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油品的基础知识简介石油主要是由远古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地球化学演化后形成的油状可燃液体,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常与天然气并存。其中未加工的石油称为原油。经炼制加工后的石油称为油品。一、原油分类 目前世界各国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国际石油市场上常用的标准是按API度和含硫量分类。API度是比重指数的简称,其数值越大,表示密度越小。1、 按密度与API度分类类别 20密度(g/cm) API度(60)轻质 0.851 34中质 0.850.93 3420重质 0.9310.996 2010特稠 0.996 10我国原油的相对密度大多在0.850.95之间,属于偏重的常规原油。2、 按含硫量分类类别 百分比低硫 0.5%含硫 0.5%高硫 3、 按含蜡量分类类别 百分比低蜡 0.52.5%中蜡 2.510.0%高蜡 10%二、油品分类GB/T 49887中分六类:燃料;溶剂和化工原料;润滑剂、工业润滑油和有关产品;蜡;沥青;焦。三、油品工艺 把原油或石油馏分加工(或精制)成目的产品的方法(过程)。生产燃料产品的现代石油炼制工艺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1、 原油(常、减压)蒸馏:通过常压和减压蒸馏,把原油中固有的各种不同沸点范围的组分分离成各种馏分。如液化气、汽油、煤油、柴油等馏分。从减压蒸馏得到的称减压馏分。蒸馏塔底剩余的则称为渣油。馏分只是在沸点范围上类似,还不是石油产品,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成为满足规格要求的石油产品。2、 二次加工:从原料中直接得到的轻馏分是有限的,大量的重馏分和渣油需要进一步加工,已得到更多的轻质油品。二次加工工艺包括催化裂化、加氢裂化、重整、焦化等,是以化学反应为主的加工过程。催化裂化: 在分子筛或硅酸铝催化剂的存在下,使重质油(减压馏分油或掺渣油)进行裂化反应,转化成汽油、柴油和液化气等轻质产品的过程。3、 催化重整:重整是指对分子结构进行重新整理和排列,催化中正是在含铂催化剂存在下,将汽油馏分中的正构烷烃和环烷烃,转化为芳香烃和异构烷烃。得到高辛烷值汽油和苯类产品。4、 延迟焦化:焦化是使减压渣油、二次加工尾油等重质油进行深度热裂化和缩合反应的过程,其特点是除了生成气体、汽油、柴油、蜡油,还要生成石油焦(可制成电极或作冶炼工业燃料)。延迟焦化是指先在加热炉中加热,然后再延迟到焦炭塔中生焦,从而实现大规模连续生产。5、 尿素脱腊:尿素脱蜡是生产低凝点油品的一种方法。他利用尿素与正构烷烃形成络合物。从石油馏分中将高凝固点的石蜡分离出来。经过处理的油品凝固点可低达零下4060,并副产高纯度液体石蜡。这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石油炼制工艺技术四、常用油品种及性能1、 油品的物理化学性质1) 馏程:在一定外界压力下,油品的沸点随着气化率增大而不断升高,油品的沸点不是一个温度点,而是一个温度范围,这个温度范围称为馏程。馏程反映了油品的组成,从油品馏程之间的相互比较,可大致判断油品中轻、重组分的相对含量。沸点范围 馏分200 汽油馏分或低沸点馏分200350 煤、柴油馏分350500 润滑油馏分500 渣油馏分其中 200300 煤油馏分 200350 柴油馏分2) 密度: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称为密度.影响油品密度的因素:馏分组成;温度;压力;油品混合.我国国家标准规定20压力为1kgf/cm时的密度为标准密度,以20表示。其他温度下测得的为视密度。3) 粘度:粘度是流体粘滞性的一种量度,是流体流动力对其内部摩擦现象的一种表示。粘度大表现内摩擦力大,分子量越大,碳氢结合越多,这种力量也越大。 粘度对各种润滑油、质量鉴别和确定用途及各种燃料用油的燃烧性能及用度等有决定意义。在同样馏出温度下,以烷烃为主要组份的石油产品粘度低,而粘温性较好,即粘度指数较高,也就是粘度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幅度较小;含环烷烃(或芳烃)组份较多的油品粘度较高,即粘温性较差;含胶质和芳烃较多油品粘度最高,粘温性最差,即粘度指数最低。 粘度常用运动粘度表示,单位mm2/。重质燃料油粘度大,经预热使运动粘度达到1820 mm2/(40),有利于喷油嘴均匀喷油。 4) 倾点:倾点是石油产品在规定试验仪器和条件下,冷却到液体不流动后缓慢加温到开始流动的最低温度。 含蜡较多的石油产品倾点较高,胶质和沥青能降低其倾点。微量的水,会造成低倾点油品的倾点上升。 倾点比凝点高13。5) 闪点:闪点是在规定的开口杯或闭口杯中,用规定数量的试油加热到它蒸发的油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中,在空气(大气压101.3KPa)中的分压达到666.7Pa左右的浓度,接触规定的火焰就能发生闪火时试油的最低温度。 闪点测定法分开口杯和闭口杯两种。一般轻质油多用闭口杯法。重质油多用开口杯法。开杯法比闭杯法测定结果高1030。 闪点是保证安全的指标,油品预热时温度不许达到闪点,一般不超过闪点的2/3。 6) 硫含量:硫含量关系到发动机积炭和腐蚀、磨损及环境污染。海上船舶用混残油型燃料油的硫含量允许到2%,但陆上使用控制在1%。 测硫含量的方法有燃灯法和管式炉法。燃料油用管式炉法。 7) 残炭:残炭是在残炭测定装置的坩埚中,将试油按规定的条件,加热到试油蒸发分解而形成的焦黑色残留物。电炉法规定炉温保持5205下蒸发分解后的残留物。一般柴油残炭规定把试油蒸馏到残余10%后,才蒸发分解。称10%蒸馏残余物残炭,这种10%蒸馏残炭物残炭值比全烧残炭结果大得多,重质燃料油规定做全残炭。大型低速柴油机可使用含残炭10%的重质燃料油。残炭值影响燃烧室的结焦结炭。但对气缸和活塞的磨损则不仅取决于残炭的多少,还主要取决于炭质的软硬。含硫高的积炭坚而硬,磨损较大。 8) 机械杂质:机械杂质除堵塞滤油器和供油管线外,还严重磨损高压油泵和喷油嘴。9) 灰分:灰分的组成和含量是根据原油的种类、性质和加工方法不同而异的。天然原油的灰份主要是由于少量的无机盐和金属有机化合物及一些混入的杂质造成的。灰分中的V(钒)2O5熔点较低,粘附在金属表面上发生高温腐蚀性磨损,尤其在钠存在下,生成低熔点的钒钠混合氧化物,增加腐蚀作用。因此,对钒较多的燃料油应加油溶性镁化物,以提高钒化物的熔点而防止腐蚀。10)酸度:酸度表示油品中环烷酸等少量酸性氧化物,这些氧化物影响油品质量、腐蚀设备。在GB要求中,煤油与柴油的酸度不大于7mg/100ml。即中和100 ml油品中酸性物质所消耗的KOH为7 mg。11)胶质:胶质一般指能溶于石油醚、苯、三氯甲烷和二硫化碳而不溶于乙醇的物质。胶质是红褐色到暗褐色并具有延性的粘稠液体或半固态物质,溶解在油中有较强的着色能力。油品种颜色主要来自胶质,颜色的深浅往往反映了胶质含量的多少。油品中的胶质在燃烧时易形成炭渣,引起机器磨损和堵塞。胶质受热或常温下氧化,可以转化为沥青质。胶质含量高的柴油容易堵塞喷油嘴和过滤器。12)氧化安定性: 安定性好的柴油在储存中颜色和实际胶质变化不大,很少生成胶质和残渣。安定性差的柴油最明显的表现是颜色变深,实际胶质增大,长期储存后,还会生成不可溶的胶质和沉渣。GB2522000柴油标准中规定氧化安定性总不溶物不大于2.5mg/100ml。13)十六烷值:是评价柴油燃烧性能、柴油的抗爆性的一个指标。十六烷值是在标准的单缸柴油机中测定的,表示的是与被测柴油抗爆性相同的标准燃料中所含正十六烷的体积百分数。五、 船用油品应用常识1、 何谓船用燃料油?船用燃料油是指用于船舶柴油发动机的燃料类油品。标准名词来源于1990年我国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8216,翻译并正式使用了这一名称。我国相应的标准为GB/T12692.2石油产品 燃料(F类)分类 第二部分 船用燃料油品种。2、 船用燃料油有哪几种燃料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2692.2亦即国际标准8216中,明确规定船用燃料油由两类产品组成,一类为馏分燃料,一类为残渣燃料。3、 馏分燃料与残渣燃料的异同?馏分燃料也称馏分型燃料,是指在炼制工艺中,原油直接进行物理蒸馏后(一般在390C以内)取得的成份,这样的成份质地单纯,组份稳定,使用性质一般较好。残渣燃料也称残渣型燃料,是指原油物理蒸馏后的残余部分。相对于馏分型燃料,这部分燃料质地重,异物含量高,理化指标劣化,是中高速发动机所不适的燃料部分。 个别使用者有时简单看待燃油质量,把粘度相当的馏分型燃料和残渣型燃料等同使用或混淆,这是一个误区,会给发动机带来极大的使用隐患。一些小炼厂将低价的轻质油品与残渣型燃料调兑,充任馏分型燃料,应该用洁净性的理化指标化验来区分并加以抵制。4、 如何衡量船用燃料油的质量?在使用中,船用燃料油通常用下列三种方式之一控制和衡量油品质量。1) 用国际标准理化指标控制质量国际航运界广泛接受的船用燃料油质量标准是国际标准组织制定的ISO8217标准(最新为96年标准)其综合了船东、柴油机制造商、炼油厂、石油公司等各类国际组织的意见和要求,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发生疑问时根据ISO8217进行核定和申请仲裁。2) 用供受双方协议标准控制质量船东或用户根据自身的使用需要提出质量指标要求,油商根据自身能力进行承诺(纳入供油合同)的协议标准。发生疑问时据合同指明的质量指标进行核定和申请仲裁。3) 以供应商提供的企业标准为准绳供应商根据长期的供货需求,面向广泛的用户提供自身经过科学整理的长期质量承诺指标,供客户选择使用,这个指标在供应商的标准化管理下,稳定和可靠,形成为企业标准。应该在合同中注明,发生疑问时据合同指明的企业质量指标进行核定和申请仲裁。5、 如何要求供油商对油品质量负责?我们在使用油品时,应该在供油合同中根据自身需要明确要求供应商提供所供油品的确切品名、牌号及对应的质量规格(或指标范围)。一般按以下三种形式提出要求:(1)执行现行国际标准;(2)执行双方协议标准;(3)选择执行供应商提供的企业标准。以上三种质量控制形式,油品一经选定,供应商必须对其承诺的国际标准、协议标准、企业标准的质量指标负责,超出范围之外的要求一般不予保证。在约定范围内的质量指标则应由供油商全权负责。6、 120CST、180CST、380CST燃料油的含义是什么?120CST、180CST、380CST燃料油是在1977年后至建立船用燃料油国际标准之前国际上通用的以50C运动粘度代表燃料油牌号的习惯名称,有时也表示为IF-120、IF-180、IF-380,或简称120#(号)、180#(号)、380#(号)燃料油,目前大部分柴油机制造商、船东及一些大石油商象矮缩、壳牌、BP等仍沿用这一习惯,但对于船用燃料油而言习惯名称虽然可以使用,相应的质量指标(规格)却需要具体在合同书上注明,一般以最低符合相应国际标准或协议标准的要求来把握,以免跟过去一样只强调粘度而未能控制其它质量理化指标要求,造成使用上的损失。7、 1000s、1500s、3500s燃料油的含义是什么?1000s、1500s、3500s燃料油是英语国家过去(1976年前)习惯的以在100F(37.8C)标准条件下,油品从特定容器雷氏一号粘度计中流出的时间(以秒计)表示粘度,进而代表船用燃料油牌号的一种表示方式。目前,这种表示方式由于其通用性、科学性等方面因素较差,已逐渐被国际单位制表达粘度的形式所代替,航运市场上只有极个别的船东或油商使用。为了全方位的做好服务,供应商仍要掌握好这部分习惯性的需求。8、 什么是油品的粘度?油品的粘度表明油品的稀稠程度,以及流动的快慢程度。是油品在受外力作用后,内部相对运动产生的阻力,亦即油品的内摩擦力的表征,严格来讲就是内摩擦力的磨擦系数。9、 燃油的粘度指标有什么使用意义?对燃油来说,油品的粘度指标是关系油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国际石油市场上,船用燃油的价格一般都是按其粘度的高低加以区别。作为船舶轮机人员,了解油品的粘度,可以掌握对其的泵送、贮存条件。可以正确地对燃油加温预热,使其符合喷射、雾化所需要的条件。目前,船舶上都是按照柴油机说明书提出的要求范围来选择所使用的燃油。10、燃油“粘度”有几种常用表示形式?市场上燃油粘度的表示方式,目前主要有四种较常用的:1) 运动粘度:国际通用,其国际单位制单位为:mm/s(毫米平方每秒):等同的厘米克秒制单位为:cst(厘斯);1 mm/s=1 cst;规范使用的是mm/s,cst单位将逐渐淡出。2) 雷氏一号粘度: 过去国际市场应用很普遍,尤其英语国家通用,目前使用者渐少。单位为时间秒。3) 恩氏(恩格拉)粘度:恩氏粘度为德国通用,我国过去在石化行业或燃料油、重油、渣油企业标准中采用。单位为E(恩氏度)。4) 赛氏粘度:赛氏粘度在美国通用,国内个别企业燃料油、渣油采用赛氏粘度。单位为时间秒。11、运动粘度使用应注意的问题?运动粘度的数值必须跟温度连用,不指明温度的运动粘度无法判断其适用性。目前,一般表达轻柴油用20C运动粘度,重柴油用50C运动粘度,船用燃料油用50C或100C运动粘度。机械油、液压油用40C运动粘度,其他类润滑油多采用100C运动粘度。12、雷氏一号粘度与其它粘度表示方法可以换算吗?可以的,雷氏粘度是一种条件粘度的表示方式,以在100F(37.8C)标准条件下,油品从特定容器雷氏一号粘度计中流出的时间(以秒计)表示粘度。与其它粘度表示方式可用经验图表查算。13、恩氏(恩格拉)粘度与其它粘度表示方法可以换算吗?可以的,该粘度是某温度下,200ml油品在恩氏条件粘度计全部流出的时间(以秒计)与200ml水在20C时从同一容器中流出的时间(以秒计)的比值,单位为E(恩氏度)。与其它粘度表示方式可用经验图表查算。14、赛氏粘度与其它粘度表示方法可以换算吗?可以的,赛氏粘度是油品在测定温度下,从赛氏粘度计中流出60毫升所需的时间。单位为时间秒。与其它粘度表示方式可用经验图表查算。15、我国柴油与船用馏分燃料油的对应关系?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没有船用柴油(船用馏分燃料油)专用标准,在船舶高速柴油机及中速柴油机中使用的一直是轻柴油(GB252)、重柴油(原GB445)。质量指标一直采用国家标准为控制标准。船用馏分燃料油与国内轻、重柴油的对应关系船用馏分燃料油牌号DMXDMADMBDMC我国轻柴油牌号-10号轻柴油0号轻柴油5号轻柴油10号重柴油常见国际俗称MGO蒸馏MDO蒸馏MDOMDO备注在4C以上使用环境,0号、-10号轻柴油均可代替DMX使用。在夏季5号、10号轻柴油也可代替DMX使用。在有预热设备的船上,我国所有牌号的轻柴油都可作DMX、DMA、DMB使用。20号重柴油可作DMC使用。有条件的供应商可根据船东的最低要求,调整符合船用馏分燃料油的产品。目前,虽然有了船用馏分燃料油正式标准,多数炼厂尚未有正式的专有产品出产。从使用角度,按我国标准控制的轻柴油完全符合船舶上使用的高速柴油机使用要求,其一般代用关系如上。16、“DMX、DMA、DMB、DMC”表示什么? “DMX、DMA、DMB、DMC”是当前推荐使用的船用燃料油国家标准GB/T17411亦即国际标准ISO8217中,馏分型船用燃料油品种牌号代码,其中“D”表示是馏分型,“M”代表船用,“X、A、B、C”单独存在时无意义,在组合时分别代表不同的油品质量水平。17、如何选用轻柴油?轻柴油牌号的选用根据使用的环境温度确定。一般情况下,10号轻柴油适用于夏季(环境温度12C以上)或有预热设备的柴油机;5号轻柴油适用于8C以上的地区使用;0号轻柴油适用于4C以上的地区使用;-10号轻柴油适用于-5C以上的地区使用;-20号轻柴油适用于-14C以上的地区使用;-35号轻柴油适用于-29C以上的地区使用;-50号轻柴油适用于-44C以上的地区使用。18、如何选用船用柴油?选用船用柴油,如按国内目前标准轻柴油选用,由于其粘度较低,适用很广,一般选用原则与选用车用柴油一样,依使用环境温度为主要依据即可。由于多数船舶有加热装置,在环境温度选择上可放宽要求,一般只要是轻柴油都适用。因为船舶柴油机相对陆用柴油机转速低,环保控制上目前对排放无严格要求,可以适用略劣质一些的柴油组份,控制上可参照国际通用船用馏分型燃料油的要求(已成为我国标准GB/T17411),但是供应商必须标明执行或承诺的质量标准或质量指标。若选用非完全馏分型柴油,要考虑发动机说明书中,高压喷油嘴对于喷射粘度的要求。同时要重点兼顾燃烧性和清静性指标。如十六烷值、机械杂质、残碳、灰份、硫含量等。19、如何选用重柴油?重柴油主要适用于中、低速柴油机。使用重柴油应有预热设备,由于如此,选择使用时主要考虑粘度。一般情况下,转速在500-1000转/分柴油机用10号重柴油;300-700转/分柴油机用20号重柴油;300转/分以下柴油机用30号重柴油。由于国内石油产品标准的变化,GB445重柴油标准已被取消,取而代之的国内这一类组份列入到SH/T0356燃料油中,在“4号燃”的范围。但是值得提出的是由于这类组份在燃料油标准中并未直接承诺适用船舶柴油机,其理化指标的建立也因此未考虑适合因素,所以如选用此类油品用于内燃机,最好慎重对待,建议用原GB445重柴油进行考察选用。重柴油用于船用可以根据船用燃料油中DMC的质量要求选用,或者与供油商签订另外协议规格标准。20、对于“180#燃料油,符合ISO8217标准”及类似的供油申请,供应商如何处理质量要求?在国际市场上,我们经常可以见到的质量规格如“180#燃料油,符合ISO8217标准”字样,其实这是厂用燃料油称呼与国际标准的交互对应使用。这种情况,供油商为了保障使用者的利益,一般是用50C运动粘度不大于180mm/s保证粘度,使用ISO8217船用燃料油中相近于此粘度范围的RME25的其它质量指标值,保证和承诺整个油品质量。21、120cst、180cst、380cst与其它叫法燃料油的对应关系?为了对应选择规格指标,仿效国际上一些做法,我们把习惯使用的牌号跟国际标准牌号的近似对应关系列表如下:船用残渣燃料油与国际上习惯使用燃料油的相近关系:船用残渣燃料油牌号RMD15RME25RMG35以50C运动粘度命名120#180#380#以雷氏粘度命名1000S1500S3500S以上燃油在使用上和质量控制上可以一致对待,但使用者应注意,在使用上,三种表示方法的粘度并不相等,只是相近,如果对粘度范围要求严格,受油者必须明确指明需要的粘度范围或注意供油商提供的承诺规格选用。22、“RMD15、RME25、RMG35”表示的含义? “RMD15、RME25、RMG35”是ISO8216国际标准中,船用燃料油标准表示方法。其中“R”代表残渣,“M”代表船用,“D、E、G”等单独无意义,与“RM”合用时代表ISO8217国际标准中对应的质量档次即具体规格。在我国标准GB/T17411可作同样理解。三个字母之后的数字使得船用燃料油更为唯一和确定,数字代表100C时该油品的运动粘度。单位为mm/s。23、国内市场上常见的“20#、100#、200#燃料油”是怎么回事?“20#、100#、200#燃料油”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前,石油市场上用作锅炉燃料的重质油牌号划分的称谓,目前代表该燃料油划分的标准SH0356-92已被SH/T0356-96燃料油新的牌号划分诸如“1号、2号、”所替代。24、“20#、100#、200#燃料油”与“120#、180#、380#”有直接关联吗?“20#、100#、200#燃料油”系列不能等同于“120#、180#、380#”燃料油用于船舶柴油发动机,性质相差较远如20#燃料油标准规定恩氏粘度为80C时5.0E折算50C运动粘度为140mm/s左右,不能误解为50C运动粘度为20mm/s,用传统的“100#”替代“120#燃料油”也是万万不可的。锅炉常用的100#,其80C时恩氏粘度为80C时15.5E折合50C运动粘度约600mm/s,与50C运动粘度为120 mm/s的“120#”绝不能混用。锅炉燃料油的质量要求远低于船用燃料油的要求。切忌搞混。遇到此类问题请向供应商咨询。25、什么是密度?密度是物体在单位体积的质量,其物理表达式为:密度(p)=质量(m)/体积(v)。主单位为Kg/m,倍数单位有g/cm等。26、密度的使用意义?密度既是质量指标,又是计量参数,使用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油品质量控制中,密度反映了油品的轻重,可以粗略判定油品的品种,质地及混油状况,对船用燃料油来说,密度越大,高沸点成分越多,胶质沥青质越多,质量越差。轻柴油与重柴油、残渣型燃料油密度相差较为显著可凭密度加以区别;在油品数量交接中,由于我国采用商品质量交接,所以密度的数值至关重要;在使用中,船舶上用离心分油机处理燃油或净化主机的系统润滑油,应根据油品通过分油机时的温度计算其密度,从而正确选择分油机所需要的比重盘和比重螺钉。27、何为石油产品的标准密度?标准密度是指在规范规定的标准条件下的物质密度。欧美国家一般以15C的密度作为石油标准密度。我国延续苏联的规范,采用20C、101.325Kpa压力下的密度作为石油液体标准密度。28、标准密度在贸易交接中使用意义如何?石油标准密度的使用意义重大,规范性的供油商均能严格按照标准密度和标准体积进行商品质量交接,这是国家贸易交接的统一要求。而个别企业和一些私企使用直读出来的石油视密度,或违法使用长期自定石油产品密度的行为均能给用户造成很大损失。对于进口油的密度应该充分掌握其标准密度规定的测试温度,便于换算成用户理解的标准密度范畴,同样,在国际贸易中为适应国外用户的要求,应根据要求将我国通用的20C石油标准密度化为15C或其他表示形式的石油标准密度。29、何为石油产品的视密度?视密度是针对标准密度而言,指在测定温度下直接读出的密度值,如在17.8C时的密度值为890.2Kg/m,记作p17.8=890.2 Kg/m。30、如何正确使用石油产品的视密度?石油视密度值不能直接用作交接计量计算商品质量用,必须换算到石油标准密度规定温度下的密度值方能用于交接计量计算。这种换算需要进行温度尾数、密度尾数的修正。一般持证计量员要专门进行此项培训和考核。在实际密度测定中,由于条件所限,一般不能进行石油标准密度规定温度的直接测定,往往先读出视温度时的石油视密度,再行换算。31、轻质油、重质油可否直接测定密度?对于挥发性轻质油,一般要求低于石油标准温度测定石油视密度,然后换算。对于重质油,必须加热其高于石油标准温度,保持密度计的自由漂浮才能测定石油视密度,然后换算。32、如何监督供应商的密度测定?一些不规范油品供应商用直接从石油密度计读出的石油视密度,与测得体积直接相乘计算油品质量,对用户进行技术上的欺诈。用户应该提高警惕,应寻找经过规范培训、计量器具经过国家规定部门严格检定,计量纪录有严格换算格式,采用国家标准石油计量表严格换算的规范企业供油。即使价格略高一些但数量和质量有保障。33、为什么要测量所供油舱的油温?因为,我国采用商品质量交接方式交接油品,而油品质量m=p20*v20,在量取油高后利用舱容检定表(由授权法定部门制作)查得的舱容是该温度下的舱容表值vb,经体胀系数修正及其它相关因数修正后,方能得到标准温度下的体积v20:v20=VCF(Vb-Vbs)1+0.000024(t-20),这中间要使用到测量当时的严格测量温度t进行计算。所以,测量所供油舱的油温是交接计量的重要一步,油温的测量也有严格的标准规范,即GB/T8927石油和石油产品温度测量法,不能简单处置。34、相对密度和API指数的使用?在石油产品贸易中,尤其是国际原油贸易中有时碰到以相对密度和API指数表述密度的情况,在我国现行石油计量表GB/T1885-98中,已经取消了这两类表述形式及其与标准密度的换算。如果仍遇到这种表示形式,应参照石油计量换算表GB/T1885-83版本进行换算。英美等国习惯上用油品在15.6C(60F)时与同温度下同体积水的重量之比,即相对密度d15.6表示油品的密度。我们使用时,需换算成20C标准密度。换算办法是,先将相对密度d15.6按GB/T1885-83石油计量换算表中表A2查表换算为15C密度,再根据GB/T1885-98石油计量表中表E2查表换算为20C密度。国际上还使用一种API度,称为比重指数的形式表示密度,单位为API,其计算公式为:比重指数(API度)=141.5/ d15.6-131.5比重指数越大,密度越小。比重指数可以换算成20C密度,换算办法是,先将比重指数按GB/T1885-83石油计量换算表中表A3查表换算为15C密度,再根据GB/T1885-98石油计量表中表E2查表换算为20C密度。客户遇到此类情况,最好请专业供应商进行换算。35、什么是油品的凝点?凝点的形成原因?油品冷却到停止流动时的最高温度称为凝点。对于石油行业而言,凝点是在确定的试验方法规定条件下求得的。条件改变,凝点值肯定不同。油品因冷却而失去流动性有两种原因。含蜡高的油品(我国较多),因温度降低蜡结晶析出并形成了凝胶,使油品失去流动性;含蜡低的油品,是由于在低温下粘度过大造成粘温凝固。36、测试掌握油品凝点的意义?油品的凝点在使用中意义很大,油品的温度在接近或抵达凝点时发动机送油管路将无法泵松,造成熄火。管线输送油品时,接近凝点时,油品将析蜡并造成管堵。一般选用柴油时,其凝点应比环境低4-6C。对于有加热设备的船舶,可以使用凝点高的燃油。但要考虑到主机停车后燃油可能凝固,因此在船舶靠码头前15分钟,换用凝点较低的燃油。37、什么是油品的浊点?油品冷却时由于少量析出细微洁净的石蜡使澄清的试油开始浑浊时的最高温度称为浊点。38、浊点的使用意义?对于严格控制油品通畅流动的油品如喷气燃料等浊点控制了失去流动性的仅有可能。对于柴油而言,不必如此严格。国内一些公交柴油车采购油品时,用浊点作内控标准完全没有必要,用略低于凝点的冷滤点完全可以有把握选用燃油。浊点的取得跟试验条件密切相关,喷气燃料的浊点与其它燃油的浊点在我国使用不同的试验标准条件下测得。在船用馏分型燃料油中只有DMX一种轻质油要求测试浊点,使用在周围环境低于-15C无需加热的状况,其它油品不必控制浊点。39、什么是冷滤点?冷滤点是在一定的标准条件下(模拟发动机使用情况),油品通过标准滤网的最高温度。40、冷滤点在使用中的意义?我国在GB252轻柴油标准中,除了规定凝点之外,还规定了冷滤点的指标,这是因为虽然凝点用于轻柴油牌号命名,但是,选用时确切使用的是冷滤点指标。冷滤点在实际使用中,比凝点更接近使用实际。41、有人在零下8C时,按照柴油选用原则,选择了-20号柴油,但是却出现泵油中断,发动机熄火现象,如何解释?这是因为使用者忽略了检查柴油冷滤点指标,一些柴油或一些加有低温流动性改进剂的柴油,凝固点很低,但是冷滤点却依然较高,在零下8C以上,不能够顺利通过过滤器,造成堵塞,影响油路的畅通。所以为了安全使用,应重点考虑冷滤点指标。42、我国轻柴油如何命名?我国轻柴油按凝点命名具体牌号,如凝点为5C,称为5号轻柴油,凝点为-35C,称为-35号轻柴油等。43、倾点的使用意义?倾点与其它低温流动性指标一样,表达了油品在泵送和输送时的性能,目前我国除柴油及个别品种油品用凝点表述低温流动性以外,大部分油品质量指标都与国际接轨,采用倾点表示,如润滑油、船用燃料油等。倾点表述流动性比凝点更为广泛,可以包含零度以上失去流动性的油品性质。44、什么是倾点?倾点是油品在测定容器中还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45、倾点与凝点的联系与区别?表述流动性时,二者办法相反,倾点是凝固后能流动时的最低温度,凝点是失去流动性的最高温度。对有规律的同一油品,倾点比凝点高3C左右。对润滑油类油品,倾点比凝点更具实际使用意义,因为只要流动就能够形成油膜,起到润滑和传热的作用,况且机械一经运动磨擦表面产生热量,足以加热润滑油。46、我国轻柴油的产品标记?我国轻柴油的正确标记方式举例如下:GB 252 0号轻柴油。47、用户应如何明确申请加油的品名、牌号?用户向供应商申请加油时,应根据发动机设计说明书的要求,选择用油,填写用油文件时,除了价格等方面的内容外,应注意明确所需油品的规范名称、牌号及其所归属的质量规格标准。使自己的使用限定在安全使用的指标范围内。例如:1) 申请加油品名为船用燃料油牌号为RME25或ISO-F-RME25执行规格为ISO8217(96);2) 申请加油品名为船用燃料油牌号为IF-180执行规格为XXXX企业指标3) 申请加油品名为船用燃料油牌号为IF-180执行规格参照ISO8217(96)RME25。4) 申请加油品名为船用燃料油牌号为80号(50C运动粘度为80 mm/s)执行规格主要指标要求如下:运动粘度:不大于,XXXXX;闪点:不低于,XXXXX;倾点:不高于,XXXXX;机械杂质:不高于,XXXXX;水分:不高于,XXXXX;48、燃油硫含量的高温腐蚀危害如何?硫是燃油中常见而又是主要的有害成份之一,在发动机燃烧的高温高压时,硫与空气中的氧化合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混合物,三氧化硫在燃气流中,不参与燃烧,易与高温烧不掉的灰分组分,形成胶附在金属表面的沉积层。越积越多,导致其附着处金属的腐蚀。常造成危害的部位为:排气阀阀座,活塞顶等。49、燃油硫含量的低温腐蚀危害如何?柴油机的低温腐蚀是指柴油机中与燃烧气体接触的部位,在较低温度的部位或处于低温状态下受到的酸性腐蚀(160C以下),主要是由于燃油中所含硫在空气中氧化生成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蒸汽形成硫酸气(H2SO4),在低于其凝聚温度时,干气形成硫酸直接腐蚀设备。主要受害部位为排气阀杆下部,排气烟道等。50、什么是硫含量,如何表示?硫含量也叫含硫量,是指测得硫占测试燃油的质量百分数,用%(m/m)表示,无单位。51、硫含量有几种测定试验方法?测定硫含量的方法有多种,如:GB/T380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燃灯法);GB/T387深色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管式炉法);GB/T11131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x射线光谱法);GB/T17040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等;应根据产品规格的指定要求进行选择。52、不同试验方法测得的硫含量可以通等使用吗?不可以。由于试验条件不同,硫含量测得值差异较大,因此不同方法测得值之间不宜衡量比较,有特殊说明者也只能参照,作定性使用指导可以,不能用作仲裁依据。53、如何有效掌握硫含量数值?由于含硫物质对于燃烧的危害性,致使使用者特别想要掌握其所有油品的硫含量,除了要求供应商提供应有的原始数据外,还可以根据油品的混合比例正比例换算混合后的硫含量。因为硫在油品中无论以何种形态存在,不会自生和自灭。54、什么是石油产品的闪点?油品在特定容器中,逐渐升温到一定温度时,蒸发气体接触标准点火球,发生闪火的最低温度,这个温度叫做该油品的闪点。55、什么是石油产品的燃点? 油品在特定容器中,逐渐升温到一定温度时,蒸发气体接触标准点火球,发生闪火后,维持5秒以上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该油品的燃点。56、什么是石油产品的自燃点?油品在升高一定温度时,并不接触明火,油品自行氧化燃烧的温度叫做该油品的自燃点。57、石油产品闪点、燃点的使用意义?石油产品闪点、燃点在使用意义上比较一致,一般人们掌握闪点即可指导使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使用意义:1) 是衡量油品挥发性指标,闪点高,轻质组分少,不宜挥发;闪点低,轻组分多,易挥发损失。2) 是油品储存运输及使用的安全性指标,油品在运输、储存中的危险等级划分是按闪点区分的。3)判断有否混油,如汽柴油相混,燃润油相混等。58、如何确保燃润油储存、运输使用安全?应严格杜绝明火,尽量保证在油品闪点17C以下环境温度倾倒或敞口,保持储存、运输、使用泵送在闪点以下温度进行。59、有人说:“原油比轻柴油粘度大,应该更安全。”这种说法对吗?这种说法不对,油品不能以其整体的粘性来说明其安全性,原油的整体粘度虽然较大,但是其闪点可能较轻柴油为低,因为其含有极轻质组分,在遇有明火时应更为危险。60、什么是油品的残炭值?如同油品的其它控制指标一样,油品的残炭值在物理意义上是在高温燃烧情况下未能烧尽的碳素成分,在概念上,是在标准的条件下,盛在坩埚中的试验油样灼烧后残余焦炭(碳素)占整个试验油样的质量分数,用%(m/m)表示。61、残炭值的大小说明什么问题?一般来讲,残炭值的大小,说明一些不宜挥发、受热分解并随之发生缩合反应形成高分子产物组分的多寡,如多环芳烃、稠环芳烃、胶质、沥青质等等。这些成分在燃烧中,不完全燃烧,在活塞顶、活塞环、排气口处形成炭垢增加磨损,影响进、排气,甚至导致发动机出现事故。润滑油的残炭值是其矿物油基础油的不理想组分,反映了润滑油精制的程度。62、油品的残炭值中含有机械杂质和灰分成份,对吗?是的,由于残炭值是测定的高温难溶、难挥发的部分,而机械杂质是强溶剂下不溶和不挥发组份,灰分则是在更高温(77525C)煅烧的情况下不能挥发的组份。所以,对于残炭值来说,试验条件更强烈的不溶组份机械杂质和灰分成份包含于其中。63、加有添加剂的油品残炭值、灰分值较高,也是反映燃烧后沉积物的倾向吗?加有十六烷值改进剂的柴油,加有清净分散剂的润滑油,加有其它功能性添加剂的油品,由于其添加剂成分将成为灰分,包含在残炭之中,但在实际使用时却是有效助燃、助分解组份,有减少沉积物倾向。因此,对此类油的性质应区别对待,最好了解其加剂前的灰分、残炭值情况。64、燃油中的机械杂质由何种物质组成?燃油的机械杂质是不溶于溶剂油或苯等强溶剂的不良组份,多为无机盐类。65、燃油中的机械杂质有何危害?燃油中的机械杂质易造成油路的堵塞、滤器的堵塞,除此以外流经高压油泵和喷油嘴时,在压力作用下造成严重磨损。66、燃油中的灰分有何危害?燃油中的灰分主要造成以下危害:1) 灰分中的一些成分(主要是钒、钠化合物)在高温燃烧时,成熔融状态且易粘附其它不溶物,在金属表面形成高温腐蚀。2) 是灰分中的某些金属微粒成分造成柴油机的磨料磨损。灰分组份的磨料磨损危害极大,且能够前后叠加作用,如一台上万马力的柴油机,一昼夜消耗燃油40吨左右,如果灰分指标为0.15%的话,等于一昼夜向发动机气缸中倾倒了60公斤的磨料,磨损气缸等表面。足见其危害之大。67、燃油中灰分的组成?组成灰分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1) 是溶于油中,但高温烧不掉的金属盐类,如某些环烷酸盐和金属络合物。2) 是机械杂质中经灼烧后仍不能烧掉的部分如氧化物,无机盐。68、燃油使用中如何减少机械杂质?对于燃油机械杂质,多部分可以通过油路中的粗滤器、细滤器和分油机除掉。69、有人说:“船用燃油控制粘度、密度即可,不用去管杂质、残炭、灰分等指标大小,脏点用分油机分离即可”,这种说法对吗?持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机械杂质过大给滤器、分油机造成负担,增加了工作量和滤器损坏机率。而且对于燃油中存在的油溶性金属盐,分油机无能为力。因此,对洁净性指标不能掉以轻心。70、灰分如何定义?灰分是将一定重量的、盛在标准坩埚中的试油,浸入滤纸并点燃后,将残余物在高温下灼烧后所得到得不能挥发的固体物质,以质量分数(m/m)表示其含量。71、燃油中的沥青质有何危害?燃油的沥青质含量虽然不是燃油的规格指标,但是却是重要的客户使用指标。由于沥青质是强溶剂石油醚也难以溶解的部分高分子聚合物组份,C/H比较高,杂原子含量大,以多环、稠环结构为主,多数情况含有金属有机化合物。因此,其对热极不安定,300C以上分解为焦炭和气体,不能成为有效的燃烧组份,却带来了燃烧不尽、结焦、结炭不良燃烧连的状况。使发动机燃烧不稳定,积碳严重,引起机械故障。72、如何要求船用燃料油的沥青质含量?有关资料记载,国际使用经验,对于燃料油的沥青质要求最高不能高于12%,一般控制在10%以下为好。对于长期熟悉使用的油品可不要求此指标,对于以重质原油调配或以超稠原油生产的船用燃料油,应加以关注,避免使用事故。73、什么是油品的水分?油品的水分是按照产品指定试验方法,利用水和溶剂汽油的物理性质测定出来的水分含量,一般采用的是蒸馏方法,水分含量一般以体积分数(v/v)或质量分数(m/m)表示。74、油品中水分的危害?燃油中的水分是十分有害的,其将加速流经设备的锈蚀腐蚀,降低燃油的热值,严重时对轻柴油的使用造成柴油机的熄火停机。对润滑油,造成乳化的现象,使粘度下降,润滑性能(油膜)遭到破坏。如果是燃料油混进海水,易将溶解盐带入汽缸加剧腐蚀和磨损。75、石油产品中机械杂质的一般来源?投入使用的油品,机械杂质的含量与油品的储运和保管很有关系。当运输、储存、保管不善时,如管道、容器不干净,会在油中混入泥沙、尘土、铁锈之类物质,油漆剥落物等。76、开口闪点与闭口闪点有什么不同?就反映的油品性质而言,开杯闪点和闭杯闪点是相同的,但二者的测试方法不同,测得数值差异很大。开口闪点由于是在敞开条件下测试的,油气积聚较慢,闪点值较闭口闪点值高出很多。一般讲,润滑油要求测开杯(口)闪点值,燃油要求测闭杯(口)闪点值。77、通过监测闪点值,可以衡量发动机润滑油中是否混入燃油吗?是的,在燃油与润滑油闪点使用同一方法测定的指标值相差较大(一般10C以上)的情况下,可以判定是否混油。78、柴油的10%蒸余物残炭表示什么意思?柴油的10%蒸余物残炭同样表示燃烧后积碳潜在因素,使用10%残余物残炭值的测定表示方法是因为轻质柴油残炭值极低,所以将轻质柴油蒸出90%(这部分不含有残炭值),取一定量蒸馏后蒸余物作为残炭试验用样。79、表述船用燃料油机械杂质的常用指标有几种?表述船用燃料机械杂质性质的方法常用的指标主要由机械杂质(使用GB/T511测定)、沉淀物(使用GB/T6531测定)、总实际沉淀物(使用ISO10307-1)、总潜在沉淀物(使用ISO10307-2)。80、含盐燃油有何危害?燃料油含盐主要是以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等无机盐形式存在,其极易溶于水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盐酸腐蚀设备。81、燃料油盐含量控制多少较为合适?一般燃料油由于其由炼厂成品油、渣油调合而成,所以在生产时已经脱盐工艺,控制在3mg/l以下,对使用不构成危害。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侵入海水或由原油直接调合(未脱盐)的燃料油,应严格控制在10mg/l以下。82、柴油实际胶质过高的危害?柴油的实际胶质过高,预示着在发动机燃烧室里的结焦积炭多,造成发动机的磨损滤清器的堵塞,排气阀的粘死,严重时甚至造成胶住高压油泵和喷嘴柱塞付,因此而无法开动。一般高速柴油机实际胶质控制不超过70毫克/100毫升,如果超过100毫克/100毫升,柴油机进油系统特别是柴油滤清器将很快堵塞,停车后喷油嘴将被胶质粘住而无法再行启动。83、2000版最新国家柴油标准用什么指标取代实际胶质?2000版最新国家柴油标准采用总不溶物(氧化安定性)取代实际胶质指标,表示同样的意义。84、船用燃料常用的残炭指标形式?船用燃料常用的残炭指标形式有兰氏残炭(SH/T0160)、康氏残炭(GB/T268)、微量残炭(GB/T17144)几种,其中同一油品的康氏残炭与微量残炭测得值基本相同,兰氏残炭与康氏残炭、微量残探测得值相差较大,但也有确定的对应关系。85、燃料油中沥青质的危害?对于一般成品油而言,沥青质由于普遍含量较低,所以未列入指标控制,但对于燃烧和混合来讲,沥青质含量是一个重要的用户指标,沥青质含量大,在加热时(300-350C)会造成沥青的裂化生成大量更难溶解的含碳物质(油胶质、碳青质),接着发生聚沉。高沥青质油品(C/H比较高)用轻馏分(C/H比较低)调合时,由于破坏沥青质的胶溶平衡,易产生沉渣现象。沥青质过大,易产生严重的后燃现象,同时产生大量积碳。86、在残渣型船用燃料油中,沥青质含量多少为宜?据一些发动机商的台架试验经验总结,在使用可能有沥青质存在的重质燃料油时,应考虑沥青质含量在12%以下,或者说沥青质含量控制在同种油品残炭含量指标的2/3以下。一般采购大型正规供油企业的燃料油,用户基本不必考虑沥青质问题,供油企业为了长远的市场,控制较为严格。对于短期行为和个体性质企业,由于其重油调兑成分较为复杂,应着重注意沥青质含量状况,避免给发动机带来使用负担。87、燃料油中沥青质的主要成分? 沥青质含量在石油产品中主要指不溶于过量正庚烷而溶于苯的不含蜡的组份。其形成过程基本是环烷烃氧化、叠合生成胶质,进一步氧化叠合形成沥青。成分主要是大分子的聚合物,碳氢比较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业银行会计试题及答案
- 数字经济范式下企业价值跃迁机制:多维度数字化转型路径与绩效关联研究
- 解放军总医院课件
- 服饰演变课件
- 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营销转型中的营销传播效果评估与反馈机制创新报告
- 解剖第二章课件
- 职业暴露处置流程考核试题及答案
- 服装销售顾问知识培训课件
- 中医助理医师模考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培优)
- 肿瘤营养代谢治疗与基因检测的关系
- 空调工人安装合同模板
- Unit 8 Lets celebrate!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牛津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三农村电商创业融资指导手册
- 国际商务课件全套教程
- 22.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 文言合集(1):120个文言实词小故事(教师版+学生版)
-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含目录)
- 【课件】202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备考策略研讨
- 中级会计师《经济法》历年真题及答案
- 新疆城市绿地养护管理标准
- 高职院校高水平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方案(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