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经济发展处2009年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特色经济发展处2009年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特色经济发展处2009年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特色经济发展处2009年工作总结.doc_第4页
特色经济发展处2009年工作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色经济发展工作总结一、2009工作总结2009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思路,在委领导班子的坚强领导下,全处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了以下工作:(一)特色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预计今年全市柑橘面积和产量将达202万亩和145万吨,排名全国第九,综合产值超过30亿元,从业人员逾百万,产量和产值均达到历史最高点。新发展其它水果20万亩,主要是梨、桃、葡萄、枇杷等,使全市水果产量达到412万亩,242万吨,茶叶,面积57万亩,产量2.16万吨。产值5亿元。(二)做了发展柑橘产业“三大”调整一是调整鲜销品种结构。鉴于全国柑橘中熟品种市场已基本饱和,而重庆又独具发展晚熟柑橘的冬季无冻害的优势条件,首次提出“不与两湖争早,不与赣南争中,利用重庆冬季无冻害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晚熟柑橘;三季有鲜果,八个月能加工。农业部二月份在重庆召开的全国水果大会,危朝安副部长给予了高度评价,使中国柑橘上市期延长了4个月,为柑橘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示范。通过高接换种、调控种苗和接穗等措施,重点发展25月成熟的柑橘,走错季上市的路子,实现三季有鲜果的目标。二是调整加工柑橘比例。按照早中晚熟合理配套的格局,加速发展早、晚熟加工品种,拉长加工期,将加工与鲜食结构优化为6:4,实现八个月能加工的目标。三是调整发展区域布局。要充分发挥长江两岸光照的边际效应和大水体的温度调节功能,结合森林工程,柑橘种植区域要向库区周边集中布局,条件适合的长江沿线全部种植柑橘。(三)编写了三大规划在分管领导的直接领导下,我们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编写完成了重庆长江两岸森林工程柑橘发展规划、重庆三峡库区柑橘老果园改造及晚熟鲜食柑橘发展规划和重庆市茶叶振兴计划,计划通过长江沿线15个库区重点区县带动,集中成片新发展柑橘标准化果园120万亩,改造柑橘老果园20万亩,全市柑橘种植面积达到300万亩以上,年总产量400万吨以上,其中,晚熟柑橘100万吨,商品化包装处理50万吨以上;橙汁加工处理100万吨,生产NFC鲜橙汁50万吨。实现柑橘非疫区建设目标,完成“中国柑橘城”核心区建设,力争到2015年,把重庆建成全国最大的晚熟柑橘和橙汁加工基地,着力把重庆建成中国橙汁进口替代的主要产区。规划茶叶新植40万亩,改造30万亩,年产量达到13.5万吨,名优茶率达到50%以上。(四)完成了三大社会公开招标2009年9-12月份我们相继完成了重庆柑橘视觉形象标志系统和重庆柑橘应用推广系统策划设计制作、重庆柑橘种苗供应和重庆柑橘重大科技攻关等三方面的社会公开招标。从2010年起,我们各个区县散乱的各种柑橘品种将统一用重庆柑橘这个地域品牌,荣配上重庆柑橘logol、精美画册、纪录片和赵小时拍摄的广告片“征战”全球市场, 向中国第一柑橘品牌强力迈进!从2010年起,我们重庆晚熟柑橘在种苗环节和科研技术环节将代表国际最高水平,管理最规范,技术最先进,品种最优越!(五)召开了三大会议一是全国水果大会得到了农业部和全国兄弟省市的好评,我们撰写的危朝安副部长在全国水果工作会上的讲话被农业部以农业部情况通报第21期的形式下发到全国;二是召开了全市晚熟柑橘发展现场会,此会有三个特别之处,1、会议代表特别,区县长、局长、乡镇长、村长和农技干部200人同时参会;2、开会时间特别,按常理三月份已没有开现场会的必要,因为以前的柑橘树基本上看不到果子了;3、会议形式特别,不光是让大家看树子,看果子,听介绍,还能请大家亲口品尝。这次会议让全市10个重点区县柑橘生产、技术、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同志亲身感受了我市晚熟柑橘发展的最新成果,零距离接触了晚熟柑橘,亲眼目睹了晚熟柑橘的丰产性、适应性、商品性,亲口品尝了晚熟柑橘的美味。让大家见证可晚熟柑橘的超强优势,进而统一思想,增加认识,增强了发展晚熟柑橘的信心;三召开了重庆市柑橘产业发展领导小组2009年第一次会议使各级各有关部门站在了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五个重庆”建设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发挥优势,挖掘潜力,调整思路,突出重点,下决心把重庆柑橘打造成为中国柑橘第一品牌。(六)其他工作一是加快了新建标准化果园项目资金拨付。为确保年度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我们组织相关部门抢抓季节,加快建设进度,加强项目监督、检查,提前做好项目峻工验收的相关准备工作,并敦促各区县先期开展了自查自检,及时申请市级部门抽查复验,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落实措施,对通过验收的项目,加快了资金的拨付进度,完成了资金拨付和部门果园标牌设立。2009年度农委、国土、移民、农综、扶贫等五个部门共投入15305万元完成了12万亩新建标准化果园的年度建设任务,高换了4万亩老果园,全部改造成晚熟品种。全市柑橘产量145万吨,累计达到202万亩。二是全面策划市场营销。1、举办了重庆名优柑橘展示展销暨全国对接会;2、牵头组织了柑桔、茶叶相关区县、营销大户和深加工企业到国内外开展各种市场营销活动。三是抓好了柑橘非疫区验收。加大了实蝇防治专项经费落到实处,将危险性虫害控制在萌芽状态;奉节的溃疡病铲除工作全部完成;开县虽已铲除干净,但要加强监测,确保我市柑橘非疫区建设项目的如期完工并通过农业部验收。按期建成全国唯一的柑桔非疫区。四是全力以赴抓好了柑橘老果园改造。政府性资金计划投入1.2亿元,对万州、开县、云阳延伸至奉节、巫山、巫溪的成片老柑橘果园实行规模化改造。改造完成了4万亩。五是全力以赴抓好了库区和城市郊区经作特色产业。根据全市“经济作物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和发展目标,在我市适宜地区扶持发展了晚熟龙眼、猕猴桃、优质枇杷、名优茶叶等优势产业,培育地方特色和优势,促进农民增收。加大了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和低产茶园改造力度,积极推进“巴渝特早”茶树新品种的示范和推广,提高全市茶树无性系良种化水平。六是认真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协助兄弟处室完成了一些相关工作。二、存在问题一是种苗短缺成为建园制约瓶颈。目前,柑橘种苗供应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新基地建设的瓶颈。全市常年柑橘果园建设面积将达到20万亩,苗木年需求量达800万株以上,缺口还会越来越大。二是先建后补方式影响建园进度。柑橘园建设投资较大(高标准示范果园建设成本约5000元/亩),业主垫资有困难,验收程序复杂,资金拨付到位较慢。三是部门果园建设质量参差不齐。虽然市柑办制定了重庆市标准化果园建设规范,但项目分部门实施,投资分部门进行,建园工程由市级项目管理部门直接工程招投标,在果园检查验收方式上,各部门也自成体系,独立检查验收,相关技术部门缺乏有效手段对建园质量进行指导、监管和把关,造成建园质量参差不齐。三、2010年工作的思路就特色产业来而言,我们的理解。一是农民增收的亮点。二是农业创造的舞台。三是城市资本下乡的洼地。四是改善库区生态发展低碳经济的示范区,五是承载农民就业的绿色工厂。六是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助推器。七是摧生农村新经济的孵化器。以特色经济作物为载体,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休闲观光,农业景观,城市休闲的场所,采摘,农家乐等。八是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整合农村能源,新农村,农业综合开发,村村通,合作社培育,乡村便道工程,饮水工程,乡村清洁工程等资金打造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值。市里重点抓十大特色产业,十个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十个市级重大节会活动。加上其它区县的节会活动。形成百亿的特色经济产业规模。永川梨花节和梨子节,大足枇杷节,潼南菜花节,垫江牡丹节,秀山金银花节、奉节、忠县柑橘文化节,璧山葡萄节,渝北杨梅节,涪陵龙眼节、巴南早茶开园节等具体工作:一是继续新建标准园1415万亩。其中:市林业局4万亩,市农综办4万亩,市国土房管局3万亩,市移民局2万亩,市扶贫办1万亩。我委要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建设规模适度、有示范价值的样板果园,同时通过5年努力,改造换接以晚熟品种为主的老果园20万亩。二是牵头统筹柑橘产业发展。继续抓好柑橘市场开拓。重点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提升加工能力,做好加工品种与企业的合理布局,支持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和产能提升;2、开展贮藏保鲜,支持贮藏技术研究、冻库、保温车等冷链系统的配套建设;3、谋划市场营销,要对重庆柑橘促销工作按统一市场的原则,进行系统谋划,按轻重缓急,逐步推进营销工作,支持广告宣传、品牌打造、节会举办、产品推介、农超对接、标志标识制作和营销大户奖励等;4、做大龙头企业,市里要抓好10家重点柑橘龙头企业,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