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混凝土蜗壳循环水泵叶轮技术要求》2016征求意见稿.doc_第1页
《核电厂混凝土蜗壳循环水泵叶轮技术要求》2016征求意见稿.doc_第2页
《核电厂混凝土蜗壳循环水泵叶轮技术要求》2016征求意见稿.doc_第3页
《核电厂混凝土蜗壳循环水泵叶轮技术要求》2016征求意见稿.doc_第4页
《核电厂混凝土蜗壳循环水泵叶轮技术要求》2016征求意见稿.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NB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NB/T 核电厂混凝土蜗壳循环水泵叶轮技术要求 Specification for impeller of concrete volute circulating water pump ofnuclear power plant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 - 发布 - - 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NB/T 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技术要求13.1材料选用13.2制造工艺23.3化学成分和点蚀当量23.4金相组织33.5耐腐蚀性能33.6力学性能33.7铸造缺陷和焊补33.8表面质量33.9形状和尺寸公差43.10铸件检验54试验、检验规则54.1化学成分分析54.2力学性能试验54.3金相分析64.4腐蚀试验64.5无损检查64.6动平衡试验65质量证明书66标识、清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76.1标识76.2清洗、包装、运输、贮存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沈阳三科水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本标准主要编写人:梁亚勋、易琳、焦红瑞、康昊、黄海滨、丁佳鹏、高伟、钟雄、胡小军、郭有。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邮政编码:100761)。7核电厂混凝土蜗壳循环水泵叶轮技术要求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滨海核电厂混凝土蜗壳循环水泵叶轮的设计制造技术要求、检验试验规则、试验方法、标识、清洗、包装、贮存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滨海核电厂输送介质为海水的混凝土蜗壳循环水泵叶轮的设计和制造。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22 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GB/T 22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 228.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29 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GB/T 231.1 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2100 一般用途耐蚀钢铸件GB/T 4334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GB/T 5613 铸钢牌号表示方法GB/T 5677 铸钢件射线照相检测GB/T 6414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GB/T 9239.1 机械振动 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 第1部分:规范与平衡允差的检验GB/T 9443 铸钢件渗透检测GB/T 11170 不锈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GB/T 13305 不锈钢中-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法NB/T 25020-2014 核电厂混凝土蜗壳式循环水泵设计制造规范ASTM G 48 用氯化铁溶液测定不锈钢及有关合金耐点腐蚀和缝隙腐蚀的标准试验方法(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Pitting and Crevic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Stainless Steels and Related Alloys by Use of Ferric Chloride Solution) ANSI MSS SP-55 阀门、法兰、管件和其它管道部件用铸钢件质量标准-表面缺陷评定的目视检查方法(Quality standard for steel castings for valves, flanges, and fittings and other piping components-visual method for evaluation of surface irregularities)3 技术要求3.1 材料选用3.1.1 叶轮材料应选用双相不锈钢,其典型牌号见表1。3.1.2 当叶轮材料选用超级双相不锈钢时,可参照本标准或另行商定技术要求。3.2 制造工艺3.2.1 冶炼叶轮用双相不锈钢宜采用氩氧脱碳炉(AOD)或真空吹氧脱碳炉(VOD)精炼。3.2.2 铸造铸件宜采用砂型铸造。3.2.3 热处理3.2.3.1 铸件应进行固溶处理,其规范应符合表1的规定。3.2.3.2 铸件总的固溶处理次数不得超过两次。表1 热处理牌号处理ZG06Cr25Ni7Mo2N10801100固溶处理;水淬。高温固溶处理之后,水淬之前,铸件可冷至10401010,以预防铸件开裂。ZG03Cr26Ni5Mo3N11001120固溶处理;水淬。高温固溶处理之后,水淬之前,铸件可冷至10401010,以预防铸件开裂。ZG03Cr25Ni6Mo3N11201150固溶处理;水淬。高温固溶处理之后,水淬之前,铸件可冷至10401010,以预防铸件开裂。3.3 化学成分和点蚀当量3.3.1 化学成分化学成分符合表2规定。表2 化学成分牌号CSiMnPSCrNiMoCuNZG06Cr25Ni7Mo2N0.061.001.500.0350.02524.00-26.006.00-8.002.00-3.00-0.500.10-0.20ZG03Cr26Ni5Mo3N0.031.001.500.0350.02525.00-27.004.50-6.502.50-3.50-0.12-0.25ZG03Cr25Ni6Mo3N0.031.002.000.0350.02524.50-26.505.50-7.5002.50-3.50-0.12-0.253.3.2 点蚀当量点蚀当量(PREN)应满足以下要求:a) 双相不锈钢:PREN = %Cr+3.3%Mo+16%N 35;b) 超级双相不锈钢:PREN = %Cr+3.3%Mo+16%N 40。3.4 金相组织双相不锈钢组织结构为铁素体和奥氏体,在最终热处理后铁素体含量应控制在40%-60%之间。3.5 耐腐蚀性能叶轮铸件应进行以下腐蚀试验:a) 材料晶间腐蚀敏感性试验;b) 材料耐海水点腐蚀或缝隙腐蚀试验。3.6 力学性能室温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规定。表3 室温力学性能牌号热处理拉伸试验硬度试验冲击试验RmMPaRp.0.2MPaA%HBWKvJZG06Cr25Ni7Mo2N固溶处理6304002020028065ZG03Cr26Ni5Mo3N固溶处理6504501820028050ZG03Cr25Ni6Mo3N固溶处理65048022200280503.7 铸造缺陷和焊补3.7.1 铸造缺陷应采用化学成分与铸件材质近似的焊材进行焊补。3.7.2 铸造缺陷宜采用手工电弧焊或氩弧焊进行焊补。3.7.3 铸造缺陷焊补前,应按ASME规范第IX卷的要求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应将焊接工艺评定(PQR)、焊接工艺规程(WPS)提交买方认可。焊接工艺评定项目应包括:a) 焊接工艺规程;b) 焊接后的热处理;c) 焊缝无损检测;d) 焊缝化学成分分析;e) 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试验:拉伸试验、导向弯曲试验、夏比缺口冲击试验;f) 焊缝金相分析;g) 焊缝铁素体含量测定;h) 焊缝腐蚀试验。3.7.4 重大焊补应事先报买方审查。为焊补而制备的凹坑或坡口,其深度超过铸件壁厚的20%或25mm者(二者中取较小者);或其面积超过65cm2,均认为是重大焊补。3.7.5 提交给买方审查的重大焊补资料中应包含焊补图,并在图样或照片上标出焊补的数量、位置和范围。3.7.6 非重大焊补可不进行热处理,但重大焊补应重新进行固溶处理。3.8 表面质量3.8.1 铸件应满足以下要求:a) 铸件上应除去冒口、浇口、飞边、毛刺、粘砂、芯骨及冷铁;b) 铸件表面应通过喷丸、喷砂等方法进行清理;c) 表面质量应符合ANSI MSS SP-55的外观要求。3.8.2 零件应满足以下要求:a) 过流部位应进行打磨处理,其粗糙度Ra应不大于6.3m;b) 机加工表面配合部位的粗糙度Ra应不大于3.2m;c) 机加工表面非配合部位的粗糙度Ra应不大于12.5m;d) 其余非加工表面粗糙度Ra应不大于12.5m。3.9 形状和尺寸公差3.9.1 形状3.9.1.1 过流部位上下盖板形状应采用三坐标测定仪检查,每个流道均做检查,其形状允许误差为5mm。3.9.1.2 叶片型线应采用三坐标测定仪检查,每枚叶片均做检查,其型线允许误差为5mm。3.9.2 尺寸公差3.9.2.1 叶轮主要尺寸代号见图1,其尺寸允许误差应不大于表4的规定。3.9.2.2 其余铸件尺寸公差按GB/T 6414-1999中的CT12级执行。图1 叶轮主要尺寸代号图表4 叶轮主要尺寸允许误差主要尺寸代号允许误差%外径D210.1外径D220.1入口直径D1+0.3-0.1出口宽度b+1.0-0.5入口叶片间距L10.5出口叶片间距L20.53.9.3 叶片入口端修正及尺寸公差3.9.3.1 叶片入口端形状和叶片厚度(t)应符合图2和表5的规定。图2 叶片入口端形状及修整图表5 叶片尺寸允许误差单位为毫米t的允许误差r的允许误差RL25+1.5-0.560.520050552530+2-180.525055603035+2.5-110130060653540+3-1.512135065704045+4-2141.5400707545+5-3161.545075803.9.3.2 当不能用铸造方法保证叶片入口边形状和尺寸时可用机加工或打磨方法来实现。3.10 铸件检验3.10.1 对首次生产的铸件,应对叶轮的上下盖板与叶片交界处(可实现区域)进行射线检查,以确保铸造工艺可靠。3.10.2 铸件过流部位、机加工部位和目视可疑区域应进行100%渗透检查。4 试验、检验规则4.1 化学成分分析4.1.1 化学成分分析取样及分析方法按GB/T 222、GB/T 223、GB/T 11170执行。4.1.2 化学成分分析应按炉次逐炉检验。分析用试块应在浇包中取样制取。若在铸件上取样,则分析试样样品应取自表面层以下至少6mm处。4.2 力学性能试验4.2.1 力学性能试样和试验方法按GB/T 228.1、GB/T 229、GB/T 231.1执行。4.2.2 试块可单独铸造或在本体附铸,但应以同一炉钢水浇注,并在生产性热处理时与其所代表的铸件同炉热处理。试块形状、尺寸和试样的切取位置按GB/T 2100执行。4.2.3 力学性能试验不合格时,应取相同状态的试样,数量加倍,重做试验。仍不合格时,将铸件与备用试样重新进行热处理,然后按新铸件要求进行各项检验。含气孔、裂纹、缩松等铸造缺陷的试样或机械加工造成的缺陷试样结果无效,用相同数量新试样代替重做。4.3 金相分析铁素体含量测定按GB/T 13305执行。4.4 腐蚀试验4.4.1 晶间腐蚀试验按GB/T 4334执行。4.4.2 点腐蚀试验按ASTM G 48标准中的A法执行。试验温度502,试验时间24小时,腐蚀失重应小于或等于0.5mg/cm2。4.4.3 缝隙腐蚀试验按ASTM G 48标准中的B法执行。试验温度502,试验时间24小时,腐蚀失重应小于或等于0.8mg/cm2。4.5 无损检查4.5.1 射线检查4.5.1.1 射线检查采用钴-60射线源。4.5.1.2 射线检查按GB/T 5677执行,验收等级不低于4级。4.5.2 渗透检查4.5.2.1 渗透检查按GB/T 9443执行。4.5.2.2 验收等级要求如下:a) 过流部位100%区域,验收等级不低于2级;b) 加工部位配合面100%区域,验收等级不低于2级;c) 加工部位非配合面100%区域,验收等级不低于3级。4.5.3 目视检查4.5.3.1 除过流部位以外的非加工面进行目视检查。4.5.3.2 目视检查按ANSI MSS SP-55执行。4.6 动平衡试验4.6.1 动平衡试验按循环水泵额定转速进行。4.6.2 动平衡试验按GB/T 9239.1执行,平衡品质级别为G6.3。4.6.3 不平衡量平衡方式为去重。4.6.4 去重部位按图纸要求区域或不影响叶轮配合尺寸及结构强度的部位进行。4.6.5 去重方式采用机械加工或打磨。4.6.6 去重部位去重后的壁厚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三分之二。5 质量证明书叶轮交货时应提供质量证明书,质量证明书应包括以下内容:a) 订货合同号;b) 零件图号、材料牌号;c) 冶炼炉号、件号;d) 化学成分分析报告;e) 力学性能试验报告;f) 金相分析报告;g) 腐蚀试验报告;h) 焊补图(若有);i) 无损探伤记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