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doc_第1页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doc_第2页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doc_第3页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doc_第4页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评价政策背景: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少数民族不到10%。尽管少数民族人口少,但是少数民族自治区域却超过全国总面积的60%。以下是少数民族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分布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大杂居小聚居。二是分布范围广,但主要集中于西部及边疆地区。 很多民族聚居区,汉人的数量比少数民族人口总和还多。历代统治者都以蛮荒之人称呼少数民族,认为他们是次于汉人的。除去几个被少数民族统治时期(如元朝,清朝),少数民族一般是被统治和欺侮的群体。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制定了许多针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措施,例如,少数民族可享有高考加分制度。少数民族经营商业活动有税收优惠政策,少数民族计划生育等。针对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制度,笔者认为其背后的逻辑有以下几条:1,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落后,教育资源匮乏。本着公平原则,对少数民族考生,给予一定程度的加分,保证其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2,实行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3,高考加分制鼓励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使其进一步深入了解和认可汉文化,一方面使其汉化,另一方面通过其促进了汉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民族融合和民族团结。关于对少数民族受教育的照顾政策可以追溯到1950年,政务院批准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该方案规定“对投考高等学校与一般中学的学生应适当规定一个入学成绩标准。”与这一方案配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高等学校1950年度暑假招考新生的规定中规定:“兄弟民族学生考试成绩虽稍差,得从宽录取。”从宽录取,第一次明确了高考招生时,少数民族学生可以降分录取。此后,虽然关于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经过一系列修改,各地加分幅度和方法要求也不尽相同,但是总思路仍然是不变的。政策评价:半个世纪以来,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取得了一些效果,下表是不同年份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中国主要年份少数民族在校学生占全国在校学生总数的比重统计(1951-2002)年份高等学校中等技术学校中等师范学校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小学19511.40.42.12.6 2.219521.50.94.72.9 2.919573.73.76.74.4 5.019623.53.75.23.93.94.119653.22.85.24.02.34.519756.17.6 3.55.05.119784.25.48.43.8 5.319793.74.58.23.5 5.019803.85.29.33.63.25.119814.06.28.93.62.85.119824.76.58.43.92.55.919834.96.58.24.23.06.019845.06.58.24.43.56.719855.36.68.94.83.87.119865.36.69.25.24.07.819876.17.09.55.74.78.219886.16.59.05.99.47.819896.36.79.26.34.811.219906.67.310.06.45.18.719916.97.410.16.65.28.119927.07.310.76.75.49.219936.46.810.66.65.19.219946.46.59.65.54.79.019956.56.410.46.55.39.119966.56.310.36.55.29.219976.86.310.06.74.58.919986.66.210.67.14.28.919996.06.610.76.84.59.020005.87.012.36.84.79.120015.77.013.17.55.49.320025.86.913.09.35.29.5注:单位:摘编自中国民族工作年鉴2003下图是高等学校中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例的折线图。小学和中学少数民族学生比例总体来说是逐年增加的,可以看做是实施义务教育和人们对教育重视的结果。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随时间的变化,主要因素可以归结于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从图表中可以看出,70年代中期恢复高考后,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中所占比例达到峰值,之后陡然下降。80年代后期至今,随着政府对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视,颁布各种优惠政策,少数民族学生占高校学生总数的比例逐年上升,并且超过1975年的6.5%。总体来看,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增加了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但是,该政策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归纳如下:(1)部分考生高考出现寻租行为,伪造民族身份,获得加分。金钱和权力的介入,造成政策本身成了一些人谋取特权的根据,严重违背了政策的初衷。(2)有些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起点低,本身基础薄弱,通过加分政策进入大学。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冲击,课业负担的压力,使得少数民族考生有一个相对较长的磨合期,有些少数民族学生似乎是游离于群体之外的边缘人物。这种人为的拔苗助长,效果是好是坏,还值得商榷。(3)简单的以民族身份作为加分的依据,受益群体就覆盖了少数民族经济状况和受教育条件很好的那部分考生,为了教育公平而实施的政策成了一部分人享有特权的保障,严重违背了教育公平原则。这一政策忽视了少数民族城乡之间,以及边远山区,边牧地区,边疆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异性。(5)很多少数民族聚居区,汉族人口依然占绝大多数,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相似,接受的教育资源一致。这部分汉族学生的起点低,基础同样薄弱,却得不到政策照顾,政策损害了他们的权利。本着教育公平,促进民族平等的政策,此刻,是对汉族的歧视。(6)政策依耐性。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一分为二的看,促进了部分学生努力学习,也促成了部分学生对政策的依赖。政策本身应该是为了长期的不照顾而进行的短期照顾。这种粗糙的,普遍的对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类似欧洲的高福利政策,培养了不少懒汉,不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7)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由各个地区确定具体内容和细节。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受益群体是否明确?一系列复杂的,差异化的,繁乱的信息传递不及时以及大部分经济落后,地域偏远,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的少数民族考生无法准确理解,使得该收益群体无法享有照顾。政策建议: 为了促进教育公平,确保边远,经济落后,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学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笔者针对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有如下建议:(1) 明确加分资格认定。把好关口,避免高考移民和伪造民族身份的“寻租”行为。(2)不能简单以民族身份作为加分的唯一因素,还要综合考虑地域经济及教育资源等因素,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汉族学生也应包括在照顾之列。避免民族特权和歧视汉族。(3)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仅仅靠对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是远远不够的。暂时的照顾是为了长远的不照顾。国家应大力加强边远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当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资源和沿海地区以及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一致时,就不再需要特别优待了。总结: 笔者认为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