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二文学常识总结.doc_第1页
高一必修一、二文学常识总结.doc_第2页
高一必修一、二文学常识总结.doc_第3页
高一必修一、二文学常识总结.doc_第4页
高一必修一、二文学常识总结.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作家及文体(一)先秦散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两类:、先秦历史散文(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先秦诸子散文(论语、孟子、墨子、庄子等)(二)史书的体例及代表作品:、编年体史书:以年代为纲春秋孔子(春秋)(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司马光(北宋)(最大的编年体通史)、纪传体史书:以人物传记为纲史记司马迁(西汉)(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班固(东汉)(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国别体史书:以国家为纲国语左丘明(春秋)(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刘向(西汉)(编)(国别体断代史) 左传:传zhun,解说。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战国策:西汉学者刘向所编辑、校订的一部国别体的史书。该书记载了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语言流畅,记人、记事形象生动。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表10篇,共526500字。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与宋代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共称为“史学双璧”。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诗歌体裁:(一)诗:、古体诗(“古风”):“楚辞”和“近体诗” 以外的所有诗作。 “歌、行、吟”是古体诗的主要体裁。、近体诗(“格律诗”):(1)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颈联必须对仗。(2)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句押韵。(二)词:产生于盛唐,成就于宋代。又称长短句、诗余。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8-96字)、长调(96字以上)。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词的流派:豪放派、婉约派(三)曲: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诗歌题材: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送别诗等等。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称诗,编成于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也叫诗三百。孔子将诗三百做为道德教育的教材,自汉以后儒家学派把它当成经典,奉为“六经”之一,才称为诗经。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按体制诗经分“风”“雅”“颂”三大类。“风” 有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喜怒哀乐,是诗经中的精华!“雅”分大雅与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写作手法赋、比、兴赋:铺陈其事。比:以彼物喻此物,即打比方。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即先描写其他事物以引起正题。艺术特色:重章叠句、叠词的运用。如:采薇前三章的重章叠句中,文字略有变化,以薇的生长过程,衬托离家日久企盼早归之情,异常生动妥贴。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汉代刘向编辑楚辞一书,“楚辞”又成为屈原等人作品的总集名。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萧统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被称为“五言之冠冕”。曹操:汉魏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建安诗人的代表。建安文学悲壮慷慨,充满及时建功立业的政治豪情,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陶渊明:谥号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东晋伟大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体,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饮酒等。本文选自陶渊明集。山水田园诗派发展脉络晋 陶渊明 田园诗派南朝宋 谢灵运 山水诗派唐 王维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派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书法“宋四家”。赋:辞赋是兼具诗歌和散文特点的一种文体。语言华美,大体押韵。散韵相间,抑扬顿挫。汉赋铺张渲染,鸿篇巨制。魏晋时受骈文影响,对仗工整叫骈赋。唐科举考赋,在对仗、用韵、平仄、音调方面都有规定,叫律赋。宋欧阳修苏轼有意打破声了声律字句的限制,使散文能自由挥写,叫文赋。古代“赋”一般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客人的话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表达,主客问答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内心苦闷迷惘又不甘消沉落寞的矛盾思想。“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三美”理论(闻一多):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四行一节,错落排列。绘画美多采用有画面感有色彩的中西合璧的意象:云彩,金柳,夕阳,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