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挑战教皇的权威教案.doc_第1页
第十三课挑战教皇的权威教案.doc_第2页
第十三课挑战教皇的权威教案.doc_第3页
第十三课挑战教皇的权威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知识目标:路德改革背景、原因、史实、历史意义;加尔文思想;认识加尔文教与后来西欧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加尔文宗教思想及其鲜明资本主义特点难点:认识加尔文宗教改革与后来西欧资本主义革命关系导课:中世纪神学家教导人们,由于人类先祖亚当与夏娃偷吃了苹果而获罪,这桩原罪遗传给他们所有的后代。由于人生来就有罪,所以人一生就要受苦,为了救赎自身罪孽,要不断鞭打自己。以期找到通往天国的道路。中世纪的西欧,几乎人人都是天主教徒。人们从生到死都和天主教发生密切关系。教皇具有绝对权威。对宗教持怀疑态度的人,被称为异端,要受宗教裁判所审判,受到鞭打甚至火刑。路德和加尔文就是那时的神学宗教异端,最早站出来挑战天主教的权威。一、宗教改革背景(即宗教改革开始于德国原因)材料: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行为,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伐善的趋势背向而驰。中世纪西欧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精神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行政治统一的障碍。 据估计,1521年教廷内部有2000多个神职可以用金钱买到。教会内部贿赂成风,教皇的选举与贿赂,争权夺利结成了不解之缘,几乎所有的教皇都是靠贿赂当选的。 文艺复兴唤醒了沉睡的人们,理性高于信仰的人文主义宗教观逐渐兴盛,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威开始受到挑战。问:阅读上述材料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概括16C宗教改革的背景?生回答后,师概括:1、经济:德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2、政治:天主教会的腐败及对德国的剥削阻碍资本主义发展(16世纪初,德国谚语“德国是教皇的奶牛。展示图片A、教皇拿着桶去挤一头很壮的奶牛的奶。B教皇任然拿着同样的桶挤比第一头奶牛瘦了的奶牛的奶。C教皇拿着同样的桶挤更瘦的奶牛的奶。D教皇拿着桶,但奶牛已经骨瘦如柴的倒在了地上。)3、思想:人文主义思想的活跃(文艺复兴解放了思想)二、宗教改革概况(一)路德宗教改革简单介绍路德:夏季,路德在返乡探亲途中,突遇暴风雨,闪电火球落在他脚前,他看死期临到,扑到在地,大呼圣安娜救我,我愿意成为一位修士,瞬间雨过天晴,结果他平安了。为了守誓言,进入修道院当修士。潜心修道,当他亲临心目中“神圣的罗马城”后,看到教皇及教廷大员们的腐败,大失所望。决定改革宗教。当时德国资本主义一定发展,四分五裂使教皇对德国剥削相当沉重,不利于资本原始积累,而且极大恶化人民生活,矛盾逐渐集中在教会问题上,像火药桶一样一触即发,那是什么引发了这场改革呢?1、 直接原因:教皇兜售赎罪券2、路德观点:因信称义,主张信仰得救。(核心) 九十五条论纲宣称,赎罪券功效微不足道读材料结合课本回答下面问题:甲:人生来是有罪的,只有尊崇上帝,忠实地履行七种圣礼:洗礼、圣餐、悔罪等,通过苦修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典。乙: 只要虔诚地信仰耶稣就可灵魂得救,无须经过烦琐的仪式。这些仪式中,除圣餐外,皆是糟蹋钱财的多余之举,皆可废除。甲: 上帝是不与油嘴之人直接交往的,只有在我们教士的主持下,才能聆听到上帝的福音;否则,就要受到永世惩罚。乙:每个教徒,只要自己面对圣经,真诚忏悔,就可直接与上帝心灵沟通,无须你们所谓尊贵的教士,凡信徒皆为祭司。问:他们各代表谁的观点?他们观点的分歧点在哪?路德观点哪里体现出人文主义精神?生答:观点:甲是罗马教皇;乙是马丁.路德分歧:怎样才能获得上帝的拯救,是听从教会,服从教规,还是相信自己。罗马教会“因行称义”:教徒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间接对话得救。路德“因信称义”:教徒与上帝直接对话即可得救。(师解释:义人:灵魂得救的人。信:是与生俱来的,深深植根于人的内在经验之中的东西。行:善功,圣事)人文精神:“因信称义”把人的灵魂从神职人员转到信徒手中,把人从外在的善功、圣事中解放出来,使人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读材料结合课本回答下面问题:第二十二条 教皇事实上并没有赦免炼狱中灵魂的任何处罚,因为按照教会法的规定,人应在生前接受这些处罚。第二十八条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至于教会代表的功效,仅由神主宰。第三十七条 真诚悔过的基督徒,或生或死,就是没有赎罪券,也能分享神和教会的赐福和恩典。第八十六条教皇是当今的富中之富,他的钱比古时最大的富豪克里沙士还多,那他为什么要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而不掏自己的腰包来建造圣彼得教堂呢?问:路德对教皇的权利是什么态度?否定教皇权威路德如何认识赎罪券的功效?认为赎罪券的功效微不足道2、 路德“因信称义”的意义:否定教皇权威使人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3、结果:宗教改革运动在德国拉开了序幕新教路德教产生形成了天主教、东正教、路德教三足鼎立的新局面阅读材料:德国宗教改革产生的新教会,不受教皇管辖,废除教阶制度,以牧师代替神父,一切仪式从简,礼拜仪式使用德义,神职人员允许结婚,是人人有权读圣经、人人可以通上帝的“廉价教会”。问: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什么样的要求?答:提高自身社会地位,追求平等 加强资本积累 昔时如金过渡:德国宗教改革运动风靡全欧,许多国家先后接受新教。在这场运动中,加尔文的新教活动富有时代特色他被誉为“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二)加尔文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扩展阅读课本及下面材料思考加尔文是如何继承发展路德的思想的?材料:对于每个人如何确知自己是否是选民的问题,在他心底只有一个答案:只要我们知道上帝已经选定了,那么我们就应该满足了,但不能仅限于此。即不能像路德那样只靠信仰而得救。下一步就是要走出修道院,将修道院的大门“砰”的关上,大步跨入生活的集市,把自己的规矩条理渗透到尘世生活之中,并且以不懈努力、艰苦劳作的创业精神和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去积极进取增加财富,践行自己的神圣责任,以完成上帝的意愿,光大上帝的荣耀!这种把世俗生活神圣化,把赚钱发财看作是人生必须追求的目的,在资产阶级看来,就是自己实实在在得到了上帝的祝福和庇护,就是成为上帝的选民标志了。生回答师总结加尔文思想:继承:信仰得救 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 否定教皇权威发展:先定论(核心)成败贫富上帝先定 现世成功即可得救致富者是选民假如你是当时一位新兴资产阶级代表,你会更倾向路德和加尔文谁的主张,为什么?答:加尔文,因他的思想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问:加尔文思想是怎样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答: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合理性。三、宗教改革实质:在宗教外衣掩饰下,资产阶级反罗马神权和封建思想的思想、政治运动问:为什么要“在宗教外衣掩饰下”?答: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还没有力量直接反罗马神权和封建思想。四、意义:经济上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政治上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了新兴民族国家的力量。思想上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问:从刚才讲的路德宗教改革和加尔文宗教改革中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来归纳一下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是什么?答: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们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放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小结:天主教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下西欧进行了宗教改革,路德的“因信称义”,加尔文的“先定论”,把人们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放出来,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