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地区2课时.ppt_第1页
极地地区2课时.ppt_第2页
极地地区2课时.ppt_第3页
极地地区2课时.ppt_第4页
极地地区2课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极地地区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简单介绍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 使得两个地区都人迹罕至 但是 科学家和探险家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探险两极地区的脚步 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1 阅读课本P92南极地区图完成 南极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有哪些 煤的形成条件是在温带地区且有大片森林 目前却出现在寒冷的南极地区 这说明了什么 煤本应形成于温带地区 目前却出现在寒冷的南极 说明南极洲在煤炭形成的地质年代应该是温暖湿润的气候 能生长高大植物 这些茂密的森林被埋在地下经地质作用形成了煤田 后随大陆漂移至现在的位置 2 阅读图片 水资源是有限的 找出冰川在淡水中占 阅读课本P101正文可知 南极地区有丰富的资源 3 阅读地图册找出 两极地区都有珍贵的生物资源 北极地区有 南极地区有 4 南极地区能保存下如此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原因是 特殊的位置形成了的气候 使得那里人迹罕至 没有的破坏 使这里保留了丰富的 历史遗迹得以完整保留 成为天然的 由于恶劣的环境 使得两极都成了冰雪覆盖的地区 导致了当地独特的自然景观 如冰川 动物等 同时也使得那里人迹罕至 没有人为的破坏 使这里丰富的自然资源 历史遗迹得以完整保留 成为天然的实验室 一 科学考察的宝地1 矿产资源丰富2 淡水资源丰富3 珍贵的生物资源4 原始的自然环境 天然实验室 5 阅读课本P96阅读材料找出 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是位于岛上的站 第二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是位于南极大陆上的站 并在课本P92南极地区图上找出它们的位置 值得高兴的是不久前我国又在80 25 S 77 06 E处建起了中国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 昆仑站 7 读下图回答 中国在南极洲的第三个科学考察站是位于 上的 站 8 每年季 暖或冷 是科学家考察的最佳时间 北极地区的暖季是每年的5 9月 南极地区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 次年3月 我国去南极考察的最好季节是我国的季 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所以我国去南极考察的最好季节是我国的冬季 一 科学考察的宝地1 矿产资源丰富2 淡水资源丰富3 珍贵的生物资源4 原始的自然环境 天然实验室二 我国的南极科学考察站1 长城站2 中山站3 昆仑站 中国南极长城站 我国的极地科学考察 我国的极地科学考察 中国南极中山站 我国的极地科学考察 昆仑站 我国的极地科学考察 在图上找出我国的黄河站 搜集有关材料 简要说明北极科学考察的重要意义 10 阅读课本P98阅读材料和课本P99阅读材料 讨论 极地地区正面临什么问题 面对最后一片净土 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人类不能失去最后这片净土 各国要引起重视 务必用条约的形式束缚各国 中国的态度也很鲜明 1983年 我国正式加入了 南极条约 北极地区的海豹 海狮 海象等动物 同样遭到人们的滥杀 石油 天然气等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活动 也导致北极地区的环境污染 如图为北极地区遭受漏油污染的海鸟 南极大陆附近海域对鲸的捕杀 过度捕杀鲸等极地动物 将破坏这里的生物多样性 从而破坏其生态环境 极地地区的环境问题 一 科学考察的宝地1 矿产资源丰富2 淡水资源丰富3 珍贵的生物资源4 原始的自然环境 天然实验室二 我国的南极科学考察站1 长城站2 中山站3 昆仑站三 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1 极地面临的问题2 国际合作 南极条约 3加强个人的环保行为 我们认识了两极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