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产饲料诱食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日期:2006-4-15 9:48:00来源:中国畜牧兽医主题:水产饲料诱食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欧阳敏,贺建华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长沙 410128) 摘要:由于水产动物生活环境的特殊性,诱食剂在水产动物饲料中的运用显得尤其重要,作者对现阶段水产饲料诱食剂的开发利用现状作了一综述,主要体现在诱食剂的作用机理、功用、诱食剂的种类、诱食剂的研究方法等方面。旨在为开发新的诱食剂和为水产配合饲料科学配制、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水产;饲料;诱食剂 中国分类号:581674文献标识吗:B文章编号:16717236(2003)01002003国外在水产动物诱食剂的研究方面起步较早,20世纪60年代以后已开始鱼类对引诱剂反应的电生理记录,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确定诱食活性物质的方法,90年代以来关于鱼类嗅觉生理和味觉生理的研究已达到分子水平。我国在诱食剂的研究方面进行较多是传统捕钓用天然饵料如蚯蚓、青蛙、蛆、中草药等诱食活性的研究。目前,我国的饲料诱食剂正在从仿制和摸索阶段向研制和创新阶段过渡。1 诱食机理的研究Jones(1991)认为,水产动物的摄食过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起始阶段一发觉或意识到食物的刺激和存在;寻找阶段一寻找食物刺激的位置,并朝向食物,引起食欲,表现出吞咽、咬食物动作;摄食阶段一摄入食物并判断食物的适口性、可食性,以食物的摄入为标志。产生上述反映的生理基础是嗅觉、味觉和视觉等的生理作用。嗅觉是距离感受器、探寻食物源的方位;味觉是接触感受器,能探究(辨别)食物(王吉桥,1994)。视觉主要是形态感受器,感受食物形态特征的刺激,如颗粒大小、形状、硬度、光泽、颜色等而引起的感应。而饲料中溶出物成分的化学刺激,这类化学刺激往往就是诱食剂,它们通过动物的嗅觉器官如鱼类鼻夹中的嗅觉上皮,味觉器官如,咽腔、鳃耙、食道等器官组织中的味蕾而使饲养水产动物的食欲增强,摄食量增大,摄食时间缩短等。但不同食性的鱼类其所喜好的气味有所不同,有的刺激其摄食;有的不引起反应,甚至有的拒食。为此,诱食的原理就是基于动物有选择性采食行为,根据动物的特别嗜好,通过利用动物嗅觉,味觉本能的气味印记(遗传、认识后记忆),把这种嗜好的“偏嗜指数”运用到配合饲料中引诱采食。饲料中诱食剂通过动物的嗅觉、味觉、器官,如口咽腔、鳃耙、食道等器官组织中的味蕾而使鱼、虾的食欲增强,摄食量增大,摄食时间缩短等达到诱食目的(王吉桥,1994)。2 单一诱食剂的研究 随着人们对鱼类等诱食剂的研究逐步深入,发现了多种物质对鱼类等诱食作用,其诱食的对象和添加剂量各有特点。21 氨基酸及其混合物 氨基酸对鱼类的嗅觉及味觉都具有极强的刺激作用。谭玉钧、王道尊(1988)在青鱼饵料中分别添加 2、5、6、15及20的复合氨基酸,结果增长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2、35、139、57及36。竹田正彦、渲井健三(1987)在日本鳗鲡饵料中添加028的氨基酸培育仔鱼,添加 051的氨基酸培育稚鱼,添加 004的组氨酸酶养成鱼,结果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80、714和143(张阳军,2001)。氨基酸中对水产动物具有诱食活性的主要成分是L一氨基酸(贺建华译,1992)。原田腾彦(1985)报道。组氨酸、精氨酸、赖氨酸和鸟氨酸等碱性氨基酸对泥鳅均具有引诱活性,尤其是组氨酸和赖氨酸明显唤起泥鳅的摄饵行为,大约半数中性氨基酸具有引诱活性,酷胺、酸性及亚基氨基酸中,仅天冬酰胺诱鱼明显,L一氨基酸具引诱活性,但D一氨基酸不具有(陈丽文等,1992)。同时不 同的氨基酸对同种鱼类诱食活性不同,同种氨基 酸对不同的鱼类及同种不同大小的个体诱食活性也有差异。如丙氨酸对鳗鲡、真鲷、鲫鱼、黑鲷、豹东方魨、美洲拟鲽、青鳉、白氏银汉鱼具有诱食活性,但对虹鳟无诱食活性,而甘氨酸对这9种鱼中鰤鱼、白氏银汉鱼、虹鳟无诱食活性(获野珍吉,1987)。另外,脯氨酸和丙氨酸对大西洋鲑的仔鱼诱食作用特别明显,但对1龄鱼效果较小(Moarns,1986)。伍一军(1993)认为这种差异可能与不同鱼类对某种氨基酸的嗅觉、味觉敏感性的种间差异以及氨基酸分子结构的差异有关。这种嗅觉、味觉敏感性差异可能与食性的差异是一致的,即食性不同,对其具诱食活性的氨基酸也不同。Johnsen(1990)发现草食性鱼类的味觉对谷氨酸最为敏感,肉食性鱼类对丙氨酸、脯氨酸最为敏感;前者主要存在于维管束植物中,后者在蛤和鲸鱼中含量丰富。22 生物碱类 如甜菜碱不仅和蛋氨酸、胆碱一样,都具有提供甲基的作用,而且具有提高消化酶活性(同希柱等,1994),促进新陈代谢之功效。甜菜碱具有鱼类敏感的甜味和鲜味,芬兰糖业公司是首先生产销售饲用甜菜碱的公司。据报道,甜菜碱对大西洋鲑、虹鳟、菱体兔牙鲷、箭齿鲽鱼、海鳗鱼以及甲壳类中的对虾等均具有良好的诱食作用(陈丽文等,1992)。美国有报道称0515的甜菜碱对所有鱼类和甲壳类的味觉和嗅觉都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同有利等用分别加03甜菜碱(纯度98)、0.5甜菜碱盐酸盐粗品(纯度67)和03精品(纯度98)的饲料喂2龄鲤鱼,结果表明3种物质均能较明显地促进鲤鱼摄食、增重和降低饲料系数,其目增重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4932、4178、4384,饲料系数则分别降低2416、2213、14 13(杨仕激,1994)。此外,它的诱食作用还表现在与一些氨基酸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是理想的诱食物质。 而近年来开发的甘氨酸三甲丙脂,属生物体中的天然生物碱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诱食增重作用,据报道,在饲料中拌人05一15的甘氨酸三甲丙脂,对所有的淡水鱼及甲壳动物的嗅觉和味觉均有极强烈的刺激作用。原粉用于养鱼,添加量为0203,诱捕野生鱼添加量为04(蔡春芳等,1998)。 2.3 动植物的提取物 为研究水产动物的诱食剂,将一些水产动物喜食的动植物的某些成分采斤化学方法(如有机溶剂等)提取后分别进行诱食达验,结果发现枝角类、摇蚊幼虫、蛤子、牡蛎、鱼肉,玉筋鱼、鲻鱼肉、太平洋磷虾、桃江对虾、三疣梭子蟹、丁香、田螺、蚕蛹、蚯蚓、赤子爱胜蚓等动植物价提取物、长鳍金枪鱼和乌贼的内脏自身消化物等,有较好的诱食作用。马明和(1981)用蚯蚓浆液作为诱食物质可提高对虾的摄饵量、摄饵次数及增重,推测蚯蚓浆液的诱食作用可能与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和甘氨酸有关,因为蚯蚓浆液中这几种氨基酸的含量较高。顾海林、田华芬(1983)在基料中添加l14蚯蚓及3886蚓类混合物配制成颗粒饵料养尼罗罗非鱼,结果鱼产量比对照组提高2240。田华芬、顾海林(1984)在饵料中分别添加1429、10和714的干蛆蚓养鲤,结果增长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83、23l、281。徐捷等(1988)在饵料中分别添加 5及5 7的鲜蚯蚓养尼罗罗非鱼,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8521及49。许国焕等(2000)在大口鲶饲料中添加肝墨粉进行诱食试验,结果比分别添加谷氨酸、甜菜碱的诱食效果要强。上述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水产动物喜食的动植提取物,不仅对饲养对象有强诱食作用,而且可以提高饲养水产动物的适口性,摄食强度和饵料利用率。24 中草药诱食剂 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且有利用的优势条件。有些中草药有较强的诱食作用和促进鱼虾增强抗病力。赵建培(1988)饵料中添加50 mgkg的山茛菪碱养黄边胡鲶,结果增重率比对照组提高3415。陈维岩等(1989)在基料中添加05的艾叶粉养鲤,结果增长率较对照组提高1539539。张贵后等(1993)在饵料中添2的花粉生物活性物质养殖2龄鳗鲡,结果增重率比对照组提高2905。我国民间常用阿魏作钓鱼诱饵,辟汗草诱饵捕抓黄鳝等。由于许多草药、陈皮、香料等富含诱食物质,因此,中草药诱食剂的开发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25 含硫基的有机物 DMPT(二甲基-丙酸喀亭)对鱼类具有引诱摄食和促进迅速生长的作用,是具有海藻味的诱食剂。中岛谦二等(1992)在配合饲料、半天然饲料和天然饲料中掺入1mmoll的DMPT,结果使鲤、鲫、源五郎鲫摄食频率提高0306倍。大蒜素是多种烯丙基有机硫化物的复合物,主要成分是二丙烯基三硫醚。大蒜素对鲤、草鱼等有诱食作用(蔡春芳等,1998)。2.6 其它物质 如核苷酸、尿苷一5一单磷酸盐、羊油、甲酸、香味素、柠檬酸,类似维生素B的萤光物质,三甲胺钠盐(TMAH)等(黄蜂,1998;王吉桥,1994)。具有一定的诱食作用。3 复会诱食素的研制 有研究结果表明,饲料中诱食剂的活性是2种或2种以上的物质协同作用的结果。许国焕等(1996)以复合氨基酸为鲜味基质试制的鱼用香味剂,添加于鲤鱼饲料,明显促进鲤鱼摄食配合饲料。许国焕等(2000)以有机酸、复合氨基酸、甜菜碱、核苷酸、牛磺酸复合而成的复合诱食剂2号添加大口鲶饲料中其诱效果明显强于对比组。复合诱食素与其它单一的调味剂、诱食剂比较,没有过香、过浓的刺激,能避免动物出现嗅觉、味觉疲劳和麻木的现象,维持食欲旺盛,缩短饲料在水中停留时间,诱食效果良好。是一集营养、诱食,促生长于一体的高效饲料添加剂,其配伍研制生产工艺已有所报道(王吉桥,1994)。4 诱食剂的研究方法 日本、美国、前苏联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采用多种方法研究了在饲料中添加诱食剂促进鱼虾类食欲的效果,随着研究的深入,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与完善。但实验场所多在实验室水簇箱内,在生产环境下的试验未曾见报道。这些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41 对比试验 试验中以某一标准饲料为基础日粮,同时选定若干鱼虾类等水产动物喜食的天然饵料,采用物理、化学的(如有机溶剂抽提,制成浆液,离子交换树脂离等)方法将其分离成若干部分,并将这些物质以单一的或复合的形式,按一定比例与基础日粮混合,然后分别进行饲养对比试验。诱食剂的诱食效果常用鱼类的摄食行为(如啄咬食物的频率、对食物的趋向性,摄食时间的长短等)或摄食数量(率)、集鱼数等指标评价。 42 电生理学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当水产动物接触到某些化学物质后,其味觉、嗅觉器官或细胞的兴奋性会产生变化,并引起感受器电位的变化,并通过一定的仪器可记录观察其电位变化,从而判断某物质是否为某种动物的诱食剂。 43 数学分析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动物喜食的各种天然饵料进行喜食性(食物在胃肠中的出现率、食物的选择指数等)差异分析,同时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天然饵料一般化学成分,从而判断诱食物质有效成分。5 结语 诱食剂能引起水产动物的食欲,增加采食量,促进生长等。这方面已经引起大家的注意,但利用诱食剂如何来驯食人工配合饲料,建立科学的投饲技术方面还未见专门报道,如在一些肉食性鱼类的驯食方面,是否可先诱食,后投饲,这些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单一诱食剂仅仅是一种用来改变或增强天然风味,促进采食、生长、本身是一种非营养性物质,如果没有其它条件(如饲料原料、营养水平、日粮氨基酸平衡等)的支撑与配合,是不可能取得良好饲养效果的。现在市场上诱食剂的使用商品化倾向较严重,单纯追求颗粒饲料留香长、留香浓,甚至以饲养人的感觉来评判饲料诱食剂的优劣,忽视饲养动物的味觉和嗅觉生理,达不到真正的诱食目的。甚至一些饲料厂家利用诱食剂可以掩盖不良气味的作用,向饲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生频道安全素质培训课件
- 民爆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传播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仓库自动化考试题及答案
- 部署会议议程讲解
- 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治意义
- 海淀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路径
-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讲解
- 新质生产力六个原则
- 安全生产警示故事讲解
- SJG 74-2020 深圳市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高清现行
-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课件》教学精品ppt
- 数控机床概述课件
- 电路板维修培训教材PPT模板
- “国培计划”优秀工作案例推荐表——“八张清单”撬动送教下乡的兴奋点
-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 《综合布线系统培训》PPT课件.ppt
- 交流电源控制和保护
- 小学生数独ppt课件
- 中医痹症ppt课件
- 女儿墙安装电动吊篮相关安全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