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群众致富的桥梁.doc_第1页
架起群众致富的桥梁.doc_第2页
架起群众致富的桥梁.doc_第3页
架起群众致富的桥梁.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架起群众致富的桥梁-记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兴达奶牛养殖场厂长白晓红在科右前旗科尔沁镇,白晓红可谓是响当当的人物:有非凡的创业经历,有如火如荼的奶牛养殖事业,有300多万元的资产,有很多人对她的肃然起敬。为什么一个农村蒙古族妇女竟然有如此高的社会影响力?为什么一个学历并不算太高的农民竟然管理了一个拥有几百万元的企业?让我们走近湖南村,走进白晓红和她的养殖场,答案自然鲜明起来。1976年出生的白晓红,和许多同龄人一样,经历了农村三十多年来史诗般的变迁。湖南村是科尔沁镇的贫困村,这个村也是蒙古族群众聚居的民族村。白晓红在这个村读了小学,然后转入归流河中学读完初中课程。1993年,毕业返乡以后,白晓红开始从事家务,每天帮助父母做饭洗衣,喂养两头奶牛,生活过的平淡无奇。1997年,白晓红与本村农民周长路结婚,当时婆家也不是富裕户,只给这对夫妇3头奶牛作为全部家当。白晓红丈夫没有土地,两个人只能以奶牛养殖为生活来源。当时,3头奶牛每个月平均收入不超过600元,仅够基本的生活费。一年以后,白晓红的女儿出生了,家庭开资增加了,可是收入却没有增长。为了能够过上好日子,白晓红和丈夫商量,用家里5头牛犊换了一台农用把式三轮车,开始为奶户送奶。1999年,农民养殖奶牛要跑上几十里路到乌兰浩特乳品厂送奶,很多人苦于奔波的辛苦,想放弃养奶牛,这个时候,白晓红第一次看到了商机,琢磨出了一条养殖+送奶的路子,不仅方便自己和奶户送奶,还可以挣取每公斤牛奶5分钱的运费。就这样,白晓红的车换了一个又一个,代送的牛奶也从几十斤增加到几千斤,收入也由原来每年不足5000元,增长到40000元。可以说,白晓红用养殖奶牛、送牛奶的资本,换来了对奶业市场的熟悉和掌握,换来了奶户对她的信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003年,蒙牛公司入驻兴安盟,湖南村也在镇党委的扶持下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事业,半年时间,湖南村就新增奶牛200多头。蒙牛公司找到白晓红,经过几次协商以后,蒙牛公司湖南村奶站正式成立了。白晓红拿出全部家当,收购了原村办供销社,改造了厂房,新增了设备,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经营。由于管理到位,加上能够诚实守信,一年下来,她的年收入也10万元,这在当时的湖南村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这样的场景一直维持到三鹿奶粉事件发生以后。当时,白晓红受到的冲击是直接的,损失也是惨痛的。三鹿事件以前,白晓红每天可以收购4.4吨牛奶,日收入达到了4000多元,由于奶品行业的整顿,很多牛上不了站,挤不了奶,奶户急,白晓红更急。2009年春季,白晓红到沈阳参加了蒙牛公司召开的年度总结会,给她的感触是这样的方式不能再维继,要想发展,必须改变经营管理方式。2009年5月,春天的脚步如期而至。白晓红几经考察,最后决定建农场式奶牛托管所,继续走奶牛养殖的致富路,这一想法得到了镇党委书记刘文明的支持,为白晓红解决了土地、资金等难题。6月,全镇第一个牧场式奶牛养殖场在湖南村破土建设。养殖场占地面积28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有牛舍2栋,奶站一个,配备了制冷机、挤奶机等现代化生产设备,还设立了专门的兽医站,基本实现了公司化管理,目前,白晓红的养殖场又奶牛164头。在管理方式上,白晓红参照外地的经验,采取全托管和半托管两种方式。全托管就是养殖户的奶牛常年放在这里,全部由兴达托牛所管理,以每头牛每个月300元的标准给养殖户,每头寄养的奶牛每年可获得纯收入3600元,按月兑现资金。有养殖意愿、没有奶牛的人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托管,也就是拿出一万块钱,与兴达托牛所签订3年合同,由兴达托牛所负责买牛,按照全托的方式兑现奶资,三年后可以续约,也可以终止合同,由兴达托牛所返还原始的一万块钱。半托管就是养殖户在挤奶期把牛放在这里托管,其余的时间拿回家自己管理。这种托管方式的收入分配是这样,每头日产奶量达到25公斤的奶牛,牛奶收入的45%归托管户所得,其余部分记做饲草料及管理费。通过奶牛寄养、托养的方式,白晓红的养殖场日产鲜奶2吨多,每天纯收入不低于1000块钱。这种方式养殖奶牛有很多明显的优势,一个是蒙牛公司鼓励和扶持牧场式的养殖,每公斤牛奶按照牧场管理的标准可以卖到3.7元,效益很明显,建托牛所以前,来白晓红奶站挤奶的奶牛最多也就是80头,现在达到了200头;第二个是远离居民区,不影响居民生活,也有利于奶牛养殖;第三个是可以有效控制奶牛疫病的传播;第四个是解放了劳力,把奶牛寄养在这里的奶户,有80多人外出打工,收入都很高;第五个是延长了奶牛挤奶寿命,以前每天要赶着牛走挺远的路去奶站,风雨无阻,一天两回,很多牛得了乳房炎等疾病,不仅降低了牛奶产量,也缩短了挤奶受命,从这个意义上讲,建托牛所的意义远远高于其本身的经济效益。白晓红的奶牛养殖场成功了,她的事业也越做越大。谈到今后的发展,白晓红又构画了更加美好的蓝图:建设一个粒状团粒肥料厂,把牛粪变废为宝,生产花肥,既可以解决牛粪污染问题,还可以增加收入;建成一个小型奶制品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