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加工车间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_第1页
蒲公英加工车间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_第2页
蒲公英加工车间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_第3页
蒲公英加工车间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_第4页
蒲公英加工车间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 石柱村“蒲公英”加工车间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石柱村经济联合社 编制日期:2019年11月2目录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9环境质量现状11评价适用标准14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5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22环境影响分析23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32结论33附件附件1:委托书附件2:备案文件附件3:土地文件附件4:监测报告附图附图1: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四至范围图附图3:平面布置图附图4:建设项目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图附表附表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38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石柱村“蒲公英”加工车间建设项目建设单位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石柱村经济联合社法人代表秦红梅联系人秦红梅通讯地址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石柱村联系电真/邮政编码727100建设地点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石柱村立项审批部门铜川市耀州区农业农村局批准文号铜耀农发【2019】10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C1530精制茶加工占地面积(平方米)1019.16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188其中:环保投资(万元)6.2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3.3%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9.12一、概述1、项目由来目前,随着茶叶需求量的不断增大,以及市场强大的竞争力,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石柱村经济联合社拟投资188万元在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石柱村建设石柱村“蒲公英”加工车间建设项目。2、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682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及关于修改部分内容的决定规定,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铜川市耀州区石柱村经济合作社委托,我单位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见附件1)。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实地踏勘项目现场,收集了项目所在区域自然环境资料,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技术资料,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地方相关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技术导则要求,在工程污染因素分析、环境现状和影响评价及污染防治措施与环境可行性论证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3、分析判定情况(1)产业政策符合性本项目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中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项目属于精制茶加工,已取得铜川市耀州区农业农村局关于下达2019年产业发展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铜川农发201910号文件,(见附件2),已取得铜川市耀州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项目审批表(见附件3)。(2)与铜川市耀州区十三五总体规划纲要的符合性分析表1 本项目与耀州区十三五总体规划纲要的符合性分析要求本项目情况符合性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战略,为我区发展带来了机遇;国家加大供给侧改革、脱贫攻坚、新型城镇化等政策支持力度,有利于我区转型升级、全面脱贫和建成小康社会。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带动贫困户有一个以“蒲公英”茶叶加工为主导产业支撑的长期增收的项目,以“蒲公英”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使项目区生产生活条件、贫困面貌得到明显改善;最终实现项目区经济、社会、生态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符合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留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的总体要求,实施“八项工程”,举全区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18年,全区2.7万贫困人口全面实现精准脱贫,提前2年完成脱贫任务。项目建成后,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改善“三农”的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有利于减少贫困人口,将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期内可为项目区群众提供50万元以上的劳务收入,建成后每年可提供20个就业职位及61户订单式种植规模。符合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重点依托“国、牧、药、菜”四大特色优势农业,形成种植-加工-物流-营销追溯链式发展,建立安全、营养、健康的生态绿色食品全产业链。在发展蒲公英加工建设项目中,以村集体为依托,形成产品种植、加工、技能培训、产品销售、电子商务平台开发一体化的运作格局。以蒲公英产业加工为核心,将农户和贫困户有机联系在一起,一方面促进农民发展种植,带动就业,发展自主种植产业,提高自身造血功能;另一方面增加村集体经济效益,实现村域经济和谐发展。符合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耀州区十三五总体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3)与其他相关规划的符合性表2 项目与相关规划相符性分析序号相关政策政策要求本项目情况符合性1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禁止新建、扩建和改建石油化工、煤化工、水泥、焦化项目。削减煤炭消费总量。加强节煤改造,严控新增燃煤项目。本项目为精制茶加工项目,不涉及前述工业项目及燃煤锅炉。符合2陕西省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修订版)优化产业结构。严格执行关中地区治污降霾重点行业项目建设指导目录(2017年本),关中核心区(见陕政办发201523号)禁止新建、扩建燃煤发电、燃煤热电联产和燃煤集中供热项目,禁止新建、扩建和改建石油化工、煤化工、水泥、焦化项目。加强物料堆场扬尘监管。项目不涉及前述工业项目及燃煤锅炉;本项目生产设施、原料、成品均设置在厂房内符合(4)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属于精制茶加工项目,位于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石柱村,项目用地已取得国土资源局同意(审批表见附件3),且石柱村村民委员会同意项目建设(详见附件4)。项目拟建地目前为空地,供水由石柱镇集中供水、供电由村镇电网供给、厂区设有化粪池、沉淀池,厂区生产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用于厂区洒水降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定期清掏。项目所在地基础设计可满足企业生产运营需求。且根据现场踏勘,项目周边无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分布,也不涉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文物保护单位、饮用水水源地等敏感区域,生产区距最近的石柱村居民约80m,但通过预测分析,污染物均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及敏感点影响轻微,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选址是可行的。4、建设项目特点及主要环境问题(1)建设项目特点本项目属新建项目,位于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石柱村,供水由石柱镇集中供水、供电由村镇电网供给,供暖与制冷均由分体式空调提供。项目主要进行精制茶加工。(2)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施工期主要为:施工区扬尘、施工机械、设备安装和运输车辆不同阶段、不同作业性质产生的不同噪声以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和建筑施工废水等。营运期主要为生产废气、生活污水、固废和设备噪声等对环境的影响。5、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项目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规划要求,各项污染物能够达标排放。项目运行后拟采取环评中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经济技术可行,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从满足环境影响目标要求分析,建设项目可行。二、工程概况1、项目地理位置及四邻关系本项目建于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石柱村,E1089644.62,N350711.72,项目西侧、北侧、南侧均为田地,东侧为石柱村。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四至范围见附图2。2、项目组成与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占地面积为1019.16m2,总投资188万元。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生产车间、办公室、卫生间等相关配套设施,购置净水机、杀青机、揉撵机、瓶炒机、甩桶、理条机、网袋初烘干机、切菜机、烘房等相关设备,年产蒲公英茶叶3t。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见下表。表3 项目建设内容组成一览表项目组成本次主要建设内容备注主体工程生产车间总建筑面积500m2,主体轻钢结构,外部围墙为砖混,购置净水机1台、杀青机1台、揉撵机1台、瓶炒机2台、甩桶1台、理条机1台、网袋初烘干机1台、切菜机1台、烘房1间等相关设备,建设蒲公英茶加工自动化生产线1条,年生产蒲公英茶叶3t新建储运工程原料库建筑面积42m2,包含在生产车间内,用于储存原材料新建成品库建筑面积32m2,包含在生产车间内,用于储存成品新建辅助工程管理用房总建筑面积45m2,其中办公区建筑面积9m2,实验室建筑面积15m2,审评室建筑面积15m2,门卫建筑面积6m2 新建卫生间总建筑面积10m2新建公用工程供水由石柱镇集中供水/排水厂区雨污分流,生产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用于厂区洒水降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定期清掏,用于农田施肥/供电由村镇电网供给/采暖制冷夏季制冷及冬季供暖使用空调/环保工程废气生产车间的废气主要为炒制过程产生的少量烟气,通过抽风机引至屋顶排放,无组织水蒸汽通过加强车间通风排放/废水生产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用于厂区洒水降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定期清掏,用于农田施肥/固废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定期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采摘固废暂存于垃圾桶,每天由希望生态专业合作社人员拉运喂鸡;废包装材料集中收集后,定期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噪声室内安装、基础减震、建筑隔声/3、项目主要设备项目主要设备详见下表4。表4 项目主要设备一览表名 称型号单位数量车间设备净水机/台1切菜机/台1杀青机/台1揉撵机/台1瓶炒机/台2网袋初烘干机/台1甩桶/台1理条机/台1实验室设备分析天平/台1电子天平/台1干燥箱/台1干燥器/个1茶叶分选筛/套1分样盘/个5镊子/个3变色硅胶/瓶2凡士林/盒1取样勺/个5毛刷/个1茶叶评审套装/套1评审台(干台)/张1评审台(湿台)/张1电子台秤/台1桌子/张24、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见表5:表5 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量表序号原辅材料名称计量单位消耗量备注原料1新鲜的蒲公英t30收购能源消耗1水t174自来水2电万kWh15村镇电网5、项目产品方案项目主要产品方案见表6。表6 项目主要产品方案序号名称数量规格1蒲公英茶3t/a三、公用工程(1)给水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本项目用水主要为生产用水及生活用水。项目用水由石柱镇集中供给。生产用水: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清洗1kg蒲公英需要1kg水,年用蒲公英30t,则清洗用水量为0.15m3/d(30m3/a),净水机用水量约0.02m3/d(4m3/a),该部分水经沉淀池沉淀后,用于厂区洒水降尘。生活用水:本项目员工20人,年工作200天,均不在厂区食宿,根据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DB61/T943-2014),员工用水量按35L/(人d)计,则生活用水量为0.7m3/d,140m3/a。(2)排水厂区雨污分流,雨水排入厂区的雨水管网;废水主要为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产生系数取0.8,则生活污水排放量为0.56m3/d(112m3/a),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用于农田施肥,生产废水主要为清洗生产废水、纯水制备清净下水和茶叶水冷废水,清洗废水排放量为0.12m3/d(24m3/a),纯水制备的效率为85%,则清净下水的排放量为0.003m3/d(0.6m3/a),水冷废水的排放量为0.0136m3/d(2.27m3/a),总计生产废水排放量为0.1366m3/d(27.32m3/a),全部用于厂区洒水降尘,不外排。则本项目水平衡图见图1,项目用排情况见表7。表7 项目用排水情况用水单元用水量(m3/d)用水量(m3/a)排放量(m3/d)排放量(m3/a)备注清洗生产用水0.15300.1224用于厂区洒水降尘制纯水0.0240.01663.32生产用水合计0.17340.136627.32生活用水0.71400.56112化粪池收集,定期清掏用于农田施肥合计0.871740.6966139.22/项目水平衡图见图1。图1 项目水平衡图单位:m3/d(3)供电系统本项目供电由村镇电网供给,电力供应充足稳定,可满足项目建设和营运的用电需求。(4)供热、制冷本项目办公室内设空调用于夏季制冷及冬季供热。四、总平面布置本项目场区总占地面积1019.16m2,根据厂区平面布置,本项目厂区内分为生产车间、办公室、卫生间等。项目区内部按照生产需要,划分不同区域,平面布置简洁明了,依次排列,满足场地安全、卫生、防火要求。总体来看,项目的平面布置合理,具体项目平面布置详见附图。五、劳动定员和工作制度本项目劳动定员为20人,均不在厂内食宿。实行一班制,每班工作8小时,年工作200天。六、建设周期本项目建设主要包括施工期和安装设备期,预计6月-10月项目主体前期准备、11月-12月生产车间主体建设、购置设备、完善基础设施。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建设地为空地,不存在原有环境污染问题。环境简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铜川市耀州区位于陕西省中部,铜川市境西南,东经10834至10906,北纬3448至3519之间。北接旬邑县,南连三原县,东北与铜川市王益区、耀州区毗连,东南与富平县为邻,西南与淳化县接壤。本项目建于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石柱村,E1089644.62,N350711.72,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2、地形地貌耀州区地处关中平原与渭北高原接壤地带,属乔山山脉南支,鄂尔多斯台地南部边缘。地势北高南低,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部多丘陵沟壑,南部较为平缓。相对高差1196米,最高处为长蛇岭,海拔1732米,最低点是赵氏河谷,海拔536米。区内山岭遍布,北部山地峡谷区以多种经营和林牧业为主;中部梁卯丘陵区农林牧全面发展;南部台原川道区,市商品粮、蔬菜和外贸农产品的主要基地。3、气候、气象耀州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半湿润易旱气候区,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冬季受蒙古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雨雪偏少。春季温度回升,天气多变,乍暖乍寒,常有大风、霜冻、沙尘及春旱发生。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海洋气团控制,出现高温及雷阵雨天气,常有冰雹及伏旱发生。秋季降温较快,多连阴雨,晚秋天气较晴朗。年平均气温在8.412.3,平均无霜期206-228天,年平均降水量554mm,铜川市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风速2.3m/s。4、水文概况地表水:耀州区内漆水河、沮水河、赵氏河、浊浴河、清浴河等五条河流,属黄河流域渭河一级支流石川河水系,总流域面积25568平方公里。境内水资源总量为12937万立方米,分布水域4988.63亩,其中水库面积4647.5亩,控制流域面积1297平方公里,总库容9668.5万立方米。全区有水库8个,分别是:桃曲坡水库、玉皇阁水库、高尔塬水库、友谊水库、涧沟水库、豹村水库、前咀子水库、沟西水库等。漆水河:漆水河属于渭河的支流,全河长151公里,铜川境内全场64.2公里,流域面积773.5平方公里,地表水质为类水体,项目位于漆水河东侧700m处。地下水:铜川市地下水均无色透明,无色无味,PH值一般为67,属中性至弱碱性。拟建地基岩裂隙水主要为地矿化的重碳酸型水,主要接受降雨补给,所以浅层水化学类型简单、矿化度低。而深层裂隙水与含水介质溶滤、交替的时间较长,故水化学类型较为复杂,矿化度相对较高。浅层裂隙水一般为重碳酸性低矿化水,矿化度通常为0.250.35g/L。深层裂隙水一般也为重碳酸型,但有少部分重碳酸硫酸型或硫酸重碳酸性,矿化度多为0.30.69g/L,个别可达12.4g/L。5、植被及生物多样性耀州区是渭北高塬罕见的物种资源宝库,已查明的植物种类800多种,森林覆盖率达41.4%,境内年平均降水量567.8mm,无霜期228天,年平均气温12.3,昼夜温差大,光照好,是苹果、花椒、中药材的优生区。仅野生中药材品种近400种。动物种类600余种,旱獭、麝等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经调查,项目评价范围内无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现本项目所在地为空地,经前期土地平整,项目所在区域范围内无植被存在。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1)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判定为了调查了解拟建项目周围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次评价中基本因子根据陕西省环境环保厅办公室发布的2018年12月及112月全省环境质量状况中“附表42018年112月关中地区67个县(区)空气质量状况统计表”中的“铜川”的统计数据进行评价。根据陕西省环境环保厅办公室发布的2018年12月及112月全省环境质量状况,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情况统计数据如下所示。表8 2018年耀州区空气质量状况统计结果污染物年评价指标现状浓度/(g/m)标准值/((g/m)占标率/%达标情况SO2年平均质量浓度206033.33%达标NO2374092.5%达标PM1012770181.43%不达标PM2.55135145.71%不达标CO百分位数日平均2100400052.5%达标O38h平均质量浓度15416096.25%达标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知:铜川市耀州区基本因子中SO2、NO2的年均浓度、CO24h浓度、O38小时均值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PM2.5、PM10的年均浓度超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判定项目所在区域为不达标区。2、环境噪声质量现状为了解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本次评价委托陕西同元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对本项目声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1)声环境质量监测监测因子:连续等效A声级。监测点位:在项目厂界四周边界各布设1个监测点,项目东侧敏感点石柱村布设1个监测点,共布设5个噪声监测点,详见附图。监测频次及方法:连连续监测2天,昼夜各一次。(2)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监测时间为2019年06月03日06月04日,监测结果见表9。表9 环境噪声监测结果统计表等效声级Leq:dB(A)监测时间监测点位2019.06.032019.06.04执行标准类别达标情况昼间夜间昼间夜间1#厂界北侧53.643.554.343.82类达标2#厂界东侧54.842.653.941.92类3#厂界南侧52.941.852.443.62类4#厂界西侧53.442.653.642.52类5#石柱村51.640.552.940.22类(3)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根据监测结果,项目东、南、西、北厂界声环境与敏感点石柱村声环境昼间、夜间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区标准要求,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状况良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根据环境敏感因素的界定原则,经调查,本地区不属于特殊保护区、社会关注区、生态脆弱区和特殊地貌景观区;经实地调查了解,评价区内也无重点保护文物、古迹、植物、动物及人文景观等。根据大气及噪声评价导则,大气评价等级为三级,因此不设大气保护目标,噪声环境保护目标如下。表10 环境保护目标情况环境要素环境保护目标方位距离(m)规模(人)保护级声环境石柱村E80500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环境空气常规污染因子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2、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运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相关标准。2、废水排放标准废水不外排。3、噪声排放标准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运营期厂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4、固体废物排放标准一般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2013年修改单中的有关规定。总量控制标准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我国“十三五”期间对COD、氨氮、SO2、NOx这4种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实施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总量控制。本项目废水不外排,废气只有少量烟气与水蒸汽排放,无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无需申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一、工艺流程简述:1、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间地基开挖、主体施工建设环节产生的扬尘、噪声、废水和固体废物排放等,施工期间不设置施工营地、食堂等设施。施工流程及产污环节如图2所示。图2 施工期工艺及产污环节图2、运营期工艺流程和产污分析生产线工艺流程:图3蒲公英茶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工艺流程说明:(1)收购原料:收购新鲜的蒲公英原料。(2)采摘:对收购的蒲公英原料进行人工筛选,将黄色不合格的蒲公英叶子筛选掉,该工序会产生固废。(3)清洗、沥干:对采摘后的蒲公英叶片进行清洗,清洗干净后经甩桶沥干水分,该工序会产生废水和噪声。(4)切叶:用切菜机将蒲公英叶子切断,该工序会产生噪声。(5)杀青:杀青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茶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捻揉成形,杀青温度为260,杀青时间为90s,该工序会产生水蒸汽和噪声。(6)水冷、甩干:杀青后的茶叶,经纯净水喷洒进行冷却后,经甩桶沥干水分,该工序会产生废水和噪声。(7)理条:放到理条机内进行理条,该工序会产生噪声。(8)初烘:理条后的茶叶通过网袋初烘机进行初烘,该工序会产生水蒸汽和噪声。(9)揉撵:将理条后的茶叶加入揉撵机内进行揉撵,该工序会产生噪声。(10)炒制:以220-260左右温度,将茶叶用瓶炒机炒制约5分钟,可以把茶叶炒制更匀整,并散发部分水分,杀灭大部分酶,从而抑制大部分酶的氧化。炒制完以后再稍微摊凉,这样使茶叶里的水分重新分配,可以使茶叶的色、香、味更好,该工序会产生炒制烟气和噪声。(11)烘烤:炒制后的茶叶,放进烘房进行烘烤,该工序会产生水蒸汽。(12)内包间:烘烤后的茶叶进入内包间进行内包。(13)包装:将拼配好的成品进行包装。项目物料平衡如下:表11 项目物料平衡表序号输入输出名称投入量(t/a)名称产出量(t/a)1蒲公英30产品蒲公英茶32水34废气水蒸汽243-废水废水27.324-损耗6.68t5-固废采摘固废3合计64合计64图4蒲公英茶项目物料平衡图3、其主要污染工序项目运营期主要污染工序见下表。表12 项目运营期主要污染工序表类别污染源/工序主要污染因子废气炒制烟气炒制烟气杀青、烘烤水蒸汽废水生活污水PH、BOD5、COD、氨氮、SS生产废水SS噪声设备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固废一般固废采摘工序、包装工序采摘固废、废包装材料办公生活生活垃圾二、运营期主要污染工序(一)、施工期污染工序本项目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废气建设项目基建工程主要为厂房建设、设备安装等,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2、废水(1)生产废水:运输车辆冲洗水、混凝土工程的灰浆等,主要污染物为SS;(2)生活污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SS。3、噪声(1)各种施工机械作业时产生的机械噪声;(2)车辆运输产生的交通噪声。4、固体废物(1)主要是基础工程施工时挖掘的土方;(2)建筑垃圾;(3)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5、生态环境项目周围无珍稀动植物种群及其他生态敏感点,周围植被主要为农作物等。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大的影响。(二)、运营期主要污染工序1、废气本项目运营期生产加工能源均使用电能,因此,运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茶叶炒制过程中产生的炒制烟气,烟气主要成分为水蒸汽,通过引风机引至屋顶排放,无组织水蒸汽通过加强车间通风排放。2、废水本项目废水主要为员工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生产废水:生产废水主要为清洗生产废水、纯水制备清净下水和茶叶水冷废水,清洗废水排放量为0.12m3/d(24m3/a),纯水制备的效率为85%,则清净下水的排放量为0.003m3/d(0.6m3/a),水冷废水的排放量为0.0136m3/d(2.27m3/a),总计生产废水排放量为0.1366m3/d(27.32m3/a),生产废水产生量较小,主要污染物为SS,经厂区沉淀池沉淀后全部用于厂区洒水降尘,不外排。生活污水:该项目投入生产后职工人数为20人,则项目用水量为0.7m3/d(140m3/a),项目排污系数取0.8,则生活废水排放量为0.56m3/d(112m3/a),经化粪池处理,定期清掏,用于农田施肥;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SS、NH3-N等,污染物浓度为COD350mg/L、BOD5180mg/L、SS200mg/L、氨氮25mg/L。3、噪声本项目的噪声主要来自杀青机、揉撵机、瓶炒机、网袋初烘干机、甩桶、理条机、切菜机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设备运行噪声,项目仅在昼间生产,夜间不生产。类比同类设备的噪声级数据,项目生产设备运行时的噪声值约为7075dB(A)。具体的设备噪声源强见下表。13 主要噪声源强 单位:dB(A)序号噪声源运行数量所在单元噪声级1切菜机1台生产车间752杀青机1台生产车间753揉撵机1台生产车间754瓶炒机2台生产车间755网袋初烘干机1台生产车间706甩桶1台生产车间707理条机1台生产车间704、固废本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般固体废物。(1)一般固体废物根据业主提供资料,项目在采摘过程中产生不合格原料约为3t/a,暂存于垃圾桶,每天由希望生态专业合作社人员拉运喂鸡;废包装材料约0.5t/a,收集后,定期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2)生活垃圾项目区工作人员20人,产生垃圾按每人0.5kg/d计,则产生生活垃圾10kg/d,2t/a,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综上分析,固体废物的产生及处置情况见表14。表14 项目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置情况一览表名称性质形态废物类别废物代码产生量(t/a)处理处置方法不合格原料一般固废固态/3暂存于垃圾桶,每天由希望生态专业合作社人员拉运喂鸡废包装材料一般固废固态/0.5收集后由环卫部门清运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固态/2收集后由环卫部门清运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炒制烟气、杀青、烘烤蒸汽烟气、蒸汽/水污染物生活污水废水量:140t/aCOD350mg/L,0.049t/a0BOD5180mg/L,0.025t/a0SS200mg/L,0.028/a0氨氮25mg/L,0.003t/a0生产废水废水量:27.32t/aSS200mg/L,0.005t/a0固体废物生活办公生活垃圾2t/a0生产车间采摘固废3t/a0废包装材料0.5t/a0噪声主要噪声设备为杀青机、揉撵机、瓶炒机、网袋初烘干机、甩桶、理条机、切菜机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设备运行噪声,噪声级7075dB(A)。经过室内安装、基础减震、建筑隔声等措施处理后,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本项目的生态影响主要表现在建设施工引起的土壤松动和水土流失。项目建成后采取地面硬化、绿化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补偿对原有生态的破坏。环境影响分析一、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本项目由于建设施工时间较短,施工期对环境造成影响较小,分析如下:1、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扬尘建设期大气污染源主要为建筑场地裸露地表的风蚀扬尘,土方运输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等,污染物为无组织排放。施工扬尘的污染程度与风速、粉尘颗粒、粉尘含水量和汽车行驶速度等因素有关,汽车行驶速度和风速增大,产生的起尘量呈正比或级数增加,粉尘污染范围相应扩大。施工扬尘会造成局部地段降尘量增多,对施工现场周围的大气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铜川市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施工场界扬尘排放限值(DB61/1078-2017)中相关要求,施工期间应采取以下措施以降低施工扬尘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施工期防尘措施要求如下:严格按照有关扬尘污染控制规定,强化施工期环境管理,提高全员环保意识宣传和教育,制定合理施工计划,缩短工期,采取集中力量逐项施工方法,坚决杜绝粗放式施工现象发生。要采取洒水、覆盖等防尘措施。风速5.5m/s时应停止土方等扬尘类施工,并采取防尘措施,减轻施工扬尘外逸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运输建筑材料车辆不得超载,运输颗粒物料车辆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槽;运输土石方车辆必须采取覆盖等防尘措施,防止物料沿途抛撒导致二次扬尘。施工场地使用商品混凝土,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产生扬尘污染。加强对施工车辆的保养,确保施工车辆尾气达到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20891-2014)中的第阶段标准限值。总之,只要加强管理、切实落实好这些措施,施工场地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将会大大降低,同时其对环境的影响也将随施工的结束而消失。确保施工界扬尘符合施工场界扬尘排放限值(DB61/1078-2017)标准限值。综上所述,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期废气对区域空气环境无明显影响。2、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废水由少量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组成。生产废水来源于混凝土搅拌、浇注和养护用水,砂石料冲洗水等。废水中的主要成分是SS,项目生产废水产生量较少,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SS、氨氮等。项目施工场地目前给排水设施完备,评价要求生产废水经临时沉砂池沉淀后回用,施工人员生活污水设旱厕,生活污水经旱厕收集后用作农肥,不外排。经以上措施处理后,施工期施工产生的废水对环境影响小。3、声环境影响分析经对有关建筑工地类比调查,本项目施工阶段使用的主要施工机械及其声源强度见表15,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见表16。表15主要施工机械及其噪声源强设备名称声级dB(A)声源性质推土机85间歇性噪声挖掘机80电锯85汽车80表16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GB12523-2011)噪声限值dB(A)昼间夜间7555施工机械中除运输车辆外,其它施工机械一般可视为固定声源。因此可将施工机械噪声作为点声源处理。在不考虑其它因素情况下,施工机械噪声预测模式如下:L2=L1-20lg(r2/r1) (r2r1)式中:L1、L2分别为距声源r1 、r2处的等效A声级dB(A);r1 、r2为接受点距声的距离,m。主要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见表17。表17施工机械设备不同距离处的噪声预测值一览表 单位:dB(A)序号机械类型噪声预测值5m10m20m30m50m100m200m1推土机8574.568.56560.654.548.52挖掘机8069.563.56055.649.543.53电锯8574.568.56560.654.548.54叠加值88.678.172.168.664.258.152.1由表17中的噪声值可以看出,白天施工时,距施工现场50m时即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要求,本项目夜间不施工。项目厂区周围50m范围内无居民,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为进一步减轻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环评建议:选择性能良好且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并注意保养,维持其最低噪声水平;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物料运输车辆安排在白天进出,禁止夜间运输,防止对运输沿线村民造成影响。采取以上措施后,可降低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4、固废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施工期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包括基础开挖及土建工程产生的砂石、弃土、废木料、废金属、废钢筋、废弃的混凝土、水泥和砂浆等建筑垃圾,应进行分类收集,不可回收利用部分外运至建筑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生活垃圾来源于施工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遗弃的废弃物,其成分与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成分相似,以有机物为主,统一收集后交环卫部门处理。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运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茶叶炒制过程中产生的炒制烟气,烟气主要成分为水蒸汽,通过引风机引至屋顶排放,无组织水蒸汽通过加强车间通风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2、水环境影响分析(1)评价等级判定本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不外排;生产废水经厂区沉淀池沉淀后全部用于厂区洒水降尘,不外排。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2.3-2018),项目生产工艺中产生的废水均进行循环使用,评价等级为三级B,因此本次评价仅对污水处理设施的环境可行性进行分析即可。(2)影响分析本项目生活废水主要为职工生活污水,废水产生量为0.56m3/d(112m3/a),生活污水成分简单,含有少量的COD、BOD5、SS、NH3-N等,经化粪池进行处理后定期清掏不外排,对水环境影响较小。生产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经厂区沉淀池沉淀后全部用于厂区洒水降尘,不外排。(3)废水处理措施的可行性分析本项目拟建化粪池处理量为5m3,本项目生活污水排放量为0.56m3/d,定期清掏不外排,故本项目建设化粪池可行。本项目拟建设两个沉淀池,沉淀池总计处理量为5m3,本项目生产废水排放量为0.1366m3/d,经沉淀池沉淀后全部用于厂区洒水降尘,不外排,故本项目建设沉淀池可行。3、声环境影响分析(1)噪声源强及设备布置本项目的噪声主要来自杀青机、揉撵机、瓶炒机、网袋初烘干机、甩桶、理条机、切菜机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设备运行噪声,项目仅在昼间生产,夜间不生产。类比同类设备的噪声级数据,项目生产设备运行时的噪声值约为7075dB(A)。建议建设单位应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避免因设备运转不正常时噪声增高的情况;项目产生噪声的设备均设置于生产车间内;合理布局,尽量将产生较大噪声和振动的生产设备放置于距离敏感点较远的位置。在进行厂房围墙隔声和基础减振等措施后可降低噪声20dB(A)左右。项目主要生产噪声设备源强及治理措施见下表。表18 项目运营期主要噪声及源声级强度序号噪声类别噪声源声源源强(dB)所在车间降噪措施1机械设备噪声切菜机75生产车间基础减振、厂房围墙隔声2杀青机75基础减振、厂房围墙隔声3揉撵机75基础减振、厂房围墙隔声4瓶炒机75基础减振、厂房围墙隔声5网袋初烘干机70基础减振、厂房围墙隔声6甩桶70基础减振、厂房围墙隔声7理条机70基础减振、厂房围墙隔声本项目的噪声主要来自于切碎机、杀青机、捻揉机、瓶炒机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设备运行噪声,类比同类设备的噪声级数据,项目生产设备运行时的噪声值约为7075dB(A)。(2)预测模式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的要求,采用A声级预测计算距声源不同距离的声级,噪声源按点声源处理。声源预测模式点源预测模式:式中:LA(r)受声点的A声级,dB;LA(r0)参考位置r0处的A声级,dB;r0参考位置距离声源的距离,m;r预测点距离声源的距离,m;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等效声级贡献值(Leqg): 式中:Leqg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LAii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dB(A); T预测计算的时间段,s;Tii声源在T时段内的运行时间,s。噪声叠加计算模式:式中:Leq共同作用在预测点的总声级;Li第i点声源对预测点的声级; n声源数量。预测点的预测等效声级(Leq)计算公式:式中:Leqg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 Leqb预测点的背景值,dB(A)。(3)预测结果 项目采用基础减振、厂房主体结构降噪等措施对设备噪声进行隔音降噪处理。项目购置的设备噪声源约70dB(A)75dB(A)。本项目噪声预测结果见表16。图5 噪声预测结果图(昼间)表19 噪声监测结果单位:dB(A)位置东侧厂界南侧厂界西侧厂界北侧厂界石柱村最大贡献值dB(A)昼间50.641.450.248.529.8夜间/背景值昼间/52.9夜间/40.2叠加值昼间/52.9夜间/评价标准昼间/夜间60/5060/50由上表预测可以看出,项目夜间不生产,项目营运期昼间厂界噪声贡献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敏感点噪声贡献值、叠加值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因此项目正常生产噪声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员工生活垃圾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采摘固废及废包装材料。生活垃圾产生量约2t/a,定期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项目在采摘过程中产生不合格原料约为3t/a,暂存于垃圾桶,每天由希望生态专业合作社人员拉运喂鸡;废包装材料约0.5t/a,收集后,定期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项目固废均得到合理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5、土壤环境分析本项目位于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石柱村,项目为蒲公英茶加工项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