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气密封原理及使用.doc_第1页
干气密封原理及使用.doc_第2页
干气密封原理及使用.doc_第3页
干气密封原理及使用.doc_第4页
干气密封原理及使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螺旋槽干气密封工作原理作者:来源:天涯问答发布时间:2009-11-12 13:27:12浏览量:89次在正常运转条件下该密封的闭合力等于开启力,这是理想的设计工况,若受到外来干扰,间隙减小,则气体剪切率增大,螺旋槽开启间隙的效能增加,开启力大于闭合力,恢复到原间隙;若受到外扰间隙增大,则缝隙内膜下降,开启力小于闭合力,密封面合拢恢复到原间隙,只要在设计考虑的范围内,外扰消失后马上即可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这种阻止气膜间隙改变的自我恢复能力叫气膜刚度,因此,螺旋槽面密封对压力波动和外来机械干扰是很敏感的。只要密封设计能产生最大的气膜刚度和很小的平衡间隙的最佳工况,螺旋槽面密封的运转时间间隙变化就不会很显著,因此,衡量干气密封稳定性的指标就是密封产生气膜刚度的大小,气膜刚度越大,表明密封的抗波动能力越强,密封运行就越稳定。影响干气密封性能的主要参数干气密封的性能主要体现在密封运行的稳定性(或者说使用寿命)和密封泄漏量的矛盾上面,影响干气密封泄漏量的直接因素就是干气密封的气膜厚度,也就是干气密封运转时密封面间形成的工作间隙。干气密封系统:(1)简介干气密封是一种气膜润滑的流体动、静压结合型非接触式机械密封,主要应用于天然气管线、炼油、石油化工、化工等行业的透平压缩机、透平膨胀机等旋转机械。干气密封最早是由螺旋槽气体轴承转化而来的,和其他机械密封相比,其主要区别是在旋转环或静止环端面上(或者同时在这两个端面上)刻有浅槽,当密封运转时,在密封端面形成气膜,使之脱离接触,因而端面几乎无磨损。其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密封气泄漏量小,功耗极低,工艺回路无油污染,工艺气也不污染润滑油系统。(2)工艺流程及说明(a)氮气流程氮气从氮气罐引出经粗滤器与精滤器,过滤精度达到1u后分为四路。两路前置密封气(缓冲气):一路经孔板进入高压端密封腔,另一路经孔板进入低压端密封腔。进入前置密封腔体内氮气主要是防止机体内介质气污染密封端面,用孔板控制氮气消耗量。两路主密封气:一路经流量计进入高压端主密封腔,另一路经流量计进入低压端主密封腔。压缩机运转时,依靠刻在动环上螺旋槽的泵送作用,打开密封端面并起润滑、冷却作用。一套主密封氮气正常消耗量1NM3h。(b)仪表风流程仪表风从装置仪表风管网引出经过滤器,过滤到3u精度后,至干气密封柜,作为隔离气。两路后置密封气(隔离气):一路经孔板进入低压端后置密封腔,另一路经孔板进入高压端后置密封腔。进入后置密封腔体内仪表风主要是防止润滑油污染密封端面,用孔板控制仪表风消耗量。(3)报警联锁说明主密封气与前置缓冲气压差正常值:0.3Mpa;低报:0.1Mpa;低低报:0.05Mpa。(4)操作规程干气密封投用:(a)运行前要对管路进行彻底吹扫,防止管内焊渣等杂质进入、密封腔,清洁度lu,并将所有阀门关闭,处于待命状态。(b)在机组油运前至少十分钟,必须先通后置隔离气,且在机组运行中不可中断,在机组进气前,投用缓冲气,当机组进气后,前置密封气压力应比平衡管处压力高0.05 Mpa。(c)开机前必须投用主密封气。干气密封停用:(a)压缩机停车后需降低润滑油总管压力防止润滑油进入密封腔,造成密封损坏。(b)压缩机正常停车后,缓冲气及主密封气不能立即停用,须等机体内无压力后,且介质气置换完全后,才可停用。(c)压缩机正常停车后,后置密封隔离气必须在润滑油循环停止十分钟后,才可关闭。精密流量计投用: 投用顺序:流量计副线阀开流量计下游阀开一流量计上游阀开一流量计副线阀关(5)日常操作要求过滤器差压是测量粗过滤器与精过滤器是否堵塞,差压为60Kpa报警,此时需更换过滤器芯;更换前应先打开另一路过滤器前后的阀门,再关闭己堵过滤器前后的阀门,放空后既可更换。干气密封技术在离心压缩机中的应用干气密封技术在离心压缩机中的应用 摘要 : 通过对干气密封在 12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中循环压缩机上的应用,阐述了干气密封的工作原理及在装置中的运行情况。 关键词 : 干气密封;工作原理;控制原理 The Application of Dry Gas Seal Technology in Centr干气密封技术在离心压缩机中的应用 摘要:通过对干气密封在12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中循环压缩机上的应用,阐述了干气密封的工作原理及在装置中的运行情况。关键词:干气密封;工作原理;控制原理The Application of Dry Gas Seal Technology in Centrifugal CompressorAbstract: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dry gas seal technology in circulation compressor of 1.2 million tons/year hydrocracking installation,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dry gas seal and its operating status in installation are specifi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dry gas seal; working principle; control principle 0 引言随着石油化工、能源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安全环保意识的提高,对各类转动设备轴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石化企业转动设备轴封型式采用的是单端面机械密封或双端面机械密封。单端面机械密封结构简单,但存在工艺介质易泄漏的问题,不适合输送易挥发介质;双端面机械密封用外引密封液做润滑冷却介质,密封结构及辅助系统较为复杂。由于机械密封为接触式密封,其使用寿命已经不能满足石化企业长周期运行的要求。干气密封的出现,是密封技术的一次革命,它具有使用寿命长、无介质泄漏、轴功率消耗低等优点,因此,得到广泛应用。该离心式压缩机由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制造,型号BCL406/A离心压缩机,是我厂加氢裂化装置的核心设备,其能否长周期运转关系到装置能否正常运行。(责任编辑:admin)1 干气密封工作原理 典型的干气密封结构如图 1 所示,由旋转环、静环、弹簧、密封圈、弹簧座和轴套组成。图 2 为干气密封旋转环示意图,旋转环密封面经过研磨、抛光处理,并在其上面加工出有特殊作用的流体动压槽。1 干气密封工作原理 典型的干气密封结构如图1 所示,由旋转环、静环、弹簧、密封圈、弹簧座和轴套组成。图 2 为干气密封旋转环示意图,旋转环密封面经过研磨、抛光处理,并在其上面加工出有特殊作用的流体动压槽。干气密封旋转环旋转时,密封气体被吸入动压槽内,由外径朝向中心,径向分量朝着密封堰流动。由于密封堰的节流作用,进入密封面的气体被压缩,气体压力升高。在该压力作用下,密封面被推开,流动的气体在两个密封面间形成一层很薄的气膜,此气膜厚度一般在3m左右。气体动力学研究表明,当干气密封两端面间的间隙在23m时,通过间隙的气体流动层最为稳定。 这也就是为什么干气密封气膜厚度设计值选定在23m的主要原因。当气体静压力、弹簧力形成的闭合力与气膜反力相等时,该气膜厚度十分稳定。1.弹簧座 2.弹簧 3.静环 4.旋转环 5.密封环 6.轴套图1 干气密封结构图1.动压槽 2.密封坝 3.密封堰 4.密封旋向图2 干气密封端面动压槽示意图正常条件下,作用在密封面上的闭合力(弹簧力和介质力)等于开启力(气膜反力),密封工作在设计工作间隙。当受到外部干扰,气膜厚度减小,则气膜反力增加,开启力大于闭合力,迫使密封工作间隙增大,恢复到正常值。相反,若密封气膜厚度增大,则气膜反力减小,闭合力大于开启力,密封面合拢恢复到正常值。因此,只要在设计范围内,当外部干扰消失以后,气膜厚度就可以恢复到设计值。衡量密封稳定性的主要指标就是密封产生气膜刚相反,若密封气膜厚度增大,则气膜反力减小,闭合力大于开启力,密封面合拢恢复到正常值。因此,只要在设计范围内,当外部干扰消失以后,气膜厚度就可以恢复到设计值。衡量密封稳定性的主要指标就是密封产生气膜刚度的大小,气膜刚度是气膜作用力的变化与气膜厚度的变化之比,气膜刚度越大,表明密封的抗干扰能力越强,密封运行越稳定。干气密封的设计就是以获得最大的气膜刚度为目标。 干气密封是采用机械密封和气体密封的结合,是一种非接触端部密封,它是在机械密封的动环或静环(一般在动环上)的密封面上开有密封槽(本密封为T形槽),当动静环高速旋转时,在两端面间形成一层气膜,在气体泵送效应产生的推力作用下把动静环推开,使两密封端面不接触,但在压缩机刚开机阶段,由于转速较低,动静密封面形成的动压力也较低,动静环是接触摩擦的,所以采用干气密封的压缩机,低速运行时间不宜过长1。 图3 T型槽本装置双向串联干气密封特点:密封型式为双向串联干气密封;密封槽为T形槽,见图3;旋转环材料为碳化硅;静环为涂DLC工业金刚石碳化硅;辅助密封元件采用填充PTFE,弹簧(ALLOYC40)加载。采用T形槽密封端面,可以避免压缩机正反转造成密封损坏或减少使用寿命。 干气密封的密封气采用差压控制,利用启动薄膜式调节阀使平衡管气与密封气保持一定压差,隔离气和级间密封气分别利用自力式调节阀保持压力恒定。 装置开工和停车时,压缩机出入口压力相等,此时增压泵启动,保证密封气压力比平衡管气压力高0.30.4MPa(G),增压泵驱动气源工业风为0.350.4 MPa(G),密封气密封室压力比一级排气压力高0.03 MPa以上,级间密封比二级排气压力高0.03 MPa以上。2 影响干气密封性能的主要参数将影响干气密封性能的参数分为密封端面结构参数和密封操作参数。端面结构参数对密封的稳定性影响较大,操作参数对密封的泄漏量影响较大。2.1 密封端面结构参数对气膜刚度的影响2.1.1 干气密封动压槽形状(责任编辑:admin)从流体动力学角度来讲,在干气密封端面开任何形状的沟槽,都能产生动压效应。理论研究表明,螺旋槽产生的流体动压效应最强,用其作为干气密封动压槽而形成的气膜刚度最大,即干气密封的稳定性最好。2.1.2 干气密封动压槽深度理论研究表明,干气密封流体动压槽深度与气膜厚度为同一量级时,密封的气膜刚度最大。实际应用中,干气密封的动压槽深度一般在310m。在其余参数确定的情况下,动压槽深度有一最佳值。2.1.3 干气密封动压槽数量、动压槽宽度和动压槽长度理论研究表明,干气密封动压槽数量趋于无限时,动压效应最强。不过在实际应用中,当动压槽达到一定数量后,再增加槽数时,对干气密封性能影响已经很小。此外,干气密封动压槽宽度、动压槽长度对密封性能都有一定的影响。2.2 操作参数对密封泄漏量的影响2.2.1 密封直径、转速对泄漏量的影响。密封直径越大,转速越高,密封环线速度越大,干气密封的泄漏量就越大。2.2.2 密封介质压力对泄漏量的影响。在密封工作间隙一定的情况下,密封气压力越高,气体泄漏量越大。2.2.3 介质温度、介质粘度对泄漏量的影响。介质温度对密封泄漏量的影响是由于温度对介质粘度有影响而造成的。介质粘度增加,动压效应增强,气膜厚度增加,但同时流经密封端面间隙的阻力增加。因此,其对密封泄漏量的影响不是很大。3 干气密封的控制系统3.1 主要控制流程3.1.1 主密封气控制流程从压缩机出口来的密封气,首先经过除雾器V-3840除雾,然后进入密封气过滤器(精度3m)FL-3841A/B进行过滤。如果密封气的压力与平衡管压力差低于0.345MPa(G)(设定值),则增压泵B-3840自启,给密封气提压。提压后的密封气进入储液罐D-3840A/B进行气液分离,再经过过滤器(精度3m)FL-3842过滤后进入密封气调节阀PDCV-3840。调节阀调节进气流量为1614-5663NL/min,密封气经调节阀后分两路并经过流量孔板进入一级密封腔。然后泄漏气经一级密封气泄漏线并经过孔板FE-3846/3847排入火炬。 3.1.2 辅助密封气控制流程级间密封氮气从氮气区来的氮气经过滤器(精度1m)FL-3840A/B过滤后,级间密封气经调节阀PCV-3840调节流量控制在65100NL/min后,又分两路经流量孔板FE-3842/3843进入级间密封气密封腔,级间密封起辅助密封作用。然后氮气经二级泄漏线进入火炬。需要注意的是:二级密封进气流量应略小于一级密封放入火炬的流量。3.1.3 隔离密封控制流程 隔离氮气从氮气区来的氮气经过滤器(精度3m)FL-3840A/B过滤后,经隔离气经调节阀PCV-3841调量110174NL/min后,又分两路经流量孔板FE-3844/3845进入隔离气密封腔,隔离润滑油。其中一部分经过密封进入二级密封排气腔;另一部分由端面进入轴承箱,高点放空。3.2 主要控制系统参数设置主密封气过滤器设有差压变送器PDIT-3841,并设定压力0.138MPa(G)的高报警值,当过滤器差压变大时,必须切换进行清理或更换滤芯。主密封气与平衡管设有差压表PDIT-3840,当压差小于0.345 MPa(G)时,增压泵B-3840自启,给主密封气增压,当差压高于0.52 MPa(G)时,增压泵B-3840自动关闭。增压泵漏气压力PSA38420.1MPa(G)时高报警,PSA38420.14MPa(G)时停增压泵。主密封气的流量表(标准状态)FIT-3840、FIT-3841设有5663NL/min高报警、设有1614NL/min低报警,此时需要调节流量,泄漏气和2通过迷宫密封释放到火炬,流量计流量FA3846/3847164.2NL/min高报警;流量计流量FA3846/3847235NL/min停机。级间密封气通过自立式调节阀PCV-3840调节压力,控制级间密封气压力0.0655 MPa(G)高报警,0.0193 MPa(G)低报警。隔离气通过自立式调节阀PCV-3841调节压力,隔离气压力PIA-384090kPa(G)低报警。隔离气供气流量表(标准状态)FIT-3844、FIT-3845设有184NL/min高报警、设有99NL/min低报警。 以上主要参数全部经组态并入ESD系统,可以实现对该密封系统进行监控。3.3 几点整改3.3.1 增压泵驱动气源由仪表风改为氮气,因为设计仪表风从管网引来,没有经过过滤和缓冲罐,压力可能会有波动或带液,不利于密封系统的稳定,所以经研究决定改为氮气,并经氮气过滤器过滤后进入密封腔,此氮气是从稳压氮气管网引出,这样既保证了驱动气源清洁度又保证了气源的稳定性。3.3.2 对所有密封辅助系统工艺管线增加了电伴热线,有效防止了密封气中大分子量气在低温下凝液造成损坏密封的后果。3.3.3 改造密封气放空系统,原设计排气到火炬,由于火炬有时候有背压,给排出气体造成一定的堵塞,改造后,把气体直接排向大气。4 运行情况干气密封投用以来,经历了空负荷试车,氮气负荷试车,两次开停工及仪表假指示造成连锁停车等多种考验,表1是干气密封运行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密封性能稳定,可靠,机组运行平稳,事实证明了干气密封的优越性。 压缩机干气密封基本原理及使用分析 2007-12-14 10:38:00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467网友评论 0 条 Basic Principle And Use Analysis For Dry Gas Seal Of CompressorLi Guiqin et alAbstract:Research is carried out against the product of dry gas seal of German Burgmann Company,combining the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compressor,contents of principle of compressor dry gas seal,structural feature,seal material,service requirment and manufacture etc.are mainly discussed.Key words:TurbocompressorDry gas sealStructureApplication一、引言干气密封是一种新型的无接触轴封,由它来密封旋转机器中的气体或液体介质。与其它密封相比,干气密封具有泄漏量少,磨损小,寿命长,能耗低,操作简单可靠,维修量低,被密封的流体不受油污染等特点。因此,在压缩机应用领域,干气密封正逐渐替代浮环密封、迷宫密封和油润滑机械密封。干气密封使用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已经被许多工程应用实例所证实。目前,干气密封主要用在离心式压缩机上,也还用在轴流式压缩机、齿轮传动压缩机和透平膨胀机上。干气密封已经成为压缩机正常运转和操作可靠的重要元件,随着压缩机技术的发展,干气密封正逐步取代浮环密封、迷宫密封和油润滑密封。本文针对德国博格曼公司的干气密封产品进行了研究,结合压缩机的工作特点,重点论述压缩机干气密封的原理、结构特点、密封材料、使用要求和制造等方面的内容。二、干气密封工作原理分析干气密封的一般设计形式是集装式,图1表示出了压缩机干气密封的具体结构。图1压缩机干气密封示意图干气密封和普通平衡型机械密封相似,也由静环和动环组成,其中:静环由弹簧加载,并靠O型圈辅助密封。端面材料可采用碳化硅、氮化硅、硬质合金或石墨。干气密封与液体普通平衡型机械密封的区别在于:干气密封动环端面开有气体槽,气体槽深度仅有几微米,端面间必须有洁净的气体,以保证在两个端面之间形成一个稳定的气膜使密封端面完全分离。气膜厚度一般为几微米,这个稳定的气膜可以使密封端面间保持一定的密封间隙,间隙太大,密封效果变差;而间隙太小会使密封面发生接触,因干气密封的摩擦热不能散失,端面间无润滑接触将很快引起密封端面的变形,从而使密封失效。气体介质通过密封间隙时靠节流和阻塞的作用而被减压,从而实现气体介质的密封,几微米的密封间隙会使气体的泄漏率保持最小。动环密封面分为两个功能区(外区域和内区域)。气体进入密封间隙的外区域有空气动压槽,这些槽压缩进来的气体。为了获得必要的泵效应,动压槽必须被开在高压侧。密封间隙内的压力增加将保证即使在轴向载荷较大的情况下也将形成一个不被破坏的稳定气膜。干气密封无接触无磨损的运行操作是靠稳定的气膜来保证的,稳定的气膜是由密封墙的节流效应和所开动压槽的泵效应得到的。密封面的内区域(密封墙)是平面,靠它的节流效应限制了泄漏量。干气密封的弹簧力很小,主要目的是为了当密封不受压时确保密封面的闭合。选择干气密封时,决定性的判断是动环上所开动压槽的几何形状。对于压缩机的某些操作点,如启动和停车时,一套串联密封在低速或无压操作的情况下,旋转的动压槽必须在密封面之间产生一个合适的压力。此力靠特殊措施三维的、弧形的槽来获得。压缩机干气密封设计和使用为两种槽型:双向的(U形)和单向的(V形)槽型。两种槽型的特性见表1。表1V形槽和U形槽的特性V形槽单向U形槽双向反向运转仅能短期的反向运转所有操作速度均可以间隙(m)31028无压的情况下启离速度*(m/s)0.61.2静止时,启离压力*(MPa)0.60.6*注意:DGS在低于那些被采用的值以下操作仍能被保证,但是一个分离层是必要的。 三、密封材料分析1.端面材料干气密封的操作极限与密封各个元件的许用载荷有关。温度和压力极限由所用的辅助密封橡胶和端面材料决定。使用的端面材料对干气密封的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端面材料对压缩机密封的操作影响很大。端面材料组对的选择与压力、轴径和转速有关(见表2 )。表2端面材料材料组对静环动环硬/软高硬度浸锑石墨Buko03碳化硅Buka25硬/硬碳化硅表面喷涂金刚砂Buka251碳化硅表面喷涂金刚砂Buka251图2压缩机干气密封的形式图3V形槽U形槽硬对软材料组对仅被用于低压范围。博格曼干气密封的端面材料主要为碳化硅,碳化硅与其它材料相比在满足温度和压力的要求方面均显示出特殊的优势,又因密封间隙的几何形状受端面材料的压力和温度分布的影响,从表3材料的物理特性分析碳化硅做端面材料的优势最大。表3各种端面材料的物理特性浸Sb石墨WC(Ni)SiC烧结Si3N4韧性材料密度(kg/dm3)22.514.53.13.2679E-模量(GPa)2040600420350200220导热系数(W/m*K)7128010012530525热膨胀系数(10-6/K)454.842.1020碳化硅的弹性模量(420GPa)较高保证了压力和温度的影响下密封面和辅助件的变形最小。因此,在所有操作期间,确保了密封间隙的稳定。碳化硅优良的热传导性(导热系数为100125W/m.K)保证必要的热量消散,因此密封端面的温度分布也是均匀的。密封面采用硬对硬组对,为了在启动和停车时,增强偶然端面接触的自润滑性,博格曼干气密封在采用硬对硬材料组对时,碳化硅表面喷涂金刚砂-即DLC=diamond-like carbon。2.辅助密封材料辅助密封材料见表4。对于辅助密封最重要的特性是温度极限,挤压特性和压力相关的气吸现象。在气吸的环境,密封腔的压力突然下降将导致O型圈气体侧爆炸减压,因此引起橡胶圈的变形。为了消除气吸的损害,压力下降率应低于2MPa/min。 表4辅助密封材料O型圈材质博格曼代码DIN24960代码温度极限硬度(Sh)应用氢化晴胶HNBRX4*-40+125(-54+135)75乙烯氟胶VV-20+2007590空气、CO2、N2、氦和天然气FluorazV9V9*-10+240(275)75含H2S的气体全氟橡胶KK+260(300)6590高腐蚀和高温注:*博格曼代码3.弹簧和其他结构件弹簧和其他结构件通常用铬钢、不锈钢、Mo2Ti不锈钢、沉淀硬化不锈钢和哈氏C-4等。四、基本结构与使用分析1.单端面密封结构如图4,此结构可作为一种无泄漏结构选择,此结构有一个可把泄漏引到一个适合的火炬或排气口接口。在这种情况下主要的泄漏与分离气一起被输送到火炬或排气口。A介质冲洗C火炬D分离气体图4单端面密封结构(如:BURGMANN DGS)如果输送的气体介质含有杂质,介质必须被过滤后才能通过接口“A”输送到密封腔。这样,过滤的介质从密封腔流向叶轮侧,从而阻止杂质从叶轮侧进入密封。2.串联密封结构如图5,串联结构是一种操作可靠性较高的干气密封结构。作为油和气工业的标准结构,它是设计简单且仅需要一个相当简单的气体辅助系统。典型应用是介质气体少量泄漏到大气中是容许的工况。A介质冲洗C火炬D分离气体S排气口图5串联结构(如:BURGMANN DGS)A介质冲洗B缓冲气体C火炬D分离气体S排气口图6带中间迷宫的串联结构(如:BURGMANN DGS)A介质冲洗B缓冲气体D分离气体S排气口图7双端面密封结构(如:BURGMANN DGS)在串联结构中,两个单封被前后放置形成两级密封。介质侧密封(主密封)和大气侧密封(辅助密封)能够承受全部压力差。在一般的操作中,介质侧的密封承受了全部压差。介质侧密封和大气侧密封之间的泄漏可通过接口“C”引到火炬。大气侧密封所承受的压力与火炬压力相同,因此介质泄漏到大气侧和到排气口的量几乎为零。此结构使用过程中,当主密封失败时,辅助密封可作为安全密封,保证介质不会泄漏到大气中。3.带中间迷宫的串联密封结构如果工艺介质不允许泄漏到大气中和缓冲气体不允许泄漏到工艺介质中,此时串联结构的两级密封间可加迷宫密封。典型的应用是不允许介质泄漏到大气中,如H2压缩机,H2S含量较高的天然气压缩机(酸气),和乙烯、丙烯压缩机。此种结构的密封工作时,工艺气体的压力通过介质侧密封被降低。泄漏的工艺气体通过接口“C”排到火炬。大气侧密封通过接口“B”被缓冲气体(氮气或空气)加压。缓冲气体的压力保证有连续的气流通过迷宫到火炬的出口。4.双端面密封结构当没有火炬,但具有可以提供合适压力的缓冲气体的时候,使用双端面密封结构。由于密封热量的产生,对于每一种工况,操作极限必须通过计算。此结构,典型的应用是不允许介质泄漏到大气侧,主要用于石油化工行业和其他有害气体压缩机。双端面密封是一种有效地防止介质气体逃逸到周围环境中的密封结构。它包括供给缓冲气体,如氮气,在两道密封之间通过接口“B”加一个比介质压力高的缓冲气体(一般缓冲气体的压力比介质压力高0.2MPa)。缓冲气体一部分泄漏到大气,另部分泄漏到介质中。五、设计与操作范围1.压力为了确定最大允许压力必须考虑与密封元件的挤压间隙和挤压特性相关的密封端面的变形。所有间隙必须被计算来排除在操作压力和操作温度下辅助密封元件的挤压。每一个气体密封的间隙情况必须根据有效的操作温度检查。2.温度为了确定最大允许操作温度,不仅考虑被密封气体的使用温度也要考虑密封间隙间的涡流和摩擦所产生的热。这些热与密封的速度、压力、气体和密封设计结构有关。因此,在应用温度下,密封的每一个元件都应被计算。这些计算的温度应低于材料的特性温度,即密封元件的最大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