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静脉治疗心得体会.doc_第1页
学习静脉治疗心得体会.doc_第2页
学习静脉治疗心得体会.doc_第3页
学习静脉治疗心得体会.doc_第4页
学习静脉治疗心得体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静脉治疗心得体会n 一、静脉治疗用具应用n 二、静脉导管的维护n 三、静脉穿刺常见并发症一、静脉治疗用具应用n 静脉输液工具的种类 用于外周静脉工具:头皮针、静脉留置针 用于中心静脉工具:CVC PICC PORT(静脉输液港) 各种输液工具留置时间:头皮针:留置时间小于4h,(输液小于3天);留置针:留置时间72-96h(输注化疗药物后当天拔除);CVC:留置时间2-4周(具体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PICC:留置时间7天-1年;PORT:留置时间5年。 选择留置针的原则:尽量选择最短、最小型号、能满足输液要求即可。小知识:CVC管不能带回家,因为容易引起血栓、脱管,短管。 留置Port的病人在不能做打球、避免使用同侧手臂做引体向上、托举哑铃、游泳等剧烈的运动。一、静脉治疗用具应用 各静脉输液工具的用途n 钢针宜用于短期和单次给药,不宜用于腐蚀性药物n PVC宜用于静脉治疗,不宜用于腐蚀性药物等持续性输注n PICC用于中长期静脉治疗,用于任何性质药物输注,不应用于高压注射泵造影剂和血流动力学监测(耐高压导管除外)n CVC导管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血流动力学监测,不应用于高压注射泵造影剂(耐高压除外)n PORT用于任何性质药物输注,不应用于高压注射泵造影剂(耐高压除外)一、静脉治疗用具应用PVC 穿刺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宜选用上肢静脉作为穿刺部位,避开静脉瓣、关节部位以及有疤痕、硬结等处的静脉 成人不宜选择下肢静脉静脉穿刺(易造成静脉炎及血栓) 小儿不宜首选头皮静脉(小儿不宜首选头皮静脉,因为穿刺头皮静脉一旦发生药液渗漏,局部会出现疤痕,影响头发生长,影响美观) 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5cm,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8cm;应待消毒液自然干燥后再进行穿刺,应告知患者穿刺部位出现肿胀、疼痛等异常不适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n 不宜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情况 持续发泡剂治疗 胃肠外营养 PH值小于5或大于9、渗透压大于600mmos/L的液体一、静脉治疗用具应用化疗病人选择静脉通路的原则 按照先远后近、左右交替使用的原则,选择粗直、弹性好、无静脉弯曲及分叉的血管,避开手指、腕部等关节部位、静脉瓣以及肌腱、神经走行的部位 持续静脉给药选择中心静脉通路 输入发泡剂和刺激性药物不可选择外周静脉通路。 不了解药物性质时可选择中心静脉通路。 非发泡剂类和非刺激性药物可选择外周静脉通路。 经外周静脉留置针给予化疗药后,留置针不宜留置。一、静脉治疗用具应用 消毒剂的选择n 消毒剂的选择:穿刺及维护时应选择合格的皮肤消毒剂,宜选用2%葡萄糖酸氯已定乙醇溶液(年龄小于2个月的婴儿慎用)、有效碘浓度不低于0.5%的碘伏或2%碘酊溶液和75%酒精。 2%葡萄糖酸氯已定乙醇溶液的优势: 快速起效、省时快干、增强敷料黏贴、持久抑菌、便于观察 二、静脉导管的维护n 敷料更换时机:所有静脉导管均应该选择透明敷料。每天对穿刺点进行视诊和触诊,了解有无触痛及感染征象。n PVC:透明敷料随导管3-4天一起更换;n PICC、CVC:正常情况下,置管后24-48小时内更换一次,以后每周更换一次;n 更换敷料时,脱出的导管不应被重新置入静脉;n 在敷料的标签纸上标注:留置针穿刺时间、更换敷料时间、操作者;PICCCVC:标上外露长度/更换肝素帽时间/更换敷贴时间/签名。n 以上所以导管敷料有潮湿、污染、渗血、渗液、完整性受损或被揭开,需随时更换。使用纱布敷料时应48小时更换一次。针眼纱布覆盖后再用透明敷料黏贴也视为纱布敷料应48小时更换。静脉导管的维护n 经PVC输注药物前宜通过输入生理盐水确定导管在静脉内;经PICC、cvc、port输注药物前宜通过回抽血液来确定导管在静脉内。静脉导管的维护n Picc、cvc、port的冲管和封管应使用10ml及以上注射器或一次性专用冲洗装置。n 解读注射器 产生的压力(psi) 1ml 150-180 2ml 120 5ml 90 10ml 80小于10ml的注射器可产生较大的压力,易损伤导管静脉导管的维护n 给药前后宜使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如果遇到阻力或者抽吸无回血,应进一步确定导管的通畅性,不应强行冲洗导管(有产生栓塞的风险)n 解读n 给药前后建议用NS冲管,药物与NS存在配伍禁忌时可改用5%GSn 脉冲式冲管即推一下,停一下,在导管内形成涡流,有利于把导管内各个方向的残留药物冲洗干净。n 检查导管有无打折或扭曲 脉冲式冲管一次大概推2-3ml后停一下,推一下 静脉导管的维护-导管堵塞的溶栓和冲洗n 不完全堵塞 完全堵塞负压回抽 5000u/ml 尿激酶负压式再通生理盐水脉冲冲管 (25万单位尿激酶50ml生 理盐水)静脉导管的维护n 导管堵塞的溶栓和冲洗 静脉穿刺常见并发症n 穿刺失败n 静脉炎n 导管堵塞n 渗出静脉穿刺常见并发症n 化学性静脉炎n 机械性静脉炎n 血栓性静脉炎n 拔针后静脉炎n 细菌性静脉炎一、静脉穿刺常见并发症n 药物渗出: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物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n 药物外渗: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物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n 药物外溢:在药物配置及使用过程中,药物意外溢出暴露于环境中,如皮肤表面、台面、地面等l 解读: 按药物的理化性质分为腐蚀性药物和非腐蚀性药物 强酸强碱属于腐蚀性药物l 常见的腐蚀性药物有: 化疗药物发泡剂:如阿霉素,表阿霉素,丝裂阿霉素,长春新碱、长春酰胺等 其他腐蚀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万古霉素等静脉穿刺常见并发症n 穿刺失败n 静脉炎n 导管堵塞n 渗出n 化学性静脉炎原因:输注药物或液体对静脉的刺激 有以下影响因素n 药液过酸或过碱n 过高渗或过低渗n 刺激性较大n 人体对血管通路材料产生反应n 常用药物的pH值:n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2.5-4.0n 注射用阿昔洛韦 10.5-11.5n 环丙沙星 3.34.6n 咪达唑仑注射液 2 .9-3.7n 多巴酚丁胺 2.5n 多巴胺 2.54.5n 氨茶碱 9.6n 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 3.0-4.0n 吗啡 2.06.0n 非那根即异丙嗪 4.0n 盐酸氯丙嗪注射液 3.0-5.0n 10%氯化钾 4.0n 三磷酸腺苷注射液 8.0-9.5n 万古霉素 2.54.5n 呋塞咪注射液 8.5-9.5n 肌苷注射液 8.5-9.5n 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 2.0-4.0n 盐酸纳洛酮注射液 3.0-4.0化学性静脉炎n 症状:穿刺静脉顺走行方向发红,局部红、肿、热、压痛。n 处理:停止在此处静脉输液,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局部湿热敷,以增进血液循环,缓解患者不适。n 预防:尽量选用较粗大的静脉输液,以便有足够的血液稀释。输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可将滴注速度减慢。机械性静脉炎原因:n 选用的导管材质过硬;n 导管固定不牢;n 导管型号不当;机械性静脉炎n 症状:穿刺静脉出现红、痛;n 处理:停止在此处静脉输液。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局部湿热敷。n 预防:选择材质柔软的导管,避免在关节部位穿刺,有效固定导管和输液器,必要时可用手臂固定托。血栓性静脉炎原因:n 选用的导管材质过硬;n 导管固定不牢;n 导管型号不当;n 封管不当血栓性静脉炎n 症状:穿刺静脉顺走行方向出现红、肿、热、痛。严重可导致静脉硬化。n 处理:停止在此静脉输液, 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局部湿热敷。n 预防:熟练操作技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进针速度与角度要适当,避免损伤静脉内膜,掌握封管技术。拔针后静脉炎n 原因:老年病人皮肤较松弛,留置时间长,拔针后针口未能及时复原n 症状:穿刺点出现红、痛,严重可见分泌物。n 处理:对穿刺点进行消毒、包裹。n 预防:选择材质软的导管;避免在关节部位穿刺;拔针后及时进行消毒,包裹,提醒病人要防水。细菌性静脉炎n 原因:操作者没有洗手或洗手方法不当;穿刺点消毒不彻底;操作及护理方法不当。n 症状:穿刺静脉出现红、肿、痛,静脉变硬。有时可见分泌物,严重可导致发热n 处理:停止在此静脉输液, 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局部湿热敷,对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必要时应用抗生素治疗;n 预防: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操作前充分洗手,穿刺部位消毒彻底。穿刺点使用无菌敷贴。定时观察,保持敷贴清洁干燥。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n 可疑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时,应抬高患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