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_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_第1页
安全生产_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_第2页
安全生产_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_第3页
安全生产_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_第4页
安全生产_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 主讲人 刘光大组员 陈卓 杜梦玲 胡玉红 李励珺 刘光大 刘倩玉 陆俊 王锐 习斌斌 昝焱 目录 一 背景介绍1 糖尿病现状2 二甲双胍3 格列吡嗪 糖尿病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 糖尿病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增加的幅度明显不同 欧美国家为45 而发展中国家可达到200 据了解 我国1994年花在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医疗费用大约是419亿元人民币 到2000年猛增到1216亿元 糖尿病现状 盐酸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是两种使用广泛 疗效好的口服降糖药 两者联合用药 具有协同降糖作用 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适用于患有高血糖症而又不能单纯依赖食物和运动获得满意治疗的2型糖尿病人的初步治疗 还适用于经食物 运动和单用磺酰脲类或二甲双胍初步治疗均不能取得血糖过多适当控制的2型糖尿病人的二线治疗 二甲双胍 通用名 MetforminHydrochloride 商品名 MetforminHydrochlorideSustained ReleaseTablets 化学名 11 1 Dimethylbiguanidehydrochloride CAS登录号 1115 70 4 15537 72 1 结构式 分子式 C4H12ClN5分子量 165 62 适应症 用于单纯饮食及体育活动不能有效控制的 型糖尿病 特别是肥胖 型糖尿病 开发商 美国施贵宝公司 二甲双胍 简介 二甲双胍为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双胍类药物 目前已占据美国治疗糖尿病药物市场的28 虽然二甲双胍降糖作用比磺酰脲类的格列本脲和格列吡嗪差 但与磺酰脲类降糖药相比 无低血糖反应 对肥胖和非肥胖患者均有效 药理作用 本类药物可使糖尿病人血糖明显降低 但对正常人血糖无明显影响 二甲双胍可改善血脂水平 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 该药亦属于胰岛素增敏剂 可减少胰岛素抵抗 格列吡嗪 通用名 Glipizide 商品名 Minidiab Glibense 化学名 1 cyclohexyl 3 p 2 5 methylpyrazinecarboxamido ethyl phenyl sulfonyl ure CAS登录号 29094 61 9 结构式 分子式 C21H33N5O4S分子量 451 5828 适应症 中度或较重度的2型糖尿病患 开发商 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格列吡嗪 简介 本品属第二代磺酰脲类药物 由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研制 现在国内已有公司生产 本品口服吸收迅速 1小时血药浓度达峰 肝脏代谢 代谢物无活性 经肾排泄 降糖作用仅次于格列本脲 但因不易积蓄 较为安全 适用于中度或较重度的2型糖尿病及老年患者 特别是餐后血糖控制不佳者 药理作用 1 促进胰岛 细胞分泌胰岛素2 胰岛素增敏作用3 刺激生长抑素释放 前言 二甲双胍格列吡嗪为第二代磺酞脉类口服降血糖药 临床上主要用于轻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 生物半衰期短 约为2 4小时 血药浓度峰谷波动较大 易引起不良反应 本文中以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缓释片 秦苏 r 为对照 选择Beagle犬进行半固体骨架型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缓释胶t单剂量药动学初步考察 目录 二 有效性评价1 类似2型糖尿病的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2 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研究3 临床研究 1 实验性肥胖及糖尿病大鼠模型2 肥胖性胰岛素抵抗MSG动物模型3 自发性乙型糖尿病动物有五类动物 分别为 肥胖小鼠 糖尿病小鼠 KK小鼠 轻度肥胖型糖尿病动物 NZO小鼠 表现为超体重 轻度高血糖及高胰岛素水平 早期有胰岛素抵抗 Zuckerfa fa大鼠 常染色体隐形基因的名称为fa 类似2型糖尿病的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实验方法 1 实验试剂参比制剂 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缓释片 秦苏 r 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提供 规格5mg 片 试验制剂 半固体骨架型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缓释胶囊 自制 规格5mg 粒 实验方法 2 血样预处理取后肢静脉血2 5mL于肝素化的离心管中 1000r min离心10min后 取血浆lmL具塞离心管中 加人内标蔡普生钠 Naproxensodium 甲醇标准液 24 7 g mL 25 L再加人0 2mL 0 1NHCL酸化血浆 用5m乙醚涡旋萃取5min 3500r min离心10min 放入冰箱冷冻层冷冻1h 将上层乙醚萃取液倒入另一具塞离心管中 在45 水浴中以温和氮气流吹干 残渣100 L流动相涡旋 2min 溶解 吸取20 L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 实验方法 3 给药方案3只Beagle犬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 一组服用对照制剂5mgxl片 一组服用实验制5mgxl粒 一周后进行交叉试验 采血时间均为 0 1 2 3 4 5 6 8 10 12 16 24 36 48h 分别取后肢静脉血2 5mL 于肝素化试管中 离心 分离血浆 血浆预处理后 进HPLC分析 将所得的二甲双胍格列吡嗪与蔡普生钠的色谱峰面积比值代入标准曲线 计算血药浓度值 实验方法 4 色谱条件色谱柱 C18 4 6nun 250mm sum Dikma公司 流动相 甲醇 0 01mol L磷酸二氢胺缓冲液 以磷酸调PH值至3 5 60 40 流速 1 2mL min 检测波长 275nm 柱温 室温 进样 20 L 实验结果 1 血浓经时曲线3只Beagle犬口服参比制剂和实验制剂的体内血浓经时曲线见图1 实验结果 图l参比制剂 A 和试验制剂 B Beagle犬体内平均血药浓度拟合值 时间曲线图 n 3 实验结果 2 隔室模型参数估算用3P97程序对体内血浓数据进行解析 结果表明两种制剂均以单室模型 一级吸收一级消除模式拟合较为合理 药动学参数见表3 4 其中Tmax和Cmax分别为实测值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将两制剂因素间各个隔室模型药动学参数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 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相比 Tmax Cmax 吸收速率常数Ka 消除半衰期Tl 2均相似 无显著性差异 P 0 1 说明两制剂具有相似的缓释特征 实验结果 以平均血药浓度曲线统计矩分析结果计算试验制剂与对照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Fr 实验结果 3 非房室模型解析采用统计矩的原理对体内血药浓度时曲线进行非模型化解析 结果如表5 6所示 将两制剂因素间各个非房室模型药动学参数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 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相比 两制剂得的体内平均滞留时间十分相似 无显著性差异 P 0 1 说明二者具有相似的缓释特征 实验结果 4 相对生物利用度计算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5 生物等效性分析Tmax Cmax AUC MRT四个参数是评价缓 控释制剂的重要依据 两制剂的Tmax完全一样 现将MRT及对数转换后的Cmax AUC进行单双侧t检验 结果见表7 表9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综上所述 统计学检验结果表明 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实验结果 6 体内外相关性研究根据房室模型嵌合结果 半固体骨架型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缓释胶囊在体内的配置过程属于一室模型 一级消除一级吸收模式 因此采用Wagner Nelson法计算半固体骨架型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缓释胶囊口服后不同时间点的吸收百分数 结果见下表10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以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在体外各时间的累积释药百分率X和体内对应时间点的吸收分数Y进行线性回归 得回归方程 Y 0 8036X 28 953r 0 8847经过相关分析检验 对于给定 0 01 0 874 即r r 表明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的犬体内吸收与体外释放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临床试验阶段 临床试验 指任何在人体 病人或健康志愿者 进行药物的系统性研究 以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的作用 不良反应及 或试验药物的吸收 分布 代谢和排泄 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 临床试验一般分为I II III和 期临床试验 期 期的临床研究 临床研究采用多中心 随机 双盲 三模拟 阳性药平行对照研究方法 以格列吡嗪片和二甲双胍片为对照 用药观察周期12周 评价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同时通过比较各组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空腹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3项指标较用药前的变化情况来判断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是否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降糖药物 研究对象 入选标准 1 自愿参加试验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 2型糖尿病受试者 年龄30 75周岁 性别不限 19 体重指数 32 3 目前空腹血糖在7 0 13 4mmol L 且HbA1c 7 4 在饮食和运动控制基础上 受试者接受磺脲类药物 3片 日 或二甲双胍或 糖苷酶抑制剂或格列奈类或噻唑烷二酮类单药治疗 且疗程不少于3个月 用药剂量稳定在1月以上 5 入选前1个月内未使用胰岛素治疗 6 育龄期女性受试者同意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排除标准 1 已知对本品及其辅料过敏或高敏体质者 2 3月内参加过其它任何临床试验 3 孕妇 准备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4 4周内使用过影响糖代谢的药物 5 慢性肝肾功能疾病 6 严重胃肠疾病 7 有慢性缺氧性疾病 8 有明显血液系统疾病者等 分组与给药方法 随机化入组352例 观察治疗12周 试验组 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 格列吡嗪模拟片 盐酸二甲双胍模拟片 各1片 3次 d 口服 格列吡嗪对照组 格列吡嗪片 二甲双胍格列吡嗪模拟片 盐酸二甲双胍片模拟片 各1片 3次 d 口服 盐酸二甲双胍对照组 盐酸二甲双胍片 格列吡嗪模拟片 二甲双胍格列吡嗪模拟片 各1片 3次 d 检测指标 主要疗效指标 HbA1c 空腹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 次要疗效指标 空腹胰岛素 餐后2小时胰岛素 血脂 安全性指标 血 尿常规 心电图 血生化检查 ALT BUN等 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 P 0 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空腹血糖的变化 餐后2小时血糖的变化 空腹胰岛素的变化 餐后2小时胰岛素的变化 安全性分析 生命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的变化 治疗前后3组生命体征 包括身高 体重 体温 呼吸 收缩压 舒张压 心率 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5 三组对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 尿常规 肝肾功能 均无明显影响 不良事件 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组发生一起严重不良事件 患者脑梗塞肺癌复发导致住院 停用药物后 改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 二甲双胍片组发生一起严重不良事件 患者颈椎间盘突出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停用药物 格列吡嗪片组发生一起严重不良事件 患者右臂骨折 继续使用试验药物 三个不良事件经研究者判断严重不良事件与药物的关系均为不可能有关 不良事件 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组有23例发生不良事件 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9 83 二甲双胍片组有18例发生不良事件 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5 25 格列吡嗪片组有13例发生不良事件 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 02 3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 05 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组有11例发生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 48 二甲双胍片组有8例发生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 78 格列吡嗪片组有3例发生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 54 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无统计学差异 P 0 05 讨论 糖化血红蛋白一直被视为长期血糖控制的监控指标 而且与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有关 二甲双胍类药物能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能减少肝糖的输出 增强周围葡萄糖的摄取 增强肠道对葡萄糖的利用 减少脂肪酸氧化和增加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 不刺激内源胰岛素分泌 单独使用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