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轿顶程序.doc_第1页
进出轿顶程序.doc_第2页
进出轿顶程序.doc_第3页
进出轿顶程序.doc_第4页
进出轿顶程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目的 此文件是为了安全进出轿顶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它提供了找到轿厢位置的安全方法,在进入轿顶前检查控制系统,直到安全地离开轿顶前保持设备的受控状态。2 适用范围 适用于西子奥的斯直接员工及分包商员工的工地工作现场。3 职责无4 定义4.1 标准姿势:(以右手操作为例)身体下蹲,左手选择可靠地方把扶,将身体重心放在左腿上,伸出右腿顶住右侧的厅门,右手即可自由操作。5 工作程序本程序包含以下:5.1进出入轿顶标准程序 5.2进出入轿顶(适用于无标准轿顶护栏、或者存在轿顶坠落风险的电梯) 5.3进出入轿顶(适用于有标准轿顶护栏、但无法使用外呼(没有安装外呼或外呼不能正常工作)的单台、并联或群控电梯) 5.4进出入轿顶(适用于装有标准轿顶护栏、处于检修状态下的电梯)5.1 进出入轿顶标准程序5.1.1 进轿顶程序:1) 填写JHA,放置防护栏。2) 确保电梯轿厢内无人。3) 将电梯呼到要上轿顶的层楼,在轿厢内打二个下方向指令(下一层和最底层),将电梯停到适当位置(能较容易进入轿顶位置)。4) 打开厅门100MM,放入顶门器拧紧,按外呼按钮,等10 s钟测试厅门门锁回路有效(可从厅门缝观察,确认电梯是否移动)。5) 打开厅门,用标准姿势放顶门器。6) 操作者站在厅门地坎处,确认急停开关容易被接触到(急停开关距离厅门750MM以内)。7) 按“急停”开关,使轿厢处于“停止”状态,打开36V照明,拿开顶门器关闭厅门,按外呼按钮,等10 s钟,测试“急停”开关是否有效(可从厅门缝观察,确认电梯是否移动)。8) 打开厅门,用安全的姿势放顶门器。9) 将检修开关拨至“检修”(INS)位置,急停复位,使轿厢处于检修状态,拿开顶门器,关闭厅门,按外呼按钮,等10 s钟,测试“检修”开关有效(可从厅门缝观察,确认电梯是否移动)。10) 打开厅门,用标准姿势放顶门器。按“急停”开关使电梯处于“停止”状态。拿掉顶门器进入轿顶。11) 员工站在轿顶安全、稳固、便于操作检修开关的地方,关闭厅门。12) 拔出急停开关,首先按下行按钮、再按公共、后按下行+公共 = 电梯下行,然后按上行按钮、再按公共、后按上行+公共 = 电梯上行,测试好后关闭急停,员工开始工作。 备注:1) 超过两人以上在轿顶工作,必须经总经理审批。2) 在井道必须戴安全帽。3) 过轿顶横梁时要跨过横梁;横梁较高时可下面穿过;跨、穿不过横梁时需要使用安全短绳。 5.1.2 出轿顶操作程序:注意:离开轿顶前,急停开关必须处于“停止”状态,检修开关必须处于“检修”状态,照明灯必须处于开启状态。A、同一楼层出轿顶:1) 将电梯停到适当位置。2) 将轿顶急停开关按下到“停止”状态。3) 打开厅门,走出轿顶,用标准姿势放顶门器。4) 将轿顶检修复位,关闭36V照明,将急停开关复位。5) 关闭厅门,确认电梯正常,移走防护栏,结束工作,交给用户使用。B、不在同一楼层出轿顶:1) 将电梯停到适当位置。2) 将轿顶急停开关按下到“停止”状态。3) 打开厅门100MM,对外呼喊“电梯在保养,请勿靠近”,提醒乘客避让。4) 放顶门器复位急停,点动慢车开关,验证门锁回路有效。5) 按下急停然后打开厅门,走出轿顶,用标准姿势放顶门器。6) 将轿顶检修复位,关闭36V照明,急停复位。7) 关闭厅门,确认电梯正常,移走防护栏,结束工作,交给用户使用。5.2 进出入轿顶(适用于无标准轿顶护栏、或者存在轿顶坠落风险的电梯)5.2.1 进轿顶1) 如5.1.1,按照步骤验证门锁回路,急停开关,检修开关有效。2) 穿戴安全短绳,调节将绳长度,注意活动范围限制在1.2米以内。3) 进入轿顶后,将安全短绳连接到标有负荷标识的轿顶锚钩。4) 确认安全短绳与电梯其他部件无钩挂,然后点动验证慢车开关有效。5) 然后方可开始工作。6) 如需要移动轿厢,应先将短绳从轿顶锚钩摘下,并确认与电梯其他部件无钩挂,然后慢车运行轿厢至合适位置。5.2.2 出轿顶7) 如5.1.2步骤,异层出轿顶需先验证厅门有效。8) 出轿顶前,先将短绳从轿顶锚钩中取下,并确认与电梯其他部件无钩挂,然后出轿顶。注意:决不能在短绳与轿顶锚钩相连的情况下运行轿厢!5.3 进出入轿顶(适用于有标准轿顶护栏、但无法使用外呼(没有安装外呼或外呼不能正常工作)的单台、并联或群控电梯!)注意:1.本程序必须由2名员工配合完成,2.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清晰,有效地沟通。1) 在进入层厅门口放置护栏。防止其他人员进入。2) 员工A进入轿厢,选两个下方向命令:进入层的下一层和最底层。注意:员工B将进入轿顶,员工A将始终呆在轿厢里,听取员工B的指令,配合工作,直到员工B要求其离开轿厢为止!两名员工必须保持清晰明确的沟通。3) 员工B在轿厢向下运行的时候,找准时机,用电梯钥匙打开厅门,将轿厢停在便于够到急停开关并可以进入轿顶的位置。4) 放入门阻止器,将厅门关到最小,员工B指示员工A再次选最底层的内选(无论该内选是否保持),员工A重复员工B的指令并持续按该内选10秒,10秒后通知员工B,员工B确认轿箱在厅门门锁打开时静止不动(轿门此时处于关闭状态)。进入层的厅门门锁现在就测试和确认完了。5) 员工B重新打开厅门,用标准姿势放入门阻止器,并锁紧,将厅门保持在全开的位置。6) 将轿顶急停置于“停”的状态。7) 员工B用标准姿势取出门阻止器,让门关闭,门锁闭合。8) 在厅门闭合的情况下,员工B指示员工A选最底层的内选(无论该内选是否保持),员工A重复员工B的指令并持续按该内选10秒,10秒后通知员工B。9) 员工B重新将厅门打开不超过肩宽,确认轿厢没有移动。轿顶急停开关现在就测试和确认完了。10) 员工B打开厅门,用标准姿势放入门阻止器,并锁紧,将厅门保持在全开的位置。11) 员工B打开轿顶照明。12) 员工B将轿顶检修开关置于“检修”位置;将轿顶急停开关转到“运行”位置。13) 员工B用标准姿势取出门阻止器,让门关闭,门锁闭合。14) 在厅门闭合的情况下,员工B指示员工A选最底层的内选(无论该内选是否保持),员工A重复员工B的指令并持续按该内选10秒,10秒后通知员工B。15) 员工B重新将厅门打开不超过肩宽,确认轿厢没有移动。轿顶检修开关现在就测试和确认完了。16) 员工B打开厅门,用标准姿势放入门阻止器,并锁紧,将厅门保持在全开的位置。17) 员工B将急停开关转回“停”的位置。现在可以安全进入轿顶了。18) 员工B用标准姿势取出门阻止器,进入轿顶,选择安全的位置站立,关闭厅门。19) 员工B将轿顶急停开关转到“运行”位置。20) 员工B单独按“下行”按钮,确认轿厢不移动;单独按“上行”按钮,确认轿厢不移动;由此确认“公用”按钮操作正常。21) 员工B同时按“下行”和“公用”按钮,确认轿厢向下运行;同时按“上行”和“公用”按钮,确认轿厢向上运行;由此确认轿顶检修按钮操作正常。22) 员工B将电梯检修运行到进入层(如果是最高层,注意顶层高度)平层位置,将轿顶急停开关转到“停”的位置,手操作门机打开厅门,放员工A出去。现在可以安全在轿顶工作了。注意:确保在轿顶进行工作时: 1、轿顶检修开关始终保持在检修状态; 2、如果不需要移动轿厢时,轿顶急停必须同时保持在停止的位置。5.4 进出入轿顶(适用于装有标准轿顶护栏、处于检修状态下的电梯)注意:1.本程序必须由2名员工配合完成, 2.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清晰,有效地沟通。1) 员工A在需要进入的楼层口放置一个警示护栏,防止其他人员进入。2) 员工B用机房检修将轿厢运行到员工A需要进入的楼层;3) 员工A用电梯钥匙打开厅门,放入门阻止器,将厅门关到最小(80毫米);4) 员工A指示员工B检修向下运行电梯并保持10秒,员工B重复指令并遵照操作;5) 等待10秒钟,员工A确认轿厢在厅门门锁打开时静止不动(轿门此时处于关闭状态)。进入层的厅门门锁现在就测试和确认完了。6) 员工A重新打开厅门,用标准姿势放入门阻止器并锁紧,将厅门保持全开位置。7) 员工A将轿顶急停置于“停”的状态。8) 员工A用标准姿势取出门阻止器,让厅门关闭,厅门门锁闭合。9) 员工A指示员工B检修向下运行电梯并保持10秒,员工B重复指令并遵照操作;10) 等待10秒钟,员工A重新将厅门打开不超过肩宽,确认轿厢没有移动。轿顶急停开关现在就测试和确认完了。11) 员工A打开厅门,用标准姿势放入门阻止器并锁紧,将厅门保持全开位置。12) 员工A打开轿顶照明。13) 员工A将轿顶检修开关置于“检修”;将轿顶急停开关转到“运行”。14) 员工A用标准姿势取出门阻止器,让门关闭,门锁闭合。15) 员工A指示员工B检修向下运行电梯并保持10秒,员工B重复指令并遵照操作;16) 等待10秒钟,员工A重新将厅门打开不超过肩宽,确认轿厢没有移动。轿顶检修开关现在就测试和确认完了。17) 员工A打开厅门,用标准姿势放入门阻止器并锁紧,将厅门保持全开位置。18) 员工A将急停开关转回“停”的位置。现在可以安全进入轿顶了。19) 员工A用标准姿势取出门阻止器,进入轿顶选择安全位置站立,关闭厅门。20) 员工A将轿顶急停开关转到“运行”位置。21) 员工A单独按“下行”按钮,确认轿厢不移动;单独按“上行”按钮,确认轿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