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管理_企业用工风险控制与年终高发劳动争议预防策略课件_第1页
员工管理_企业用工风险控制与年终高发劳动争议预防策略课件_第2页
员工管理_企业用工风险控制与年终高发劳动争议预防策略课件_第3页
员工管理_企业用工风险控制与年终高发劳动争议预防策略课件_第4页
员工管理_企业用工风险控制与年终高发劳动争议预防策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用工风险控制与年终高发劳动争议预防策略 主讲石先广 老师介绍 石先广 律师 国内知名员工关系服务机构高级合伙人 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长期从事企业商务与劳动法律问题研究与实务操作 已出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防范与操作实务 企业用工法律指引与操作全案 等法律专著近20本 在上海 南京 杭州 深圳 青岛 济南 成都 沈阳 南昌 乌鲁木齐等全国40多个城市讲授企业商务合同风险防范与企业用工管理系列课程近500场 主持 参与企业并购 裁员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整合 人力成本筹划 劳动争议处理等重大咨询项目数百起 常年担任博世 中国 上海期货 安宝示展示展览 上海 重庆高速集团 科美机械 杭州 安徽天大石油管材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亚达管道系统股份公司等数十家国有 民营 外资企业的法律顾问 课程内容 薪酬福利管理误区诊断和争议预防年休假的安排与风险防范年终绩效考核典型问题处理技巧与操作实务年终调岗调薪纠纷预防与风险防范年终劳动合同续订管理与风险防范年终员工跳槽防范与全面留人策略 一 薪酬福利管理误区诊断和争议预防 薪酬福利管理常见关键词年终奖管理中的风险防范薪酬管理常见误区与风险薪酬福利管理思路调整 1 薪酬福利管理常见关键词 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2 年终奖管理中的风险防范 年终奖要不要写进制度里年终奖什么时候可以不支付年终奖是传说中的第十三薪年终奖按什么标准缴纳个税年终奖如何计算隐形成本年终奖计发如何避免风险 错误定薪错误计薪错误扣薪错误减 降 薪错误发薪法定的没有 非法定的有 3 薪酬福利管理常见误区及风险 行政处罚的风险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 逾期不支付的 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 以上100 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劳动关系管理的风险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并可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的风险无故拖欠或克扣工资 除应发放工资外 还应支付相当于拖欠或克扣部分25 的经济补偿金 刑事责任的风险 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扣工资的法律限制 扣工资理由的限制A 法定的扣薪 代扣 个人所得税 代缴 社会保险 住房公积金 协助执行 法院的判决B 约定的扣薪 罚款 劳动者违纪 建议慎用 有风险 赔偿 劳动者给单位造成损失 其他 双方约定的其他可以扣工资的情形扣工资数额的限制扣除当月工资的部分并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应发工资的20 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减 降 工资的法律限制 事假 按实际扣除病假 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绩效 提供正常劳动的 不得低于最低工资调岗 调岗 提供正常劳动的 不得低于最低工资其他 4 薪酬福利管理的思路调整 变死为活变扣为发变罚为奖变单一为复合 薪资结构化 工资拆分一定要注意避免 法定的没有 非法定的有 特别提醒 适用对象休假条件休假标准特殊情况休假方式 休假排除未休处理多休处理补偿办法疑难问题 二 年休假的安排与风险预防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2条 机关 团体 企业 事业单位 民办非企业单位 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可以享受年休假 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第2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 民办非企业单位 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和与其建立在劳动关系的职工 适用本办法 1 适用对象 招用特殊人员关系定性 带薪年休假条例实施办法 第14条被派遣职工在劳动合同期限内无工作期间由劳务派遣单位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的天数多于其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的 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少于其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的 劳务派遣单位 用工单位应当协商安排补足被派遣职工年休假天数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三 第7条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 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三 第8条企业停薪留职人员 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 下岗待岗人员以及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 因与新的用人单位发生用工争议 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 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动关系处理 2 休假条件 条例 第2条机关 团体 企业 事业单位 民办非企业单位 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 享受带薪年休假 实施办法 第3条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 享受带薪年休假 实施办法 第18条本办法中的 年度 是指公历年度 年休假中的 工龄 含义 一 关于带薪年休假的享受条件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第三条中的 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 既包括职工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情形 也包括职工在不同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情形 二 关于累计工作时间的确定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第四条中的 累计工作时间 包括职工在机关 团体 企业 事业单位 民办非企业单位 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从事全日制工作期间 以及依法服兵役和其他按照国家法律 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可以计算为工龄的期间 视同工作期间 职工的累计工作时间可以根据档案记载 单位缴纳社保费记录 劳动合同或者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确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有关问题的复函 3 休假标准 1年 10年 10年 20年 满20年 5天 10天 15天 实施办法 第13条劳动合同 集体合同约定的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定的年休假天数 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高于法定标准的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约定或者规定执行 实施办法 第4条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 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 以及依照法律 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 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 4 特殊情况 新进员工的年休假天数 实施办法 第5条 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 365天 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离职员工年休假天数 实施办法 第12条 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 365天 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注 当年刚连续工作满12个月的年休假天数该如何计算 5 休假方式 或集中安排 或分段安排 年休假一般应当在当年安排 确因情况特殊 年休假可跨年度安排 跨年度安排 只能跨1个年度安排 跨年度安排应经员工同意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第九条用人单位根据生产 工作的具体情况 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 统筹安排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 也可以分段安排 一般不跨年度安排 单位因生产 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 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6 休假排除 不可以替代年休假的假期1 休息日 法定节假日2 探亲假可以替代年休假的假期1 寒暑假 寒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 2 事假 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不扣工资的 3 病假 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 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 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 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 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第8条职工已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年度内又出现可以替代的事假 病假的 不享受下一年度的年休假 3 婚丧假4 产假 5 工伤假 7 未休处理 员工自愿不休的 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第十条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 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 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单位不安排员工休的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 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8 多休处理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第12条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 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 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 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 365天 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用人单位当年已安排职工年休假的 多于折算应休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 9 补偿办法 休假期间的工资以及未休期间的工资补偿日工资 月工资 21 75天 月工资是指职工在单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 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的 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 注 计件工资制 提成工资制 绩效工资制下的年休假的工资补偿同样按上述方法执行 10 疑难问题 是否可以按照劳动合同的起算点来安排年休假 员工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 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是否享受年休假 单位的年休假天数高于法定标准 超出法定年休假天数的年休假未休完的 是否需要按法定标准支付未休完的年休假补偿 未休年休假的工资补偿是适用1年时效还是适用劳动报酬不受1年时效限制 三 绩效考核典型问题处理技巧与风险防范 绩效考核的作用绩效考核的实施过程不胜任工作员工的管理 1 绩效考核的作用 转正的依据调岗的原因调薪的理由辞退的掌控 考核是 体检 考核是 比较 考核是 发现 考核是 牵引 考核是 推动 人力资源管理层面 劳动法律层面 劳动合同法 第40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 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 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 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劳动部办公厅印发 关于 劳动法 若干条文的说明 的通知 不能胜任工作 是指不能按要求完成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任务或者同工种 同岗位人员的工作量 用人单位不得故意提高定额标准 使劳动者无法完成 2 绩效考核实施过程 绩效管理的PDCA Action Plan Check Do 绩效目标及评估标准的设定 绩效目标修订以及辅导记录 绩效反馈以及职业改进计划 目标设定的要求及依据 SMART 公司目标部门目标团队目标重要工作职责个人目标 Specific特定的Measurable可衡量Agreed双方同意的Realistic现实的Time bond有时间限制的 量化是管理的第一步 它导致控制 并最终实现改变 如果你不能量化某些事情 你就不能理解它 如果你不理解它 你就不能控制它 如果你不能控制它 你就不能改进它 管理学泰斗H JamesHarrington 3 不胜任工作员工的管理 不胜任员工的管理不胜任解雇的规定不胜任向违纪的转化不胜任解雇的变通措施不胜任解雇流程与风险防范 不能胜任员工的管理 调岗A 往何处调 B 薪资处理 培训A 何为 培训 B 如何 培训 结果A 胜任工作 B 仍然不能胜任工作 不能胜任解雇的规定 解雇条件 三要件 不能胜任工作 培训或调岗 仍不能胜任工作辞退程序 两选一 提前30天通知或支付1个月工资代通知金解雇成本经济补偿金 N 不胜任工作与违纪的转化 能力VS品性不胜任VS怠工不胜任VS不服从工作安排不胜任VS旷工 32 不胜任解雇的变通措施 让员工主动离职到期自然终止协商一致解除协议离岗 不胜任员工解雇流程与风险防范 不胜任工作 调岗或培训 四 年终调岗调薪纠纷与风险防范 调岗调薪中的双方利益平衡合规调岗调薪的思路调岗调薪纠纷的预防策略 1 调岗调薪中双方利益平衡 企业的观点属于用人单位的经营自主权或者用工自主权的范畴 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需要调整员工的工作岗位及薪酬标准是企业用人自主权重要内容 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是必须的 员工的观点调岗调薪属于劳动合同的变更 应当协商一致 2 调岗调薪的合规情形 最高法院口径 默认变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四 法释 2013 4号 第11条变更劳动合同未采用书面形式 但已经实际履行了口头变更的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 且变更后的劳动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 行政法规 国家政策以及公序良俗 当事人以未采用书面形式为由主张劳动合同变更无效的 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地方裁判部门的口径 合理性 3 调岗 调薪纠纷预防策略 思路的转变劳动合同履行代替劳动合同变更事先制度安排完善基础工作 岗位职责的明确化合同约定技巧 岗位薪资的弹性化制度规定技巧 制度规定的详细化事中程序规范调岗 调薪的过程程序化调岗 调薪的结果书面化 五 年终劳动合同续订管理与风险防范 劳动合同续签的利弊分析劳动合同续签的风险防范劳动合同续签流程与风险控制 1 劳动合同续签的利弊分析 续签合同 可能导致无固定期限合同成立终止用工 员工流失并可能支付经济补偿金单位不愿续订劳动合同的 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员工不愿续订劳动合同的 经济补偿的情形分两种 A 续签劳动条件 原合同的 员工不愿续订的 无需支付补偿B 续签劳动条件 原合同的 员工不愿续订的 需支付经济补偿 2 劳动合同续签环节的风险 一般情形下不续订劳动合同的风险特定情形下不续订劳动合同的风险续签合同要注意无固定期合同成立的风险续签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续签合同要及时 3 劳动合同续签流程与风险防范 直线经理该做哪些工作 HR该做哪些工作 六 年终员工跳槽管理与留人方案设计 员工跳槽的影响员工跳槽的原因员工跳槽之便与留人之难全面留人策略 1 员工跳槽的影响 外部诱因 组织内部推力 个人因素 竞争者的挖角 创业 有更好的工作机会 缺乏个人工作成长的机会 薪资福利不佳 与工作团队成员合不来 不满主管领导风格 缺乏升迁发展机会 工作负荷过重 自我寻求突破 家庭因素 人格特质 职业属性 升学或补习 健康问题等 3 员工跳槽的原因 3 员工跳槽之便与留人之难 招聘时 不得收取押金 保证金等签约时 不能随意设定违约金履行中 劳动者享有无因辞职权离职时 不能扣押证件 档案 物品 4 全面留人策略 约束的策略激励的策略 1 约束的策略 运用服务期留人运用竞业限制留人行使损害赔偿请求权 服务期留人 劳动合同法 第22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 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 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 约定服务期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17条 劳动合同期满 但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22条的规定约定的服务期尚未到期的 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服务期满 双方另有约定的 从其约定 竞业限制留人 劳动合同法 第23条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 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 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 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 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24条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 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 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 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 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 不得超过二年 劳动争议司法解释四 第10条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