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主体地位在语文教学中的确立.doc_第1页
学生主体地位在语文教学中的确立.doc_第2页
学生主体地位在语文教学中的确立.doc_第3页
学生主体地位在语文教学中的确立.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生主体地位在语文教学中的确立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可谓重大,这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真正有效、持续开展的决定性因素。丧失学生主体地位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没有意义的,也是难以为继的。然而,就我个人观察,更多的情形是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学生主体地位只是外在形式上的虚假认定。在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要做到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是颇不容易的,关键是学生自主意识的扎根和自主能力的培养。在校园剧的创编排演活动中,我通过“选题创编排练演出”几个重要环节,把学生投入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强化其自主意识,锻炼其自主能力,使学生主体地位能够得到较为牢固的确立。校园剧活动能作为课程纳入校本研究的周课时计划,这是学生自主选题的结果。在人教版七下语文课本中有“戏曲大舞台”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对此也很感兴趣。但戏曲与学生的生活毕竟有一段距离,就我校学生状况而言,戏曲并不具备作为一项活动课程的基础。学生在对比中自主选择了戏剧,在戏剧中又选择了校园剧。从本质意义上说,戏剧是没有类别可言的,它关乎人生。这是唯一出发点,再没有比这更基础的了。只是校园剧更贴近学生,一座校园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她给学生提供优美的成长环境,更重要的是能给学生留下美丽的成长故事。校园剧,是学生喜爱的表现成长故事的艺术形式。学生用这种形式自编自演,把生活与学习中的和谐与冲突、喜悦与烦恼、感悟与困惑等,用“现场”的形式加以表现,说自己心中的话,演自己成长的故事,解决自己亟待解决的问题,激起美好的情感共鸣。她使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更加直观、生动、活泼,富于感染力。学生对校园剧、对演自己的故事投赞同票,正是对自己主体地位的一种诉求。教师应尽可能满足学生的诉求,并以此为起点,进一步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在剧本创编之初,有的教师认为应该埋头于经典文本,让学生浸濡经典戏剧,并且坚信这些高雅文化注入学生的生活中,会取得比低级喜剧好得多的效果。然而,根据调查情况显示,这种观念所导致的结果会错得离谱。演出莎士比亚、曹禺等大家名作不但会与初中生的实际思想状况有隔阂,而且也会产生风险当表演没有达到与剧本同样的高度,往往是作品越伟大,演出就显得越糟糕。对于初中生来说,能初步感知经典剧本的高度都很困难,遑论表演?恰恰是没有大师、没有典范,倒使学生有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气和执着,这不见得是坏事。在剧本创编过程中,我充分尊重每一个参与学生的意见,最终讨论明确的剧本定位是反映自己校园生活的轻喜剧我选择,我喜欢。剧本情节简洁明朗,取材于我校的校本课程选修。主要内容是写一个叫杨雪的女生渴望选修管乐,父母却不同意,以种种理由阻挠,在班主任老师和几位同学诚恳而耐心细致的劝导下,杨雪父母深受感动,转而赞同女儿选修管乐。我们首先设计了一个粗线条的框架:围绕矛盾冲突分为三幕,情节走向是“起落再起再落三起”。其后是创编台词,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可以说每一幕都有学生的妙句和奇想。比如第一幕中,当众人在想办法劝说杨雪父母时,余枫却调侃杨雪:“瞧你这可爱的小绵羊,人见人爱的,撒娇卖萌不就行了嘛!”这句台词谐音和新词并用,使沉闷的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喜剧效果顿显。再如第三幕中,设计了初二年级一位学姐为实现杨雪的愿望,要利用课余时间教杨雪吹萨克斯的情节。正是这一情节促成了杨雪父母的态度转变,可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作为教师,我所做的事情主要是将各位同学的创作集中、梳理、整合、作进一步发挥以及稍有深度的开掘。同时要让学生体会到一个创作原则:生活和戏剧,两者毕竟不一样。进入戏剧的生活不应该是原生态的,戏剧的时空是被压缩的,台词自然要比生活中的语言更凝练,而且更有可读性、更集中、更有张力。我的引导创造了一个良性的活动空间,将各位学生的能量汇聚起来并有所提升。我跟学生说:“如果这个剧本的成稿要署名的话,应该有十几个人之多”。对学生的自主创作充分尊重,为排练、演出做好了铺垫,吹响了前奏。排练的过程让我真切感受到任何一个学生都不是任人摆布的棋子,只有充分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才能有较为理想的排练效果。我校聘请了南京市话剧团的一位演员和我一起指导排练。剧本拿出来了,但要通过表演具体呈现剧本时,那就不能简单地模仿和硬套,需要在表演中赋予剧本血肉和情感。初中生在组织和自控等方面毕竟不够成熟,一开始的表演并不自然。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案是促使学生自我意识到问题所在,然后自觉修正。我和南京市话剧团的演员进行示范表演,指导学生动作、语调的表演尽可能地道。在比较中,学生自己体会到必须对自己的表演做出改动,否则看上去就像傻子似的,那是无法容忍的。排练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创造剧本以外的台词和动作来改善剧本,因为剧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穷尽舞台表演的每一个细节。但学生在排练形成熟套后就害怕改动,哪怕一点小小的改动都无法适应,搭建了又拆掉,会让他们找不到方向。我觉得这和某些老师上研究课或赛课之类的情形很相似,一旦教学环节安排就绪,只要稍加改动,就会迷失自我,在上课时要么遵循老一套,要么就乱了套。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逐步引导学生从心理上打破这种封闭的自我保护,另一方面允许学生合理地自主地扩大自由发挥空间。还有一位学生,排练到最后阶段已经不耐烦了,说台词、做动作都显得浮滑,不够扎实,很难再保持情感的充盈。这个问题在引导他看到更深入、更成功的表演后,也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不管是创编剧本,还是排练演出,必须意识到每一个词,也许它显得很单纯,其实绝不单纯。在这个词的内部,还有词与词之间无声的间隔里,都潜藏着复杂深广的内蕴系统。成功的表演就是说出看似简单的词,却给观众强烈的生活的感受,仿佛与日常生活没什么两样却又着着实实地高于日常生活。一些学生能朦胧地意识到这些道理,也许他们永远不能达到要求,但是能自觉投入到一次次的排练中而不觉厌烦。排练中最难得的是这样的精彩瞬间能够照亮舞台的“火花”,演员的原创力和表演的张力瞬间迸发,点燃观众的兴趣点和新鲜感。在剧中,杨雪的一位好友一个要选修搏击的“野蛮女孩”和两位男孩拉开架势,紧张对峙。此时,一位男孩说道:“搏击课还没上呢,你就学了厉害招式来了?兄弟们撤!”“撤”这个词一说出口就营造由骤然紧张到骤然松弛的效果,但这位男生演员始终不能将这令人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表现到位。对于这些能照亮舞台的“火花”,我们希望能在舞台上多一些,但对于演员是初中生,又不可强求。因此,在排练中,我们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自主能力,也懂得尊重学生自主能力是有限度的这一事实。这样,我们就为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戏剧可能是最难的艺术门类之一,因为它必须在同时完美和谐地建立起三种联系:演员和他的内心,和他的对手(同台其他演员),还有和他的观众。”带学生登台演出前的一刻钟,我对英国导演彼得布鲁克的话有了更深的感触。登台演出而且参加比赛,评委和观众的审视会给这些初中生演员造成压力,带来紧张乃至恐惧,也容易导致自主意识的迷失,思维的短路和空白。如果自主意识在心中扎下深根,在舞台上就能优裕自如地应对考验。从演出现场来看,我感觉几位主角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在他们的表演中,清醒而稳定的自主意识流贯始终,紧张心理偶尔浮现但又在全情投入的表演中自然消除。评委和观众在场是积极的挑战,但也会促使他们时时保持灵敏和警觉。学生们在意识中既是和表演对手对话,也是在把台词和潜台词传达给观众,通过表演把观众的心带进来,也没有什么故意取悦观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