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 目: 慈溪市防汛抗台应急预案 学 院 名 称: 化学工程学院 专 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 级: 094 课 程 名 称: 化工安全技术 姓 名: 学 号 授 课 教 师: 2012年5月27日目录目录11总则51.1 编制目的52.1 组织机构62.1.2慈溪市防指下设办公室72.1.3监测预警中心72.1.4各街道辖区防汛指挥部72.1.5村级防汛指挥部72.2 工作职责72.2.1 市防指的工作职责72.2.3监测预警中心82.2.4各街道辖区防汛指挥部82.2.5村级防汛指挥部83、预防和预警机制103.1预防报警信息103.1.1汛情信息113.1.2工程信息113.1.3洪涝灾害信息123.2.1预防和预警准备工作133.2.2江河洪水预警133.2.3水库洪水预警133.2.4地质灾害预警143.2.5台风暴潮灾害预警143.3预警支持系统143.3.1山洪灾害县级非工程措施153.3.2洪水调度方案153.3.3水利工程防水预警方案154 防汛防台应急响应154.1汛情分级154.1.1一般汛情154.1.2较大汛情154.1.3重大汛情164.1.4特大汛情164.2应急响应164.2.1应急响应启动164.2.2一般汛情174.2.3较大汛情184.2.4重大汛情184.2.5特大汛情184.3工作内容184.3.1组织指挥184.3.2灾害救助184.3.3信息发布194.3.4预测预报194.3.5水利工程调度194.3.6物资车辆调用194.3.7人员转移194.3.8新闻采访204.4领导分工204.4.1市委书记、市长领导指挥全市防汛防台工作;204.4.2分管副市长具体负责全市防汛防台工作;204.4.3市四套班子其他领导根据需要分赴各地指导防汛防台工作。204.5 台风及次生灾害预警205 应急保障215.1 通信与信息保障215.1.1市、县(市、区)通信运营部门215.1.2市、县(市、区)防汛指挥部215.1.3市、县(市、区)防汛指挥部、当地通信管理部门215.2 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225.2.1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保障225.2.2 应急队伍保障225.2.3 供电保障225.2.4交通运输保障225.2.5医疗保障235.2.6治安保障235.2.7物资保障235.2.8资金保障245.3 技术保障245.3.1完善慈溪市防汛防台抗旱指挥系统245.3.2市、县(市、区)防汛指挥部建立专家库245.4 公众信息发布、培训和演练245.4.1公众信息系统245.4.2培训255.4.3演练256 后续工作256.1 救灾256.1.1灾区政府256.1.2市、县(市、区)民政部门256.1.3市、县(市、区)卫生局256.1.4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266.2 防汛抢险和抗旱物料补充266.3 水毁工程修复266.4 灾后重建266.5 工作评价267 其它26附件一 慈溪市主要领导人联系方式27附件二 慈溪市下属城镇街道29附件三 慈溪市水利概况31附件四 慈溪市骨干一类河道名称32附件五 慈溪市一般一类河道名称33附件五 防洪标准34附件六 防台风管理制度351总则1.1 编制目的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工作要求,做好洪涝台风灾害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使洪涝灾害处于可控状态,保证防汛抗台及抢险救援工作高效有序进行,进一步完善我市防汛抗台工作,建立防汛抗台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应急响应机制,保证防汛抗台和抢险救灾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确保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务院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浙江省防汛防旱应急预案、浙江省防台风应急预案、宁波市防台风应急预案、慈溪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预案。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市范围内台风(含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超强台风,下同)、暴雨、大潮、洪涝等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的预防及应急处置。1.4 工作原则(1)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决策,合理调度,不断提高防汛抗台工作的现代化水平。(2)防汛防台工作以防洪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为首要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抗结合,确保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立足于抗灾保安全、防患于未然,做到居安思危、常备不懈。(3)坚持依法防汛防台抗旱实行公众参与,军民结合,专群结合,平战结合。防汛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镇(街道)是本行政区防汛抗台工作的责任主体。(4)当台风、暴雨及其他次生灾害发生时,各地应迅速响应,各有关部门联合行动,及时高效地组织开展预防和应急处置。(5)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按照流域或区域统一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服从市防汛防旱指挥部统一指挥。(6)坚持防汛防台抗旱统筹,在防洪保安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洪水资源;以法律法规约束人的行为,防止人对水的侵害,既利用水资源又保护水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5 工作重点(1)组织危险地区、危险地段人员安全转移;(2)组织出海船舶及时回港避风;(3)确保水库、海塘、水闸、堤防等水利工程保安;(4)预防小流域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发生,及时组织相关防避工作;(5)做好城乡建筑工地、广告牌、铁塔、行道树、电线杆、天线等高空设施的防风保安,做好城乡低洼地区的防洪排涝;(6)做好风、雨、潮的预报预警,并及时向公众发布台风、暴雨信息;(7)其他需要重点防范和处置的事项。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2.1 组织机构慈溪市人民政府设立慈溪市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挥部(以下简称市防汛指挥部),市防汛指挥部下设城市防台防洪分指挥部、水上防台分指挥部、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分指挥部和监测预警中心;县(市、区)人民政府设立县(市、区)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挥部(以下简称(市、区)防汛指挥部)。2.1.1 市防汛防旱指挥部 慈溪市防汛防旱指挥部(以下简称“市防指”)负责组织全市的防汛抗台和抢险救灾工作。市防指指挥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副指挥由市府办分管副主任、市人武部副部长、市水利局局长共同担任;市人武部、市发展改革局、市公安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建设局、市财政局、市电信局、市供电局、市广播电视台、市交通局、市贸易粮食局、市供销联社、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气象局、市教育局、慈溪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规划建设管理局、市城管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农业银行、市人保公司等为成员单位。2.1.2慈溪市防指下设办公室市防指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市“三防办)”,市委和市政府有关副秘书长及市水利局分管副局长任副指挥,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监察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住建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局、市卫生局、市国资委、市环保局、市安全监管局、市城管与执法局、市林业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旅游局、市粮食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浒山街道管委会、慈溪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供销社、市气象局、慈溪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慈溪电力局、市各财保公司、电信慈溪分公司、移动慈溪分公司、市武警支队、市消防支队等相关机构人员组成2.1.3监测预警中心监测预警中心由市气象局局长任主任,市气象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宁波市海事局慈溪办事处、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市经信委、慈溪电视台、慈溪日报报业集团、电信慈溪分公司、移动慈溪分公司、联通慈溪分公司、市水利局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为成员。2.1.4各街道辖区防汛指挥部各地应建立防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辖区的防汛抗台和抢险救灾工作。各地应按照市防指的指令和预案要求,明确防汛信息联络员和其他防汛工作人员,落实防汛值班,组织开展各项工作。2.1.5村级防汛指挥部 各村(社区)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可根据需要设立防汛办事机构,组织开展防汛抗台和抢险救灾工作。2.2 工作职责2.2.1 市防指的工作职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防汛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上级防指的指示、命令;组织防汛防台抗旱知识与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和防汛防台抗旱的定期演练;在上级人民政府防汛防台抗旱指挥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指挥、协调本地区的防汛防台抗旱与抢险救灾工作;编制完善防汛抗台工作预案;协调市级各部门及上下之间的联络工作;检查督促各有关部门做好防汛准备工作,组织开展防汛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单位及时处理影响防汛安全的有关问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督促或组织河道清障,提高江河湖泊的防洪能力;负责发布汛情信息,组织灾后处置和协调;完善防汛指挥自动化系统,不断提高决策指挥水平,逐步实现防汛规范化、现代化。2.2.2 市防指下设办公室的主要职责贯彻执行上级党委、政府和防指的指令、命令,拟订全市防汛工作的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编制防御台风、洪涝灾害等各种预案,负责编制洪水调度方案或突发事件的应急水源调度方案;建立全社会自防机制,总结推广经验,宣传先进事迹,组织做好防台风知识、业务培训和业务指导工作;组织防汛检查,督查防汛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落实情况,查处督办各类危及防汛安全事件;负责防汛现代化系统建设;掌握防汛动态,督促检查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防汛工作;负责防汛值班管理,掌握雨情、水情、工情,为防汛指挥机构领导决策提供依据;负责全市河网水位的控制与调度;负责台风洪涝灾害的灾情统计上报和总结评价;全面落实本市各级各类防汛责任制,组建并指导全市防汛抢险队伍;组织指导防汛物资的储备、管理和调度。2.2.3监测预警中心负责台风、大潮、暴雨、洪水、地质灾害、干旱等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建立统一预警发布平台,制定预警发布标准,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预警信息;及时向上级领导机关、市防汛指挥部、分指挥部、相关成员单位和县(市、区)防汛指挥部报送监测预报预警信息。2.2.4各街道辖区防汛指挥部 负责本辖区的防汛抗台和抢险救灾工作。各地应按照市防指的指令和预案要求,明确防汛信息联络员和其他防汛工作人员,落实防汛值班,组织开展各项工作。2.2.5村级防汛指挥部组织开展基层防汛抗台和抢险救灾工作,确保村民人身安全,做好宣传工作,稳定群众不安情绪。2.3 市防指成员单位职责(1)市人武部:负责组建和培训市级防汛抢险队伍,组织民兵参加防汛抢险救灾事宜;参加重要工程或重大险情的抢险救灾工作,并做好相关协调工作。(2)市水利局:承担市防汛指挥部的日常工作,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全市防汛防台抗旱的日常工作;负责水工程安全的监督管理,负责重要江河和水工程的防洪抗旱调度,及时提供雨情、水情、旱情信息及水利灾情;负责水资源的调配,组织指导水工程抗洪抢险工作和水毁防洪工程的修复。(3)市发展改革局:负责协调基础设施灾后修复或重建。(4)市公安局:负责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依法打击盗窃和破坏防洪工程设施的违法行为;各驻地派出所应协助当地政府做好涉危群众的撤离和转移工作。(5)市农业局(海洋渔业局):负责做好农业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指导,提供农情和灾情,提出农业抗灾、补救措施;负责做好灾害性海洋潮位、海浪预测、预报工作,负责出海渔船返港避风、养殖人员、赶小海作业人员的安全转移。(6)市建设局:负责浒山城区大塘江水系相关设施的运行和管理;负责城乡房屋、建筑工地防汛安全的监督管理和危房人员转移的检查和指导。(7)市财政局:负责防汛抢险和救灾资金的筹集,及时下拨防汛救灾经费并监督使用。(8)市电信局:负责全市防汛网络服务,保障水情、险情、灾情信息和防汛应急指挥通信的畅通,确保政府机关、防汛指挥机构、新闻媒体以及重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通讯畅通。(9)市供电局:负责调度解决抗灾电力,抢修灾损电力设施。在汛期,督促所属水电厂严格执行控制运行计划,服从市防指调度以确保政府机关、防汛指挥机构、新闻媒体等重要单位以及重要防洪工程设施的正常用电。(10)市广播电视台:负责及时向公众发布各类防汛信息,做好防汛抢险抗灾工作及先进事例和灾情的宣传报道。(11)市交通局:负责水毁公路、桥梁抢修工作;提供道路通行情况信息;组织落实抢险物资的运输车辆,协助公安部门做好汛期抢险救灾车辆的优先通行工作。(12)市贸易粮食局:负责全市各类大中型市场的防汛抗台工作;维持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影响期间各类商品的正常供应,做好商品供求形势监控;保证灾区粮食和食品的有序供应。(13)市供销联社:负责防汛物资的采购和储备以及灾区重要救灾物资的供应工作。(14)市民政局:掌握灾情信息,负责灾害救助工作;开展救灾捐赠等工作,负责接收、发放救灾捐赠款物,安排灾民生活。(15)市卫生局:负责灾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医疗救护工作,及时向市防指提供灾区疫情和防治意见,组织卫生人员赶赴灾区开展防病治病。(16)市气象局:负责提供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预报和有关气象信息,参加防汛会商。(17)市教育局:负责全市各类学校的防汛抗台工作,指导学校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教育,提高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18)慈溪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局:负责辖区内防汛抗台工作,做好所涉一线海塘、水库等重要水利工程保安;及时做好沿海养殖人员、赶小海人员的安全转移。(19)市城管局:负责城区地面排水工作以及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广告牌、行道树等防汛抗台工作。(20)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工作;协助当地政府做好地质灾害影响区的人员转移工作;及时向市防指提供地质灾害信息,做好地质灾害的防灾避灾业务指导工作。(21)慈溪日报、慈溪电视台:负责及时向公众发布防汛防台抗旱工作部署以及气象、海洋、水文部门发布的台情、汛情、旱情信息,做好防汛防台工作的宣传报道。3 预防和预警机制3.1预防报警信息3.1.1汛情信息(1)监测预警信息内容和发布标准监测预警信息包括气象、水文、国土、海洋、海事等方面内容,具体根据各行业相关规范和各单位相关规定进行监测、采集、传输、处理和发布。各单位对其发布的监测预警信息内容真实性、准确性负责。(2)监测预警信息发布方式一是面向社会公众发布。当市防指启动应急响应后,由监测预警中心按照市防指监测预警中心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将各单位提供的监测预警信息按照统一的格式,通过网络(包括农民信箱)、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以及乡镇气象灾害发布系统,统一向社会公众发布。统一发布的频次和时点,由监测预警中心征求相关单位提出意见,报市防指确定。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发布,由各单位根据相关规定和防汛防台工作需要为别确定发布的频次和时点自行直接发布。二是面向各级各类责任人发布。监测预警中心申请统一服务号,通过手机短信方式,由各单位分别向各级各类责任人直接发布。发布的频次和时点,根据相关规定和防汛防台工作需要,由各单位自行确定。三是面向各级防指及其成员单位、各级防汛办发布。由各单位按现有程序和要求进行发布。3.1.2工程信息(1)堤防工程信息当江河可能或已经出现警戒水位以上时,工程管理单位应加强堤防、涵闸等工程的监测,并将运行情况报县(市、区)水利局和防汛指挥部。当堤防、涵闸等工程出现险情征兆或遭遇超标准洪水袭击,工程管理单位应在第一时间向可能淹没的有关区域预警,并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同时向县(市、区)水利局和防汛指挥部报告,县(市、区)水利局、防汛指挥部应及时向县(市、区)政府、市水利局和市防汛指挥部准确报告出险部位、险情种类、抢险方案以及处理险情的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通信联络方式、除险情况。(2)水库工程信息a、在大中型水库水位接近汛控水位时,水库管理单位应对大坝、溢洪道、输水管等关键部位加密监测,按照经批准的控制运用计划调度,并及时向水库下游发出泄洪预警,同时报告水利部门和防汛指挥部。b、水库出现险情征兆时,水库管理单位及水库业主必须立即向水库所在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市、区)水库主管部门和县(市、区)防汛指挥部报告,并采取应急措施;县(市、区)防汛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派人到现场检查,并讲情况及时向省、市防汛指挥部报告。c、水库出险时,水库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实施抢险工作,并及时向预计可能受影响的地区发出警报。当群众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时,当地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群众撤离至安全地带,并做好生活安排。3.1.3洪涝灾害信息(1)洪涝灾害信息主要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受灾人口以及群众财产、农林牧渔、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工矿企业、水电设施等方面的损失。(2)洪涝灾情发生后,县(市、区)防汛指挥部及市民政、教育、市政、交通、电力、农业、海事、渔业等部门应及时向市防汛指挥部报告洪涝受灾情况;发生人员伤亡等重大灾情后,应立即将初步情况报到市防汛指挥部,并对实时灾情组织核实,核实后及时上报。市防汛指挥部应收集动态灾情,全面掌握受灾情况,并及时向市人民政府和省防汛指挥部报告。(3)县(市、区)防汛指挥部应按照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上报洪涝灾情。3.1.4台风信息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按照台风影响范围和程度,台风预警等级分为四级:级(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级(一般)。(1)特别重大(级):6小时内可能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已达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当台风近中心最大风力达1415级时为强台风;当台风近中心最大风力超过16级时为超强台风影响)。(2)重大(级):12小时内可能受强热带风暴或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强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3)较大(级):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风暴或强热带风暴、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4)一般(级):气象部门发布台风消息,热带低压可能影响我市,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3.2预防和预警机制3.2.1预防和预警准备工作(1)思想准备。加强宣传,增强全民预防水旱灾害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做好防大汛抗大台的思想准备。(2)组织准备。建立健全防汛防台抗旱组织指挥机构,落实防汛防台抗旱责任人、队伍和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监测网络及预警措施,加强防汛专业机动抢险队和抗台服务组织的建设。(3)工程准备。对存在病险的堤防、水库、涵闸、泵站、电站等各类水利工程设施实行应急除险加固;对跨汛期施工的水利工程和病险工程,要落实安全度汛、度台方案。(4)预案准备。修订完善各类预案和防御超标准洪水的应急方案,并开展预案演练,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5)物资准备。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市、县(市、区)防汛指挥部应储备充足的抢险物资。(6)通信准备。充分利用社会通信公网和防汛专网,确保雨情、水情、工情、灾情等信息及指挥调度指令通畅。(7)防汛防台检查。实行以查组织、查工程、查预案、查物资、查通信为只要内容的分级检查制度,发现薄弱环节,明确责任、限期整改。3.2.2江河洪水预警当主要江河即将出现洪水时,市水文部门应做好洪水预报工作,及时向市防汛指挥部报告洪水的监测情况及趋势,并及时滚动预报最新水情。3.2.3水库洪水预警当大中型水库发生洪水时,水库管理单位应做好水库洪水预报工作,并及时将洪水预报结果书面报市防汛指挥部及市水文站。3.2.4地质灾害预警(1)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地方,应根据地质灾害的成因和特点,主动采取预防和避险措施。市国土资源、气象、水文等部门应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实现信息共享,提高预报水平,并及时发布预报警报。(2)地质灾害易发区应建立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体系,每个乡镇(街道)、村(居)、组和相关单位都要落实观测措施,汛期坚持24小时值班巡逻制度;降雨期间,加密观测、加强巡逻,并落实地质灾害监测员,一旦发现危险征兆,立即向周边群众报警,实现快速转移,并报县(市、区)防汛指挥部,以便及时组织抗灾救灾。3.2.5台风暴潮灾害预警(1)市气象部门应及时向社会发布台风信息,并报告市防汛指挥部、分指挥部及各有关单位。对可能造成灾害的台风,市防汛指挥部和市气象部门应及早将信息传达给县(市、区)防汛指挥部和气象部门。(2)可能遭遇台风袭击的地方,市、县(市、区)防汛指挥部、分指挥部及各成员单位应加强值班,密切注视台风动向。(3)水利部门应根据台风影响的范围,及时通知有关水库、水闸和沿海海塘管理单位及在建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做好防范工作。各工程管理单位和在建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应组织人员分析水情和台风带来的影响,加强工程检查,必要时实施预泄预排措施。(4)预报将受台风影响的地区,各级防汛指挥部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做好防台风工作。(5)加强对城镇危房、在建工地、仓库、交通道路、电信电缆、电力电线、户外广告牌等公用设施的检查和采取加固措施,组织船只回港避风和涉海作业人员撤离工作。(6)低洼地带的水闸、海塘工程管理单位应加强工程运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报告县(市、区)水利局和防汛指挥部。3.3预警支持系统3.3.1山洪灾害县级非工程措施根据中央和省要求,做好山洪灾害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发挥预警支持作用。3.3.2洪水调度方案由所在县(市、区)防汛指挥部组织制定洪水调度方案,报市防汛指挥部备案。3.3.3水利工程防水预警方案水库、水闸等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制定水利工程放水预警方案,由当地人民政府公布后实施。预警方案的制定应当听取相关利害关系人的意见。4 防汛防台应急响应4.1汛情分级根据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的灾害分级,启动相应的级、级、级、级应急响应行动。应急响应级别的确定,以气象部门台风预警预报为主要依据,综合海洋渔业、水文等部门的预警预报,充分考虑台风的影响程度、危害程度及防御能力等因素,较高级别的应急响应包含较低级别应急响应的所有内容。级应急响应由市防指指挥批准启动(必要时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准启动),级应急响应由市防指副指挥批准启动,级、级应急响应由市三防办主任批准启动。4.1.1一般汛情(1)发布台风消息,预报台风影响较小;(2)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或全市平均日降雨量:50100毫米;(3)台风影响期间沿海最大风力:8级;凡符合上述3条中1条或1条以上的定为一般汛情,特殊情况可以作较大汛情处理。4.1.2较大汛情(1)发布台风警报,预报台风影响较大;(2)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或全市平均日降雨量:100-200毫米,过程降雨量:200-300毫米;(3)台风影响期间沿海最大风力:911级;凡符合上述3条中1条或1条以上的定为较大汛情,特殊情况可以作重大大汛情处理。4.1.3重大汛情(1)发布台风警报或紧急警报,预报台风严重影响慈溪;(2)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或全市平均日降雨量:200-300毫米,过程降雨量:300-500毫米;(3)台风影响期间沿海最大风力:12-15级;凡符合上述3条中1条或1条以上的定为重大汛情,特殊情况可以作特大汛情处理。4.1.4特大汛情(1)发布台风紧急警报,预报台风登陆温州或强台风、超强台风严重影响慈溪(2)全市平均日降雨量:300毫米以上,过程降雨量:500毫米以上;(3)台风影响期间沿海最大风力:16级以上;凡符合上述3条中1条或1条以上的定为特大汛情。4.2应急响应4.2.1应急响应启动级应急响应:(1)连线浙江省、宁波市防指,由市防指指挥主持会商,市防指全体成员参加会议,部署台风防御和抢险救灾工作;提出防御重点、目标和对策建议;根据上级有关涉危人员梯度转移指令,向各地派出工作组,协助各地组织指挥重大险情的抢险救灾工作;并向上级防指和市委、市政府汇报有关情况。必要时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部署防台工作。(2)市三防办密切监视台风发展变化和雨情、水情、工情,掌握全市人员转移、船只回港避风情况,做好江河洪水预报和重要流域、水库的洪水调度,组织有关专家组赴一线加强技术指导,调配市级防汛抢险物资,联系市人武部支援灾区抢险救灾,做好灾情核查和信息发布工作。其他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根据台风影响程度,做好相应工作。(3)当我市遭受到强台风袭击时,由市防指或市委、市政府组织召集各镇(街道)主要负责人进行紧急动员;市防指与各镇(街道)连通防汛指挥会商系统。(4)当我市遭受超强台风袭击时,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在报经市政府同意前提下,市防指可以指令相关部门采取停止户外集体活动、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工厂停工、市场停市以及交通管制等必要措施。(5)市防指应及时将有关防台信息、灾情信息报告市委、市政府和省、宁波市防指。级应急响应:(1)连线浙江省、宁波市防指,由市防指副指挥主持会商,并召开防御台风紧急会议,人武部、水利、气象、建设、民政、农业、国土资源、城管、交通、教育、电信、电力、广播电视台等防指主要成员单位参加。部署防台抢险工作,落实防台风各项措施。水利、气象、海洋渔业、国土资源等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水库、海塘、堤防、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巡查,做好洪水调度工作;加大监测力度、加密预报频次,随时将最新消息报告市防指及有关部门;渔船就近避风,船上人员撤离上岸;对危险地区的各类人员实施梯度转移。(2)水利、国土资源、海洋渔业、交通、建设、民政等部门派工作组到台风影响地区检查、督促和指导防台救灾工作。人武部组织各类抢险队伍集结待命,随时准备抢险救灾。其他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根据台风影响程度,做好相应工作。(3)市三防办及时将有关防台信息、灾情信息报告市防指领导和省、宁波市防指。级、级应急响应:(1)市三防办主任主持会商,水利、气象、海洋渔业、国土资源、建设、城管等防指主要成员单位参加。研究分析台风可能影响情况以及防御重点和对策,掌握有关地区人员转移和船只回港避风情况,监督指导台风影响区域水库、河网预排预泄和洪水调度,进一步落实防汛物资。各类检查指导组、专家组、抢险救灾队伍做好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2)气象、海洋渔业、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应加强对风情、雨情、水情、灾情的预测、预报,并及时向市防指报告。市气象部门要密切监视台风动向,及时预报台风路径与位置;市海洋渔业部门重点做好海上船只和沿海作业等人员的安全防范工作;市国土资源部门重点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检查工作。其他防指成员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开展工作。(3)市三防办应加强值班,密切监视台风动向,及时将有关防台信息报告市防指领导和宁波市防指。4.2.2一般汛情(1)市防汛办向市防汛指挥部负责日常工作的副指挥报告汛情;(2)市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处室负责人进岗到位,防汛办专职主任、气象台台长、市水文站站长进岗到位;(3)市防汛办向县(市、区)防汛办通报汛情。4.2.3较大汛情(1)市防汛指挥部常务副指挥向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特殊情况下向主要领导)报告汛情;(2)市防汛指挥部及各分指挥部负责日常工作的副指挥、成员单位负责人进岗到位,召开汛情分析会;(3)市防汛指挥部下发防御通知,部署防御工作;(4)市防汛指挥部指挥全市防汛防台抢险工作。4.2.4重大汛情(1)市防汛指挥部指挥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报告汛情;(2)市防汛指挥部指挥、分指挥部指挥进岗到位,部署防御工作;(3)市委、市政府办公室下达防御紧急通知;(4)必要时,市防汛指挥部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4.2.5特大汛情(1)市委、市政府领导进岗到位,研究防御对策,部署防御工作;(2)必要时,市防汛指挥部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3)必要时,市委、市政府部署防汛防台工作;(4)必要时,市政府领导发布电视讲话。4.3工作内容4.3.1组织指挥(1)市防汛指挥部在上级防汛指挥机构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行使全市防汛指挥权。(2)市防汛指挥部及三防办、各村级指挥部,汛期均实行24小时值班。(3)在台风、洪涝时发生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分指挥部应按照慈溪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做好防地质灾害和抢险救灾工作,并将地质灾害类型、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原因和造成的损失及时向市防汛指挥部报告。4.3.2灾害救助在防汛防台期间出现重特大灾情,由市重特大自然灾害救助指挥部根据慈溪市重特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统一指挥和组织抢险救灾工作。4.3.3信息发布(1)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和抢险救灾相关信息由市防汛指挥部统一负责发布;(2)市气象局负责发布台风消息、警报、紧急警报、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信息;(3)其他部门按职责发布有关汛情信息。4.3.4预测预报一般汛情12小时预报一次,较大汛情3小时预报一次,重特大汛情1小时预报一次,遇特殊情况增加预报次数或按需预报。预测预报结果按规定格式填写,经领导签字(盖章)后发布。(1)市气象局预报暴雨的时间、强度、量级和范围,台风的移动方向、速度、强度、登陆地点;(2)慈溪海洋中心站预报沿海杭州湾暴潮最高潮水位及出现时间;(3)市水文站预报主要江河洪(潮)水位;(4)市国土资源局预报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点、强度和时间。4.3.5水利工程调度(1)上林湖、杜湖、范家岙水库由市防汛指挥部调度;(2)慈溪的各河流由市供水局负责调度;(3)市防汛指挥部对全市水利工程有权优先调度。4.3.6物资车辆调用(1)在紧急防汛期,市防汛指挥部根据防汛需求有权在全市范围内调用防汛物资、车辆,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大局,主动配合;(2)市级物资、车辆调用由市防汛指挥部统一安排;(3)各地要求调用市级物资的,由当地防汛指挥部提出书面申请(紧急情况下,可以先口头申请,事后补办书面申请),经市防汛指挥部决定后下达调运任务;(4)抢险物资款原则上实行谁调用谁负担。4.3.7人员转移可能受到灾害严重威胁的群众,应当按照防汛防台预案自主分散转移或者在村(居)民委员会的组织下转移。重特大汛情时,需要由政府组织集中转移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发布转移指令,被转移地区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和有关单位具体负责做好相关转移工作。在可能发生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洪水、台风和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或者政府决定采取分洪泄洪措施等紧急情况时,组织转移的政府及有关部门可以对经劝导仍拒绝转移的人员实施强制转移。在转移指令解除前,被转移群众不得擅自返回,组织转移的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防止群众返回。4.3.8新闻采访(1)报道汛情、灾情必须真实,不得随意夸张、臆测,天气预报、洪(潮)水预报、汛情公告必须按市防汛、气象、海洋和水文等部门提供的材料公布;(2)综合性报道、向上级新闻单位和对外的报道,必须按市防汛指挥部提供的材料公布;(3)发生重大灾情,慈溪电视台在台风登陆后2天内编辑灾情录像专辑,上报市防汛指挥部。4.4领导分工4.4.1市委书记、市长领导指挥全市防汛防台工作;4.4.2分管副市长具体负责全市防汛防台工作;4.4.3市四套班子其他领导根据需要分赴各地指导防汛防台工作。4.5 台风及次生灾害预警4.5.1 台风影响预警气象部门应加强台风监测和预报,及时对台风影响情况进行预警。各地防汛指挥机构应根据可能受台风影响程度,加强值班,跟踪台风动向,研究防御对策,明确防御重点,及时将有关信息向社会发布。4.5.2 降雨实时预警市三防办应切实加强对我市降雨监测,当出现强降雨时,应立即向有关镇(街道)和单位发出警报。各镇(街道)和有关单位在接到降雨警报以后,应立即向有关地区发出处置预警。4.5.3 山洪灾害预警山洪灾害易发区应建立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体系,落实观测措施。有关镇(街道)、村和相关单位的预警员应坚持台汛期每天巡查、降雨期间加密巡查,一旦发现危险征兆,立即向可能受影响地区发出警报,转移群众,并报镇(街道)或市防指。4.5.4 江河洪水预警 (1)当江河即将出现超警戒水位或当本市中小型水库需大流量泄洪时,水利部门应加强对河道水位的监测,并及时向有关镇(街道)发出预警。(2)水利部门应确定洪水预警区域和洪水信息发布范围,并向社会发布。4.5.5 水利工程险情预警当水利工程发生险情或水库遭遇超标准洪水时,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和各防汛组织机构按规定权限,通过广播、电视、电话、警报等方式,向可能受影响地区发出警报,各地应及时做好群众转移等有关工作。4.5.6 内涝灾害预警市水利部门应确定我市内涝灾害的预警区域和级别,按照管理权限向社会发布。当气象部门预报将出现较大降雨或监测到有较大降雨时,市防指应通知相关单位做好排涝有关准备;必要时,通知低洼地区居民及企事业单位及时转移财产。5 应急保障5.1 通信与信息保障5.1.1市、县(市、区)通信运营部门依法保障防汛防台抗旱信息畅通的责任。5.1.2市、县(市、区)防汛指挥部按照以公用通信网为主的原则,合理组建防汛专用通信网络,确保信息畅通。水库、海塘、水闸等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必须配备通信设施。5.1.3市、县(市、区)防汛指挥部、当地通信管理部门按照防汛防台抗旱的实际需要,将有关要求纳入应急通信保障预案。出现突发事件后,通信部门应启动应急通信保障预案,迅速调集力量抢修损坏的通信设施,努力保证防汛防台抗旱通信畅通。必要时,调度应急通信设备,为防汛通信和现场指挥提供通信保障。5.2 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5.2.1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保障(1)对险工险段或易出险的水利工程设施,应提前编制工程应急抢险预案;当出现险情后,应派工程技术人员赶赴现场,研究优化除险方案,并由该工程防汛行政首长负责组织实施。(2)市、县(市、区)防汛指挥部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建水利工程施工单位以及受洪水威胁的其他单位,储备的常规抢险机械、防汛防台抗旱设备、物资和救生器材,应能满足抢险急需。(3)市、县(市、区)防汛指挥部应做好大型抢险设备和特殊救援设施调查统计,并登记造册,以备抢险救灾调用。5.2.2 应急队伍保障(1)本市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汛抗台义务,驻慈部队、武警和民兵是我市防汛抗台的重要力量。各地政府(办事处)和防汛指挥机构应组织动员社会公众力量投入抗洪抢险救灾工作;(2)市防指委托市人武部负责组建市防汛抢险专业队伍;全市各镇(街道)、村(社区)以及相关企业和单位应当组织由干部群众或基干民兵共同参加的防汛抢险工作队伍。(3)市防指应建立防汛工作专家库,当发生水害灾情时,及时派出专家组,指导全市各地组织防汛抗台抢险工作。(4)市、镇(街道)防汛组织机构分别负责调度本级防汛抢险应急队伍;在险情、灾情紧急的情况下,市防指可提出抢险救助请求,驻慈部队应当按照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的有关规定,向上级报告并立即实施救助。5.2.3 供电保障市、县(市、区)电力部门负责抗洪抢险、抗旱救灾等方面的供电需要和应急救援现场的临时供电。5.2.4交通运输保障市、县(市、区)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优先保证防汛抢险人员、防汛防台抗旱救灾物资运输;负责群众安全转移所需地方车辆、船舶的调配;负责河道航行和渡口的安全;负责用于抢险、救灾车辆、船舶的及时调配。5.2.5医疗保障市、县(市、区)卫生局负责水旱灾区疾病防治的业务技术指导;组织医疗卫生队赴灾区巡医问诊,负责灾区卫生防疫、抢救伤员等工作。5.2.6治安保障市、县(市、区)公安局、派出所负责做好水旱灾区的治安管理工作,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抗洪抗旱救灾行动和工程设施安全的行为,保证抗灾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负责组织搞好防汛抢险、分洪爆破时的戒严、警卫工作,维护灾区的社会治安秩序。5.2.7物资保障防汛物资储备工作实行“分级储备和管理、统一调配、合理负担”的原则。储备要求详见防汛物资储备定额编制规程。(1)物资储备a、市、县(市、区)防汛指挥部、重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建水利工程施工单位以及受洪水威胁的其他单位应按规范储备防汛抢险物资。b、市、县(市、区)防汛指挥部根据规范储备的防汛物资品种和数量,结合本地抗洪抢险的需要和具体情况确定。c、抗台物资储备。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贮备一定数量的物资,由防汛指挥部负责调用。d、在各地区建立应急供水机制,建设应急供水备用水源方案。(2)物资调拨a、市、县级防汛物资调拨原则:先调用县(市、区)级防汛储备物资,在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可调用市级的防汛储备物资。先调用抢险地点附近的防汛物资,后调用抢险地点较远的防汛储备物资。当有多处申请调用防汛物资时,应优先保证重点地区的防汛抢险物资急需。b、市、县级防汛物资调拨程序:市级防汛物资的调用,由县(市、区)防汛指挥部向市防指办公室提出申请,经批准同意后,由市防指办公室向代储单位下达调令。c、当储备物资消耗过多,不能满足抗洪抢险和抗旱需要时,市、县(市、区)防汛指挥部应及时联系有资质的厂家紧急调运、生产所需物资,必要时可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募集和征集。5.2.8资金保障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用于本行政区域内遭受严重水旱灾害的工程修复补助。5.3 技术保障5.3.1完善慈溪市防汛防台抗旱指挥系统(1)形成覆盖全市防汛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提高信息传输的质量和速度。(2)改进水情信息采集系统,使全市报汛站的水情信息30分钟内传到市防汛指挥。(3)建立和完善大、中型水库的洪水预报系统,提高预报精度,延长有效预见期。(4)建立工程数据库及大、中型水库的地理和社会经济数据库,实现这些地区重要防洪工程基本信息和社经信息的快速查询。(5)建立全市旱情监测和宏观分析系统,建设旱情信息采集系统,为宏观分析全市抗旱形势和作出抗旱决策提供支持。5.3.2市、县(市、区)防汛指挥部建立专家库当发生水旱灾害时,由防汛指挥机构统一调度,派出专家组,指导防汛防台工作。5.4 公众信息发布、培训和演练5.4.1公众信息系统 (1)汛情、旱情、工情、灾情及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等方面的公众信息交流,实行分级负责制,一般公众信息由市、县(市、区)防汛指挥部负责同志审批后,可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2)当杭州湾,钱塘江发生超警戒水位以上洪水,呈上涨趋势;山区发生暴雨山洪,造成较为严重影响;出现大范围的严重旱情,并呈发展趋势时,按分管权限,由市、县(市、区)防汛指挥部统一发布汛情、旱情通报,以引起社会公众关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防汛防台抗旱救灾工作。5.4.2培训(1)市、县(市、区)防汛指挥部负责乡镇防汛责任人、防汛抢险技术人员和防汛机动抢险队骨干的培训。(2)培训工作应做到合理规范课程、考核严格、分类指导,保证培训工作质量。(3)培训工作应结合实际,采取多种组织形式,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每年汛前至少组织一次培训。(4)适时对非专业抢险队伍进行必备知识应急培训。5.4.3演练(1)市、县(市、区)防汛指挥部应根据预案定期举行不同类型的应急演练,以检验、改善和强化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能力。(2)专业抢险队伍必须针对当地易发生的各类险情根据预案有针对性地每年进行抗洪抢险演练。(3)演练结束后,应及时对预案进行评估,总结经验,进行修订。6 后续工作发生水旱灾害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做好灾区生活供给、卫生防疫、救灾物资供应、治安管理、学校复课、水毁修复、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等善后工作。6.1 救灾6.1.1灾区政府应成立救灾指挥部,负责灾害救助的组织、协调和指挥工作。6.1.2市、县(市、区)民政部门负责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应及时调配救灾款物,组织安置受灾群众,作好受灾群众临时生活安排,负责受灾群众倒塌房屋的恢复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红十字会急救员资格认证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 2025健身房租赁合同范本
- 城市河道生态修复2025:创新实践与策略建议报告
- 2025药店培训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浙江衢州市中心血站招聘第一批编外人员2名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
- 急性脑出血护理措施
- PVC管道工程施工方法及方案
- 2025【合同范本】城乡房产买卖合同协议模板
- 新加坡租房合同3篇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点
- 马凡氏综合征课件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章
- 《信息技术基础》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 人体解剖学 》课程标准-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2022年修改)
- 格构柱、杯形基础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2024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高级执法资格考试题(解析版)
- 心脏手术同期房颤射频消融路径图课件
-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23年版》
- 浅论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蚂蚱养殖疾病用药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