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麻醉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处置.docx_第1页
气管插管麻醉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处置.docx_第2页
气管插管麻醉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处置.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气管插管麻醉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处置气管插管是将特制的气管导管,经病人的口腔或鼻腔插入气管内,是临床麻醉及心肺复苏重要的操作技能组成部分。气管插管途径,以经口腔在直接喉镜明视下作插管最为常用,其次为经鼻腔在喉镜直视下或盲探插管。气管插管过程中,即使按技术常规要求进行,气管插管技术操作也可以引起危象和并发症,特别是在困难插管患者中更是如此。研究发现,气管插管危象和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头面和口腔的解剖学特点以及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处理措施有关,现将一些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总结如下: 1 喉头水肿 气管插管的主要并发症是喉头水肿。 1.1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术后声音嘶哑,吞咽时咽喉部疼痛及喉部有发紧不适,病理改变主要为咽喉、会厌下和声门区肿胀,术后24h是发作高峰。 1.2 原因 并发症主要与插管过粗;插管后麻醉不平稳,呛咳;插管困难,反复试插或插管用力过猛;长时间置管;术中头过度后仰,过多扭动颈部等有关。此类并发症发生率413%不等。 1.3 预防及护理处置 1.3.1术后雾化吸入激素和抗生素类药物。 1.3.2插管前将气管导管管身及套囊涂上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1.3.3合理选择导管,管径大小适宜。 2 牙齿及口腔软组织损伤 2.1 临床表现 主要有牙龈出血、唇出血、口腔粘膜损伤、声带损伤,严重的有牙齿脱落。 2.2 原因 肌肉松驰不完全;操作者插管动作粗暴;插管方法不正确,动作不熟念;困难插管所致。 2.3 预防及护理处置 选择大小合适的喉镜片;插管动作轻柔;有牙龈出血、唇出血者可用消毒纱布压迫止血;有牙齿脱落者将病人脱落的牙齿保管好,局部也用纱布压迫止血;向病人家属做好解释。 3 环杓关节脱位 3.1 原因 多为麻醉喉镜上举牵拉会厌皱襞、盲目插管导管尖端或导丝误撞软骨或弯曲部挤压软骨、导管气囊充盈时暴力拔管等引起。 3.2 预防及护理处置 合理选择导管,注意管径大小适宜,材料无刺激,气囊设计合理;选择良好的插管时机,麻醉诱导到位,肌松完全;动作轻、稳、准、快,避免盲目粗暴操作;尽量缩短带管时间;插管后尽量减少导管在喉内的活动度;拔管时气囊充分放气。 4 误入食管 4.1 原因 常因声门暴露不清、口咽分泌物过多影响视野所致。 4.2 预防及护理处置 协助取得适当的体位,可行头低斜坡卧位,肩部放一枕垫,头尽量后仰,使口咽喉三轴线接近为一直线。口咽部分泌物多时协助医师吸痰,由一人一手持喉镜一手持气管导管,另一人吸痰后迅速插入。如果确定误入食管应立即重新置管。最严重的是误插入食管内未及时发现,及喉头痉挛引起的缺氧,甚至死亡。重在预防和及时处理:合理的麻醉深度,严禁暴力,防止反复多次插管,并充分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选择合适导管和固定正确的插管深度等。 5 误入一侧支气管 5.1 原因 多为插入过深或插入后未及时固定移位所致。 5.2 预防及处置 插管前评估患者支气管开口位置,选择大小粗细合适的导管,插入后要及时固定,记录插管距门齿的距离,并固定牢固,防止固定不牢导致下移入一侧支气管造成单侧肺通气。 6 呼吸系统并发症 包括返流、窒息、呼吸道梗阻、通气量不足和肺部并发症如肺炎、肺不张等。预防及处置:饱食病人应选择清醒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解除呼吸道痉挛,足量通气,预防呼吸道感染等。 7 循环系统并发症 包括低血压、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最严重的是心跳骤停。 7.1 原因 见有心动过缓或心搏骤停,易发生于病情严重及全身状况不稳定的患者。插管时常因导管刺激咽喉部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或交叉神经兴奋所致。 7.2 预防及处置 应注意麻醉深度,补充失血量,注意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纠正电解质紊乱及低体温等,如出现心脏骤停应立即给予心肺复苏。 8 苏醒延迟 可能由于缺氧、肝肾功能差或麻醉过深引过,如缺氧造成中枢损害应及时脑复苏。 9 气管插管失败 由于困难气道(通气困难、插管困难)所致,气管插管前应具备处理困难气道的能力和开放紧急气道的准备,并做好术前访视工作。如何预见和处理困难的气管插管,下列病人应特别注意:口腔小或上列牙齿突出;下颌短小;下颌关节活动受限;短颈:病人由于喉位置高且前倾难以暴露声门;颈部活动受限:见于颈椎病、颈关节病变及颈部手术;面部有外伤;喉部外伤和上呼吸道阻塞;躁狂患者;儿童。 10 术后呼吸抑制延长 一类是中枢性呼吸抑制延长,由全麻药和麻醉镇痛药的中枢抑制所致;另一类为外周性呼吸抑制延长,主要因肌松药过量或残余作用所致。应认真进行呼吸管理,并针对不同原因处理。 11 术中知晓 指病人在术后能回忆术中的部分情景,常因肌松作用下掩盖麻醉过浅。必须重视全麻的深度,包括镇静、镇痛药的应用,有条件要加强麻醉深度的监测。麻醉并发症虽然可怕,但并不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