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z7-5应用光学.ppt_第1页
bz7-5应用光学.ppt_第2页
bz7-5应用光学.ppt_第3页
bz7-5应用光学.ppt_第4页
bz7-5应用光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规模专业培训辅导课件 应用光学 周慧敏2010年8月 第一部分几何光学 第1章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和成像的概念1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电磁波谱示意图 P2光源 P2光线 P3波面与光线 P3光束 P32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光的直线传播定律 P4光的独立传播定律 P5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及数学和矢量表示 P5 P7分界面上反射光和折射光能量的分布 P9全反射的产生条件 P9传光和传像的光学纤维利用全反射原理的相关计算 P103费马原理及其应用 费马原理 P12光程稳定在最大值和最小值的两种情况 P134马吕斯定律马吕斯定律 P135成像的概念实物与虚物和实像与虚像 P14物空间和像空间 P144个等光程面的例子 P15 第2章球面和共轴球面系统1光线经过单个折射球面的折射光线位置参量的符号规则 P18单个折射球面 入射角 折射角 物方孔径角U 像方孔径角U 物方截距L 像方截距L 的计算 P19近轴光的光路 入射角i 折射角i 物方孔径角u 像方孔径角u 物方截距l 像方截距l 的计算 P202单个折射球面的成像倍率拉赫不变量垂轴倍率 P21轴向倍率 P23角倍率 P23三个倍率间的关系 P23拉格朗日 赫姆霍兹不变量 P233共轴球面系统共轴球面系统的转面公式 P24拉赫不变量 P25共轴球面系统倍率计算 垂轴倍率 P25轴向倍率 P26角倍率 P26三个倍率间的关系 P26 4球面反射镜球面反射镜的物像位置公式 P26成像倍率 P27拉赫不变量公式 P27 第3章理想光学系统1理想光学系统和共线成像共线成像的几何定义 P292理想光学系统的焦点与焦平面 主点与主平面 焦距 节点焦点与焦平面 P30主点与主平面 P31焦距 P31理想光学系统的二焦距间关系 P32光学系统的主点 焦点 节点间的关系 P323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图解法求像 3种方法 P33 P34解析法求像 2种方法 P34 P36光学系统的光焦度折光度和光束的会聚度 P37 4理想光学系统的放大率垂轴放大率 P38轴向放大率 P38角放大率 P39三个放大率间的关系 P39主点 焦点 节点的放大率 P39 P405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特性曲线牛顿公式和高斯公式的直角坐标表示 P41 P42物像位置的特性曲线 P42 P43放大率特性曲线 P446光学系统的组合两个光组的组合物像关系及计算 P46 P50多个光组的组合的物像关系及计算 P46 P537透镜透镜的形式 P53焦距公式 P54典型透镜分析 P55 P56薄透镜总光焦度 P57 8实际光学系统焦点位置和焦距计算实际光学系统的基点和焦距的计算 P58 P609几种典型系统的理想光学系统的性质望远镜系统的基本形式 P61望远镜系统放大率公式 P61显微镜系统放大率公式 P63照相物镜系统的光学特性 P6410矩阵运算在几何光学中的应用近轴光折射 过渡和传递的矩阵式 P65单个物像矩阵 P67用高斯常数表示系统的基点位置和焦距及计算 P68几何光学中矩阵运算特点 P70 第4章平面镜和平面系统1平面镜成像平面系统的构成和作用 P73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P73反射镜反射的矢量形式 P74 P75单平面镜摆动引起光线方向的偏转的在自准直光管测微角的原理 P76平面镜在光路计算中对系统没有像差贡献 不作为一个面计算2双平面镜系统双平面镜的连续反射偏角放大原理 P78双平面镜连续一次成像的特点 P79平面反射镜的旋转的三种情况 P79平行平板侧向位移和轴向位移的公式 P823反射棱镜反射棱镜的类型 P83屋脊棱镜的定义和作用 P85三面直角棱镜的两种形式和特性 P867种常见棱镜组合功能的构成和用途 P87 8种棱镜结构常数K的公式 P90 P912种棱镜的展开 P92 P934折射棱镜折射棱镜的最小偏角的表示式及计算 P95折射棱镜的色散的定义 P95波长 折射率和偏向角的关系 P96色散棱镜的4种形式 P96 P975光楔光楔定义 表示式和三种形式的光楔组合 P98组合光楔的总偏角和平移量计算 P98 P996光学材料透明光学材料类型和色散公式 P100光学玻璃技术指标的选择 P1015种常用塑料光学材料 P102反射光学材料的特性和Ag Al Au反射层的特点 P102 P103 第5章光学系统中的光阑1光阑在光学系统中的作用孔径光阑的定义和位置确定的要求 P105 P107视场光阑的定义 P105渐晕光阑的定义和作用 P106消杂光光阑的定义 P1062光学系统的孔径光阑 入射光瞳和出射光瞳孔径光阑 入射光瞳和出射光瞳之间的关系 P107相对孔径和数值孔径的定义和表示式 P1093视场光阑视场光阑定义和特点 P1104渐晕光阑渐晕的成因 P111 P112 消除渐晕的条件 P113线渐晕系数和几何渐晕系数的公式和计算5光学系统的景深透射失真景像变形 P116光学系统的远景深 近景深和总景深的定义及计算 P117 P1216远心光路物方远心光路和像方远心光路规定和应用 P1217消杂光光阑产生杂散光的5种情况和危害 P122消杂光光阑的2种应用 P122 P1238几种典型系统的光束限制放大镜光阑配置 P123伽利略望远镜和开普勒望远镜系统光阑配置 P124 P125显微镜系统和照像物镜光阑配置 P126 第6章光能及其计算1光通量辐通量的定义 单位 P128接受器的光谱响应 P128光通量的定义 单位 P130光通量和辐通量之间换算 P1302发光强度立体角的大小 单位立体角与平面角的转换关系 P130立体角的计算 P134发光强度的定义及单位光通量的定义及单位 P133光源发光强度和光通量之间的关系及计算 P133 P1343光照度和光出射度光照度的定义 公式及单位 P134点光源距离平方反比律的计算的公式及计算 P135光出射度定义及单位 P135 P136 4光亮度光亮度的定义 公式及单位 P137余弦辐射体定义和余弦辐射体的三种形式 P137 P138余弦辐射表面向孔径角为U的立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公式 P138余弦辐射表面向2 立体角空间发出的总光通量 光亮度和光出射度的计算 P139光的有关量和辐射有关量的对应关系 P1395光通量和光亮度在光学系统中的传递 像面光照度面光源距离平方反比律的计算的公式及计算 P140摄影和望远物镜相对孔径分档规律 P143小视场 大孔径光学系统光亮度传递规律 P143光通量传递与拉赫不变量 P143大视场光学系统中轴外像点光照度的变化规律和像差渐晕的应用 P1446光学系统中光能损失的计算 透射面的反射损失的公式及计算 P145镀金属层的反射面的吸收损失公式及计算 P145透射光学材料内部的吸收损失的计算公式及计算 P1467光能的计算三个方面光学系统光能损失计算的步骤及例题 P146 P150选择光学系统光源应考虑的5个方面 P151 第7章颜色1概述对颜色的实质的认识及三种色感觉的方式 P1532颜色的特征和分类颜色的三个特征和分类 P153 P1543色光混合与格拉斯曼定律格拉斯曼定律 P154颜色的三个运算定律 P1554颜色的匹配三原色的定义 P155颜色方程 P1565色度学基础光谱三刺激值 P156色品坐标的规定及计算和色品图 P156 P157 色度学中常用的三个光学物理量 光谱反射因数 光谱辐亮度因数和光谱透射比 6CIE标准色度学系统1931IE GRB系统的规定和如何确定的 P1601931IE XYZ系统的三原色的选择要求 P160把不同色度学系统之间三刺激值和色品坐标的坐标转换 分别用不同系统表示同一颜色 P163互补色和混合色的概念 P166表示颜色特征的两个量 主波长和颜色纯度 主波长和补色波长 刺激纯度和亮度纯度 P168CIE色度学系统表示颜色的2种方法 P1707均匀颜色空间及色差公式颜色空间的5个重要关系公式 P1708光源表示光源颜色特性的两个参量 P173CIE标准照明体和标准光源的规定 P174 9色光混合匹配计算已知各色光的三刺激值求混合色光的三刺激值 P176已知所选三种色光的色品坐标求匹配给定三刺激值色光所需的三种色光的量 P17710中国颜色体系中国颜色体系的两大系列 P178无彩色系 有彩色系 颜色立体 颜色标号的定义和符号 P178 P180 第二部分像差理论 第8章光线的光路计算1概述进行光路计算三种类型 P1822子午面内的光线光路计算第一近轴光线的光路计算和举例 P182 P184第二近轴光线的光路计算和举例 P185 P187轴上点的光线光路计算和举例 P186 P188光线经过平面时的光路计算 P191 P1923轴外点细光束光路计算 轴外点细光束光路计算4空间光线的光路计算通过球面的的光路计算公式组 P199二次曲面的空间光线的光路计算公式组 P202细光束子午焦点和弧矢焦点位置的计算公式 P203高次非球面空间光线计算计算公式组 P204对于光学系统的某个视场角计算空间光线的三种情况 P208终结公式 P209 第9章光学系统的像差1轴上点球差5类单色像差 P212球差 轴向球差 垂轴球差的定义 表示式 P212 P214球差的 校正过头 和 校正不足 P214克尔伯公式及意义 P215 P216单个折射球面球差分布系数公式 不晕点的规定球差为零的3种情况 P216 P217单个折射球面的球差正负和物体位置关系 P218 P2202彗差光学系统结构形式对彗差的2个方面的影响子午彗差及表示 P221彗差的危害 P222弧矢彗差的公式和含义 P2233像散和像面弯曲 像散 P225 场曲 P227宽光束的像散公式 P2304畸变畸变枕形畸变桶形畸变及相对畸变计算 P230对称式光学系统中畸变自动消除光学系统光阑对畸变的作用 P2315正弦差余弦定律的表示 P232正弦条件的表示 P233赫歇尔条件含义及表示 P233 P234弧式不变量与正弦条件的关系 P235正弦条件的其他表示形式 P236在不晕点处的正弦条件公式及含义 P236等晕条件的公式及含义 P237 P2386位置色差位置色差定义公式及计算 P240 7倍率色差倍率色差计算定义公式及计算 P2408像差曲线绘制像差曲线的绘制及事例 P242 P2509像差的级数展开球差展开级数结论 P252具有二级彗差的彗差级数展开 P253具有二级像散的像散级数展开 P254包括二级畸变的畸变级数展开 P254位置色差和色差校正 P255倍率色差和色差校正 P25610像差分布公式球差分布 P257正弦分布 P259畸变的分布 P260像散的分布 不存在像散的三种情况 P262像场弯曲的分布的公式和含义 P263 第10章初级单色像差1初级单色像差的一般表示式轴向像差 L P268垂轴像差的子午分量 P268垂轴像差的弧矢分量 P268更高级像差独立像差个数T的计算 P2712五种初级像差初级球差 P273初级彗差 P273 P274初级正弦差公式 P274初级像散和场曲 P274初级畸变 P2763具有初级像差的光束结构极坐标形式的初级像差的一般表示式 P276初级球差的成像光束结构 P277具有纯初级彗差时的成像光束结构 P277 具有初级像散和场曲的时的成像光束结构 P280初级畸变的表示形式和含义 P2814赛得和数的表示形式PW形式赛得和数 P283薄透镜系统初级像差的PW和赛得和数表示式及结论 P284 P286结论 P288双胶合透镜初级正弦差的表示式 P291正负两块透镜以极小的空气间隔分离的双分离物镜初级正弦差表示式及计算 P291 P292 第11章初级色差1消像差谱线选择光学接受器常用的4种光学系统 P294 P2952初级色差初级位置色差公式及计算 P295初级倍率色差公式及计算 P298 P3003薄透镜系统的初级位置色差薄透镜系统的初级位置色差及分析 P301薄透镜系统的初级倍率色差 P306相接触薄透镜系统光焦度分配及初级倍率色差的分析 P306具有一定空气间歇的双透镜系统初级消色差条件和光焦度分配及分析 P307同时校正位置色差和倍率色差的分离薄透镜系统消色差条件和光焦度分配及分析 P308放大率为 1的对称式系统分析 P308 放大率为 1的对称式系统分析 P3084二级光谱密接双透镜系统二级光谱公式及计算 P310 P311密接三薄透镜系统复消色差公式及计算 P312 第12章像差综述及计算结果处理1概述三类光学系统像差校正的一般要求 P314各种像差的初级量公式 P315 P316初级像差与视场和孔径的关系 P316 P3172初级像差系数与光阑位置的关系光阑移动对初级像差系数影响5个方面的分析 P318 P3193光阑像差与物面像差的关系光阑像差与物面像差关系的公式及分析 P320 P3214初级像差系数与物面位置的关系初级像差系数与物面位置关系的公式及含义 P321 5折射平面和平行平板的初级像差折射平面初级像差的两种情况 P321 P322平行平板初级像差三种情况 P322 P3246反射光学元件的初级像差平面反射镜初级像差公式及分析 P324球面反射镜初级像差公式及分析 P3277单个折射球面及一些典型折射光学元件的初级像差分析单个折射球面初级像差公式及分析 P326场镜初级像差公式及分析 P327弯月形厚透镜公式及分析 P327 P328鼓形透镜分析 P328不晕透镜 P328 P3298对称性系统的像差特性对称性系统的像差特性 P330双高斯型照物镜 P330 9光学系统像差特性曲线子午像差特性曲线计算原理 P331子午特性曲线及公式 子午特性曲线的几种特殊情况 P332弧矢像差特性曲线计算原理公式 P33310像差特性曲线分析三种几何像差曲线的描述 P37三种几何像差曲线的形状 P338 P339 第13章光学系统的波像差1概述波像差 波色差 P3432轴上点的波像差及其与球差的关系波像差与球差的关系式 P344最大波像差公式及计算 P347波像差曲线分析 P3483轴外点的波像差及其与垂轴像差的关系波像差与几何像差之间关系积分表示式 P351如何用 y sinU 估算波像差 P3524波像差的一般表示式双胶合透镜波像差校正情况 P3545参考点移动产生的波像差和焦深焦深的定义及与孔径角的关系 P355 6色差的波像差表示波色差的定义 P355用 D d 方法讨论和计算波色差 P356 P357用 D d 方法计算波色差的三点好处 P356用 D d 方法计算二级光谱 P357波色差与初级几何色差的关系 P359色球差定义和几何色差与孔径关系的表示式 P3597光学系统的像差容限边缘球差和带光球差的容限公式 P360望远镜和显微镜等 小像差光学系统 像差的容限公式 P361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目镜是小孔径大视场系统像差的容限公式 P361照相系统是大孔径大视场系统 P361 第14章眼睛1概述屈光度的定义 P3652眼睛的构造 标准眼眼睛的构造 P364 P366三类标准眼及特点 P366 P3693眼睛的调节和聚散折光度的公式 P369集合角N定义单位 P370米角和棱镜角的换算 P3714眼睛的适应眼睛的明视觉 暗视觉和间视觉 P371眼睛的对暗适应和对光适应 P371 第三部分典型光学系统 5眼睛的视角分辨率眼睛的视角分辨率定义 公式和计算P372 P3736眼睛像差的表述人眼系统的单色像差的3个来源 P375影响人眼睛像差的4个主要因素 P3777人眼波前像差的测量方法波前像差测量的光线追迹方法原理 P377波前像差测量的Tscherning方法原理 P378H S原理的波前传感方法的基本原理 P3782种角膜测量仪 P380角膜波前像差的计算 P3808眼睛的缺陷与校正近视眼定义及矫正 P381远视眼定义及矫正 P381散光定义及矫正 P382 9双目立体视觉双目视觉成单像和成双像的情况 P383视差和体视灵敏度的定义和大小 P384体视半径和立体视觉阈值的定义公式及计算 P384不产生体视感觉的四种情况 P38510体视测距原理体视放大率的定义公式及计算 P385 P386体视光学系统阈值计算 P386双眼仪器左右两个光学系统应满足的三个要求 P386 P38711颜色视觉颜色的三个基本特征 P387三色学说的主要论点 P388三色学说的主要论点 P388四色学说的主要论点 P388色觉学说的主要论点 P388色觉异常定义分类 P389 12视觉质量的评价视锐度 视锐度的分数和小数表述 P389对比敏感度函数 对比度的定义 P390视野定义及分类 视野检查的原理及分类 P390立体视觉定义 P391 第15章目视光学系统1概述目视光学系统的两个典型系统 P3922放大镜放大镜放大率的定义公式和计算 P393放大率与视场的关系 P3943显微镜系统及其特性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P394显微镜的机械筒长齐焦条件 P395显微镜数值孔径和放达率的关系 P398显微镜视场的计算 P398显微镜景深 P3994显微镜的分辨率和有效放大率光强分布公式 P400光学仪器分辨率 P400 显微镜分辨率公式 P402显微镜有效放大率定义和与数值孔径的关系 P4025显微镜的物镜显微镜的物镜的光学特性 P4023类显微镜物镜 P4034类消色差物镜的特点 P403复消色差物镜的特点 P404平视场物镜的特点 P404反射式和折反射物镜 P4056显微镜的照明系统透射物体的照明方式的特点 P405 P406暗视场照明的适用范围 原理和分类 P406单 双向暗视场照明的特点 P406 P407聚光镜的作用 P407聚光镜色差产生的原因和消除方法 P407 聚光镜的球差的影响和球差的校正公差 P408聚光镜常用的结构形式 P4087望远系统望远镜视觉放大率公式 P409望远镜分辨率 正常放大率和工作放大率 P409 P410望远镜观察点光源的主观亮度和相对主观亮度的公式 P410 P411望远镜观察面光源的主观亮度和相对主观亮度的公式 P410 P411望远镜的分类 P411伽利略望远镜的优点 结构和有关计算 P412开普勒望远镜的结构和有关计算 P413望远镜镜目距的定义及要求 P413望远镜的2种调焦方式 P413外调焦式的望远镜的优点和缺点 P414内调焦式的望远镜的特点和应满足的条件 P414 P4168望远物镜 望远物镜的三种结构形式 P416 P4184种典型折射式望远物镜的特点 P416 P4182种最著名反射式望远物镜的特点 P417折反射式望远物镜2种典型结构 P4189目镜目镜的光学特性 P419目镜的像差校正特性 P4206种最常用目镜的结构特点 像差特性和光学性能 P420 P42310透镜转像系统和场镜透镜转像系统的功用 P423常用的两种转像系统 P423透镜转像系统的作用和分析 P42411望远系统的外形尺寸计算 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的望远系统的9个计算步骤 P425 P426带有棱镜转向系统的望远系统的6个计算步骤 P426 P429带有透镜转像系统的望远系统的4个计算步骤 P429 P432 第16章摄影及投影光学系统1摄影系统的光学特性摄影系统的定义镜头的光学性能 P433镜头按视场大小的分类和特点 P433分辨率的定义 单位和公式 P434摄影系统的光谱能量特性几何焦深定义 公式 P437物理焦深定义 公式 P437明视距离处前后景深公式 P438光圈数的定义和与曝光量的关系 P4362摄影镜头5类大孔径镜头的特点 P439 P441反远距型广角镜头的结构和光学性能 P442超广角镜头的定义 常用结构 P443 对称式超广角镜头的结构 P443超广角镜头的结构 P444远距型长焦距镜头的结构 特点 校正二级光谱的结构特点 P445一般变焦距物镜在改变焦距时的要求 P446变焦距物镜补偿方法分类 P446物象交换原则 P447机械补偿法正组补偿和负组补偿的特点 P4483取景和测距系统取景的两项基本要求 P448测距的两项基本要求 P449测距误差及计算 P449逆伽利略望远镜式取景器的特点 P450亮框取景器的特点 P451毛玻璃取景器的特点 P451楔形镜形场镜 P452 微棱镜型对焦装置的特点 P4524感光胶片黑白感光胶片的基本结构 P453卤素银盐和非银盐感光材料的特点 P453彩色感光胶片的基本结构 P454光密度和曝光量的关系 P455感光度的定义和各国感光度的换算 P455反差系数的定义和公式 P456宽容度的定义和公式 P457灰雾度的定义 最大密度的定义胶片的分辨率及与颗粒度的关系感光性的定义 P4575光电传感器光学记录和存储景物的方式 P458固体图象传感器分类 P458CCD和CMOS图像传感器的6个技术特性的含义 P459 P461 6放映和投影镜头三类常用的普通放映镜头的特点 P463宽银幕镜头与普通放映镜头的差异 P463投影镜头的两种结构形式及特点 P4667放映和投影系统的照明柯拉照明系统和临界照明的特点 P468 第17章非球面及其在光学系统中的应用1概述非球面的概念和优势 P470非球面应用 P470 P4722非球面曲面方程常见5类非球面曲面方程 P472 P474旋转对称非球面曲面方程的表示和分析 P4723非球面的初级像差非球面的初级像差分析 P4764二次圆锥曲面及其衍生高次项曲面消球差等光程反射面 P478天文望远镜应用反射式非球面的三个光学系统 P478卡塞格林系统的特点 P479校正器的作用 P479 5施密特校正器的设计施密特校正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近似计算法 P479 P481施密特校正器精确计算法 P4816柱面 超环面 离轴曲面及微结构阵列柱面镜的特点及应用 P482超环面镜的特点及应用 P483离轴曲面镜的特点及应用 P484微结构阵列的特点及其应用 P484 P4857衍射光学元件衍射光学元件的概念和三类制作方法 P485 P486菲涅耳透镜定义和特点 P486 P487菲涅耳透镜最大偏向角 P488达曼光栅的定义和优点 P488 P489PWC的含义 P489 衍射光学元件消色差原理 P491光热膨胀系数公式及分析 P491衍射效率公式 P492普通衍射镜头 谐衍射镜头与普通折射透镜三者的关系 P4928自由曲面自由曲面概念 P493自由曲面光学元件的4个特征 P493自由曲面的三种数学描述方法 P495自由曲面光学元件的应用 P496 P498 第18章几种特殊的光学系统1光电接收器的主要特点5种典型非成像光电接收器原理和特性 P499 P5035种典型成像光电接收器的原理和特性 P503 P506热探测器的特点 P506热电偶和热电堆的特点 P506紫外光辐射接收器的3种类型 P5062光电光学系统计算光源光强应考虑不同发光体的情况 P5083种常见的光电能量转换系统公式和计算 P509 P510光电图象转换扫描系统的4点光学特性描述 P513 P514聚光透射接收式光电系统 P511 P512光学机械扫描系统原理 P515电视摄像 电视投影系统 飞秒扫描系统的原理 P515 P516红外夜视系统的分类及相关参数公式 P516 P517 3光学薄膜选择光学薄膜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P517光学薄膜的分类 P518光学薄膜的应用的范围 P519在照明技术和激光器技术中的应用原理和优势 P519光学薄膜4个选择原则 P521 P5224梯度折射率光学系统设计梯度折射率光学梯度折射率的概念 P522梯度折射率4种分类及各类介质的特点 P522圆柱坐标系表示的径向变折射率的光线方程 P524轴向渐变折射率介质的光线轨迹方程 P525自聚焦透镜的定义 特点和追迹a b光线的特点和焦距的公式 P526 P529梯度折射率光纤的数学表达式及含义 P529 P530常用3类光纤准直器的特点 P530 自聚焦透镜的设计参数和公式 P530 P531C Lens透镜的设计参数的计算公式 P531 P5325激光仪器光学系统概述高斯光束的光束特性 P534高斯光束传播的三个重要参数 P535激光光学系统的特点 P538造成激光损坏的过程 P539透明介质损坏的主要机理 P539改变激光光强分布的两种情况及方法 P539 P540激光光学系统应用6个方面 P540 P5476个方面激光光学系统应用形式 特性参数公式 P540 P547激光光学系统的像差影响 P548鬼像的定义和处理 P548 P5496光纤成像光学系统 光纤的定义 结构 分类和用途 P549 P550光纤束的4个特性参数 P550 P551光纤成像系统的光学设计的4个原则 P551 P5527中 远热红外成像基础热红外成像的应用 P554热红外成像光学系统的三个主要特点 P556冷光阑效率的特点 P556两种扫描方式的特点 P557红外图象变形的5种影响及消除方法 P559 P561无热化技术的特点 P561 P5629类常用红外材料的分类和主要特性 P564 P566红外材料与普通玻璃降低像差的比较 P5668紫外 UV 光学系统概述 最小特征尺寸的概念和公式 P568光刻技术的标志性波长 最小特征尺寸和光源选择 的7个条件 P568紫外系统的散射公式 P5686类主要紫外光学材料的特点 P568 P570反射式紫外光学系统的特点 P570折射式紫外光学系统的特点 P571折衍混合深紫外 DUV 镜头的结构的设计要求 P573 第四部分光学设计 第19章以初级像差求取光学系统初始结构1光学系统的基本像差参量任意光学系统的P W转化为基本像差参量P W 的3个步骤 P576 P579反向光路计算和正向光路计算的P和W之间关系 P580用P W C表示的初级像差系数 P5812双胶合透镜组P W C 与结构参数的关系双胶合透镜组的基本像差参量公式 P583结构参数和基本像差参量的关系 P584计算双胶合透镜结构参数的5个步骤 P584 P585 3单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