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润广电明珠大厦沉降观测设计方案.doc_第1页
兴润广电明珠大厦沉降观测设计方案.doc_第2页
兴润广电明珠大厦沉降观测设计方案.doc_第3页
兴润广电明珠大厦沉降观测设计方案.doc_第4页
兴润广电明珠大厦沉降观测设计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兴润桃都明珠大厦建筑物沉降观测技 术 实 施 方 案山东省地质测绘院二九年十一月兴润桃都明珠大厦建筑沉降观测技术实施方案项目承担单位(盖章): 设计负责人:审核意见: 主要设计人:审核人:年 月 日 年 月 日目录兴润桃都明珠大厦建筑沉降观测技术实施方案4一、沉降观测项目名称及工程概述4二、监测的目的4三、监测项目4四、作业依据4五、坐标系统5六、项目管理班子配备情况表5七、观测使用的仪器5八、沉降观测点的布置5九、水准基点和工作基点的布设6十、沉降观测的方法71、沉降观测方法72、预警值的设定8十一、观测周期8十二、内业计算及成果整理9十三、资料汇交9附件:附件1:企业概况。附件2:沉降观测点布置示意图10兴润桃都明珠大厦建筑沉降观测技术实施方案一、沉降观测项目名称及工程概述兴润桃都明珠大厦建筑沉降观测项目位于肥城市,本次沉降观测只对兴润桃都明珠大厦主楼进行观测。本项目的沉降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拟建高层主楼的沉降观测。二、监测的目的建筑物沉降观测的目的是监测建筑物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移量,随着建筑物施工进展,荷载不断增加,建筑物及其基础不断下沉,通过观测其沉降量,来监测建筑物的下沉情况,及时调整施工进度,必要时采取措施,确保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以利于该建筑物的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三、监测项目兴润桃都明珠大厦沉降观测项目只对其中的主楼进行沉降观测。详细项目及工作量如下所示。监测项目名称测点数观测次数备注主体建筑物沉降观测1434四、作业依据序号标准名称标准代号标准等级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国家标准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7-91国家标准3建筑物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行业标准4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95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3-95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DBJ14-024-2004五、坐标系统采用采购人统一制定的基准点,其沉降观测基准为1956年黄海高程基准。六、项目管理班子配备情况表职务姓名专业服务单位职务主任姚成英测绘山东省地质测绘院项目经理副主任王登杰测绘山东省地质测绘院技术负责人技术员任亮测绘山东省地质测绘院技术员主任许传新测绘山东省地质测绘院顾问主任刘军测绘山东省地质测绘院顾问七、观测使用的仪器沉降观测采用Dini 12 数字水准仪,配GPCL2M条码铟钢尺一付。仪器精度:每公里高差中误差为:0.3mm/km。仪器最小读数:0.01mm数据分析:采用沉降观测数据分析软件进行观测成果的数据分析,并采用灰色理论及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沉降预测分析。八、沉降观测点的布置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基础构造、荷载重量以及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情况而定。一般规范规定1020m设一点,房角、纵横墙连接处以及沉降缝的两旁均应设置观测点,在楼层的错层处也分别设置沉降观测点。根据本项目工程情况,以能全面反应建筑物变形特征和变形明显的部位布置沉降观测点为原则,在主体工程的四角,四周每相隔10m左右布置一个沉降观测点。如附图所示。该主体楼布置沉降观测点14个。 沉降观测点标志采用直径20mm一端带有螺旋凹槽的钢筋,待结构施工完并拆去模板后,通过打孔,然后用1:2的水泥环氧砂浆埋入墙体内。施测时,用钢管连接钢筋凹槽,将标尺立于钢管之上即可。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力求做到: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不影响建筑物、构筑物的美观和使用。沉降观测点的标志如图1所示。沉降测点埋设的高度应方便监测,对测点应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在施工过程受到破坏。1.钢筋观测点;2.钢管;3.建筑物墙式柱; 图1 建筑物沉降监测点埋设示意图九、水准基点和工作基点的布设沉降观测的水准基点共设置3个。3个水准基点相互之间距离要超过20m,形成一个闭合环,便于水准基点的相互检测。3个水准基点形成闭合水准路线,按国家二等水准每二个月观测一次,并在沉降观测点观测时随时检查工作基点的稳定情况。确保沉降观测的工作基点的稳定和有校。工作基点共设置3个,位于建筑物开挖及降水影响范围以外200m处,建筑物的沉降对其没有影响,满足沉降观测要求。工作基点拟设置在旧建筑物的一固定点上,或在坚固的的地面上埋设沉降水准点标志。此点要远离基坑开挖及降水范围以外200m以上,应满足规范要求。工作基点、水准基准点及沉降观测点设置后,应达到稳定后方能进行水准基点的联测和沉降观测点的观测。十、沉降观测的方法1、沉降观测方法对于沉降观测的水准网,即工作基点和水准基点的观测,采用Dini12数字水准仪配条形码铟钢尺进行观测,观测方法和观测精度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7-91)要求进行。观测程序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程序,并固定观测线路。对于基准点每次观测要按闭合水准路线进行观测。本项目工程将采用Dini 12 数字水准仪,配GPCL2M条码铟钢尺一付,每公里高差中误差为0.3mm,小于规范要求的2mm,往返测误差不得超过:mm,高于规范要求的mm(n为测站数)。每月观测一次。沉降观测点的观测是一项较长期的系统观测工作,为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应尽量做到“五固定”的观测原则: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固定使用同一台Dini 12 数字水准仪,配同一付GPCL2M条码铟钢尺;使用固定的工作基点;固定观测方法和观测线路,观测方法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程序;每次的观测时间基本固定。一般在早6:0010:00,这样每次观测的大气环境(气压及温度)基本一致。每次作业时,同时对3个工作基点进行观测并相互检查,当其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不大于0.5mm时,方可观测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点,若超出以上限值,要进行水基准点与工作基点的联测,并应分析原因进行平差处理。沉降观测点的观测按变形观测二等沉降观测要求。沉降观测点的精度要求及观测方法,如表1所示:沉降观测点的精度要求及观测方法 表1等级高程中误差(mm)相邻点高差中误差(mm)观测方法往返测闭合差(mm)二等1.00.50mm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10mm十一、观测周期沉降观测点首次观测的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如初次精度不够或存在误差,不仅无法补测,而且会造成沉降工作中的矛盾现象,因此必须提高初测精度。本项目工程将采用高精度的Dini 12 数字水准仪,并在同期连续观测两次后决定沉降观测点的初始值。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周期一般情况下:地下室施工完成后,埋设沉降观测点,当观测点稳定后,在一天内观测两次(上、下午各一次),取其平均值,作为首次观测值(记为第1期);在主体工程施工期间,应根据施工进度,按照设计要求,每1层观测一次,至主体工程封顶时,计测26次;主体工程封顶至竣工期间一般每2个月观测一次,估计需要观测6次;建筑物竣工后的第一年内,每隔6月观测一次,需要2次;以后适当延长,直至达到沉降变形稳定标准为止,该楼的观测次数为34次。在施工过程中当有突变情况发生时,可适当增加观测次数,在非安全期可进行连续观测,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与安全。建筑物是否稳定,沉降观测是否结束,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若最后三个周期观测中每期沉降量不大于(为测量中误差)时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此时可停止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十二、内业计算及成果整理Dini 12 数字水准仪,能自动记录和平差计算。因此,在观测过程中,可不用人工记录,一方面可减少人工记录造成差错,另一方面避免人工平差带来的人为因素。因此,观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检查外业观测记录,并及时进行平差计算,当满足规范要求后,将原始数据及平差后的数据同时从仪器内传输到计算机。并及时对原始数据及平差后的数据进行外业观测记录的计算和平差计算。一般情况下,利用前后两次的原始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得到沉降量。观测工作结束后,要进行成果计算和成果分析。内业计算取值精度应为0.01mm。每次沉降观测的成果包括各沉降观测点的观测高程、本次观测沉降量和总沉降量。观测成果的提交:若在安全范围内,每次沉降观测结束后,下次观测前报送上次的沉降观测成果表;如发现异常情况,当沉降量达到预警值80%时,除了在每次报表中注明外,应及时提交分析报告和处理意见,采取处理措施。通知有关施工单位并及时报告给业主(甲方、设计院、监理等有关各单位)。成果分析,采用沉降观测数据分析软件进行观测成果的数据分析,并采用灰色理论及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沉降预测分析。当工程结束后,在2周内提交沉降观测分析报告。十三、资料汇交 沉降观测结束后,应根据工程的需要,提交下列资料,并写出沉降观测分析报告。1、沉降观测成果表2、观测点位置图3、荷载、时间、位移量(p-t-s)曲线图4、沉降观测分析报告附件1:企业概况山东省地质测绘院始建于1958年,拥有国家首批颁发的甲级测绘资质证书及遥感地质勘查甲级、固体矿产勘查乙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液体矿产勘查、地球物理勘查丙级资质;工程勘察甲级资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资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甲级资质;土地勘测许可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印刷经营许可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证等资质。 我院是一支技术密集型队伍,现有在职职工349人,其中教授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人,高级技术职务34人,中级技术职务93人。拥有德国产Summit Plus地震遥测数据采集系统、DZD-6A多功能直流电法仪、XD-5全液压动力头式岩心钻机、汽车钻、Trimble R8GNSS5700及4600LS型GPS接收机、电子全站仪、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电子水准仪、德国海德堡四色印刷机、B超、十二导动态心电图、X光放射机等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以及南方CASS、瑞得RDMS数字测图系统、MAP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遥感解译、PageMaker及北大方正排版系统等软件。 多年来,该院奉行“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经营方针,不断加大科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