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静脉麻醉药物的药理学特性与输注控制.doc_第1页
常用静脉麻醉药物的药理学特性与输注控制.doc_第2页
常用静脉麻醉药物的药理学特性与输注控制.doc_第3页
常用静脉麻醉药物的药理学特性与输注控制.doc_第4页
常用静脉麻醉药物的药理学特性与输注控制.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用静脉麻醉药物的药理学特性与输注控制张兴安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麻醉科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静脉麻醉自动给药系统的兴趣增加,它以单片微机辅助输注系统按药代学参数给药、通过调节血浆或效应室浓度控制麻醉深度,能使麻醉维持和镇静更加容易调整。这种静脉麻醉给药的方法和概念已得到广泛认同。但并非所有的药物均适用于静脉麻醉控制技术,要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根据药理学特性选择适宜的药物和合理应用至关重要。1.异丙酚异丙酚常用于麻醉诱导、维持、门诊非住院病人和小儿麻醉等。异丙酚的效应室平衡速度较快,起效迅速,静脉注射后从脑和其它高灌注组织进入肌肉等低灌注组织,血药浓度下降。异丙酚在肝脏代谢,半衰期0.51.5h。药效学研究证实异丙酚血浆与效应室平衡速率常数(Ke0)0.2910.456min-1,单次静脉给药后1.7min即达到峰效应。异丙酚麻醉时输注速率75200g-1kg-1min-1,血药浓度26gmin-1。异丙酚镇静时25100g-1kg-1min-1,目标血药浓度0.51.5gmin-1,50%意识消失的血药浓度(EC50)2.3gmin-1。异丙酚长时间持续给药对输注时间相关半衰期影响小,输注3h输注时间相关半衰期25min,长时间输注时血药浓度降低一半的时间变化不大,输注时间对术后恢复无明显影响,可能与异丙酚药物代谢与清除迅速有关(见图1)1。麻醉恢复与异丙酚Ke0、分布、清除速率、K21等有关,靶控输注时按手术进程调整血浆浓度术毕病人即可唤醒,麻醉过程控制平稳。影响异丙酚临床应用的主要因素有年龄、体重、机体状况、手术类型与合并用药等。有报道2,3恒速输注异丙酚,EEG爆发抑制时停止给药,发现与其它年龄组相比,60岁年龄组意识消失时间短,用药量小,老年人对异丙酚的敏感性增加,25岁、50岁、75岁意识消失EC50值分别为2.56、2.26和1.75gml-1,意识恢复的EC50值分别为1.76、1.45和1.11gml-1,老年病人对异丙酚的催眠和EEG效应比青年人更敏感,麻醉用药量应减少。联合用药时由于药物相互作用使异丙酚用量减少,比较对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对异丙酚静脉麻醉作用的影响,发现复合瑞芬太尼、芬太尼能抑制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和切皮后血压、心率变化,异丙酚用量可分别降低32.8%、24.0%,以瑞芬太尼作用明显4。2 咪唑安定 咪唑安定消除半衰期14h,效应室平衡时间稍慢(0.95.6min),蛋白质结合率很高(96%98%),单次给药后咪唑安定从脑迅速分布到无作用的部位并被肝脏微粒体酶氧化系统代谢。作用时间短,给予咪唑安定4h后,神经系统可完全恢复正常。咪唑安定的输注时间相关半衰期随输注时间的增加无明显延长,可用于静脉麻醉靶控输注和持续给药用于ICU镇静。Zomorodi等5对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靶控输注舒芬太尼镇痛和咪唑安定镇静,镇静评分5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测定动脉血血浆咪唑安定和1-羟基咪唑安定血药浓度,他们认为咪唑安定符合三室模型,个体间差异和预见性与其它静脉麻醉相似。V1=32.2l, V2=53l,V3=245l, Cl1=0.43l/min, Cl2= 0.56 l/min, Cl3= 0.39 l/min,清除半衰期为15h,绝对预期误差中值(MDAPE)为25%,偏差1.4%。 3 氯胺酮 氯胺酮有遗忘作用,镇痛效能强,毒性较低,蛋白结合率低,脂溶性高,可迅速通过血脑屏障。在机体分布广泛,表观分布溶积100400L,中央室分布容积20100L。机体消除氯胺酮的能力强,总清除率11.6L/min,使其半率期较短,t1/2 2.53.1h。静脉注射后立即达到峰值,静脉注射氯胺酮2.2mg/kg,1015min后血药浓度降至1g/ml(最低有效浓度为0.651.3g/ml)。张兴安等6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及复合不同氯胺酮血药浓度全静脉麻醉,发现与单用异丙酚相比,随着氯胺酮血药浓度的增加,复合异丙酚用量减少约15%40%,但氯胺酮血药浓度0.80mg/L时停药至睁眼时间明显延长,认为临床应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目标靶浓度0.40mg/L0.60mg/L较为理想。4 利多卡因利多卡因进入血液后便开始向血管外弥散至细胞外间隙,t1/2210min,t1/2 1.52h,蛋白结合率为6080%,进入血浆的药物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而暂时失去药理活性。利多卡因可与其它静脉麻醉药或吸入麻醉药复合应用。它具有以下优点:麻醉与镇痛效能比普鲁卡因强;抗心律失常作用较好;对脑与其他器官具有保护作用,也可用于神经性疼痛的治疗。张兴安等7分别采用Schnider和Tackly报告的参数靶控输注利多卡因 (2.57g/ml)、异丙酚(35g/ml),发现麻醉诱导后心率、平均动脉压稍降,气管插管与切皮后轻度升高,术毕睁眼时利多卡因与异丙酚的血药浓度分别是(1.860.39)g/ml和 (1.330.52)g/ml,麻醉恢复平稳,认为应用Schnider报告的参数利多卡因血药浓度控制较为准确。另一组研究8证实利多卡因血药浓度在1.254.3g/ml时,睫毛反射消失的异丙酚Cp50下降42.1%,在该实验观察的浓度范围内(利多卡因血药浓度04.3g/ml,异丙酚血药浓度05g/ml),意识消失的异丙酚的Cp50与利多卡因血药浓度呈线性关系。下表为不同时间段恒速输注利多卡因的给药速率。不同时间段(min)利多卡因给药速率表(mg/(kgmin)目标浓度负荷剂量0-55-10 10-2020-3030-6060-9090-3g/ml0.303mg/kg0.1940.1320.0910.0720.0650.0650.0654g/ml0.404mg/kg0.2590.1760.1220.0960.0870.0860.0865g/ml0.505mg/kg0.3240.2210.1520.1200.1090.1080.1086g/ml0.606mg/kg0.3890.2650.1830.1440.1310.1290.1295 依托咪酯依托咪酯,通过作用于GABA受体阻滞突触间的传递、抑制网状激活系统产生催眠作用,作用时间短,麻醉效能强,安全范围大(LD50/ED50 26.0),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达93.7%,稳态时分布容积2.54.5L/kg,初始分布半衰期约2.8min,二次分布半衰期28.7 min,清除半衰期2.95.3h。单次静脉注射后依托咪酯迅速通过血脑屏障,给药后1min达高峰,迅速起效。依托咪酯分布容积(Vd)大,单次静脉注射后依托咪酯从脑组织重新分布至其它组织,使病人清醒迅速。依托咪酯在肝内被迅速水解为羧酸酯,清除半衰期短,输注时间相关半衰期随输注时间延长增加较少。 6 阿片类药物 常用的阿片类药包括芬太尼、瑞芬太尼、舒芬太尼,起效较快,停药后作用消失也快,阿片类药有镇痛和减少全身麻醉药用量的作用。阿片类药安全范围较大,也可采用负荷剂量加持续恒速输注的方法给药。 61 芬太尼(fentanyl)王若松等9对2组成年病人应用微机控制输液泵进行异丙酚和芬太尼静脉麻醉诱导与维持,异丙酚和芬太尼效应室目标浓度分别为4g/ml、2ng/mL。第一组8例,芬太尼应用Shafer SL报告的药动学参数。第二组 9例,芬太尼采用Glass报告的药动学参数。芬太尼目标浓度为2 ng/ml,0120 min芬太尼血药浓度情况见下表。从表中可见第一组芬太尼血药浓度偏低,第二组血药浓度上升并接近目标值,临床宜选用Glass报告的药动学参数。靶控输注芬太尼血浆药物浓度(ng/ml)预测值(Cp)与实测值(Cm)时间(min)10 20 30 45 60 90 120 一组二组Cp 2.00 2.00 2.00 2.00 2.002.00 2.00 Cm 1.30.4 1.20.6 1.10.2 1.30.5 1.30.4 1.40.6 1.50.5 Cp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Cm1.81.8 1.60.8 1.50.8 1.60.4 1.70.52.01.7 1.80.562 瑞芬太尼 (remifentanil)瑞芬太尼为受体激动药,可被组织和血液中的非特异性酯酶迅速进行不饱和代谢,终未半衰期820min,药动学个体差异较小,不受性别、年龄、肥胖以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持续输注后半衰期不受输注时间长短的影响,起效迅速、镇痛效果好,可控性好,是理想的静脉麻醉控制药物。为研究国人瑞芬太尼临床药动学,选择24例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麻手术患者,瑞芬太尼注药速度分别为0.50、0.75和1.00mgkg-1min-1,取血检测瑞芬太尼血药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发现瑞芬太尼符合二室模型:t1/2 4.451.18min,t1/2 20.14 10.13min,V1 0.070.03L/kg,V 0.180.12L/kg,CL 33.8123.01 mlmin-1.kg-1,AUC(0) 232.3676.58;AUC(0)、V、 T1/2和CL变异系数分别为33%、67%、51%和68%。认为不同输注速率对瑞芬太尼药动学无明显影响,但个体差异较大,应注意个体化给药10。另一组报道11选择神经外科择期手术病人靶控输注异丙酚(24mg/L)复合瑞芬太尼(25g/L)全静脉麻醉,发现麻醉恢复时病人苏醒较快,舒适,无呼吸再抑制现象,对气管导管耐受性好。63 舒芬太尼 (Sufentanil)舒芬太尼为选择性阿片受体激动剂,脂溶性极强, 其药动学变化与芬太尼相似。在肝和小肠内代谢。舒芬太尼适用于心血管、神经外科手术以及产科和术后镇痛,有静脉和硬膜外等多种给药方法。对择期手术病人靶控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34g/L)或舒芬太尼 (0.40.6g/L),舒芬太尼选用Gepts参数,均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但复合瑞芬太尼时恢复透彻,复合舒芬太尼时恢复较平稳。另一组病人用于研究开胸手术舒芬太尼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药效学,证实VAS3分时舒芬太尼半数有效血药浓度EC500.28ng/ml,舒芬太尼负荷量8g、持续量5g/h、PCA 4g/次用于开胸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安全有效12,13。总之,熟知药物的药理学特性并合理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