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置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二).doc_第1页
如何设置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二).doc_第2页
如何设置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二).doc_第3页
如何设置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二).doc_第4页
如何设置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递进式1、模式一:对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例1:中心论点: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1)生活丰富多彩是指生活不应是一种模式。 (是什么)(2)符合人的本性(人具有多方面的精神需要);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益于身心健康;有利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为什么)(3)要会工作,也要会休息,培养多方面的生活情趣。 (怎么办)例2:要钻牛角尖(1)“钻牛角尖”是对任何事情,哪怕是极细小的事情,都采取认真钻研的态度。(是什么) (2)搞学问“钻牛角尖”才会有所成就,搞科技“钻牛角尖”才有发明创造。(为什么) (3)“钻牛角尖”要有认真的态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怎么办) (4)发扬“钻牛角尖”精神会多出成果,多造就人才。 (会怎样) 2、模式二: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不停留在一个层面上,而是层层推进,一层深似一层。层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例1:中心论点:严于解剖自己 (1)要不断进步,必须无情地“解剖我自己”。(2)论述如何才能“解剖”好自己。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前提。不了解“病”在哪里,就无从下刀。)光有自知之明还不够,还要勇于自我批评。(这是解剖好自己的途径。不开刀,就无从去“病”。)自我批评的勇气来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关键。不掌握开刀的规律,刀就开不好,也就难以真正去“病”。)例2:中心论点: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没有规矩,个人不能成才。 没有规矩,集体不能稳定。 没有规矩,国家不能发展。对比式分解:即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况加以对照比较,从而从正反两个方面提炼分论点。例1:适度的爱 爱子适度,才能使孩子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爱子不当以至溺爱,不但不会使孩子茁壮成长,反而会阻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例2:人要有涵养: 有涵养,面对批评和颜悦色,洗耳恭听,虚心接受。 没有涵养,面对批评面红耳赤,恼羞成怒,一意孤行。化抽象为形象的分解方式:论点不直接表明,而是用喻体表明观点,使文章显得含蓄又有底蕴。例:忘记与铭记: 忘记结果的悲惨,铭记过程的快乐; 忘记工作的卑微,铭记奉献的伟大; 忘记物质的贫穷,铭记精神的富有; 忘记灾祸的无情,铭记人情的温暖。 【练习】(一)列并列式分论点1、以“拆除心墙”为题按照要求列分论点(1)从“为什么”的角度确立分论点1:_分论点2:_分论点3:_参考: 带来的效果:推倒心墙,我们可以感悟无私的亲情;推倒心墙,我们可以感知真挚的友情;推倒心墙,我们可以感彻不变的爱情。 存在的危害:首先,心墙阻止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合作。其次,心墙的存在间接影响了社会风气。再者,心墙还使人看不到社会光明的一面。 (2) 从“是什么”的角度确立分论点1:_分论点2:_分论点3:_ 参考:子女与父母之间的鸿沟是心墙;学生与老师之间远远的距离是心墙;朋友与朋友之间深深的误解是心墙(3) 从“怎么办”的角度确立分论点1:_分论点2:_分论点3:_ 参考:拆除心墙,我们应该抛开嫉妒,拥抱宽容;拆除心墙,我们应该抛开自私,拥抱微笑;拆除心墙,我们应该抛开虚伪,拥抱真诚。 无形的墙,我们用文明来击垮;无形的墙,我们用礼貌去瓦解;无形的墙,我们用宽容来毁灭。 拆除这堵墙,需要放下自私;拆除心墙,我们要懂得换位思考;拆除心墙,我们要有责任心。2、 以“梅花香自苦寒来”为中心论点从“为什么”的角度列分论点。分论点1:_分论点2:_分论点3:_参考:苦可以激发进取心;苦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苦可以培养创造精神。(2) 列递进式分论点1、 以“谈风度”为话题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角度列分论点。分论点1:_分论点2:_分论点3:_参考: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 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能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么);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办)。2、 以“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中心论点,将其进行分解,列分论点。参考:青年时代是体力充沛,精力旺盛的时代。 青年时代是积累知识,增长才干的时代。 青年时代是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时代。(3) 列对照式分论点 以“估价自己”为题,列一组对照式分论点。分论点1:_分论点2:_分论点3:_参考:正确估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就会不断努力,不断前进。 过高地估价自己,瞧不起别人,刚愎自用,不思努力,就会停滞不前。(4) 综合:以“携着错误上路”为题按照要求确立分论点1、 “是什么”的角度:参考:错误是对真理的一次误解,对规律的一次悖逆。谁没有犯错的时候,人生总是携着错误上路的。人生在世,错误总是难免,也不可怕。2、 “为什么”的角度:.参考:出错是勇敢者的沼泽;出错是探索者的路标。出错是成功者的财富。3、 “怎么办”的角度:参考:人生的难题,就在于如何面对这些错误。 藐视错误,勇于面对它;重视错误,认真分析它;克服错误,彻底战胜它。4、 结论:参考:人生每前进一步,就会遇到新问题,出现新错误。每战胜一个错误,人生就攀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我们要感谢错误的赐予,携着错误走向辉煌。四、学以致用,按照要求写作1、以“做自己人生的船长”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并列式议论文。 范文: 做自己人生的船长 生活,就是一片汪洋,我们乘坐要那人生的帆船上飘荡在海洋上,让我们伸出手,做自己人生的船长吧。让我们扬起风帆,手握船舵,航行在浩翰汪洋中,博击风雨,逆流而上,做自己人生的船长!做自己人生的船长,按自己的想法做,坚持自己。鲁迅说过:走自己路,让别人说去吧。在生活这浩翰海洋中,难免有许多不认同自己的人,当我们面对漫天流言时,我要做的就是坚持自己,认可自己。当年,法拉弟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这本是一个惊世之举,但有一位女士却很不屑地问他:您认为您发现这个现象有什么用呢?法拉弟很镇定,回答说:那么,您认为婴儿长大后能做什么呢?面对嘲讽时,法拉弟如此坚持自己,相信自己,实为后人所折服。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世千百年后的今天,电磁咸应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后,法拉弟又拉起风帆,握着船舵,又继续徜徉在科学的世界里,他就是自己人生的船长。做自己人生的船长,面对狂风骤雨,我们要勇敢地冲过去。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创作出烩炙人口的第九交响曲;凡高,在极度压抑的心情下,画出了名誉世界的向日葵;霍金,在高度残疾的状况下,为研究黑洞做出重大贡献;黄美廉,一个脑瘫患者,经过19年的努力,取得了江西某艺术学院的博士学位。如此种种,都是在逆境中突破艰险,登上了成功的殿堂的伟大的人儿呀。他们,扼住命运的咽喉,冲破了狂风,跨过了汹涌波涛。他们的坚持,他们的努力,从此名垂青史,万古流芳。他们,正是自己人生的船长,在汹波暗涌的海洋中战斗着,博击着。做自己人生的船长,坚守自己的岗位,即使平凡,却也是一种成功。在哲学中,平凡便是最高境界的成功。北京33路公共汽车售票员陈清凤,十年,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亲切的笑容,贴心的举动,负责的态度,即使在平凡的岗位中,却也显得不平凡。有个女孩曾说过,我不想做英雄,我想做为英雄鼓掌的人。也许我们不是英雄,但为何不坚守自己的岗位,为英雄们鼓掌呢?做自己人生的船长,也许我很平凡,但我很重要,我们要这样勉励自己,然后扬帆,起航。做自己人生的船长,为自己扬起希望的风帆,驶于浩翰汪洋之中。2、请以“生活中的减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写作指导】 在世事扰攘、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减法”体现了一种崭新的生活理念,它启发人们去思考生活的本源、本真意义。的确,生活就像一道数学公式,有加法,亦有减法。很多时候,我们不仅要做加法,更需要做好减法,这样生活才会变得简单,我们才会轻装前行,提高生命质量,提升生活品位,享有生活的纯粹高尚,领略生活的无限风光。多余的脂肪会压迫人的心脏,多余的金钱会拖累人的心灵,多余的想法会增加生命的负担。为此,若想活得健康、充实、潇洒、轻松、快乐,就要时常演习生活中的减法,舍弃生命中的多余,让生活中的不如意越来越少,在简单中找寻生活的快乐。 做好生活中的减法,是做人的一种智慧,是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淡然的人生态度。它体现了一个人的胸怀、品德和宽容的精神。生活是一种舍弃的艺术,有舍弃才有获得。善于舍弃生命中的杂念和多余,换来的必将是心智的清醒、心灵的净化、健康的体魄,这不正是人们追求的真谛吗? 范文: 生活中的减法(递进式) 时代节奏日益加快,人们整日忙于生活中的“加法”:我该获得什么,我能得到什么,我要赚到多少平平凡凡,忙忙碌碌。这些“加”法如同无形的鞭子,将人们鞭打成快速旋转的陀螺。其实,只要多留心生活中的“减法”,你会发现世界原本不那么糟,生活还是很美的。 生活中的减法,是忍让。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是啊,面对生活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你完全可以“忍一着,让一步”,减掉不满,减掉埋怨,减掉怒火,还自己一个“当下心安”。还记得那个“一尺巷”的美谈吗?古代有位丞相收到家里的来信,信上说家里和邻居为了一堵墙的地界发生了纠纷,想让丞相为家里出这口恶气。这位丞相看后当即回信:“千里修书为堵墙,让他一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惟独不见秦始皇!”家人收信后,想通了这件事,主动将界墙收回一尺。邻居一看,也觉惭愧,也往回收了一尺。这一“忍”忍出了心平气和,这一“让”让出了邻里和睦。 生活中的减法,是分享。如果问你:“橘子为什么长成一瓣一瓣的呢?”也许你会说:“因为这是大自然的杰作。”当然这种回答是正确的。其实,这个橘子还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橘子长成这个样子,就是希望你能和大家一起分享橘子,而不是一个人独吃!”你有一个思想,他有一个思想,如果各自独享,就仍然还是一个思想;但如果彼此分享,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能碰撞出新的思想。其实,生活中处处需要“分享”。让他人来分担你的痛苦,你的痛苦就会减去一半;让他人来分享你的喜悦,你的喜悦就将增加一倍。“分”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提升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享”的人也是快乐的,因为他感受到了真爱和友谊。 生活中的减法,更是奉献。当然,这个社会中大多都是平凡人,所以社会并不要求你能彻底摒除私欲,只是希望你能减小它的火焰,减低它的热度。一位大学校长曾言:“做一个平凡的人,但可做不平凡的事。”你不必像比尔盖茨那样动辄捐出上亿家产,支持李连杰“一基金”每月捐一块钱也是一种奉献;你不必苛求自己做献血先锋,你如果能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献一次血,这也是一种奉献。也许,我们都无法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那就让我们做一粒“微尘”吧,微薄、微细、微乎其微,寻找不到,又随处可见,就在减去一块钱、一滴血的同时,我们却在塑造着伟大,让它成了一个城市的良心、一个民族的良心。 生活中的减法还有很多很多,只要你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观察,你就会发现它别样的美。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学会了生活中的减法,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就将不再是梦想。 评析 本文是一篇严谨而又轻松的议论文。说其“严谨”,是因为它有一列纵深的论层,从“忍让”到“分享”再到“奉献”,从“避害”到“双赢”再到“利人”,随着论层的逐步推进,“生活中的减法”境界不断提升。说其“轻松”,是因为它有一种人文的情怀既关爱着他人,也善待着自己;是因为它有一组生活化的论据“一尺巷”“一只橘”“一基金”一粒沙中见世界;是因为它有一缕勃发的情丝段前立论,段中阐述,段末生情,理趣与情趣相映成趣。议论文,有“严谨”方能深入,有“轻松”方能入心,此文不失为一次成功的尝试。 生活中的减法(并列式) 我们学数学的时候要学会加减法运算,应该加上什么东西,也要减去什么东西。做人也像数学计算一样,除了拥有必要的东西外,也要“减去”一些不必要的东西。人要会“加法”,好的品质、好的人格。我们都要把它加在自己的人生上,使它成为人生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做人的指标。我们把好的加起来,是否连其他也都全加进来呢?事实上,如果只是一味的“加”,而不会“减去”的话,无用的事物将会把人压垮。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减法”,减去一些对人生不必要的东西。学会减去嫉妒。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这些都形成了每个人之间不同的差别。然而,却有些人偏偏无法接受这种自然的个体差异,处处以己之短量他人之长,嫉恨他人的优点。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智,用计加害诸葛亮,反使自身灭亡;清朝时有名的侠士白秦官,因嫉妒而害死了自己亲儿子。妒忌对生活、人生、工作、事业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消除嫉妒,才能化解人们之间的壁垒。 学会减去虚荣。世人皆有名利之心。适当的名利心有利于事业的发展,但过分地追名逐利,反而会误了自己的前程。斯宾诺莎说;“自满的荣誉,其实都是虚幻的,不是真正的光荣。”我们对待名利,要有“不以物喜”的精神,不要让我们的头脑超过合适的温度。学会减去谎言。爱迪生说:“虚伪及欺诈是一切罪恶之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