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时氧气呼吸器工操作规程.doc_第1页
四小时氧气呼吸器工操作规程.doc_第2页
四小时氧气呼吸器工操作规程.doc_第3页
四小时氧气呼吸器工操作规程.doc_第4页
四小时氧气呼吸器工操作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业资料:_四小时氧气呼吸器工操作规程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9 页四小时氧气呼吸器工操作规程1四小时氧气呼吸器是一种与大气隔绝的呼吸保护器具,必须由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佩用。2四小时氧气呼吸器佩用前,必须进行前5项检查,达到标准规定的技术性能。同时,附件必须齐全,性能良好。3佩用四小时氧气呼吸器时,严禁通过口具讲话(佩用面罩时除外);一切工作和行动中都必须严格地使用规定的音响信号和手势进行联络。4在未有弄清有无有害气体的情况下,必须事先佩用好四小时氧气呼吸器方准行动。5平时将四小时氧气呼吸器口具朝里,仰放在着装台的固定位置上(即上盖朝下,呼吸软管和背带理顺放在外壳上,腰带相对折叠在呼吸软管和背带上)。6佩戴者面向仪器,首先分开腰带和背带,然后拉出呼吸软管放在下垂位置。7佩戴者两手分别由背带里握住仪器的两侧,将其举过头顶后脑勺处,两手迅速松开,同时,两臂向外伸开,使仪器滑落在背上,两肩套在背带里。8系好腰带,检查附件(信号装置、防烟眼镜、鼻夹、颈带等)是否齐全。9矿山救护小队,在进入灾区前,全体指战员必须清点技术装备,并对四小时氧气呼吸器做战前检查。其检查顺序和方法如下(1)首先进行互检。其方法是根据小队长口令,全体向右转,左腿向前跨出半步,后者为前者打开仪器盖子,用手摸眼看的方法检查固定卡子、各接头、开关、螺钉是否松动滑落。然后队列最后一名队员和副小队长向后转,为副小队长进行检查,完毕后恢复一列横队,开始自检;(2)检查呼吸两阀的灵活性。其方法是:将口具取掉堵塞,放在嘴内做短促呼吸,如听到呼吸两阀清晰的动作声则为良好。(3)检查呼吸两阀的逆向气密性。其方法是:用右手握住吸气软管加深吸气,直至吸不出气,则为呼气阀气密性良好;用左手握住呼气软管加大呼气,直至呼不出气为止,则证明吸气阀气密性良好;(4)检查整机的气密性。其方法是:用口吸鼻呼的方法,将仪器内气体吸尽,并用舌头堵住口具通道停留510秒钟后,如再也吸不出气,则说明整机的气密性良好;(5)打开氧气瓶开关,并将手轮回转半圈;(6)检查减压器定量孔流量和自动肺启闭动作情况。其方法是:根据平时定量孔喷出氧气的声音来判断流量是否正常;然后加深吸气,如能在平时吸气深度的情况下,听到自动肺开启的声音,则证明自动肺开启动作灵敏正常;(7)检查手动补给阀开启动作情况。其方法是:用右手拇指按压手动补给阀按钮,如果能在68秒内使气瓶中的氧气直接进入并充满气囊,则证明手动补给阀开启动作正常;(8)检查自动排气阀开启动作情况。其方法是:用鼻子吸气、嘴向气囊内呼气,如果在平时呼气压力的情况下,能听到自动排气阀排气的声音,则证明自动排气阀开启正常;(9)检查压力表指数,计算氧气瓶内的氧气储存量。检查仪器背带、信号、鼻夹、防烟眼镜和面罩是否完好;(10)报告战前检查情况。首先由1号队员开始向小队长报告:1号队员仪器良好,气压,以此类推。最后小队长面向全体队员报出自己的仪器和气压情况;(11)小队长按军事化行动要求跑到指挥员面前,立正、敬礼,报告:中队,第小队名指战员全部到齐,技术装备齐全,仪器良好,最低氧气压,请分配任务和指示。指挥员布置任务后,小队长跑回到小队队列前,向小队全体队员如实传达一遍。并问大家:听明白没有?大家一致回答:明白。10小队长发布戴口具命令后,小队全体战斗员应取出各自的口具塞,将口具含在口内(或迅速戴上面罩),并将固定皮带系好,戴上鼻夹(如有烟雾时,还应戴上防烟眼镜)。11佩用四小时氧气呼吸器在工作或行动中,必须注意下列事项(1)头部应缓慢活动,防止鼻夹脱落;(2)呼吸要均匀,随时注意自身感觉和检查氧气消耗情况(一般工作,每小时消耗氧气压力为4兆帕,氧气量约80升;重体力劳动,每小时消耗氧气压力为56兆帕,氧气量约为100120升);(3)当发现有呼吸困难,头痛、眼花、耳鸣、心慌等感觉时,应立即按动手动补给阀按钮,使氧气充满气囊。并报告小队长,对仪器进行检查;(4)在佩用四小时氧气呼吸器行动中,如因仪器发生故障不能使用时,应查明原因,更换备用氧气瓶或更换一小时氧气呼吸器(或二小时呼吸器),退出灾区。如遇低窄巷道时,应将呼吸器从背上脱下,用双手托着匍匐通过巷道然后再将仪器背好;(5)非必要时,不准随意使用手动补给,防止无代价的消耗氧气;(6)佩用四小时氧气呼吸器,一切工作和行动都应使用音响信号或手势联系,严禁通过口具讲话(戴面罩除外),在任何情况下严禁摘掉鼻夹和口具,严禁单独行动。12矿山救护小队退出灾区,到达基地后,脱装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操作(1)摘掉鼻夹和口具(或卸下面罩);(2)观察氧气剩余压力,关闭氧气瓶开关;(3)倒出唾液,塞好口具塞;(4)解开腰带,取下矿灯,身体稍弯曲,双手握住两肩部背带;向上提拉,使仪器靠近头的后部,双手卡住仪器两侧举过头顶,撤出身体,将仪器放在基地的安全地点(或着装台上),戴好矿灯。(5)取下防烟眼镜,放到呼吸软管上,理顺呼吸软管、背带和腰带。13返回驻地后,无论是白天或黑夜,无论疲劳程度如何,对使用后的四小时氧气呼吸器,必须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和恢复:(1)立即进行拆卸和清洗,并放在阴凉处晾干;(2)更换充填压力为20兆帕以上的氧气瓶;(3)清净罐重新充装二氧化碳吸收剂(xx克左右),唾液盒和水分吸收器装入新的脱脂棉;(4)对其他晾干的组部件,进行组装,并进行前5项检查,使之达到标准规定要求,处于战备状态。第 6 页 共 9 页四工位接坯堆垛机安全操作规程一、进入生产作业现场条件1.进入生产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穿好劳保鞋及工作服等劳保用品;2.非本岗位人员严禁进入设备运转区域现场;3.其他岗位如因工作对接或其他需要,应规范穿戴劳动用品,经允许后方可进入。二、开机前准备安全作业规范4.开机前检查油泵油位、水切割机油位是否正常;生产过程中,定期检查确认油站油位,及水切割油泵温度;5.检查各牵引机是否正常工作、牵引机限位装置是否可靠;6.检查升降平台及各信号装置是否正常;7.检查窑前摆渡车行走是否正常;8.检查接坯皮带行走平台及过道栏杆是否松动;9.确保周边危险区域无人后检查伺服行走及水切割设备是否正常;10.设备运转前,必须检查升降平台定位装置是否锁紧小车,必须关闭安全防护门,运行过程中严禁穿越吸盘堆垛机;检查模板吸嘴是否有压力,海绵吸盘是否有风力;三、运行中安全作业规范11.操作工位时,需两人分置在工位前后端进行指挥,另一人操作接坯,并做好信息传递沟通,专人确定信息按钮,并在做好两人同时确认准确无误时,方可作业;12.清理湿坯碎料、皮带碎料时禁止用肢体直接清理,需用专业工具清理;特殊情况需停机处理;13.定时用气管清理回料皮带尾部辊轮积料;14.注意水切割危险;严禁用手触碰水切割喷头;更换水切割喷头时,必须停机处理;15.小车换车过程中需一人指挥一人操作安全换车;牵引机行驶前,需检查牵引机推头的行驶方向;牵引机运行时,严禁用手触碰牵引机推头;并采用牵引机“一推一拉”的方式,不得一次推多量小车;严禁在操作牵引机时,同步操作其他设备,并做到“谁开启,谁关闭”;16.操作过程中时刻注意吸盘是否完全吸住钢模板,模板是否完全覆盖板坯,确认无误后方可操作;17.湿坯放料时需缓慢放料,防止堵塞回料皮带及双轴搅拌机,当回料过多,出现回料皮带及双轴搅拌机卡住时,应及时停机处理,并做到现场人员确认工作后,方可清理;18.需对接坯机或分垛平台上不合格湿坯进行剔除时,接坯主副操作手应共同确认停机按钮按下,设备处停机状态,后方可清理;完毕后,主副操作手共同确认完毕,方可复位按钮,恢复正常生产;19.清理水切割水槽,须使用专业工具进行;20.小车行走启动前,须做好一人操作、一人监护人员到位,并确认小车前后无人、无杂物、轨道位置状态正常,方可启动;21.备用钢模板小车,严禁越过红色标注的安全警戒线;22.运送湿坯板进预养窑过程中,须两人以上配合工作;并检查确认预养窑内小车数量及安全后,后方可进窑;并在小车停稳后,前后轨道加装紧固装置;23.在使用摆渡车时,需观察小车是否完全进入摆渡车,确认处摆渡平台中间,及时做好“定位紧”、“定位松”,后方可摆渡;24.生产过程中,须对地面油污及时进行清理,防止滑倒摔伤;25.停机清理皮带、搅拌机前,须办理停电申请单,确认停电无误后方可清理;设备运行时,严禁清理旋转皮带及双轴搅拌机;26.停机清理升降平台下部卫生或设备维修时,须佩戴好劳保用品,升降平台完全放下或采用专用支撑工具四点支撑安全可靠后,并有专人监护的情况下,方可作业。27.设备发生故障或跳停时,需及时报修处理,在维修完毕后,在报修单上确认修复后,方可开机操作。28.生产作业期间,应及时将使用过的工具、手套以及其它相关物件进行整理归位,防止发生安全隐患;四、交叉作业规范29.本岗位或相关协作及维修岗位进入压机设备区域作业时,应严格执行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做好与本岗位人员之间配合,如须进入设备内部,应办理停电停机手续,确认急停按钮按下,且操作人员须监护好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