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理工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课程 科学技术史 主讲教师 周世祥 李约瑟和李约瑟问题 第六讲 本讲主要内容 李约瑟简介 李约瑟的 中国科学技术史 李约瑟问题 的由来 对 李约瑟问题 的质疑 对 李约瑟问题 的解答 一 李约瑟简介 李约瑟 JosephNeedham 1900 1995 字丹耀 号十宿道人 胜冗子 英国杰出的生物化学家 研究中国科学文化史的权威 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 1918 1922年 毕业于剑桥大学生物化学系 1931年 出版 化学胚胎学 三卷 1937年 认识鲁桂珍等中国留学生 1939年 发表第一篇中国科学史论文 1942年 率团援华 1946年 前往巴黎筹建联合国科学处 1948年 返回英国 投入中国科学史研究 1954年 中国科学技术史 第一卷出版 1956年 中国科学技术史 第二卷出版 1959年 第三卷出版 1972 1975年 任国际科学史分会主席 1989年 与鲁桂珍喜结良缘 1992年 被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聘为名誉教授 1993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李约瑟亲自发起并分别就任英中友好协会会长 英中了解协会会长 先后八次来华考察旅行 大规模地搜集中国科技史资料 实地了解新中国的政治 经济 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情况 1954年 李约瑟出版了 中国科学技术史 第一卷 轰动西方汉学界 他在这部计有三十四分册的系列巨著中 以浩瀚的史料 确凿的证据向世界表明 中国文明在科学技术史上曾起过从来没有被认识到的巨大作用 在现代科学技术登场前十多个世纪 中国在科技和知识方面的积累远胜于西方 李约瑟一生著作等身 被誉为 20世纪的伟大学者 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二 李约瑟的 中国科学技术史 共七卷 34分册 第1卷 导论 1册 第2卷 科学思想史 1册 第3卷 数学 天文学和地学 1册 第2卷 物理学及相关技术 3册 第2卷 化学及相关技术 13册 第2卷 生物学及相关技术 10册 第2卷 社会背景 4册 第一卷总论 首先介绍全书总的计划 考察汉语及汉字结构 论述中国地理概况和中国的历史 最后阐述几个世纪的中西科学技术交流 1954年出版 由李约瑟与王铃合作完成 第二卷论中国科学思想史和科技发展的思想背景 论述了中国古代哲学各流派 如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名家 释家及宋明理学 和科学思想的演变发展 讨论了有关自然的有机论哲学概念和自然法思想的地位 对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思想家给予高度评价 1956年出版 由李约瑟与王铃合作完成 第三卷论数学 天文学 气象学和地学 1959年出版 仍由李约瑟与王铃合作完成 第四卷论物理学及相关技术 分三个分册 第一分册详细论述了物理学的基础声学 光学和磁学在中国的发展 1962年出版 由李约瑟与肯尼斯 罗宾逊 KennethRobinson 执笔 第二分册论述了中国传统机械工程的发展历史 探讨了畜力 水力及风力在机械中的开发与应用 并论述航空的史前时期 水运机械钟在六百年间的发展 1961年出版 由李约瑟与王铃合作完成 第三分册论述中国古代的土木工程 水利工程 建筑 航海和远洋航行技术 1971年出版 由李约瑟与鲁桂珍执笔 第五卷论化学及相关科学技术 是全书最大的一卷 共有13个分册 第一分册讲造纸术及印刷术 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的钱存训执笔 1985年出版 第二分册讲炼丹术的起源 讨论中国的长生不老思想 由李约瑟与鲁桂珍执笔 1974年出版 第三分册研究炼丹术 外丹 的发展与早期化学史 从古代的丹砂一讲到合成胰岛素 由李约瑟 何丙郁与鲁桂珍执笔 1976年出版 第四分册比较研究中西化学仪器的发展 中国炼丹术的理论基础及其在阿拉伯 拜占庭及欧洲的传播 以及对文艺复兴时期斯帕拉塞斯 Paracelsus 药化学学派的影响 由李约瑟 何丙郁 鲁桂珍与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席文 NathanSivin 执笔 1980年出版 第五分册讲生理炼丹术 内丹 原始生物化学及中世纪性激素的制备 由李约瑟与鲁桂珍执笔 1984年出版 第五卷第六分册讲军事技术 由李约瑟 王铃 果里柯夫斯基 K Gawlikowski 与叶山 RobinYates 共同执笔 1994年出版 第七分册研究火药与火器史 由李约瑟 何丙郁 鲁桂珍和王铃共同执笔 1984年出版 第八分册为军事技术的续篇 由耶茨 迪安 AlbertDien 和美国加州大学的罗荣邦执笔 第九分册研究纺织技术 包括纺纱与纺车技术 由德国的库恩执笔 还包括制盐及深钻技术 由李约瑟与罗荣邦执笔 第十分册讨论织造与织机技术 由库恩执笔 第十一分册为有色金属及冶炼 由富兰克林 UrsulaFranklin 与贝思朗 JohnBerthrong 执笔 第十二分册讲钢铁冶炼 由瓦格纳 DonaldWagner 执笔 第十三分册讲陶瓷 由台北屈志仁执笔 第六卷是生物科学及相关技术 包括农业和医学 第一分册谈植物学及古代进化思想 由李约瑟与鲁桂珍执笔 第二分册讲农业 讨论了农业区 古农书 大田系统 农具及技术 谷物系统 最后讨论农业变化与社会的关系 由白馥兰女士执笔 1984年出版 针灸分册由李约瑟与鲁桂珍执笔 1979年出版 动物学和医学其他分册正在准备中 第七卷分析传统中国文化社会和经济结构 讨论知识分子的世界观 特殊思想体系的作用 刺激或抑制科学发展的各种因素 最后回答为什么中国没有自发地产生近代科学 这一卷的合作者有卜德 卜鲁 卜正民等人 三 李约瑟问题的由来 李约瑟问题 并非始于李约瑟 对于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 欧洲人早在十七 十八世纪已有不少论述 20世纪以来 中国的一些志士仁人对此问题也作过探讨 但真正使该问题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的是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 冯友兰 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 一文 1922年 对李约瑟来说是一个莫大的刺激 早在1937年的剑桥 李约瑟在受到鲁桂珍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深刻影响时 即向她提出了这一问题 1944年 李约瑟在贵州的演讲第一次提出了 李约瑟问题 1954年第一卷的表述 1964年的表述 李约瑟问题的发端 李约瑟问题的表述 1964 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之间 在把人类的自然知识应用于人类的实际需要方面 中国文明远比西方更有成效得多 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 而没有在中国文明 或印度文明 中产生 四 对李约瑟问题的质疑 李约瑟问题 提出来后 大多数学者持肯定态度 但也有不少学者提出质疑 否定该问题的合理性 最有代表性的是 伪问题说 和 无意义说 1 李约瑟问题 的前提本身就不成立 中国向来无科学 先前阔 是一种误读 2 前后两个问题之间无逻辑关联 3 历史上没有发生的事情 逆事实 不是历史学家研究的对象 伪问题说 认为 五 对李约瑟问题的解答 自李约瑟问题提出以来 尤其是80年代以来 国内外学者 包括李约瑟本人 作了大量探讨 提出了种种观点 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四种 1 思想文化因素论 2 政治经济因素决定论 3 现实条件决定论 4 综合因素论 范岱年将大陆学者对李约瑟难题的讨论划分为四个时期 即新文化运动时期 1915 1924 抗日战争胜利前后 1944 1947 改革开放初期 1980 1982 讨论和成都会议时期 成都会议以后时期 1983 1997 大陆学者对李约瑟问题的讨论 新文化运动时期这一时期的学者大都把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 归之于研究方法 哲学思想 价值观念 专制政治和教育制度 科举制度 等 而没有涉及社会经济制度 抗日战争前后 有别于二十多年前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学者们 这次参加讨论的学者们 几乎都一致把中国科学的落后溯因于社会经济制度 改革开放初期的讨论和成都会议 成都会议是中国大陆第一次讨论中国近代科学落后原因的全国性会议 这对中国大陆的科学社会史研究和内外史结合起了推动作用 特别是通过不同时期 如明代 清代 不同学科的探讨 使问题讨论得更为深入 成都会议以后 这十多年来的文章 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继续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和回答 另一类文章则对 李约瑟问题 本身提出了质疑 一些学者倾向于从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去寻找原因 认为中国古代科学自身的一系列缺陷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孕育出近代科学 任鸿隽等一些早期学者的观点 李约瑟本人的早期观点 汤川秀树的观点 杨振宁的观点 思想文化因素论 李约瑟本人的早期观点 中国与西方的科学和农业 1964 1 哲学思想上 中国的哲学没有进一步发展或本身没有具备作为西方科学开端那样应该具备的一种自然观 2 中国在中世纪的一些发现 纯粹是实用的 并总是停留在经验阶段 许多学者认为 社会政治经济因素是决定性的因素 李约瑟本人后期的观点 薮内清的观点 汤浅光朝的观点 国内大多数学者都注重从社会因素方面去探讨 如杜石然 政治经济因素决定论 为什么近代科学在西方兴起而没有在中国产生 李约瑟认为答案要从地理 气候 社会和经济条件等方面对比分析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差异之后得出 李约瑟后期对问题解答的意见 席泽宗认为 近代科学产生在欧洲并得到迅速发展是由当时当地的条件决定的 不必要到1400多年以前的希腊去找原因 自16世纪以来中国科学开始落后 也要下哦那个当时当地找原因 不必把板子打在孔子 孟子身上 现实条件决定论 美国科学史家席文认为 科学史家企图就智力或社会经济两个因素之一进行考察 就可说明科学革命问题 这只是一种谬论 如果认为中国未能在近代科学上胜过欧洲是智力因素造成的 或者把中国科学的落后看成是社会经济落后造成的 这两种绝对化的解释都是不恰当的 综合因素论 课程内容及考核要求 第一讲绪论 科学技术史及其意义 第3周 第二讲原始科学 第4周 第三讲古希腊的科学 第5周 第四讲古代中国的科学 第7周 第五讲中世纪科学史 第8周 第六讲科学革命 第9周 第七讲李约瑟问题 第10周 第八讲技术史 第11周 本课程从第3周开始讲授 第6周放假 第12 13周为读书报告及讨论课 见读书报告参考选题 考核要求 1 读书报告1次 占总成绩的50 2 课程论文1篇 占总成绩50 3 课堂考勤 随机检查 必读书目及延伸阅读书目 1 美 戴维林德伯格著 西方科学的起源 公元前六百年至公元1450年宗教 哲学和社会建制大背景下的欧洲科学传统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2 英 W C 丹皮尔著 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商务印书馆19953 美 R K 默顿著 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 技术与社会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4 美 托马斯 库恩著 科学革命的结构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5 美 科恩著 科学中的革命 商务印书馆1998 必读书目 共10本 6 吴国盛著 科学的历程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7 刘兵 杨舰 戴吾三主编 科学技术史二十一讲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 江晓原主编 科学史十五讲 北京大学出版社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4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招聘医师、医技、护理、行政、其他岗位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2025嘉兴市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攀枝花市盐边县事业单位春季引才考核的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河南郑州智能科技职业学院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湖北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咸宁医院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招聘15人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招聘教育卫生干部10人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2025安徽蚌埠市《固镇县任桥镇2025年面向全县公开招聘村级后备干部》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山西省【中职专业高考】2025年中职高考对口升学(理论考试)真题卷【农林牧渔大类】模拟练习
- 2025广东珠海市香洲区招聘卫生健康系统事业单位人员10人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IBI-325-生命科学试剂-MCE
- 热射病护理病例讨论
- 软装事业部成本控制计划
- 2025年江苏二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
- 光伏土建培训课件
- 爱心义卖班会课课件
- 化验员职业技能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
- 2025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卷(含答案详解)
- 大米直播促销活动方案
- 阴挺的中医护理
- 2025-2030中国便携式卫星通信终端行业前景动态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过敏反应的防治与治疗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