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修订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的通知各病区、科室: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环节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和临床工作需要,特修订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请严格遵照执行。附件1: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附件2:病房、门急诊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附件3:临床危急值项目和警戒值范围: 2012年10月19日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为加强对临床“危急值”的管理,确保将“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医师,以便临床医师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确保病人的医疗安全,杜绝病人意外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1、“危急值”通常指某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如果临床医师能及时得到检查(验)信息,迅速给予有效的治疗或干预措施,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或生命,这种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或生命的检查结果数值称为“危急值”。2、各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查(验)项目是否有错,检验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需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具体内容,并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3、门、急诊病人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程序(1)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检查(验)“危急值”情况后,应及时通知门、急诊医师或各服务台护理人员,由门、急诊医师或门诊部、急诊护理部门应及时通知病人就诊;若暂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门诊部办公室、急诊科值班人员报告,节假日或夜班期间应向总值班报告。检查(验)科室及时发出检查(验)报告。(2)门、急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如疑为可能存在“危急值”时,应尽可能地留有患方的通讯方式;在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前,应结合临床情况,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报告,必要时与检查(验)工作人员一起讨论检查(验)结果是否正常,以确定是否要重新复查。(3)门、急诊医师在采取治疗措施前,应与护理部门一起确认检查项目、标本采集、送检等环节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必要时应重新采集标本送检确认。4、住院病人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程序:(1)临床科室应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医技检查人员发现检查(验)危急值情况后,在通过复查确认后,应立即(5分钟内)电话通知病区,同时及时将检查(验)报告送至病区,并报告本科室负责人或科秘书。(2)病区接到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电话通知后,在做好记录的同时,及时将报告交主管或值班医师。(3)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针对该结果对患者的临床病情进行评估,若检查(验)结果与临床症状相符,应立即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诊疗措施,及时在病程录中详细分析、记录,并及时复查,必要时上报上级医师;若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病情不符,应对病人作进一步检查,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4)简单流程:医技科室(临床危急值登记)电话通知病区(同时送检查(验)报告)病区护士/医师做好登记后通知主管或值班医师医师确认检查(验)结果并处置。5、对危急值内容进行不定期的维护:根据各临床、医技科室实际诊疗工作,由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共同确定“检查(验)危急值”项目及警戒值范围,如发现所拟定的“危急值”项目或“危急值”范围需要更改或增减,及时与医务科、相应医技科室联系,以便完善“危急值”报告制度。(1) 临床科室如对危急值标准有修改要求,或申请新增危急值项目,请将要求以书面形式由科主任签字后交相应医技科室修改。(2) 各医技科室按临床要求进行修改,并将申请保留,并报医务科备案。(3) 如遇科室间标准、要求不统一,提交医务科会议讨论解决。.危急值报告流程发现检验、检查结果异常确认“危急值”(与“危急值”列表比对)将“危急值”通知临床科室或门急诊科室(电话通知为主要方式)“危急值”报告后进行记录“危急值”检验、检查报告单发放(标记:建议复查).病房、门急诊危急值处理流程病区、门急诊医生、护士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及时将结果记录在危急值登记本上确认该结果是否与临床病情相符合 与临床不符时与临床符合时复查主管医师及时上报上级医师或科主任 经治医师及时救治,在病程记录或门诊病历中据实记录危急值结果及救治措施危急值项目和警戒值范围:(一)、检验科血钾 3.06.0 mmol/L血钠 120a160 mmol/L(新生儿140)血氯 75125 mmol/L血钙 1.75a3.0 mmol/L血镁 0.4mmol/L血葡萄糖 2.816.8 mmol/L血二氧化碳结合力 10co340 mmol/L血乳酸 5.0 mmol/L血气分析:PH : 7.2PH 7.5 PCO2: 20PCO260 mmHg PO2 : 60mmHg淀粉酶 高于正常参考值3倍数值血尿素 18mm0l/L血肌酐 530umol/L血清肌钙蛋白 1.5ug/L血清肌红蛋白 110ug/L血清总胆红素(新生儿) 307umol/L血氨 176mmol/L细菌培养:法定传染病和无菌部位培养阳性、脑脊液找到病原菌。HIV抗体阳性血红蛋白 60Hb200g/L白细胞 2.5WBC20 X10(9)/L或中性粒细胞0.5 X10(9)/L血小板 40PLT500X10(9)/L白细胞分类:幼稚细胞、成熟淋巴细胞80%、异常淋巴10%、无法识别的异常细胞。凝血类:PT 30s或INR3.5 APTT 80s FIB 1.2g/LRh阴性血型肌酸激酶 2000U/L根据临床科室实际工作需要,我科室制定比较特色的危急值报告范围,无特殊要求科室继续以上述为危急值报告范围,部分科室特殊要求情况如下,其余危急值报告范围情况基本不变:临床血液内科: PLT600X10(9)/L临床烧伤整形科:PLT500X10(9)/L临床肿瘤内科: 当白细胞处于危急值时,同时报告临床中性粒细胞值。临床感染疾病科:GLU20 mmol/LPLT500X10(9)/L 血AMY不报告危急值; 痰找抗酸杆菌:阳性不需报告临床科室临床肾脏内科及血液净化中心:K5.5 mmol/L(二)、心脑电图室1、心脏停搏2、急性心肌缺血(不适宜平板)3、急性心肌损伤4、急性心肌梗死5、致命性心率失常(1)心室扑动、颤动(2)室性心动过速(3)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4)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5)预激伴快速心房颤动(6)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动过速()二度型及高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小于45次分的心动过缓()大于秒的心室停搏6、洋地黄中毒事件伴心律失常7、高钾血症伴心室内阻滞8、严重低钾血症伴心律失常(三)、CT/MR室1、严重的颅脑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2、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3、脑疝4、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5、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除外复查病人)6、肺栓塞7、急性主动脉夹层8、消化道穿孔9、急性胰腺炎10、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出血11、肠梗阻12、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13、眼球破裂(四)、放射科1、一侧肺不张2、气管、支气管异物3、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大于50%以上)4、急性肺水肿5、心包填塞、纵隔摆动6、食道异物7、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包括肠套叠)8、外伤性膈疝9、严重骨关节创伤: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及或液气胸。(五)、超声诊断科、急诊外伤见腹腔积液,疑似肝脏、脾脏或肾脏等内脏器官破裂出血的危重病人2、大量心包积液,心包积液宽径3cm,合并心包填塞3、怀疑宫外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动力电池回收再生材料纯度标准研究
-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全流程设计
- 体育赛事活动组织方案与流程
- 天棚吊顶工程施工方案(各种类型吊顶)
- 家具制造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 长沙高一化学模拟测试题及解析
- 初中数学平行线与相交线专项训练
- 银行客户风险评估及管理模板
- 护士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 建筑施工现场协调管理沟通技巧
- 中职高教版(2023)语文职业模块-第五单元:走近大国工匠(一)展示国家工程-了解工匠贡献【课件】
- 2024版网络安全网络攻击与防御技术实践演示培训
- 1-食管支架置入护理
- 国家开放大学《实用管理基础》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万科郡西别墅课件
- 西南科技大学833材料科学基础2016-2022年考研初试真题
- 香港注册社会工作者工作守则
- GB/T 15115-1994压铸铝合金
- GB/T 12357.1-2004通信用多模光纤第1部分:A1类多模光纤特性
- 胸外科围手术期呼吸功能锻炼的意义培训课件
- (新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