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编 宋代文学第一章 宋代的词第一节 北宋初中期词一、柳永 柳永是宋代第一位专力于写词的词人,现存的近200首词收在他的词集乐章集中。从内容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主要表现男女爱情、离愁别恨。代表作是雨霖铃。第二类着重表现羁旅行役之苦。八声甘州为代表。第三类则是描写城市风光。望海潮(东南形胜)是这一类的代表作。二、张先 张先的词从内容来说,并无特别之处,还是以伤春伤别为主,写的多是“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如代表作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张先的词特色不是太突出,但在当时地位很高,被认为是与柳永齐名的大家。三、欧阳修 欧阳修是当时的文坛领袖,在诗、文、词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欧阳修的词也同当时的大多数词一样,多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但是,与其他词人的作品相比,欧阳修的词有两个方面是比较独特的:首先,欧词在内容上已不再完全局限于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而把山水自然、身世感慨引入词中,这就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例如,他的采桑子十首,专写自然景色;临江仙中,则有“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的人生感慨。这些都是当时的词作中较少见到的。 其次,欧词在表现手法上虽然以白描为主,但写得更为细腻生动。例如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通过借景抒情和细节描写等,生动细致地表现了一位女子的苦闷,其中“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二句极尽曲折之妙:无人倾诉愁情,于是有问花之举;但花也不理睬,不理倒还罢了,还掉头而去,更添了无数烦恼。又如南歌子(凤髻金泥带),写一位新婚女子的生活情态,生动形象,惟妙惟肖。欧词艺术上的这种特点,显然与他深厚的艺术功力有关。四、晏几道 从生活的时代来说,晏几道应属于北宋后期,但他的词却与北宋前期词比较接近,内容基本上还是传统的男女爱情题材。不过,晏几道的词也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带有浓厚的感伤色彩,多表现人生变化的梦幻感。在艺术上往往运用今昔对比的手法,融情入景,并巧妙地融化前人的诗句,将情感表现得既真实动人,又耐人寻味。例如他的名作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和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前一首通过今昔对比的手法,借对一位歌女的思念,表现了对人生变幻的独特感受,读来极为动人。其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二句于借用前人的成句,借景抒情中兼有对比,更是广为传诵的名句。后者也是表现对一位歌女的怀念,下阙“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虽化用杜甫诗句,但更为细腻曲折:别时盼望相见,但只能在梦中实现;真正相见之后却怀疑在梦中,又不相信相见的真实性。一真一幻,曲尽人情。第二节 北宋后期词一、苏轼 苏轼禀赋异常,天资绝人,在诗歌、词、散文、绘画、书法等方面均有创造性的贡献,是我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 苏轼的思想非常复杂,他既受过良好的儒家思想的教育,又受到佛教、道教的深刻影响。儒家思想的影响使他积极入世,关注政治和人民的生活。佛教和道教一方面使他经常产生人生无常、梦幻虚无的思想,另一方面又使他能比较冷静理智地应对人生挫折。苏轼的思想表现,是与他的人生际遇紧密相关的。年轻和仕途比较顺利时,他的思想以儒家为主。遭受挫折时,佛道思想便占了上风。在词的创作上,苏轼是宋词发展史上一座十分重要的里程碑。古人评价他的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胡寅酒边词序)。自有词人以来,未曾有人得到过这样的评价。可见,苏轼的词确实是非同凡响。苏轼对词最大的创造,一言以蔽之,就是以诗为词。二、秦观 秦观虽为苏门弟子,但他的词更多的接受了柳永等婉约派的影响,因此,多描写离愁别恨、男女爱情,风格偏于柔婉。秦观与其他婉约词人的不同之处在于: 首先,秦观的词并不是单纯地表现男女爱情,而是“将身世之感并打入艳情”,即借爱情描写抒发身世之感。例如他的代表作满庭芳(山抹微云)。其次,他后期的词多直接表现政治上遭受挫折时的痛苦绝望心情,这在其他婉约词人的作品中是很少见的。例如踏莎行(雾失楼台)。第三,艺术上,秦观的词有两方面突出的特点:一是善于描写迷离朦胧的意境。如踏莎行开篇就写道:“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展现了一种迷离的晚景。二是善于通过比喻、写景等手法,将无形之情写得既形象又富有美感。例如“春去也,落红万点愁如海”(千秋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浣溪沙)、“便做春三、周邦彦 周邦彦的词向来评价极高,有人称之为北宋词的集大成者,认为“邦彦词上承温(庭筠)、韦(庄),下开姜(夔)、吴(文英),为南北宋之宗匠。词法之精,无逾邦彦者”(周济宋四家词选序)。客观地说,周邦彦的词在内容上并无创新之处,仍然承袭婉约词的传统,以表现男女爱情、离愁别恨为主。周邦彦的成就在于融合各家之长,力避各家之短,将词写得更为精致。 第三节 南宋前期词一、张元干、张孝祥 张元干和张孝祥都是南宋前期著名词人,他们的词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在表达爱国情感方面,二人更表现出相当的一致性。他们的作品最为后人熟悉的即为此类。例如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待制赴新州)与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两首词都将爱国之情与个人怀才不遇的苦闷交织在一起,感慨豪壮,掷地有声。 当然,他们也有不同之处,张元干前期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传统的婉约词,而张孝祥词中,这样的婉约词就比较少。同时,张孝祥某些词风格比较接近苏轼,这又是张元干所缺少的,例如念奴娇(洞庭青草)有“小赤壁之称”,意思是它接近于苏轼的赤壁赋,有着赤壁赋所具有的思想感情、意境。这是张元干词中所没有的。二、李清照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女文学家,作品有词、诗、文等,但成就最高的是词。有漱玉词。 受生活境遇的影响,李清照的词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早期的词主要表现她作为少女和少妇的生活与情怀。在她的笔下,少女生活是充满欢乐的。如她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反映了李清照少女时代的生活,笔调轻松,充满诗意。少妇之词的主旋律则是抒发离别相思的感受,与少女之作相比,明显多了一分沉重。例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这首词写相思离别,从中不难体会到爱情带来的苦涩。与少女之作相比,更为深沉厚重。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则主要表现她作为寡妇的身世之苦、故国之思以及孤寂无聊的心情,情调低沉,凄苦悲凉。例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在这首词中,我们已经很难看到相思的甜蜜或苦涩,有的只是一人独处,伶仃孤苦的凄凉与绝望,读来异常沉重。 无论哪一时期的作品,李清照都能写得独具韵味、真切动人,因此,人们将李清照这种独具韵味的风格称之为易安体。易安体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情感真实动人。以往的婉约词,往往是代言体,即男作者代女子说话,因此,抒发的女子情感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情感。李清照则真实地袒露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大胆而又真切。第二,语言浅显自然,却又韵味无穷。例如“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下忆吹箫)。看起来似乎是平常语,读来却令人回味无穷,这表现了李清照独特的驾驭语言的本领。第三,情感表现形象具体而富有美感。例如“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运用各种手法,使情感的表现形象而具体。 第四节 南宋中后期词一、辛弃疾与辛派词人 辛弃疾不是传统的那种只会纸上谈兵的文人,而是真正具有军事、政治才干,因而他的词也就不是传统的文人词,而是英雄之词。后人将他与苏轼比较,认为“东坡是衣冠伟人,稼轩是弓刀游侠”(谭献谭词评辩),比较准确地指出了辛弃疾与苏轼的不同特点,所以,有人评价他的词是“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辛词的特别之处在于:从内容来说,辛词的表现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就宋词总体而言,始终是“剪红刻翠”的婉约词占主流,南宋也是如此。而辛弃疾的词不仅描写离愁别恨,更多的是失路之悲、家国之忧、不平之气、愤懑之情,同时不乏农村风光、自然景色的描写。在题材的开拓方面比苏轼有过之而无不及,真正做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入”。尤其是他将词这种娱乐性的文体与国家、个人的命运紧密结合,使词成为一种抒发“英雄气”的庄重体裁,这比苏轼做得更为全面、彻底。二、姜夔、吴文英 如果说辛弃疾及辛派词人继承了苏轼的传统,以表现爱国的豪放之情为主,那么,与此同时,姜夔、吴文英等则承袭了周邦彦的衣钵,在词的格律、辞藻等方面下功夫,从另一个方向发展了宋词。 姜夔的词大多为记游及咏物之作,所表现的情感也多为身世飘零和情场失意的感叹,如暗香、疏影。也有少数表现了对国事的忧患,如扬州慢等。 与姜夔一样,吴文英的词在内容上也多咏物抒怀,艺术上也讲究音律,但与姜夔不同的是,吴文英更加注意辞藻,意象密集而又思绪大幅跳跃,且多用典故,读来颇觉晦涩。所以有人称他为词家之李商隐。第三章 宋代的散文第一节 欧阳修与北宋初中期散文 欧阳修的散文正是他的理论主张的实践。他的散文内容充实,题材丰富。既有政论文,如五代史伶官传序、朋党论、与高司谏书;也有写景抒情之作,如秋声赋、醉翁亭记;又有叙事怀人的作品,如苏氏文集序、祭尹师鲁文。第二节 王安石、苏轼与北宋中后期散文一、王安石 王安石的散文是欧阳修所进行的散文革新的继续,但在艺术风格上具有自己的强烈个性。总的说来,王安石的散文是政治家的散文,不以感人擅长,但以服人称胜。作品的内容与社会政治有紧密关系,而且见解精辟,往往能发人所未发,显示了王安石非同寻常的眼光与思想。这些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他数量最多的政论性散文中。例如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答司马谏议书等。这些散文往往是长篇大论,或高屋建瓴,鞭辟入里;或绵里藏针,说理充分。都表现了无可辩驳、真理在握的高度自信。二、苏轼 苏轼的散文代表了宋代散文的最高成就。在某种程度上,它是欧阳修散文与王安石散文的综合与提高。 苏轼的散文创作印证了他的散文理论。在内容上,苏轼的散文几乎涉及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一点上,此前任何散文家都无法与他媲美。以前根本不能写入文章的很多内容,均能在苏轼的散文中找到。在艺术上,苏轼散文不仅文体多样,而且如他的诗歌一样,触处生春。议论时,能像王安石一样,鞭辟入里,发人所未发,如留侯论。写景时,能像欧阳修一样,以寥寥数语,写出景象的特点,营造出富有诗意的意境,例如石钟山记、前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等。总之,苏轼的散文变化多端,没有固定的程式,充满活力,毫无陈腐气,且有特殊的情韵,确为中国古代散文中的珍品。 曾巩与苏轼的父亲苏洵、弟苏辙虽然也被列为散文大家,但今天看来,他们的作品除苏洵六国论、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等少数名篇外,就总体成就而言,与其他散文大家相比,无疑就逊色一些了。第五编 元代文学 第一章 杂剧 杂剧主要存在于元代,可以说,它是元代文学的主体,代表了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第一节 关汉卿 关汉卿是中国古典戏剧的奠基人,他生而倜傥,博学能事,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在当时的“玉京书会”及表演场所非常活跃。可惜留下来的生平资料却寥寥无几,由此也可见杂剧作家在当时社会上的地位。据有关资料,关汉卿一生至少写了60余种杂剧,但留存至今的只有十几种。尽管如此,仅凭这些作品,关汉卿也足以彪炳千秋,流芳百世了。 关汉卿的杂剧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公案剧。以窦娥冤、鲁斋郎、蝴蝶梦为代表。 (二)婚姻爱情剧。这又可分为两类:一为表现弱者反抗恶势力,代表作有救风尘、望江亭。 (三)历史剧。代表作为单刀会、西蜀梦。 第二节 王实甫 王实甫,与关汉卿一样,其生平可知者极少,只知他是大都人,字德信,与关汉卿同时或稍后,在当时有极高声望。根据有关资料,他曾写了14种杂剧,现存作品除代表作西厢记外,还有破窑记、丽春堂,另有贩茶船、芙蓉亭残本。第三节 白朴和马致远一、白朴 白朴是著名诗人元好问的学生,金国灭亡后,到了大都。不乐仕进,以山水诗酒为乐。他的作品主要有墙头马上和梧桐雨。二、马致远 马致远,生卒年不可考,号东篱,大都人。他在当时的名气极大,有“曲状元”之称。现存作品有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青衫泪、陈抟高卧、任风子6种,另有与人合作的黄粱梦。第四节 纪君祥、郑光祖等 纪君祥,大都人,现存作品中仅赵氏孤儿是完整的。 郑光祖,字德辉,平阳(今山西临汾)人。他是元代后期成就最高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今存倩女离魂、王粲登楼等8种杂剧。倩女离魂是郑光祖的代表作,其对牡丹亭有直接的启发作用。第六编 明代文学一、 三国演义 章回小说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体裁。它的特点是分回标目、分章叙事、首尾完整、故事连接、段落整齐。章回小说是在宋元长篇讲史平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与讲史有直接的关系:章回小说作为相对独立的单元的“回”来自于讲史的次或段;章回小说的回目来自于讲史开宗明义的题旨;章回小说由“话说”、“看官”等构成的虚拟的说书场景来自于讲史的叙述方式。我国章回小说的内容十分丰富,至少包括五种类型:讲史型、神魔型、公案型、世情型、武侠型等。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二、 水浒传 水浒传作为一部英雄传奇小说,它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现实,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英雄好汉形象,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三、 西游记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运用自己卓越的才华,把一个取经故事写得瑰丽多采,引人入胜,使西游记成为中国小说史上一部妇孺皆知、成就最高的神魔小说。四、金瓶梅及明代其他长篇小说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金瓶梅,它直接描写现实生活,表现世态人情,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金瓶梅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一部奇作。它的成书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不同,没有经历过一个世代积累的过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金瓶梅的作者向来扑朔迷离,虽署名为兰陵笑笑生,但真实姓名一直无法确认。 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的影响,明代的长篇小说创作明显地可以分为历史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三大类。、历史小说 明代中期开始,历史小说(演义)极为风行,主要有列国志传、北宋志传、英烈传等。 春秋列国志传为余邵鱼编成,冯梦龙改编成新列国志。它表现的是春秋战国的历史,对普及历史知识有功,但文学性不强。、神魔小说 明代的神魔小说主要有封神演义、西游补、四游记、西洋记等,其中封神演义最为著名。 、世情小说 侠义风月传,写铁中玉与水冰心一段极为曲折的爱情故事。由于书中能将爱情婚姻故事与大臣之间的勾心斗角,与朝廷的风云变幻紧密结合在一起,并生动地表现了铁中玉与水冰心有胆有略、才智高超,所以它与一般突出“郎才女貌”的才子佳人小说是不完全相同的。还有玉娇梨、平山冷燕。这类作品在写才子佳人的“才”与“色”时,又十分强调“真情”,这是明代思潮的特点。 五、 “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 明代的白话短篇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二拍”(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是作者凌濛初对“三言”的模仿之作。明代还出现了几部引起人们重视的文言小说。 “姑苏抱瓮老人”见“三言”与“二拍”“卷帙浩繁,观览难周”(今古奇观序),故从中选取40种成今古奇观。后三百年中,它就成为一部流传最广的白话短篇小说的选本。六、 明代戏曲汤显祖 汤显祖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卓越的艺术成就的牡丹亭,不仅是汤显祖的代表作,而且成为中国戏曲史上一部浪漫主义的杰作。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江西临川人。出身书香门第,为人耿直,敢于直言,一生不肯依附权贵,曾任太常博士及一些下层官职,四十九岁时弃官回家。他从小受王学左派的影响,结交被当时统治者视为异端的李贽等人,反程朱理学,肯定人欲,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对他影响很大。他是我国古代继关汉卿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他的戏剧创作现存主要有五种,即“玉茗堂四梦”(或称“临川四梦”)及紫箫记。“玉茗堂四梦”即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这四部作品中,汤显祖最得意,影响最大的当数牡丹亭。第七编 清代文学一、 聊斋志异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以其斋号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山东淄博)人。他出身于一个热衷科举的家庭,少时颇有文名,但科场始终不如意,一直考到六十余岁,也未能得第。为了谋生,他一面应考,一面做私塾教师,时间长达四十年。蒲松龄一生著述丰富,有诗词文章、戏曲小说、俚曲、杂著等。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聊斋志异。聊斋志异实际上是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用文言写成,收集了近五百篇作品,此书是作者几乎花费毕生精力写成的,前后共达到40多年。书中的故事来源有:前代小说或笔记的改编、亲友所提供和自己的经历和见闻,但更多的是作者的虚构。二、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一字文木,自称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他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到他时家道已经衰落。他少年聪敏,从小就受到“科举世家”的传统教育,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中。最终绝意仕进,以卖文为生。走上了封建叛离的道路。其主要原因是:家庭败落、科场失意、民主思潮的影响。这些为吴敬梓创作儒林外史奠定了生活与思想基础,作品除儒林外史外,还有文木山房集。儒林外史的版本,主要有几种:最早刻本为嘉庆八年(1803)的卧闲草堂本,共五十六回。光绪十四年(1888)有东武惜红生序本,另外插入四回,共六十回。解放后出版的本子,是以卧闲草堂本为底本整理的。因多数学者以为最后一回非出吴敬梓手笔,故将其作为“附录”,置于书后。 三、 红楼梦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作者曹雪芹。曹雪芹(1715?1764?),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先原为汉人,后被满族贵族掳走成为家奴,入了满洲正白旗包衣。以后地位不断升迁,终于成为康熙亲信,祖孙三代四人担任过江宁织造这一要职,其间又兼两淮巡盐御史,共约六十年。成为显赫几代的大家族。雍正皇帝继位后,由于政治斗争,曹家地位一落千丈,到曹雪芹时,生活穷苦,境遇潦倒,已经过的是“举家食粥”也难以为继的生活了。他以坚韧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与修订。乾隆二十七年,终因贫困交加而离开人世,遗留下来的只有一部未完成的红楼梦。 红楼梦的版本主要有两大系统:一为八十回抄本系统,一为一百二十回排印本系统。抄本系统均为八十回,题名为石头记,大多附有脂砚斋评语,比较重要的有脂评本有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戚序本等。排印本系统为一百二十回,最早是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伟元、高鹗以活字排印,书名改为红楼梦。一般认为,后四十回是高鹗所补。比较重要的版本有程甲本、程乙本。 至于后40回,有功有过,应当说是功大于过。首先,由于有了后40回而使红楼梦成为一部结构完整、首尾齐全、浑然一体的文学作品。其次,它写出了全书中心事件、主要人物的悲剧结局,如黛玉之死、贾家之败、宝玉出家等,从而保持原有矛盾的发展,基本上符合前八十回的倾向。第三,有的情节描写生动精彩,如潇湘惊梦、黛玉迷性、焚诗稿、魂归离恨天等,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四、 其他小说1、镜花缘 镜花缘的作者为李汝珍。李汝珍(1763?1830?),字松石,号松石道人,人称北平子,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曾经做过河南县丞,终生不达。他学问渊博,精通音韵,鄙薄时文。著有李氏音鉴、镜花缘等。镜花缘一百回,是李汝珍根据山海经以及历代笔记杂著的记载,驰骋想象而写成的一部小说。小说的前半部写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游历海外三十余国的奇异经历,后半部写诸花神所托生的一百个才女参加武则天所设的女试。小说表现了一些新的思想,如主张男女平等、同情赞美妇女、反对八股文等,对各种丑恶现象也不乏批判。所以,小说中有才能的是女子,男人也缠足。小说的构思比较奇特,能通过想象的国度将现实社会的各种现象揭示出来,生动地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种种恶俗的憎恨。但它最大的弱点在于人物形象多苍白无力,性格不够鲜明,尤其是后半部多为文字游戏,卖弄才学。 2、儿女英雄传及其他作品 清代道光以后,小说走向了衰落,但有两类小说是值得注意的,一类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乡的麦田400字(14篇)
- 糖尿病的护理措施
- 内瘘术前术后护理
- 肾破裂患者护理
- 输液安全及静脉护理
- 脑梗死病人的多护理
- 药剂学方亮课件
- 货物分批付款合同6篇
- 2025年联邦学习模型聚合(含答案与解析)
- 2025年多模态预训练数据过滤测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 2025年地理信息系统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哈尔滨“丁香人才周”(春季)哈尔滨新区教育系统专项招聘80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军用电台知识培训方案课件
- 江苏员额检察官考试完整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其他安全》十年真题考点
- (2025)行政执法人员考试题库(附答案)
- 院前急救工作制度及流程
- 1-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及台账模板(2024-2026年)
- CQI审核管理办法
- 2025年国企应聘测试题及答案
- 反恐怖宣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