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视觉诉求.doc_第1页
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视觉诉求.doc_第2页
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视觉诉求.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视觉诉求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刘东方作者简介:刘东方,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9级研究生(济南 250014);刘钢,泰山学院美术系教授(271021)泰 山 学 院 美 术 系 刘 钢 提要:当代工笔人物画追求现代审美情趣,在写实造型、光彩、制作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画面视觉效果,呈现出多元性的风格,但是对表现性、绘画性等问题强调的不够,当代工笔人物画应有追求写实性与表现性、光彩与线、多元性与主体性、制作性与绘画性诸方面的统一,以创作出精美的作品。关键词:工笔人物画;线条;表现性;主体性;绘画性工笔人物画,以其“尽精微,致广大”的特点,历经二千多年,时至今日,青春依旧在。当代工笔人物画,激活传统,又超越历史,注入西方、日本与民间等绘画语言,又灌注时代精神,呈现出新的视觉诉求。 一、 写实性与表现性统一写实性,主要指工笔画在造型上对人物形象的客观再现性体现。所谓表现性,指工笔人物画当表现出创作者的精神世界。工笔画与水墨画相比,更擅于描绘,也就更接近于写实。特别是人物画,工笔的写实描绘能力远胜于水墨写意。西方传统的写实造型方法具有完整的科学造型理念,以解剖、光影、透视等多种认知系统作为基础,通过观察写生再现客观物体形象。受西方写实造型的影响,工笔人物画出现追求写实造型绘画,追求对客观对象进行真实的再现性描绘。再现性绘画的探索与实践,使工笔人物画的写实性得到长足发展,并成为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的主流艺术话语。但是,一味地写实,往往容易追求唯美,呈现出甜俗而缺乏揭示人性深层精神的缺失现象。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途径之一,就是提高画家的艺术理念。画家应有自己对世界的看法,绘画所表现的应是画家对世界的发现,即,画家通过作品表现他的思想、情感与审美追求。在此意义上说,工笔人物画需要表现性。表现性使作品具有主观性,具有非常感性、浪漫和表现的品质,成为承载了画家精神境界的有画家气质的作品。一幅工笔人物画,不仅从起稿到白描勾线、染色、上胶矾等制作过程中,凝聚着画家的心血和汗水,而且一幅工笔人物画应当凝聚着画家自己的思想、情感,是画家心灵世界的表现,是画家的生命时光的表现。画家是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思考世界,也都用自己的语言和形式来表现这个世界,更重要的是表现自己对世界的艺术理解,工笔人物画就是画家用精致的绘画语言以深度的抒情来实现创造者自己对主体人物的理解和阐释的作品。工笔画的表达方式、手法、材料、语言不同于写意性的水墨画,但其精神的内涵、境界与水墨画是一致的。画家应通过一定的工具材料恰当自如的表现出一定的境界。工因此,当代工笔人物画要到达写实性与表现性统一的高度。客观形象高度的写实性,与创作者主观的想像的表现性以及超现实性统一,是被艺术史反复证明的事实。如当代画家李春兰的走过走过,一条弥漫着诗意的瑰丽的开花的街,当代人走过、浓艳的唐代人走过,现实与历史交织一起,当代少女的写实描绘与古代仕女的超现实表现交织为一,精工细描的工笔画法与画家的主观意识与感悟表现一色,让观者得到视觉享受的同时,感慨不已,历史的天空与现实的世界,年年月月花相似,人生代代无穷已。二、 光彩与线统一所谓光彩,在工笔画中指运用颜色和光影渲染画面、表现人物形象的一种绘画技巧。这种光彩绘画方式,被当代工笔画广泛使用,以致工笔人物画呈现出突出色彩和光影表现力的倾向。光彩作为一种表现技巧,属采西补中的表现技巧,尤其是光,古代工笔画没有阳光的表现,光的表现理论是科学的,更属采西补中的表现技巧。虽然工笔画融入了西方绘画的色彩关系、光影效果等构成因素,但又不同于西方绘画的纯客观色彩表现,不像印象派那样把色彩归结为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同时也不对色彩作纯主观的理解。工笔人物画的色彩源于自然色和自然光,又带有画家主观情感的意象色彩和意象光影,画家在把握色彩的明度、纯度及冷暖对比分析研究后,将其合理地融入工笔人物画的创作。它拓展了当代工笔画的色彩与光影语言,有效地在画面上构筑了画家心中的美丽人生。然而,近年来工笔画在色彩上固然有大的突破,却也产生了重彩轻线甚至弱化线条的趋向。传统工笔画对线的作用十分重视,从线开始最后又落到线上。线的轻重缓急、方圆顿挫、虚实疏密都具有了一种形式美和抽象美。线是主观的产物,反映了画家各不相同的审美趣味,画家用线造型,追求的是画面形的用线与画家主观情感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线的潜力很大,它在艺术上构成东方神韵,是中国书画的根与本。我们可以通过它们的形式变化得到不同的心理感受。所以,应该消除工笔人物画忽视线的现象,追求光彩与线统一的倾向。当然,光彩与线运用时可以有所侧重。在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中,我们仍可以看到,“线”被许多工笔人物画家所继承和重视,绘画光彩与线统一。蒋采苹、陈白一、朱理存、何家英、胡明哲、胡伟等画家的作品中, 赋予了线条新的时代气息,线条的律动与光彩一体,用不同的题材,取得非同一般的画面视觉效果。三、 多元性与主体性统一多元性,指工笔人物画在绘画表现上,不断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呈现出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画的表现力。当代工笔人物画主要有以下几个代表性流派:第一,优美派。顾名思义,这派绘画作品塑造了细腻、含蓄、恬静、清新、唯美的精神空间。这派分为两个方向,一是重视对西方绘画色彩、造型方面的吸收的何家英派,一是借鉴石窟壁画等绘画形式,体现了古典美的唐勇力派。何家英追求中国的工笔画与西方传统融合,创造出具有现代色彩感觉的工笔画作品,他在秋冥中,捕捉了少女在白桦林中的沉思与无端惆怅时的微妙感觉,赋予人物以美丽的灵魂,表现出生命化的特征。唐勇力则常于唐代绘画和敦煌壁画中寻找灵感和营养,融合古典传统与现代意识,创作了张扬民族艺术的敦煌之梦等系列有影响的作品。敦煌之梦在继承与发展古典艺术的同时,发现了一种诗意的绘画语言与表现方式,建构了自己个性化的绘画语言系统,表现了画家当下视角中对世界的艺术体验和对艺术的思考。第二,华美派。这派领军人物多是去日本访问考察的专家或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学子,他们借鉴日本绘画语言形式,凸显了华丽的唯美倾向。华美派又形成两个方向,一是以蒋采苹为代表的重彩派,一是以胡明哲为代表的岩彩派,他们对中国传统绘画和日本绘画都有很深入的研究,在表现手法上主要借鉴现代日本画的绘画语言,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追求画面的制作感,追求材质、肌理等艺术对比效果,形成自己独特的华美绘画风貌。如胡明哲,其代表作是雨,以蓝白色调为主,运用了拼贴法、厚涂法等技法手段,塑造了一位长发飘起的撑着雨伞的少女。同类色的对比使画面色彩统一而有变化。大几何图形与小几何图形的对比,丰富了画面层次关系,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第三,民俗派。借鉴民间艺术,从单纯、强烈的民间色彩继承独特的主观色彩,创作富含主观色彩的作品。代表画家马小娟、胡宁娜、徐乐乐其作品明显地借鉴民间艺术,从而独具特色。第四,新生代派。主要指70后工笔画派,这派工笔人物画题材丰富,技术唯美,视野的细节化,语言多样化。代表画家王冠军、陈子、张见,主体性,指体现工笔画的固有的本体特性或曰优秀传统。当代工笔人物画学习借鉴西方古典绘画与现代绘画、日本绘画的诸多形式,学习借鉴从审美意象、表现主题、材料技法到画面形式等方面,产生多元化的倾向,异彩纷呈。但是,工笔人物画探索过程中,不仅仅是借鉴,还要继承工笔画自身的优秀传统,采用中国工笔画语言,要用中国审美的目光,接纳来自异质文化的内容,并将其化入自身,工笔画的西方或现代意象等要与工笔画传统的母题相互映衬共存,在并置中交融对话,和谐地共同存在,工笔画的西方或日本的技法与材料的借鉴,要与传统的媒介材料和技法语言结合,尤其是要把握中国画得意忘象之文脉,中西艺术的融合,借鉴为用,固有为本,多元性与主体性统一。 四、 制作性与绘画性统一制作性,指工笔人物画在技巧方法方面的表现性。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制作性非常高,力求画面精致和细腻,在表现人物的写真与写实效果上发挥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当代工笔人物画追求肌理、装饰、质感、平面化形式、形式解构等视觉张力,追求对各类颜料、媒材的选择与尝试,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艺术表现力。这使当代工笔人物画强化和关注了色彩意识、色彩美的潜质,在画面构成、表现主题等方面也更加丰富了工笔人物画的本体语言。当代工笔人物画的技法,也不断创新,渲染、涂抹、喷洒、刮擦、堆积、揉纸、贴箔等手法被广泛应用在工笔人物画中。如唐勇力的“剥落法”、陈运权的“经纬皴”法,前者是在储红等底色上厚厚地堆积上一层脱胶白粉,然后皴擦,使某些部分剥落,而某些部分则与底色融合的;后者是把握丝绢质地的经纬织线所带来的朦胧而遥远的追忆,在经与纬的空间网络中,追求一种把时间和空间推向久远的感觉的技法。何家英、李乃蔚等画家,借助西方绘画写实的手法与认识,使传统的晕染法,在现代也有了更多发展和新的技术性尝试。当代工笔人物画在形式语言的探索方面,有了全方位的拓展。但追求制作性强调画面的视觉形式感,却不能追逐视觉生理极限,更不能忽视个性化。什么是绘画性呢?绘画性,指画家无论倾向于形式美感悟还是倾向于内在美的体验,都应具有创作者的个性,从而表现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独特的绘画语言。如造型的独特性、笔触的个性、色彩组合的雅俗、勾线的功力、气韵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