 其次,光圈优先,选择大光圈,大光圈可以使得快门变快,减少晃动,并且使得背景尽可能的虚化。最好选择点测光,对人脸点测光,并使用曝光锁定。因为其他测光方式容易受到衣服颜色的影响,使得人脸曝光不正常。 最后,构图。人像最好占到1/3-1/2,并且脸部在上方1/3处(从下看是处)。这样拍出的人像片就会生动,有视觉的冲击力,让人看着好看。 三、怎样拍好微距 拍好微距,需要用光、构图讲究技巧。我们要掌握的是怎么把微距拍清楚,不要拍糊呢?注意以下两点就行了。首先,用三角架。手持不稳,放大之后总看到片糊,所以第一条,用三角架。其次,用自拍机。我们发现,即使用架,在按动快门时仍然带入了晃动,最好的办法,启动自拍机 四、曝光补偿的使用 按动+ -键,就会出现曝光补偿调节条,左右键调整正负补偿及大小,一次1/3级。调整好后再按一次+ -键确定。 那么,曝光补偿怎么应用呢?总起来讲,是白加黑减,白的环境下,测光有偏低的状况,需要增加,反之亦然。 1、 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增加曝光量。 2、 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的说就是“越白越加”,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相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很环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犯的通病.3、 当你在一个很亮的背景前拍摄的时候,比如向阳的窗户前,逆光的景物等要增加曝光量或使用闪光4、 当你在海滩、雪地、阳光充足或一个白色背景前,拍摄人物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并使用闪光灯,否则主体反而偏暗。 5、 拍摄雪景的时候,背景光线被雪反射得特别强,相机的测光偏差特别大,此时要增加曝光量,否则白雪将变成灰色。 6、 拍摄黑色的物体,在照片里看和色变色发灰的时候,应该减小曝光量,使黑色更纯。 7、 当你在一个黑色背景前拍摄的时候,也需要降低一点曝光量以免主体曝光过度。 8、 夜景拍摄,应该关闭闪光灯,提高曝光值,靠延长相机的曝光时间来取得灯火辉煌的效果,很多人感觉夜景拍摄能力很差,其实没有正确使用相机的曝光方法是重要原因之一。 9、 阴天和大雾的时候,环境仍然是明亮的,但是实际物体的照度明显不足,如果不加曝光补偿则可能造成照片昏暗,适当的曝光补偿,加0.3到0.7可以使得景物亮度更加自然。 善于应用、合理使用曝光补偿,可以大大改善你的摄影作品的成功率,拍出画面清晰,亮度合适,观看舒适的照片,提高拍摄质量。 五、巧用屏幕上的网格线构图 我们知道,的黄金分割比例能给人美感。所以安排片中的兴趣点在4个焦点上,或在分割线上,就会给人视觉的美感。网格线就方便的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参照。除了以上注意黄金点构图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避免贯穿两边的直线,尤其要避免将照片分割成两部分的贯穿横线或竖线。 2、 地平线的处理。在风光作品里,地平线是经常出现的,为避免上下分割的效果,应设法打破地平线的平直,如利用云彩、远山、日出、日落或其它建筑物。此外,地平线的位置也应安排在趣味中心的分割线上,并且 CX1应保持水平(有特殊创意另当别论)。 3、 拍摄运动的物体要给运动的前方留有一定的空间。当被摄体是运动的,观赏者的目光会习惯性地沿被摄体运动方向移动,如果运动的前方没有空间会给人压迫感。此外,通常被摄体注视的方向也应留有相对较大的空间。 当然除了重视构图基本原则外,还应注意: 突出主体。在拍摄之前,心里要像绘画前那样首先“立意”,考虑照片画面中,主要表现什么,被摄主体安排在什么地方。然后通过光线、色彩、线条、形态等造型手段,来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 视觉平衡。一幅构图达到视觉平衡的照片、能给人以稳定、协调的感觉。平衡有对称平衡及非对称平衡两种、非对称平衡的构图,往往比对称平衡的构图更富有动感。景物的大小、形状、重量和方向、以及M8色彩等都对视觉平衡有重要影响。 虚实相映。虚实是指被摄主WX1体与空间前、后景的清晰、模糊的程度。运用的手法不外乎藏虚露实、虚实相间、虚宾实主、以虚托实。其目的是为了突出主体,渲染气氛,增强空间纵深感。实,主要是表现被摄对象的主体;虚、主要是表现被摄对象的陪体,以衬托主体,它是构成画面意境的重要环节。 讲究节奏与旋律摄影构图,被摄对象以相同或近似的形式交替出现,有条理地重复,便形成节奏;节奏如果表现出线条、舒畅、和谐、起伏等动态变化,就成为旋律,从而使画面优美、抒情而流畅。节奏与旋律是深化主题的重要环节,它们包含在线条、色彩、光线的反差与色调中。 线条运用 线条是构图的骨架。任何形象化的作品,都离不开线条。通常起线条作用的有树、草、电线杆、河流、波浪等,不同的线条能给人以不同的视觉形象,如水平线能表示稳定和宁静,垂直线能表示庄重和力量,斜行线则具有生气,活力和动感,曲线和波浪线显得柔弱、悠闲,富有吸引力;浓线重,淡线轻,粗线强,细线弱,实线静,虚线动,构图时可灵活地加以运用。 六、太阳落山前或者阴天的拍摄 白天或者夜晚,都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效果,自动白平衡很准确。但只有太阳落山前后那段时间,或者阴云天气下,拍出的片子雾朦朦,很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调节白平衡,先扳到P档开始的手动档,按功能键,选到阴天,按功能键确定。如果还仍然不理想,请设置手动白平衡。 七、几种现场拍摄技巧 1、怎么在室内给孩子拍片 首先用光圈优先,将光圈调整到最大;其次布置光线,虽然不能用闪光灯,我们可以将孩子带到窗户旁比较明亮的地方,如果晚上我们可以用台灯等光;孩子常会乱动,可以考虑手动调焦,先将点测光锁定,将焦距调整好后,然后半按住快门移动步伐,等待孩子出现有趣的可爱的表情时快速按下快门。 2、怎么做才能将背景虚化 首先光圈优先,光圈调整到最大(即F后面的数值最小,比如F2.8);焦距调大,越大虚化越好;安排前景的人或物离的背景远一些,越远虚化越好;如果以上仍然不理想,可以通过后期处理的方法做的直到满意。 3、怎样给婴儿拍片 拍摄婴儿要记住,用婴儿感兴趣的东西吸引他,可以拍摄到更自然的表情。 为保护婴儿的眼睛最好不使用闪光灯,可以将调整感光度到200,并在顺光的情况下拍摄。最好把孩子抱到光线好的地方,如果天气不好,可以用台灯布光。如果一定要使用闪光灯,最好在闪光灯上蒙上一块薄纸或纱布。 婴儿的衣服以白色、浅色居多,所以在拍摄的时候如果用的是点测光或平均测光,需要做曝光修正(+1),拍摄对焦的焦点应该在孩子的眼睛上。 拍摄的距离,50厘米到150厘米为宜,最好用长焦。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孩子的脸,力求找到一个更好看的角度。 4、从旅游车中的拍摄 我们旅行的时候,在车内的时间也是旅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也可以成为很好的拍摄时间。同样的风景,从移动的车内拍与在车外拍,往往给人不同的感觉。在行驶的车内向外拍摄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拍摄的时候,不要把手腕架在窗框或者座位的靠背上,因为车辆在行驶中总会有些震颤,这样很容易造成和手颤一样的虚像。 不要在阳光射入的窗口边拍摄,因为这样很容易在窗玻璃上有白衣服等等的反光。你可以要求临时换一下座位,拍完之后再回来。 对于观光大巴来说,进行拍摄最合适的座位是最前面的座位。一是因为视野广,二是因为前面的玻璃经常清洗,所以最干净。而且前面的座位震颤也相对比后面的座位轻微一些。 5、拍宠物时应注意什么 在拍摄小动物的时候,对焦的焦点一定要定在眼睛上。这是必须要注意的。 相机的高度,应该是在和动物的视线的高度差不多的高度上,这是拍摄小动物的世界的基本姿势。如果是从比较高的高度俯拍,会有一种压迫感,小动物的可爱就会大打折扣。 为了表现毛的质感,最好使用自然光。直射光和顺光都不容易表现质感,最好是逆光拍摄,质感是最强烈的。当阴影太强的时候,可能会需要补光。在晚上补光的时候,要注意使用红眼消除功能。 动物的警戒性很高,所以不能追着撵着拍。在拍摄的时候,动作要慢、要柔和,不能操之过急。如果有时间,要尽量获得动物的信任,以求尽量靠近拍摄。 6、怎样拍好瀑布 快门速度,一般需要一个比较慢的速度,在1/601/10秒之间。具体还需要根据水量的大小,水量大快门可以快些,水量小快门可以慢些。 尽量用广角拍。广角才会拍出气势。 一般由下往上拍,尽量用低角度仰拍。 正确曝光。用点测光来测试拍摄场景中最暗并且我能辨得清细节的地方,然后通过提高快门速度来调整两级光值。举个例子,如果测光显示石头的曝光组合是1/60s以及光圈f/5.6,你可以调到全手动档,其调整为1/15秒与光圈f/5.6。然后重新拍摄,拍出的照片会较黑,但细节部位仍是清楚的。 7、花卉拍摄 对于拍花要讲究点技巧才能拍得好看,我们以前说过要在拍之前喷点水可以增加花的层次感以及娇翠欲滴的感觉,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测光方式最好用点测光,测花最亮的部分,使得花整体细节都能表现清楚。 拍摄模式最好光圈优先,可以适当控制背景的虚化或者控制景深。 拍摄角度,不要只拍正面,可同时拍不同角度的7、8张片。从而可以选择最漂亮的角度。 背景。选择背景是深色(如很浓密的树叶、深色墙等)的花作为拍摄的对象。 用一大块黑色的布摆在花的背后,离花要远一点,近了要看见布纹。黑布摆的方法,可以直接平放在地上,也可以挂在花的背后,也可以把黑布蒙在一块板上立在花的背后。 如果我们希望拍摄的主体前后都非常清晰,也就是说景深比较大,例如拍摄风景的时候,或者拍摄留念照片的时候,前面是人物,背后是景物,对焦在人物上,需要清晰的范围比较大,那么我们就要尽量使用比较小的光圈,例如11、16甚至22的光圈。同时,由于后景深比较大,我们可以尽量在保持人物清晰的时候,景物也比较清晰。 如果我们只希望主体清晰,其它前后的东西都模糊一点,以便突出主体,例如拍人像特别是大头像的时候,最好就是头像清楚,背景模糊了最好,这时我们需要小景深,那么就要尽量选择大光圈,例如5.6、4光圈。8、能够增强视觉冲击力。 在逆光拍摄中,由于暗部比例增大,相当部分细节被阴影所掩盖,被摄体以简洁的线条或很少的受光面积突现在画面之中,这种大光比、高反差给入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产生较强的艺术造型效果。具体地说,首先,它能使背景处于背光之下,曝光不足,使背景得到净化,从而获得突出主体的效果;其次,它能生动地勾勒出被摄体清晰的轮廓线,使主体与背景分离,突现被摄体外形起伏和线条,强化被摄体的主体感;再次,它能深入地刻画人物性格,由于整个画面受光面积小,面部与身体的大部分处于阴影之中,形成以深色为主的浓重低调画面,有助于表现人物深沉、含蓄、肃穆或忧郁的性格。同时,由于影调反差对比度较大,明暗光线布局强烈,既可使人物面部的某些欠缺借助强光加以冲淡,又可利用背光的暗影予以隐匿,以取得扬长避短之效。 第四,能够增强画面的纵深感。 特别是早晨或傍晚在逆光下拍摄,由于空气中介质状况的不同,使色彩构成发生了远近不同的变化:前景暗,背景亮;前景色彩饱和度高,背景色彩饱和度低,从而造成整个画面由远及近,色彩由淡而浓,由亮而暗,形成了微妙的空间纵深感。 使用微距镜头要注意些什么? 1、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微距镜头 不同的不同焦距的微距镜头,应用特点有所不同,具体是: 在同一像场比下,镜头的焦距越短则摄距越近;对同一摄 距而言,焦距越长的镜头拍摄的画面越大;短焦距镜头可强调画面的透视感,长焦距镜头可压缩画面、模糊背景、更好地突出主体。一般而言,要在镜头与主体之间留下较大的空间进行照明、布光时,宜用长焦距的微距镜头,拍摄昆虫或其他小动物时,也应选用焦距较长的微距镜头,在离昆虫或小动物较远处拍摄,不致于使之受惊而错过拍摄机会。 2、适当的补偿曝光 使用微距镜头近摄时,要根据拍摄倍率进行适当的曝 光补偿,一般微距镜头使用说明书上都推荐有相应的曝光 补偿数据,现在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多数具有自动曝光功能,当使用具有丌L功能的照相机的自动曝光档拍摄时,就无须进行曝光补偿。 3、注意微距功能下的拍摄质量 许多变焦镜头也有微距拍摄功能(严格意义上讲应称 为“宏功能”或高倍拍摄功能,因为许多标MACRO字样 的变焦镜头,高倍率拍摄时拍摄距离并非很近),但与定 焦距镜头微距功能相比仍有差距。一是拍摄倍率较小,一 般只为1:4,甚至于更小(如尼康一镜头在200mm焦距下的最大微距拍摄倍率仅为1:59,在80mm焦距下仅为1:14), 只有极少数达到1:2;二是用变焦镜头微距档拍摄的成像质量不如定焦距微距镜头高。不过美能达AF Macro Zoom 3x-lx f17-28是变焦镜头在微距功能方面的特例,这是一款微距变焦镜头,而微距功能比定焦距镜头的拍摄倍率还大,有1倍到3倍的拍摄放大率(放大拍摄),而且在高放 大拍摄倍率下拍摄时仍可进行自动聚焦,是世界上第一只高放大倍率的自动聚焦摄影镜头。 4、精确聚焦 微距镜头给近距离拍摄较小物体提供了方便,但使用微距镜头进行微距拍摄时,景深很小,聚焦要十分仔细,并要尽可能将照相机架在三脚架或翻拍架上拍摄。 人像背景的选择原则 以人物为主体的照片,背景的作用十分 重要,通过人物与背景的相互关系可揭示人 物的内心世界。 从人像摄影的实践来看,背景可能是多 种多样的,有平面的,有纵深的,有室内 的,也有室外的如何借背景刻画被摄人 物的性格特征,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一、根据照片所欲阐明的主题来选择背景拍摄人物照片,摄影者通常具有很明确 的创作主题,由于主题的不同,摄影者在选择背景时就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分别予以合理 的取舍。譬如欲显示被摄者的职业特点,我 们可把其工作现场作为背景,并采用现场自 然光线拍摄,力求画面产生常态的气氛,把 环境作为画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环境 来衬托人,用环境来提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假如照片反映的是人物的容貌、气质, 那背景就应以简洁、朴素为佳,这样,就可 以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主体,使人物形象显得很鲜明、生动。 为了刻画好人物的个性 和其艺术成就,摄影师选择了一幅巨型 抽象画作背景,同时在被摄者的服装上 也作了涂画,结果这独特的背景把人物 形象烘托得很突出,令人难忘。 二、根据背景的内容来选用不同的 光圈 一旦确定了背景内容,采用何种方 式来表现背景便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具体该采用何种方式来表现背景,这就要看背景的内容,如果背景是整个,画面中一个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它可以传达出许多有助于观众了解 被摄者的信息,那应该采用收小光圈的 做法,使背景的细部有相当的清晰度。 要是背景仅是用来作为一种有别于主体 物的影调成分出现在画面中,就可以采 用放大光圈的方法,让其在画面中显得模糊。 三、掌握背景在画面中所占位置的 比例 背景在画面中究竟该占多少地位为 最佳,没有一个规定,但是有些原则是可以参 考的。如你拍摄一幅表现被摄者职业的环境肖 像,那么背景可以用得大一些,只要不是大到 喧宾夺土的程度即可拍摄人物旅游照片,画面 中有名胜古迹出现时,背景所占的地位也可以 尽量多些,避免把景色拍得残缺不齐。还有, 拍人物全身像背景宜多些,以免造成局促感, 而拍胸像照、头像照,背景则宜少些,使观众 的视线更集中于主体之上。 四、避免一些不良的背景 好的背景能起到烘托、美化被摄人物的作 用,而不良的背景则会影响画面的美观。在摄 影中,有如下一些景致一般不宜充当背景: 1景物零乱繁杂。 2喧宾夺主的亮色块的景物。 3具有冷色调的景物(因为当它反射到被摄物脸部时,会使人物显出一种病态的样子)。 4反差异常强烈的景物。 夜景摄影中滤光镜的运用 夜景摄影中,对于一些特殊的滤光镜来说同样有的用武 之地。由于夜景中暗背景亮主体的相互映衬,具有类似于高反差的特点,这就使得一些特殊的滤光镜可以发挥其作用。 一、星光镜。像高坚系列中的055,056,058,059等各种 滤镜,都可以形成不同的星光效果。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滤光镜也可以应用在夜景摄影中,比如像高坚的REF059柔光 十字镜等。 二、柔光镜。柔光镜原来适合拍摄一些背景与主体有一定反差的景物,所以在拍摄夜景的时候也有一定的作用,加了柔光镜以后,可以使得夜景中明暗交界处或者亮主体有向夜空中弥散的效果,比较奇特。 三、超速镜。像高坚系列中的217号超速镜具有成像时一半清晰,一半形象朦胧被拉长的升腾感,仿佛是在快速运动中的物体。如果将“超速”的部分置于景物的下方,就会有种上部清晰,下半部分建筑等在夜空中向上升腾的效果. 四、彩虹镜。一般彩虹镜适合用来拍摄画面中有强烈点光源的内容,具体的效果为中间是个亮度极高的光点,周围有一条条彩虹似的光线。但使用时要根据画面的实际情况, 不宜滥用,以免画虎不成反类犬。 五、多棱镜。多棱镜的主要作用是可以将一个原来简的对象通过折光,使得画面中呈现出几个相同的对象,像从万花筒中看景物一样。但是该滤光镜也有其不足之处,就是成像质量比较差,画面容易乱。 六、偏光镜的作用。偏光镜原来是消除偏振光,从而提高画面中的色彩饱和度消除非建筑物的反光等,在夜景拍摄中,可以明显将现场光压暗,以使摄影者能够选择更加低的快门速度,通过延长快门速度的时间,从而增加曝光时间,以使胶片对运动中的车灯有足够的感光时间,形成一种条条光带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消除一些玻璃上不良的反光。 七、渐变镜。渐变镜一半有颜色,一半无色,利用渐变镜主要是为了调节景物上下部分的反差。在拍摄夜景时,如果时间比较早,嫌天空部分的亮度太高,可以借助中性灰的渐变镜来将天空压暗,在天空将暗的时候,使用 其他色泽的渐变镜可以改变天空的颜色等等。 总之在夜景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使用的滤光镜有不少,只要开拓思路,随机应变用好滤光镜,就一定能够为夜景摄影增辉。 体育摄影成功的关键 一、纪实性与艺术性: 许多体育摄影大师的作品充分表明,某一场体育比赛的纪实照片完全可以用富于艺术创造性的手法来拍摄,而一张艺术性的体育照片也不一定没有纪实价值。一般的报纸要求照片具有纪实性,能反映比赛的决定性时刻。需要向读者介绍的不是照片的拍摄技巧,而是公众在当时所关心的事情,例如出人意料的得分、名手的失利,新秀的崛起,以及祝捷仪式等。而摄影杂志或其它艺术刊物则要求照片构图优美,内容富有表现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经久不衰。 二、业余摄影的有利之处: 业余摄影爱好者最大的有利之处是没有精神负担。他不必记录超级明星的动作。他可以从容地寻取拍摄场景,选择拍摄对象。对于艺术性的体育摄影作品,比赛者的名字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照片上运动员的姿态以及摄影者的表现能力。一场小比赛的优美的照片,无疑比一场大比赛的拙劣照片要好得多。 三、摄影者的训练: 第一,调查研究。要拍摄哪一种体育运动,就要充分接触这种运动项目,懂得它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预见最精彩的场面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和怎样出现,不失时机地抓取生动的场面。 第二,熟练的技巧。体育运动的特点是快速多变。这就要求摄影者动作敏捷、操作熟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调好光圈、距离、并进行拍摄。这样的本领只有通过大量实践才能掌握。 四、成功的关键: 对于一件成功的作品,重要的是能唤起感情反应。一张体育运动照片是否受人赞扬,主要不在于拍摄技术如何高超,而在于照片的信息含量。照片所传达的信息量越大,信息的质量越高(即拍摄的手法越具独创性),照片的感染力就越强。然而这里所说的信息并不一定指对某一场体育比赛本身的纪实,其它任何情况都是信息。例如表现动作的速度、观众的情绪、运动员的面部表情,以及股者得意洋洋、败者垂头丧气的神态等。动、静、优美、新颖、细部特写、空间和色彩也能具有很高的信息含量,只要运用得当,适合于照片所要传达的内容。 照片的价值及其感染力的持久性取决于两大因素:什么(题材)和怎样(构图)。两者的结合决定照片的质量。什么主要是由个人的兴趣和约稿人的要求而决定的。怎样主要是由个人的风格和爱好决定的。 拍摄对象 拍摄距离(米) 前后 四角方向 左 右 慢速运动: 行人、游戏中的儿童、时速约25公里的汽车和帆船 4 1/125 1/250 1/500 8 1/60 1/125 1/250 16 1/30 1/60 1/125 快速运动: 短跑运动员、赛马、其它快速运动项目、时速约50公里的汽车 4 1/500 1/1000 1/2000 或用追随法 8 1/250 1/500 1/1000 16 1/125 1/250 1/500 特快运动: 赛车、时速90公里的汽车以及更快的运动 4 1/500 1/1000 1/2000 或用追随法 8 1/250 1/500 1/1000 16 1/125 1/250 1/500 五、几种特殊的方法: 体育运动既然是以快速和动作多变为其特点,摄影者就应当努力在照片上表现这些特点。他必须善于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一些特殊的拍摄方法。 动作的凝固:这是最常用的方法。清晰而真实地再现出他的面部和身体轮廓,使人看清因动作太快而在当时无法看清的细节。下表列出了在不同情况下的最低快门速度: 在光线较差的情况下,即使把光圈开大也无法获得所需要的快门速度。这时应该在一个动作达到高潮、接近于完成的时候,即动作在改变方向以前趋于停滞的那一瞬间进行抓拍。 追随拍摄:顺着目标的运动方向,平稳地移动相机,使目标在取景富中的位置始终不变,并在移动的同时按下决门。这种方法可用来拍摄行进中的短跑运动员、骑手和驾驶员。它的效果是运动员的形象清晰,而背景一片模糊。优点是可以避免杂乱的背景破坏画面,同时,模糊的背景能衬托出动作的快速。追随法的快门速度通常为115160秒。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可对同一目标用不同的快门速度拍摄几张,以供选用。 模糊效果:用较低的快门速度拍摄快速动作,影象的轮廓会显得朦胧模糊。用这样的方法,不仅能产生动感,而且能表明动作的快速。不过模糊的程度应当适中,过于模糊会使主体无法辨认,不够模糊则会使人误以为照片有毛病。可以试用不同的快门速度进行比较。缩小光圈仍嫌快门速度过高,可用灰色滤镇、偏振镜或红滤镜(彩色胶卷不能用)。但使用滤镇会造成色彩和影调的改变。 变焦拍摄:在按下快门的同时推动变焦镜头的变焦目,使镜头焦距由长变短。用这种方法能使较慢的动作出现加速效果,极富于戏剧性。主体的轮廓沿对角线方向从画面中心向四周扩展,好像朝着相机爆炸开来。这种效果只能用较低的快门速度获得( 115秒-1秒),所以最好使用三角架。在按动快门的同时,根据动作的方向使相机向上、向下或向一例迅速移动,也能获得类似的效果。 六、曝光: 曝光测量对象自然是照片的主体部分,也就是运动员。但是 GXR摄影者往往很难靠近运动员,这时可用附近的其他人或自己的手掌来代替。 如果所用的相机带有自动曝光装置,在某些情况下最好不要使用自动曝光系统。因为随着运动员位置的变化背景也在不断改变,在背景占据画面很大部分时,自动曝光装置测得的读数就不代表运动员的亮度,结果会使主体的曝光不准。 怎么拍逆光的树叶 一般的初学者在拍摄树叶时,总喜欢以顺光的角度拍摄,取其青翠、碧绿,令人有欣欣向荣之感。 但是,逆光拍摄的树叶,阳光从树叶透出,树叶那种晶莹剔透的感觉,更是令人惊艳。 无论是单叶大特写,或是只取其数叶,均有其不同的感觉。 1、取逆光的角度进行构图。 2、若树叶的周围亦为微光的环境,可以降低EV值,有机会让树叶的背景变得更暗些,主题也可以因此而更加彰显。 3、远方的树叶有时会容易因风的吹动而摇曳,若有需要可以提高ISO值至 ISO 200,以提高快门速度。 运动物体的拍摄 有时,当能使底片曝光正确的最高快门速度仍无法抓住物体的动作时,就必须在曝光上另行考虑。假如二者悬殊太大,是无法拍出好照片来的。事实上,那些清晰度极高的纪实性照片,反而常常会破坏运动感。从艺术角度讲,影象的轻微模糊往往更加富有真实感。因此,摄影者必须根据所要求的效果来决定自己的清晰标准。 使用的快门速度决定于影象在相机焦平面上的移动速度。物体的运动速度一般都能很方便地用哩/小时估计出来。因为模糊圈的计算是以英寸的分数为单位,而快门速度是以秒的分数为单位,所以为便于比较,上述的速度单位必须换算成英寸秒单位。物体移动和影象移动的速度比与两者体积的大小比是一致的。所以距离加倍时,曝光量也可以相应地加倍,而不致有更大的线性位移。 物体大小 X 镜头焦距 -=影象大小 物体距离 - 镜头焦距 这样,如用一个焦距为6英寸的镜头,在50英尺距离上拍摄一个身高6英尺的人,正以每小时3哩的速度,朝着与相机成直角的方向走动时: 72 X 6 432 -=-0727时 6006 594 =影象大小 影象与物体的比率为l比99。因为物体以每秒52.8英寸速度运动,影象则相应以每秒0.53英寸速度移动。近似计算,物体每秒位移50英寸,影象则每秒位移大约二分之一英寸。也就是说,在153秒内,影象位移1/100英寸,用于接触印相,这样的快门速度所提供的被摄者身体的清晰度是可以接受的。但要考虑到这样的事实即当被摄者整个身体以每小时3哩的速度前进时,他的双脚是交替动作的。因此双脚的移动速度约为整个身体运动速度的二倍。其它许多运动物体的一些特殊部位也都是这样的。比如一匹马在奔驰时,马蹄比马腿的动作要快得多。在用负片放大照片时,还必须把由此而造成的清晰度的损失考虑在内。 为了快速计算出物体位移的数值,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求出近似值,用物体的运动速度(单位为哩/小时)乘上20,将其得数再乘上快门速度的秒数,即: 物体运动速度(哩小时)X 20 X 快门速度=物体位移值 在前面所举的例子中,位移值可计算如下: 3 X 20 X 1/5060/501.20英寸 与前面的计算对照,较为精确的计算为106英寸 某公司推荐用下述简单方法来求得快门速度: 物体距离(英寸 - 运动速度(码/小时) X 镜头焦距(英寸) 用此法计算上例: 600 600 1 -=-=-秒 5280 X 6 31680 53 上述计算都是假定这样一种条件,即物体运动方向与镜头光轴成直角。假如物体的运动方向是朝着相机而来或背离相机而去的话,影象的位移则大都只限于大小的改变,此时可用相当于原来三分之一的快门速度,如果运动方向是与镜头光轴成45度角的话,则应用三分之二的快门速度。依此可以类推出运动方向成其它角度时所需要的快门速度。 因为影象的实际位移取决于它的相对大小,也就是说,取决于所用的镜头焦距和物体的距离。为方便起见,可以将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即以镜头焦距的倍数来估计物体的距离,如附表所示,它是按1/250时的模糊圈计算出来的。 快门刻度盘上所示快门速度的精确程度有很大出入,所以任何具体快门在任何刻度上抓住物体动态的效率都必须经过反复试验才能确定,附表提供了一些试验数值。 可以从移动着的车辆上拍摄照片,快门速度和在相同距离的一个固定位置上拍摄该车辆时所用的一样。当被摄物运动得太快以至无法使任何现有的快门速度来抓住它们的动态的时候,不妨顺着物体的运动方向转动相机进行拍摄。通过实践,可以获得背景模糊而运动物体足够清晰的影象效果,这种效果常常给人以非常真实的感觉。 与相机光轴成直角运动的物体 哩/小时 以镜头焦距的倍数计算距离 50 100 500 行人 3 1/300 1/150 1/30 走动的马 4 1/400 1/200 1/40 跑动的马 9 1/1000 1/500 1/100 船和非机动车辆 10 1/900 1/450 1/90 奔驰的马 20 1/200 1/1000 1/200 赛马 30 1/300 1/1500 1/300 火车和汽车 30 1/250 1/1250 1/250 火车和汽车 60 1/500 1/2500 1/500 游戏和轻松的运动 1/1000 1/500 1/100 竞走、跳跃和激烈的运动 1/2000 1/1000 1/200 跳水 1/1000 1/500 1/100 怎样拍小物品 拍摄古玩、小雕塑、珠宝、彩色玻璃、雕花玻璃、盘子、瓶子、洋娃娃、木刻、家俱、绘画以及类似的物品,不仅对保险等行业有用,而且对富于创造性的摄影家,也是一种饶有趣味的工作。 (一)首先要选择一个适当的镜头。最理想的是大口径镜头。因为它可以免去一大堆复杂的灯光照明设备,避免闪光灯单调的高反差效果,也能避免反射闪光造成的计算错误。一般来说, F 2或F1.8的镜头,就能使拍摄进行得又快又好。使用大口径镜头时必须注意它的最深是十分有限的。克服的办法是不要使相机太接近被摄物。也可以用稍慢的速度以便用较小的光圈拍摄。但速度最低不得慢于130秒,因为速度再慢就难免震动。把焦点对在被摄物最重要的部位,其它部位可以不在焦点上。切记,在使用标准镜头时相机太靠近物体,会歪曲形象。 如果用三脚架,最理想的是一只大约焦距为135毫米的镜头。这样拍出的照片,物体各部分的比例比较正常。最好把光圈调至最小,使全部被摄物都能清晰。 广角镜头在拍摄大件家俱时最为理想。它可以将家俱的凸凹和弯曲部分都拍得十分清楚。这种镜头还可以提供很大的景深,甚至在近距离摄影或使用最大光圈时也是如此。 拍手饰、钱币一类小件物品时,可以使用价钱不太贵的近摄附加镜。这些透镜一般都能拧在标准镜头上。装有近摄装置的远摄镜头,也可以拍出同样的效果。 (二)小件物品的照明,既可以用从窗户透过来的自然光,也可以用摄影灯、闪光灯、甚至烛光和落地灯,或者是这些光源的混合光。同时,在物体的另一面,竖起一个大的反光板以补充阴暗面的光线不足。 如果只用窗户外的自然光,要避免太阳光的直射。最好找一个两面都有窗户的墙角,这样就能利用天空的漫射光来照明物体,使之有立体感。如同时将室内灯光打开或将一两盏灯彩近物体,以加强主要部分的光线,一效果就会更好。用两只摄影灯较为合适。把最亮的一只或最靠近物体的一只放在远离相机的一侧,另一只靠近相机。然后在被摄物背背后再加一个聚光灯,使被摄物周围出现美妙的轮廓光。判断光线的强弱,最好用目测。光线应该和阴影有一定的平衡关系,避免反差过强。 (三)不管用什么胶片,黑白的还是彩色的,感光度越慢,就越能将物体的细部充分反映出来。但在使用彩色胶片时,必须考虑到照明的色温。在选择胶片时,还应注意配备适当的滤镜。 如果必须用高速胶片,可将感光度为ASA400的黑白胶片,提高到1000或更高的感光度来使用,然后用特别的微粒显影液冲卷,被摄物的影纹就不致于损失。 (四)精确的测光是十分重要的。对物体直接测光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将侧光表放在被援物上来回移动(但要注意不要把自己的影子投到上面去),然后用最亮处和星暗处的平均值来曝光。对于光线较暗的物体,如黑色雕像,应把光圈开大一两级。 雕花玻璃制品应当放在半透明的塑料板上或放在一块磨砂玻璃上,后面衬以白色背景,然后从下面打光。这样一来,就能突出物体水晶般的线条。可能的话,用一块柔软的塑料布挂在墙上,下端则垫在雕花玻璃之下,形成一个无缝的繁体背景。 多云天气的慢射光线,对许多小件物品能产来极好效果。在室外放张桌子,把物品放在桌子上面来拍。这种天气对在室外翻拍绘画和照片也极为理想。曝光可以一块反光率为18的灰板上测定。大多数物品都适从简单朴素的背景。光洁的板面墙壁、彩色纸板、床单、丝绒或其它纺织品都可以用。 珠宝应当根据它的颜色,放在反差强的光线下或深色的板面上,从上方进行拍摄。 拍水景的技巧 摄影者常坐船在江河湖海上尽情游玩,拍摄水景同样是一件饶有趣味的活动,但也有其独特的拍摄要求。 一般拍水景时,不能曝光不足。因为自然界的水源常常受到天空的映衬,有强烈的反光,宛如一个巨大的发光体一般。拍摄时如仅依靠相机的测光指示来处理曝光量,常常会出现曝光不足,这是因为天空与一般景物的亮度相差非常大。拍摄具有天空反光的水景时,至少需按照相机测光指示再加2挡左右的曝光量。拍摄波光舟影的画面要讲究用光,根据画面中的明暗关系来突出被摄对象的主体。 为使拍摄的水景有特殊效果。一种方法是采用高速快门,比如1/1000秒以上来凝结运动的水,如海浪等。取景合适、曝光得当的话,可能获得喷珠溅玉般的效果,我们在一些表现海浪的摄影作品中常可以看到类似手法。 另一种方法是借助慢速快门获得画面中流水虚幻迷茫的效果。这种方法拍摄的照片艺术特点非常鲜明,流水常呈现出宛如云霞的缥缈感。附图拍摄于江西某村口,这个地方实际上并不十分出色,但通过慢速快门的作用,小溪的流水有了新的魅力,使原来很平常的一幅山村小景变得富有趣味。 必须指出的是,要反映出流水的运动感,需要根据流水的速度缓急来选择快门速度,水流的速度快,所选快门速度宜高,水流速度慢,选择的快门速度就应低一些。在选择低速快门时,最好使用三脚架来稳住相机,以免晃动相机影响画面的清晰度。 如果有长焦镜头,还可利用其压缩空间的特性来拍摄水的波纹,当波浪经长焦镜头压缩后,会呈现出非常有韵律的线条,妙不可言。 怎样拍摄动物? 拍摄动物时按动物生活场面的不同可分为几种拍摄对象,一是栖息于大自然的野生动物;二是放牧于山野草原的牛羊;三是饲养于庭院的鸡、鸭和家中的猫狗。不同场地的动物拍摄方法也不完全一样。下面就动物的一般拍摄要领及器材选择简介于下: (1)拍摄器材的选择 动物活动性大,常需要抓拍,因此宜使用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镜头可选择广角变焦镜与长焦变焦镜各一只,胶卷可选用中速胶卷,而拍摄快速跑的野生动物宜选用高速胶卷。 (2)表现方法 拍摄动物应从两个方面去表现,一是生态描写,主要表现其生活习性,如休息、玩耍、捕食等和个性特征(如虎的勇猛,狼的凶残等)。二是形态描写,每一种动物都有各自的形态,如:骆驼的驼峰,斑马的斑纹,孔雀开屏,大象的长鼻等等,都能表现出造型的美感。 (3)拍摄技巧 动物拍摄的快门速度一般不低于1/60秒。对于动作敏捷的动物要使用1/125秒以上的快门速度。对于动作缓慢的动物,对焦都不成问题,而对动作快速,移动性大的动物对焦就比较困难。可采用区域对焦,定点对焦和移动对焦等方法来快速抓拍动物生态形象。 (4)拍摄注意事项 拍野生动物为防止意外,最好用长焦镜头在远处抓拍。对于野生动物应了解其习性、经常出没的地区和时间等,以利于拍摄。应注意闪光灯对动物的影响,尽量使用自然光,若光度实在不足也可利用反射物(如墙壁、积雪等)进行补偿。1、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如花、鸟、虫: 用Av档,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 光线好的话,iso100,光线不好的话,iso最好400以内。2、拍人: 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以内)、50mm以上的焦距,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v档! 光线好,iso100,光线不好,iso400以内。 运动中的人使用追拍,体现运动感(详见下面的运动物体的拍摄)! 3、 拍景: Av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一般广角端都有畸变,酌情使用。 4、 拍夜景: 上三脚架,Av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减少按快门后,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机震;并用背带上的那个方盖子,盖住取景器,以免杂光从后面进入影响画质;iso200以内,尽量使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 例如拍一个广场,人来人往,可以使用很小的光圈f20左右,iso100,这样,曝光时间就会很长,那么,走动的人影,不会留在照片上!广场将会很干净! 5、 拍烟花: 使用快门线,B快门,可以拍出多烟花重叠的效果! 6、 拍运行的东西: 光线好的情况:Av档,光圈大小酌情处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浅景深的效果; 想拍很有动感的效果,可以使用Tv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的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对象移动,会出很动感的效果! 光线不好的情况:只能酌情处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 7、 拍流水或喷泉: 使用Tv档,1/50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缎子的效果,如果使用太快的快门,喷泉拍出来就都是不连续的水滴了! 8、 夜间人像留影: 上三脚架,调节白平衡,自动或自定义白平衡;iso100-400;Av档,光圈f8左右,使用慢速同步闪光,后帘闪光模式;此时,闪光灯会闪两次,按下快门闪一次,曝光结束前会再闪一次,所以在闪两次前,人不要离开。 这样拍出来可以使人物清晰,背景霓虹也很漂亮,不至于背景曝光不足而过暗。 Av光圈优先技巧: 1、不管拍啥.除非要保持安全快门,不然别开最大光圈拍。 2.拍风景请尽量使用F8F11的光圈。 3.拍人物及静物特写可使用最大光圈缩12级之光圈。 4.安全快门请尽量控制在焦距倒数以上.广角端快门也要在1/30秒以上比较保险.若快门不足请提高光圈或ISO。 测光方式: 1.测光不要对着天空,不要对着最暗的地方.要去抓中间值。 2、依照你拍的题材,善用测光模式(权衡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3、若遇到测光抓不准的时候,请用AE lock 对身边灰色的东西曝光锁定后再来拍摄。 4、 尽量别对白色或黑色物体测光,不然就请记得黑要减EV、白要加EV。 EV 即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也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 5、 小型数码相机大多通过菜单来调节曝光补偿 数码相机在拍摄的过程中,如果按下半截快门,液晶屏上就会显示和最终效果图差不多的图片,对焦,曝光一切启动。这个时候的曝光,正是最终图片的曝光度。图片如果明显偏亮或偏暗,说明相机的自动测光准确度有较大偏差,要强制进行曝光补偿,不过有的时候,拍摄时显示的亮度与实际拍摄结果有一定出入。数码相机可以在拍摄后立即浏览画面,此时,可以更加准确地看到拍摄出来的画面的明暗程度,不会再有出入。如果拍摄结果明显偏亮或偏暗,则要重新拍摄,强制进行曝光补偿。 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增加曝光量。进行曝光补偿的时候,如果照片过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过亮,要减小EV值,EV值每减小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减小一倍。按照不同相机的补偿间隔可以以 1/2(0.5)或1/3(0.3)的单位来调节。 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的说就是“越白越加”,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相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很环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犯的通病。 由于相机的快门时间或光圈大小是有限的,因此并非总是能达到2EV的调整范围,因此曝光补偿也不是万能的,在过于暗的环境下仍然可能曝光不足,此时要考虑配合闪光灯或增加相机的ISO感光灵敏度来提高画面亮度。 一般的说,景物亮度对比越小,曝光越准确,反之则偏差加大。相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特需门诊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完整的实验教学课件下载
- 特色康复培训常用知识课件
- 车辆机械常识课件
- 草原割草晾晒干燥管理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水泥窑尾气处理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口腔器械消毒操作规范流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 食用菌真空干燥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蔬菜病虫害化学防治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初中地理黄河文化探索之旅: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 2025-2026秋季学年第一学期【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一路求索不停歇研思共进踏新程
- 叉车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历史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 物业管理师职业技能竞赛理论知识试题题库(1000题)
- 医学检验职称评审答辩
- 医药药品采购平台建设方案
- 2025合作合同范本下载
- 2024年黄浦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真题
- 结核患者管理方案模板(3篇)
- 物料定位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