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一中2009届高三年级语文第一次阶段考试.doc_第1页
黑龙江省大庆一中2009届高三年级语文第一次阶段考试.doc_第2页
黑龙江省大庆一中2009届高三年级语文第一次阶段考试.doc_第3页
黑龙江省大庆一中2009届高三年级语文第一次阶段考试.doc_第4页
黑龙江省大庆一中2009届高三年级语文第一次阶段考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大庆一中2009届高三年级语文第一次阶段考试 第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共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A、愀然 面面相觑 丹墀(ch) 逸兴遄(tun)飞B、刍牧 涣然一新 谂知(rn) 流觞(shng)曲水C、纨袴 连篇累牍 欢谑(xu) 气息惙(chu)然D、饿莩 蜗角虚名 弓缴(jio) 冯(png)虚御风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网吧行业虽在惨淡经营,社会上却仍是“打”声居多,但无论如何,网吧对于我们国家、我们社会都是不可或缺的。B、季羡林先生因为卧病在床,只能述而不作,由他的研究生记录下他口述的内容,最终完成了散文病榻杂记的创作。C、在人生伴侣钱钟书离去数年后,92岁高龄的杨绛先生深情地写下了回忆录我们仨。笔端流露出的既有深深的忧伤,也有诙谐和幽默,读来令人哀而不伤。D、有些心情浮躁的人每当听到一些顺耳的话,不管是外交辞令还是真心赞许,马上就变得非常“灿烂”,飘飘然忘乎所以。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某些药品公司试图说服人们相信有些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属于病症,从而促使人们相信一些在生活困境中产生的心灵困扰也属于健康问题。B、尽管今后中国的外资政策还不至于走到排斥外资的地步,但是将会进入对外资严格选择的时代,目前已经从产业政策角度加强了对外资收购的限制。C、去年以来,由于日方在对侵华历史问题的认识和钓鱼岛问题的争执上接连采取错误的举措,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干扰。D、台湾三合一选举于12月3日结束后,亲民党与国民党合并的议题在岛内迅速升温。国、亲是台湾泛蓝阵营的两大政党,两党合并对双方的支持者的呼声很高。4、把文段后的句子重新排序填入横线上,上下文语意最连贯的一项是( )上海磁悬浮列车选用德国最新的TRO8型号。 。在TR系列中,TRO5之前的型号采用的是短定子直线电动机驱动,TRO5到TRO8采用的都是长定子直线电动机驱动。 他们研究的车型均用TR加编号命名 有人把德国生产的世界第一台有载人能力的磁悬浮列车称为TRO2 德国是最早开始研究磁悬浮列车技术的国家 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电磁型磁悬浮列车技术上ABCD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什么是人体生物钟?科学家研究证实,每个人从他诞生之日直至生命终结,体内都存在着多种自然节律,如体力、智力、情绪、血压等的变化,人们将这些自然节律称作生物节律或生命节律。人体内还存在一种决定人们睡眠和觉醒的生物节律,它根据大脑的指令,以24小时为周期发挥作用。早在19世纪末,科学家就注意到了生物体具有“生命节律”的现象。科学家们将体力、情绪与智力盛衰起伏的周期性节奏绘制成三条波浪形的人体生物节律曲线图。到了20世纪中叶,生物学家又根据生物体存在周期性循环节律活动的事实,创造了“生物钟”一词。生物钟的位置到底在何处?一般认为,生物钟应该存在于大脑中,但对于其具体位置的说法却又各不相同。有人认为,生物钟的确切位置在下丘脑前端,视交叉上核内,该核通过视网膜感受外界的光与暗,使之和体内的时钟保持同一节奏。也有人认为,生物钟现象与体内的褪黑素有密切关系,由于褪黑素是松果腺分泌的,因此生物钟也应该位于松果体上。生物钟是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还是由人体自身内在的因素决定的?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争论。外源说认为,某些复杂的宇宙信息是控制生命节律现象的动因。美国学者弗兰克布朗博士认为,人类对广泛的外界信息,如电场变化、地磁变化、重力场变化、宇宙射线、其他行星运动周期、光的变化、月球引力等极为敏感,这些变化的周期性,引起了人的生命节律的周期性。内源说认为,生命节律是由人体自身内在的因素决定的。人在恒温和与外界隔绝的地下,也表现出近似于24小时的节律。长久以来,生物钟的作用机制一直是个谜。科学家们只知道生物钟可以控制人类睡眠和觉醒的周期、体内激素分泌、新陈代谢速率、体温等多种生理行为,但对生物钟的组成和其通过什么形式完成上述工作一直未能搞清。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在细胞杂志上撰文称,他们发现了人体生物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生物钟通过在细胞内部制造蛋白而控制着负责不同功能的基因发挥各自的作用。它的这一系列活动促使着人们感觉饥饿、享受睡眠、改变体温等。这看上去仿佛是人体生物钟非常熟练地掌握了整个DNA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并在白天或黑夜某个必要的时段中按下所需的按键来控制着人体各个器官的运作。5、从原文看,下列对“生物钟”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一种决定睡眠和觉醒的生物节律B.体力、情绪与智力盛衰起伏的周期性节律C.生物体中存在的周期性循环的生命节律D.感觉饥饿、改变体温的生命节律6、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对“生物钟”的形成没有影响的一项是( )A.通过视网膜感受光与暗的视交叉上核B.人体内松果腺所分泌的褪黑素C.广泛的外界信息的周期性变化D.体内激素分泌、新陈代谢速率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物钟的研究可以在运动员成绩的提高方面有所作为B.生物钟的研究可以为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提供帮助C.生物钟的研究可以自由改变人的生活与工作状态D.生物钟的研究可以加深对人体细胞蛋白制造的认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12分,每小题3分)博陵李文博,性贞介鲠直,好学不倦。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士,未尝不反复吟玩。开皇(隋文帝年号)中,为羽骑尉,特为吏部侍郎薛道衡所知,恒令在听事帷中披捡史书,并察己行事。若遇治政善事,即抄撰记录,如选用疏谬,即委之臧否。道衡每得其语,莫不欣然从之。后直秘书内省,典校坟籍,守道居贫,晏如也。虽衣食乏绝,而清操逾厉,不妄通宾客,恒以礼法自处,侪辈莫不敬惮焉。道衡知其贫,每延于家,给以资费。文博商略古今治政得失,如指诸掌,然无吏干。稍迁校书郎,后出为县丞,遂得下考,数岁不调。道衡为司吏大夫,遇之于东都尚书省,甚嗟悯之,遂奏为从事。在洛下,曾诣房玄龄,相送于衢路。玄龄谓之曰:“公生平志尚,唯在正直,今既得为从事,故应有会素心。比来激浊扬清,所为多少?”文博遂奋臂厉声曰:“夫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正其末者须端其本。今治源混乱,虽日免十贪郡守,亦何所益!”其瞽直疾恶,不知忌讳,皆此类也。于时朝政浸坏,人多赃贿,唯文博不改其操,论者以此贵之。(隋书李文博传)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奚暇治礼仪、正其末者皆端其本则盍反其本矣、在洛下,曾诣房玄龄,相送于衢路(其妻)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比来激浊扬清,所为多少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若遇治政善事,即抄撰记录诚如是也,民归之、侪辈莫不敬惮焉就之而不见所畏焉、恒以礼法自处何可废也,以羊易之、道衢每得其语,莫不欣然从之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表现李文博“贞介鲠直”“守道居贫”的一组是()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士,未尝不反复吟玩虽衣食乏绝,而清操逾厉文博商略古今治政得失,如指诸掌遇之于东都尚书省,甚嗟悯之其瞽直疾恶,不知忌讳人多赃贿,唯文博不改其操D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吏部侍郎薛道衡让李文博在听事帏中翻阅查看史书,并让他观察自己如何做事,薛道衡很欣赏李文博,对他的话欣然听从。、李文博能保持清高的操守,不随便地交往宾客,自己又能用礼法严格要求自己,所以同辈人都敬畏他。、李文博虽明了古今治政得失,然而李文博没有为官之才,所以被调出做县丞,几年没升迁。、李文博对房玄龄的话产生了强烈的感慨,文博尖锐地指出朝廷混乱的现实,认为应当从根本上治理朝政。第卷四、(23分)12、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稍迁校书郎,后出为县丞,遂得下考,数岁不调。于时朝政浸坏,人多赃贿,唯文博不改其操,论者以此贵之。 1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渡 湘 江杜审言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注:杜审言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本诗是他流放途中所作。(1)、有人说“独怜京国人南窜”一句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此说?请说明理由。(4分)(2)、杜甫有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就表现手法而言,本诗有一句与其相同。请指出来并作简要赏析。(4分)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1)、 ,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 。(2)、 ,但愿长醉不复醒。 ,惟有饮者留其名。(3)、县官急索租, ?信知生男恶, 。(4)、花径不曾缘客扫, 。 ,樽酒家贫只旧醅。(5)、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梧 桐 树丰子恺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却未必,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能看见。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我以为树亦如此。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示了种种的容貌。当春尽夏初,我眼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在夏天,我又眼看见绿叶成荫的光景。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幛,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结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繁多。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挂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纱窗”了。一个月以来,我又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样子真凄惨呢!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起,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子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丢下来的东西,枝头渐渐地虚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剩下几根枝头,回复了春初的面目。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今家破人亡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我想起了古人的诗:“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现在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来,使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回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落花也曾令人悲哀,但花的寿命短促,犹如婴儿初生即死,我们虽也怜惜他,但因对他关系未久,回忆不多,因之悲哀也不深。叶的寿命比花长得多,尤其是梧桐叶,自出生至落尽,占有大半年之久,况且这般繁茂,这般盛大!眼前高厚浓重的几堆大绿,一朝化为乌有!“无常”的象征,莫大于此了。但它们的主人,恐怕没有感到这种悲哀。因为他们虽然种植了它们,拥有了它们,但都没有看见上述的种种光景。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已,何从看它们的容貌呢?何从感到它们的象征呢?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选自丰子恺散文集,有删改)15、文章第段说,“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联系全文看,作者写了梧桐树的哪几种“容貌”?请简要概括。(4分)16、文章的两段极力写了梧桐树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17、全文自始至终表露了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请具体说明作者情感的变化。(6分)18、文章第段写“梧桐的另一种光景”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6分) 六、语言运用(共12分)19、用下列句子中“当xx说,我懂得了”的句式写两句话,每句不超过30字。(4分)书是我的精神食粮,它重塑了我的灵魂。当简爱说“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我懂得了作为女性的自尊;当裴多菲说“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我懂得了作为人的价值; ; ;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20、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然后写出三个关键词。(4分)今天中国独特而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直接源于“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生存危机。在开放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不但摆脱了民族生存危机,而且成为全球化竞争中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中国。这时的爱国主义应当注入新的因子和意识,它不再应当是封闭的、种族的、排外的,而应当具有理性、深沉的意识,即开放的世界观、积极的进取心、普世的价值观念。答: 21、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用说明性语言和文学性语言解说这段话的意思。(4分)心理学家和生态学家认为,窗外的环境十分重要,如果让孩子健康,就不要住在六楼以上的楼层。身居高层,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而且整天面对的是砖墙,会引起孩子对自己和外界的不由自主的敌意。理想楼层是不超过六楼。窗外环境好,有树,有花草,有水。树和水还是极好的过滤器,空气很洁净。(1)、六楼以上有什么弊端?用说明性语言解说。答:。(30字左右)(2)、六楼以下有什么好处?请用文学性语言表达。答:。(30字左右)七、作文(60分)22、根据下面内容,展开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题目自拟,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一片树叶从树枝向下跌落。 “我想落到大地上。”树叶说。西风刮起并改变了树叶的方向,树叶说:“其实我正想向东飞翔。”转眼东风刮起把西风压倒,树叶说:“向西飞行其实更妙。”接着是势均力敌,西风对抗东风,树叶说:“理智告诉我悬浮在空中。”东风和西风都停了,树叶猝然跌落。树叶说:“我已决定径直走向地球。”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和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B D A D C D C D B D C12、不久升官校书郎,后来调出做县丞,竟得到考核的下等,(因此)多年官职没有被调动。(迁:升官,调动官职。出:调出。遂:竟然。以上每点各占分,句意分。)在当时朝政渐渐败坏,人多贪赃受贿,只有李文博不改变自己的操守,评论的人因此而尊重他。(浸:渐渐。 赃贿:贪赃受贿,不译出名词做动词不给分 。 者:的人以上每点各一分。句意分。)13(1)(4分)同意。从结构上说,该句起了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2分)前两句,忆昔游而悲,见花鸟而愁,下一句为江水北流而感叹,都是因为诗人远离京国,正在南窜途中。上下三句都是围绕这句,由此生发的。(2分)不同意。全诗要表现的主旨是“边愁”(被贬到边疆的愁恨),(2分)而该句只是交代“边愁”产生的原因,关键之句是“今春花鸟作边愁”。(2分)(2)(4分)“今春花鸟作边愁”。(1分,答两句不给分)春天的鸟语花香本是赏心悦目的,但因为作者“南窜”而成了“边愁”。(解释对了2分)诗人以“花鸟”来反衬“边愁”,可见内心悲伤之重。(3分)(答“以乐景写哀情”、“以情驭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亦可。)(无手法,解释合情理给1-2分,解释必须结合前面手法,即答什么手法解释什么)14、(1)飞湍瀑流争喧hui,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2)钟鼓馔玉不足贵,古来圣贤皆寂寞。(3)租税从何出?反是生女好。(4)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15(4分)新桐初乳(春尽夏初,梧桐生叶)绿叶成阴(夏季时分,绿树成阴)梧桐叶落(秋冬时分,梧桐叶落)(每点1分,答出3点给4分。大意对即可,不求一字不差,但一定要简洁概括。检查概括能力。成句摘录原文不给分)16(6分)极力写了梧桐树的叶之多之大、绿意之浓之深。(2分)这样写既为下文写“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蓄势,(2分)又为作者抒发“人生无常”的感慨作铺垫。(2分)17(6分)发现”新乳”、“绿叶成阴”时亲切、欣喜,(2分)看见“梧桐叶落”时无奈、伤感,(2分)领悟自然、人生和艺术真谛时平静、淡然。(2分)18(6分)比拟(拟人),“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