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感觉器官的功能1.ppt_第1页
15.感觉器官的功能1.ppt_第2页
15.感觉器官的功能1.ppt_第3页
15.感觉器官的功能1.ppt_第4页
15.感觉器官的功能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感觉器官 感受器分类 1 从组织形态学上分类神经末梢 痛觉 触压觉 冷 温觉 神经元 渗透压 血糖 脑脊液pH值感觉器官 高度分化了的感受细胞 辅助结构 2 根据不同部位分类 外感受器 体表 分为距离感受器 如视觉 听觉 嗅觉 接触感受器 如触 压觉 味 温度觉感受器 有明确主观感觉 内感受器 体内 分为本体感受器和内脏感受器 感受内环境变化 渗透压 血压 血糖等 非主观感觉 分类 快适应感受器 皮肤触觉感受器 适于接受新刺激 慢适应感受器 颈动脉压力感受器 痛觉 适于调节机体某些机能 血压 姿势 第一节感受器的一般生理 感觉 内 外环境的客观变化在人脑中的反映 感受器 sensoryreceptor 分布在体表或体内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刺激 再将刺激转变为生物电信号 传入中枢引起感觉的特殊结构或装置 一 感觉 感受器 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 感受器及其附属装置组成感觉器官 特殊感觉器官 人类最重要的感受器官是视觉 眼 听觉 耳 位觉和平衡觉 前庭 嗅觉 嗅上皮 味觉 味蕾 这些感受器分布在头部 成为特殊感受器 二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感受器的换能作用感受器的编码功能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一 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1 对感受器特别敏感的刺激形式2 非适宜刺激 不敏感 较大强度 耳能识字吗 为什么 3 适宜的强度 强度过大可能会损伤感受器 如巨大声响 电焊光等 由感受器特殊形态结构和特性决定 感光细胞 毛细胞 二 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感受器将刺激的能量 如机械能 化学能 光能等 转换成传入纤维上的动作电位 生物电能 刺激 感受器电位 传入神经动作电位 在换能过程中 一般是先在感受器细胞内引起相应的电位变化 称为感受器电位 中枢 三 感受器的编码功能 感受器接受刺激 将刺激的能量转换成动作电位 同时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的信息也转移到动作电位的序列中 称为感受器的编码功能 感受细胞在进化过程中高度分化 特定的刺激 特定的信号 特定的传入途径 特定的感觉中枢神经细胞 产生特定的感觉 四 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 嗅觉适应 刺激持续一段时间后神经动作电位发放冲动频率逐渐减少的现象 第二节视觉 Vision 1 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2 视网膜的感光机能适宜刺激 370 740nm的电磁波3 与视觉有关的其它现象 折光系统组成 角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眼球折光系统怎样调节 使远近不同距离的物体都恰好在视网膜上成像 眼球感光系统怎样进行光电换能 使其变成神经动作电位 而对光的亮度和颜色又是怎样辨别的 二 眼的调节 物体从远处向前移动时眼发生一系列的调节过程 保证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1 晶状体调节 晶状体前凸2 瞳孔的调节 瞳孔缩小3 双眼球会聚 眼的折光系统 一 组成 物像落在视网膜后 视物模糊 中脑正中核 动眼神经副交感核 睫状肌收缩 悬韧带松弛 晶状体前后凸 折光能力 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持续高度紧张 睫状肌痉挛 近视弹性 老花眼 皮层 中脑束 睫短N 晶状体调节 调节前后晶状体的变化 眼的折光能力和调节能力的异常 近视眼 眼球前后径过长 远物在视网膜前成像 凹透镜矫正远视眼 眼球前后径过短 近物在视网膜后成像 凸透镜矫正散光 角膜表面不呈正球面 球面上各方向的曲率半径不相等 或晶状体曲率异常 眼的感光系统 眼的折光系统机能 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象 折光成像 眼的感光系统机能 将像的光能转变为神经冲动 感光换能 视网膜的结构特点 色素细胞层感光细胞层双极细胞层节细胞层 色素细胞层 防止光的反射 含黑色素颗粒 吸收光 感光细胞层 视锥细胞 600余万个视杆细胞 1 2亿个 1 视网膜上感光细胞的功能及其分布 视杆系统或晚光觉系统 视锥系统或昼光觉系统 两种感光换能系统相对独立存在 两种感光细胞与神经细胞的联系方式 视锥细胞呈单线式 视锥 双极 节细胞 1 1 1 视杆细胞呈聚合式 视杆 双极 节细胞 mn n 1 Q 视网膜的中央 周边 哪部分对物体的精细结构分辨力强 视觉二重学说 学说基本内容 视锥细胞专司明视觉 视杆细胞专司暗视觉 视觉二重学说的根据 分布与功能的联系 神经连接与功能联系 从动物种系特点看 感光色素分析 2 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视紫红质的分解感受器电位的形成 1 视紫红质的分解 视紫红质 视蛋白 11 顺型视黄醛视蛋白 全反型视黄醛 光照 视紫红质的分解是视杆细胞光 换能的起始步骤 VitA缺乏 可引起夜盲症 3 视锥细胞的换能和颜色视觉 视锥细胞的换能与视杆细胞相类似 色盲 对颜色缺乏分辨能力 缺乏某种视锥细胞 多先天性 全色盲 部分色盲 红色盲 绿色盲 蓝色盲 色弱 对某种颜色辨别力差 后天因素引起 与视觉有关的其它现象 1 暗适应和明适应 暗适应 眼对光的敏感度增高 一般进入暗室后的最初7分钟有一个阈值的明显下降 25 30分钟阈值下降到最低点 两个阶段中第一个阶段主要与视锥细胞色素的合成量增加有关 第二阶段是暗适应的主要构成部分 与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的合成增强有关 维生素A缺乏症 暗适应时间长 明适应 人从暗处突然走进亮光处 一开始感到耀眼的光亮 不能看清物体 稍待片刻才逐渐看清物体 为什么 机制 暗处视杆细胞内积蓄了大量的视紫红质 到光亮处遇到强光迅速分解 因而产生耀眼的光亮感觉 只有较多的视杆细胞色素迅速分解后 对光不敏感的视锥细胞色素才能在亮光环境中感光 绿 红 蓝 白 2 视野 单眼注视正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范围 3 正视眼 隐斜视和斜视眼球的正常转动靠六块眼外肌完成 包括上下 内外四块直肌和上下两块斜肌 其中一块肌肉紧张度大 则瞳孔偏向一侧 称为斜视 若平时可由对抗肌紧张度增加来加以补偿 瞳孔仍在正中 称为隐斜视 4 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双眼视同一物时的视觉 双眼视野是重叠的补充扩大视野 增强判断事物的准确性 立体感 重点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视觉的形成过程 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功能及其分布 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视锥细胞的换能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