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民对交通方式选择的调研报告.doc_第1页
兰州市民对交通方式选择的调研报告.doc_第2页
兰州市民对交通方式选择的调研报告.doc_第3页
兰州市民对交通方式选择的调研报告.doc_第4页
兰州市民对交通方式选择的调研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州市民对交通方式选择的调查报告调查小组: 非常六加一 指 导 员: 组 长: 刘博 组 员: 刘斯奋 李彦宏李丽丽 高紫薇张雅芳张政兰州市民对交通方式选择的调研报告 调查小组:非常六加一 指导老师:【摘要】本次调研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兰州市民交通方式的选择状况进了调查。这次共发放问卷360份,回收有效问卷356份,问卷有效率98.89%。通过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人们对交通方式的选择大多都集中于公交车;由于兰州特殊的环境状况和收入水品,出行时的交通工具的选择主要取决天气情况,经济实惠等因素;由于大多数人上学和上班所用的时间都不是太长,许多市民就选择天天乘坐公交;市民休闲时大都表示选择步行的方式;市民对兰州交通状况拥挤的主要原因是道路狭窄且规划不合理;兰州公交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乘客太多;市民选择绿色出行的方式仍是步行,自行车,公交车,影响人们绿色出行的因素是交通管理混乱,道路条件差等;对于兰州交通情况的现状有四分之一的人表示不满意;改变现存交通情况主要依靠于公众自觉和政府的管制;多数市民对兰州交通未来发展情况持观望态度。【关键词】兰州市; 交通方式; 绿色出行; 统计分析一、 调研综述 调查背景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指出: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大力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重点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降低能耗、物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兰州市地域环境复杂,地处黄河河谷,呈哑铃型带状组团式分布,是典型的河谷型城市,所以,交通道路建设也随之复杂。兰州市所处兰州谷地面积320平方公里,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平均宽约7.11公里,城市紧凑度仅为0.196,路网的网络直径为45.56公里。在同等城市规模下,圆形城市的紧凑度为1,路网网络直径是10.01公里,方形城市的紧凑度为0.637,路网网络直径为22.78公里。通过上述各种数据可以得到结论:兰州市交通网络建设困难,狭长型的城市分布使得道路建设只能呈纺锤形的交通带,无法建设环状路线。这种地形特点形成的道路网络系统交通阻力相对较大,因此,交通问题要比同等规模的圆形、方形城市严重得多。 兰州这个在河谷中发展起来的城市,在经过一次次的改革、创新,才渐渐形成了今天的这种格局,成为西北地区的重镇。在其发展过程中我们是看到了很多喜人的成果,但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环境、生活水平、交通等许多的问题。然而在这些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城市的交通问题,曾经辉煌于丝绸古道,九州通衢的金城兰州,让一场现代都市难缠的“偏头疼”绊住了脚步因为堵车,这里潮涌浪激。走在主次干道,巷尾街头,总是被嘈杂的汽车喇叭声所惊扰,总是被无端接起的“长龙”困扰,总是因“一路畅行”的愿望屡屡不能实现而失望。上班、下班,出行、外游,纠缠在这无休止的堵塞中,车不通行,城不通气。然而面对这一切我们能做的只有叹息,凭一己之力要改变很难。 交通是城乡的纽带,也是城市的命脉,要进一步发展城市的经济、规模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产业链,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就是解决人们日常的出行问题,当然,除了出台一些法规如单双号限行,控制小汽车的数量之外,政府还得继续大力发展集约、高效、低碳的轨道交通,不断增强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同时倡导绿色出行,低碳出行,努力构建现代化城市相适应的一体化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城市交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完善道路交通系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当今全球能源、环境,人口问题越来越突出的形势下,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为此做出了巨大努力,来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希望我们可以早日达到零排放、零污染、远离交通堵塞,文明通畅出行,建设兰州美好的蓝图! 调研目的通过对兰州市民当前对交通方式的选择情况,有关绿色出行的想法的调查研究,了解人们对交通方式的不同选择和当下兰州交通拥挤的状况的联系,进而给有关部门提供合理的解决问题建议,并就绿色出行予以宣传和倡议。 调研内容1、 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所住区域和职业2、 市民对交通方式的选择情况,具体包括:选择交通工具时考虑的因素,上班的时间与选择交通方式的关系,休闲时人们趋于选择什么样的交通方式。3、 市民对兰州交通状况现状的主观评价,包括:对现状交通状况的满意程度,个人对于造成兰州交通拥堵的原因的看法,以及兰州公交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 市民关于选择绿色出行的观点,主要包括,市民对“单双号限行”,绿色出行的方式的选择,和阻碍绿色出行的因素的个人观点5、 市民对预期交通状况的改善所采取的措施和期望,包括:采取方式的选择,对兰州未来交通发展的信心期望。 调研对象1、 本次调查已兰州市民为主体2、 被调查者不涉及中小学以下学生,缘由为其不能准确理解题设和表示自己的观点。3、 被调查者包括是来兰,或者暂居兰州的流动人员 调研方法调研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法收集原始资料和文献法收集二手资料,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本次调查的数据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单变量频率分析,双变量交叉分析,描述统计分析。调查方式:兰州市内比较繁华的和人流量大的地方随机拦截发放问卷,通过询问法和和自填法相结合的方式完成调查问卷填写与收集。 问卷的发放1、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拦截的方法,通过询问被调查者和被调查者自填的方式完成问卷的收集。我们在兰州市繁华地段和人们比较聚集的地方进行实地调研,总共发放问卷360份,收回359份,其中有效问卷356份,问卷有效率为98.89%。2、 调查地点的选择为了更有效率,我们小组内又进行了分组,成立了三个小分组,每个组独立行动,我们的调查地点遍及城关区,安宁区,七里河区,主要安排在培黎广场,兰州西站,东方虹广场,中山桥,西关什字,安宁区桃海华联超市附近。因为这些地方人流比较大,被调查的基本信息分布比较均匀,能够保证所采集的信息真实性强,随机性误差小,有利于我们做统计分析。二 调研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1、 被调查者的性别构成通过数据分析可知,有效的356份问卷中,男性有169人,女性有187人,男女比例基本是1:1持平。由图2.1.1可以看出,男性占有效样本量的47.5%,女性占有效样本量的52.5%。2、 样本年龄构成 表2-1-1 被调查者年龄分布频率百分比(%)累积百分比18岁以下226.26.21930岁21761.067.13150岁8022.589.65170岁308.498.070岁以上72.0100.0合计356100.0由表2-1-1可以看出,本次市场调研中青年人占了主要地位,主要集中在1930岁这个年龄段,在本次调研的356份有效样本中,18岁以下的样本数占有效总数的6.2%,1925岁的样本数占总数的61.0%,3150岁的样本数占总数的22.5%,5170岁的样本数占总数的8.4%,70岁以上的样本数占总数的2.0%。3、 被调查者的居住区域分布23.343.526.73.10.62.805101520253035404550图2.1.2城关区安宁区七里河区西固区红古区其他由于我们本身就在安宁区,并且安宁区以民主东路为主的两旁,人员比较集中和繁华,还有最近BRT快速公交在这边运行,为了经济和方便,所以我们把侧重点边主要倾斜在安宁这边。红古区和西固区由于交通不便,并且也不能更多反馈我们所要的信息,调查采集量就小点。如图2.1.2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356人中,以居住在城关区,七里河区,和安宁区的较多。总的来看,居住在七里河区的人数占了26.7%,居住在城关区的人占了23.3%,居住在安宁区的占43.5%,居住在西固区和红古区的人各占3.1%和0.6%,其他地区的人占2.8%,基本能符合我们调查的需要。 兰州市民对交通方式选择的基本情况1、 有一大部分人目前上班(上学)首选的的出行方式为乘公交车,很少人选择助力车或私家车。表2-2-1 上班上学时首选交通方式出行方式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步行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出租车公交车私家车其他合计30.35.61.71.72.5505.62.510030.35.61.71.72.5505.62.510030.33637.639.341.991.997.5100如表2-2-1所示,调查中,骑助力车和乘公交车的人数占59.0%,选择步行的人有30.0%,而选择私家车的人所占的比重只有5.5%。另外,出租车的选择占的比重只有2.5%,不是很大,可以推断出选择出租车为出行方式还是不太普及,只是应急之选。2、 兰州市民出行时考虑的因素有许多,但主要考虑道路情况和经济实惠。表2-2-2 人们选择交通工具时考虑因素的比重图此次调查的结果(表2-2-2)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出行时选择交通工具主要是考虑道路情况,经济实惠,和节省时间。由于兰州的公交系统的乘车价位不是很高,所以考虑经济实惠的因素占各种因素总比重的39.9%;其次,大多数人在购房时选择离居住地比较近,乘公交车就可以解决上班和孩子上学的交通问题,所以节省时间这个因素占得比重为25.3%;由于车多拥堵,许多人也先看道路情况,在选择出行方式,这类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0.9%,所以和大多数其他城市一样,经济情况,节省时间和道路情况已成为制约人们出行时对交通工具选择的主要因素。3、 在调查者中,接近三分之一的人上班或上学所用的时间在1020分钟,这表明选择乘坐公交是最方便的。表2-2-3 工作或上学(单程)所用时间情况单程所用时间频率频数累计百分比10分钟以内24.48724.41120分钟33.411957.92140分钟279684.84160分钟8.1299360分钟以上725100从表2-2-3中可以看出,在调查者中三分之的人工作或上学(单程)所需的时间为1020分钟,约四分之一的人在10分钟以内,这样我们就可以推测,这些人可能是我们公交系统的主力军,也可能正是造成我们公交系统压力大的重要原因之一。2140分钟的人也占总数的比重为27%,有以上数据可以大致说明中短途乘客1的比重非常大,对公交的需求量也就很大了。4、 在调查者中,大多数人表示,如果在休闲时,他们可能会选择比较绿色的出行方式。表2-2-4 休闲时所选的交通工具的频数分布从表2-2-4中可以看出,大多数被调查者表示,如果在休闲时,他们会选择步行外出,可能是他们更注意通过步行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其次是自行车,但自行车的比重没有占的比期望值高,我们推测是因为环境的原因;公家车的比重还是居中,说明城市公交对我们上班和休闲的依赖度很高,最后,私家车的比重,明显的有了上升,这可以说明:一,平时上班时我们道路上行驶的私家车的数量不是很多,二,人们休闲时外出,越来越多的考虑对私家车的选择。 兰州市民对兰州市交通状况主观评价的分析1、 兰州市民对兰州交通状况的满意程度表2-3-1 对兰州交通状况的满意程度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非常满意92.52.52.5满意6618.518.521.1一般11131.231.252.2不满意8925.025.077.2非常不满意8122.822.8100.0合计356100.0100.0从上表2-3-1可以看出,31.2%的人对兰州交通状况持观望态度,即一般满意;这些人一方方面可能觉得今后兰州的交通状况有所好转,但另一方面对现在状况的又持否定态度,所以不想发表一些个人的主观评价,这部分人中,不排除有不在乎兰州交通状况发展的人;25.0%对现在的交通状况不满意,这可能集中在对拥堵,汽车尾气污染,道路情况的不满意,还有乘公交车时的拥挤的难以忍受,这就要求我们的车辆管理部门,公交系统的管理部门,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另外,我们市民的个人素质也需要提高。总体上,不满意的比重较大些,占总比重的将近二分之一,说明我们现在交通状况还是不容乐观,满意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很小,只有五分之一多些,这说明改善我们的交通现状还是有一定的信心的,尤其是兰州最近开启的BRT快速公交专线,赢得好多市民的好评。2、 兰州市民对造成兰州交通拥堵问题的因素归结为道路狭窄或规划不尽合理表2-3-2 人们对造成兰州交通堵塞因素选择的分析表人们对造成兰州交通堵塞因素的选择堵塞因素频率百分比私家车过多9727.2道路狭窄或道路规划不合理19855.6交通管理不科学9225.8公众意识薄弱4913.8合计436122.4由于每个人的看法不止一种,所以对于本问题我们采用多选分析方法。由组表2-3-2可以看出,道路狭窄和规划不合理和人多拥挤成为人们主要考虑的因素。在兰州市来说,乘坐公交的人占得比例大,这就要求保证公交系统的效率运行,而道路狭窄和规划不合理成为制约效率运行的“瓶颈”因素。另外,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加,人们越来越感觉到私家车对本来就拥堵的兰州交通状况的担忧;最后,在被调查者中,有13.8%的人表示公众意识淡薄也是导致兰州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这就可能涉及到抢红灯,闯红灯的等现象的发生,致使交通拥挤。3、 目前,公交系统还是城市运输的主要力量,但市民认为兰州公交在运行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人多拥挤。表2-3-3 公众对兰州公交存在问题的分析公众对兰州公交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因素频率百分比报站不够清晰4612.9站线设计不够合理10028.1人多拥挤19454.5等车时间太长6618.5合计406114由组表2-3-3我们可以看出,人多拥挤是兰州公交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兰州公交系统的运力是不足的,不能满足高峰期人们的乘坐需求;站线的不合理设置也是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其也可能导致不能恰好的调度运力而是人多拥挤的现象发生。公交系统是承担城市交通输送的主要力量,切实可行的安排调度资源,将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有效措施,这也是我们本次调查最深入探究的问题。 兰州市民的绿色出行观念的调查分析1、 兰州市明关于“单双号限行”这样的绿色出行方式很是赞许。表2-4-1 兰州市对单双号限行的看法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非常合理4011.211.211.2合理19354.254.265.4一般7721.621.687.1不合理359.89.896.9非常不合理113.13.1100.0合计356100.0100.0图2-4-1从图表中可以明显看出,有一半以上的人还是支持单双号限行的,单双号限行不仅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更为倡导绿色出行提供的实际指导,所以博得好多人的赞许。持一般态度的人占21.6%,这说明有一部分人对单双号限行的初衷和目的还不是不了解,甚至没有形成一种绿色出行的观念;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单双号限行不合理,我们可以推测,这部分人应该是有车的人,他们买了车也不能方便自己。所以,倡导绿色出行,主要是现在既有利益与远期长远利益的博弈,究竟谁能胜出,还主要取决于有没有一份保护环境的观念。2、 在兰州市民的环保观念中,大多数人认为绿色出行的方式主要是步行,自行车,公交车。图2-4-2 兰州市民对绿色出行方式的选择从调查结果(表2-4-2)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人认为步行,自行车和乘公交车是绿色出行,只有少数人认为拼车是绿色的;我们可以结合实际分析得出,兰州市区地理位置特殊,所以面积有限,并且人们的购房选择都离工作地比较近,这样,选择步行,自行车,公交车是方便的,实惠的,实际的,也是绿色环保的;在大多数人眼里,选择出租车只是为了节省时间或者应急之用,所以认为出租车为绿色出行的人在被调查者只占2.5%;认为拼车是绿色出行的在兰州这个观念比较传统的城市竟然也占了2.5%,这说明人们的观念也正在更上大趋势变化,为了营造绿色兰州,美丽兰州,能接受一些新的思潮。3、 在被调查者中,认为阻碍他们绿色出行的最大因素是空气情况和道路情况。表2-4-3影响居民选择绿色出行的因素因素频率百分比%道路条件差12535.1空气质量差11933.4交通管理混乱14239.9交通线路不合理3911安全系数低3810.7合计463130.1从此次调查结果(表2-4-3)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被调查认为道路条件差,空气质量差,和交通管理不合理是制约他们选择绿色出行的最主要因素。兰州市一座工业城市,城市里有许多像兰化,兰炼这样的高污染排放的企业,让兰州的空气质量系数一直位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这让兰州市民出行时首要考虑天气情况,以选择一种比较对身体有益的出行方式;某些交通路线的规制的不合理,再加上本来就比较落后的城市交通设施和日益膨胀的城市人口,让占总受访者35.9%的人认为,交通情况成为阻碍他们选择绿色出行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有10.7%的被调查者表示,安全系数低,成为他们不选择以绿色方式出行的原因。我们可以从身边所见分析出,兰州是许多马路的人行道和机动车道的分解不明显,甚至没有,还有某些机动车占用和停放在非机动车道上,行人的安全很时候影响,这就需要我们的有关部门受到重视。 兰州市民对兰州未来交通发展状况的主观看法分析1、 在谈到未来兰州交通状况的的改善时,很多人表示要靠政府管制和公民的自觉相结合,其才能有所质的变化。表2-5-1市民对改善兰州交通状况的看法决定因素频率百分比%公众自觉17549.2政府管理15543.5交通法规5415.2其他174.8合计401112.7对未来交通状况的改变,不仅要靠宏观政府的作用,还要靠我们微观个人意识上的转变。从组表2-5-1我们可以看出,许多人表示政府的作用和个人的作用对我们城市交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2、被调查者对兰州未来的交通发展情况基本上是看好和不看好的态度基本持平。表2-5-2是否看好兰州交通未来发展的局势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十分看好看好一般不看好十分不看好合计298.18.18.112635.435.443.513136.836.880.35114.314.394.7195.35.3100.0356100.0100.0N=356 缺失=0从调查结果(表2-5-2)可以看出,二分之一多些的人还是持不看好及十分不看好态度,这说明我们现在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道路上还存在着很多缺陷和不足,人们的基本交通需求不能得到满足,面对日益增长的公众交通需求压力,我们的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认真地反省和思考,争取找到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来解决之一问题。三 调研数据的交互分析 性别与首选的出行方式的交互分析通过对性别和首选的出行方式的交互分析可知,不同性别对首选的出行方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表3-1-1 性别与兰州市民出行方式选择的交互分析男女计数百分比计数百分比步行440.26640.342自行车110.06590.0481电动车40.02420.011摩托车60.03600出租车50.0340.0214公交车800.473980.5241私家车130.170.0374其他60.03630.016合计16911871Pearson卡方=14.428Df=14.428p=0.0440.05此次调查结果(图3-1-1)表明,被调查者中,无论男女,首选公交车作为出行方式的人所占的比例均比较大。选择其他出行方式的人所占的比例适中,男性中,选择公交车和步行的比例之和小于女性调查者的比例。进行相关性检验(P=0.0440.05)后得到,男女两性对于目前出行方式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对来说,男性对于出行方式的选择要比女性随意一点,而女性的选择相对比较集中,接近一半的女性主要选择的出行方式集中在公交车和步行。 年龄阶段与其对兰州市交通情况满意度的交互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整体上,对交通状况感到一般的比重最大,不满意的其次,非常不满意的再次。在所选取的年龄段上,随着年龄的增加,数据呈现出对交通情况的满意程度由一般逐渐到不满意再到一般的转变。其中,18岁以下和1830岁以下的青年满意度多是一般或满意(34.84% ),主要因为在此年龄阶段的人,多是学生和工作不久的工薪阶层,不高的收入决定了他们多选取乘坐公交的方式,公交确实方便了他们的出行。而3150岁的中青年则是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共计12.91%),同样的原因,由于收入的提高,他们多有自己的私家车,对兰州道路的拥挤则表现出不满意的态度。在5170岁的人群中,满意和不满意的比例大体相当(分别为3.92%、4.49%),这主要是因为中老年人的特点不同于之前的两个人群,中老年人出行多选择公交车,主要是考虑到方便经济,但道路的拥堵,使得其产生此种倾向。职业与单双号限行的交互分析职业与居民对单双号限行看法的交互分析职业学生上班族自由职业者外来务工人员无固定职业及其离休人员其他12.30%10.20%13.45%10.50%9.40%5.90%59.40%51.10%48.10%31.60%43.80%58.80%21.00%5.10%21.20%26.30%25.00%11.80%6.50%8.20%17.30%21.10%12.50%5.90%0.80%2.00%010.50%9.40%17.60%1009852193217pearson卡方=37.219df=20p=0.0110.05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中,不同职业的人群对兰州交通单双号限行认为“非常不合理”的人居最少,所占比例也较大。这说明许多人还是很赞成单双号限行的。认为“不合理”的人数较少(不合理为35人),认为“非常合理”的也较少,有40人,认为“一般”的相对就较多,有77人,而认为“合理”的占了受访者的大部分,有193人。此外,就相对程度来看,作为受访者中比例最多的学生一族来说,他们基本上认为单双号限行是合理的,同时上班族也都基本上认为单双号限行比较合理。 总体来看,各个受访人群认为合理地占大多数。但是,自由职业者认为不合理的比例却高于其他几个受访人群。4、 主要发现和建议(1) 主要发现1、 乘公交车出行依然是大众的首要交通工具之选。调查数据显示,乘坐公交车的方式出行,任然是城市居民的首要之选,并且把视之为一种绿色出行的方式。由于大多数城市人的居住地都选择在离单位较近的地方,所以选择公交车出行最方便,也最实惠。选择乘公交车的主要是上班族和学生,这些人选择公家车主要是因为公交车的时间比较固定,能够保证上班上学的时间点。另外,公交车的定价涉及政府财政补助问题,即社会公共福利问题,经济实惠成了许多人选择乘坐公交的最主要考虑的因素。据我们了解,兰州市市内公交的价位大多以一元为主,并且投币,刷卡等多种服务工作同时配备,这就注定公家车为大众出行的首选。2、 人们在外出上班时,考虑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主要还是考虑经济实惠的问题。兰州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个人收入也不高,但是物价很高。在其他物价都开始上浮的时候,公家车的价格就相对下降,这就明显的使得商品需求的替代效应增加,消费量也就增加。还有,对于私家车这一块,由于油价的上升,许多私家车主不得不考虑开自己的车出行时的油耗成本,再加上堵车所带来的时间成本,所以好多私家车主也就纷纷选择乘公交车这种经济实惠的方式出行。所以说,考虑经济问题,成为我们出门选择交通方式的最有力的决定因素。3、 在闲暇时间,人们还是很愿意选择像步行,自行车等绿色的出行方式。 人们每天选择乘公交车出行主要是因为是有时间限制的原因,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休闲时,大多数人会选择像步行,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说明人们自身休闲和健康环保的观念是有的。另外,从我们的调查结果中发现,影响人们选择绿色出行的主要因素是环境问题,道路状况问题,兰州的环境非常突出,PM2.5严重超标,这就使人们在选择绿色出行时不得不考虑环境问题,还有,由于现在的兰州交通状况拥堵非常频繁,人们就不得不放弃骑自行车出行的想法。4、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兰州市居民认为公交车线路规划不合理,由于公交车线路分布过于集中于城关区,导致外围地区乘公交车不够方便,乘客乘车时间过长,公交车单趟出行时间超过2H。针对此问题,建议公交公司合理规划路线,防止路线重叠,增加外围地区公交车数量。 建议1呼吁广大群众高峰期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频率。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采取耗能低、排碳少的出行方式,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开节能环保车、拼车(指几个人合乘一辆车)、骑自行车乃至步行等,减少因出行产生的碳排放量,即绿色出行碳减排; 保持道路畅通。为自己和他人节约时间,提供便利。其次,随着城市化大发展如火如荼的推进和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对于公交的需求量也骤然增加。一方面是我们本来有限的公共运输资源的超负荷运行,一方面是人口的增加,使得我们城市交通的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关系日益紧张。为此,建议政府在宏观方面的转移性支付要加大力度。2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公共交通方面,存在如下几点问题:报站不够清晰,站线不够合理,人多拥挤,等车时间太长等问题。基于此问题,有54.6%的人认为人多拥挤是根本问题。据此,我们有以下建议,在上下班高峰期,行人应当自觉遵守先下后上的原则,倡导依次上车,同时车上的人们也应当主动给老年人、孕妇、及行李过多的人让座,创造文明乘车出行的氛围;另外,28.1%的人认为,站线设计不合理,对此,政府应当协助公交公司管理站线,避免公交车站线过长,过短或者重叠。沿途上的站点收费混乱,大多只依靠公众自觉性,同时由于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竞用性,因此政府应当统一价格。最后,仍有部分人认为,报站不够清晰,等车时间过长,针对此问题,只要公交车司机和乘务人员要负起责任,每个站点都争取报站,妥善避免此类问题。至于等车时间过长,我相信,只要合理设置站线,配置公交资源,就会自然而然解决。3.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得出,超过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都认为兰州交通存在最主要的问题在于道路条件差、空气质量差和交通管理混乱。针对道路条件差,建议在人多密集的地区修天桥,在可能的情况下拓宽道路,增加转弯半径和道路防护措施。可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来改善空气质量。另外,主要是要加强领导,创新管理模式。建议加强对交警的考核教育,深化交警的责任意识,加强对交通的管制。同时,有将近10%的被调查者认为交通线路不合理、安全系数低问题比较严重。因此,建议优化整合公交重线,取消多余线路,以此提高运营效率。至于安全问题,由于近年来校车事故频发,建议对与学校有合作或认可长期运送学生车辆,必须进行严格考核。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纳入政府的绩效考核之中,落实安全工作目标责任,进一步广泛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和综合整治。4. 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道路狭窄或道路规划不合理是道路拥堵的主要原因。针对此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应及时清理道路两旁的障碍物,以防路障阻碍交通运行,加重交通负担。除此之外,科学设置红绿灯时间也是解决道路规划不合理的方案之一,如适当缩短红灯时间,延长绿灯时间,恰当分配十字路口前行和停止的时间来保证道路畅通。 此外,有27.2%的被调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