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俞穴麻醉在肛肠病手术中的应用.doc_第1页
腰俞穴麻醉在肛肠病手术中的应用.doc_第2页
腰俞穴麻醉在肛肠病手术中的应用.doc_第3页
腰俞穴麻醉在肛肠病手术中的应用.doc_第4页
腰俞穴麻醉在肛肠病手术中的应用.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腰俞穴麻醉在肛肠病手术中的应用河南三门峡市中医院麻醉科(472000) 范红军摘 要对500例肛肠病手术行腰俞穴麻醉,总有效率92.6%。采用臀纹末端与骶尾关节联合定位法成功率高。腰俞穴麻醉是肛肠科较常用的麻醉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效果好而安全。麻醉方法:术前肌注阿托品0.5和鲁米那钠0.1。取俯卧头高臀低位,采用”臀纹末端与骶尾关节联合定位法”即患者俯卧位时臀纹末端(体胖者尤为重要)及骶尾关节上方1-2左右的凹陷处(局部骨性标志变异者为主)定位。常规消毒铺巾,用5注射器抽取1%利多卡因接7号针头,于穿刺点处做皮丘,逐层浸润,垂直入针有落空感(穿过骶尾韧带)后固定针头,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即可注药。如无阻力或阻力小、无局部皮肤隆起患者有酸胀感即为成功。操作完毕, 患者取头高脚低位,观察5-10,针刺肛周皮肤无痛即可施行手术。麻醉效果:级402例,级66例,级20例,级12例,总有效率92.6%。腰俞穴属于中医经络中的督脉经穴,位于骶裂孔中,该处分布着尾骨神经分支,在此穴中注射麻药通过经络作用而起麻醉效果(阻断肛门周围神经的传导,使局部丧失感觉,达到无疼痛和括约肌松弛的效果),称为腰俞穴麻醉,简称腰俞麻醉1,属于中医穴位麻醉之一腰俞穴麻醉时,患者如无特殊情况以取俯卧头高臀低位为宜,使麻药重力下降分布均匀,提高阻滞效果; 在进行腰俞穴麻醉穿刺时通常采取“垂直直入法”一针到位,少数在穿刺回抽时有少量血液亦是小血管小范围损伤;但麻醉维持时间有限,只适应时间短、近肛门区域的手术。腰俞穴麻醉在肛肠病手术中的应用河南三门峡市中医院麻醉科(472000) 范红军摘要: 对500例肛肠病手术行腰俞穴麻醉,总有效率92.6%。采用臀纹末端与骶尾关节联合定位法成功率高。腰俞穴麻醉是肛肠科较常用的麻醉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效果好而安全。关键词: 腰俞穴麻醉 肛肠病手术应用 肛肠病手术麻醉可选局部浸润麻醉、骶管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等多种麻醉方式,我院1998-2004年对肛肠病手术患者中的500例进行了腰俞穴麻醉,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资料和方法 1 临床资料:本组男348例,女152例;年龄1774岁,平均40.7岁。混合痔214例,肛裂82例,肛瘘135例,肛周脓肿46例,肛门瘙痒症11例,肛门狭窄5例,直肠息肉5例,肛周尖锐湿疣2例。 2 麻醉方法:术前肌注阿托品0.5和鲁米那钠0.1。取俯卧头高臀低位,采用”臀纹末端与骶尾关节联合定位法”即患者俯卧位时臀纹末端(体胖者尤为重要)及骶尾关节上方1-2左右的凹陷处(局部骨性标志变异者为主)定位。常规消毒铺巾,用5注射器抽取1%利多卡因接7号针头,于穿刺点处做皮丘,逐层浸润,垂直入针有落空感(穿过骶尾韧带)后固定针头,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即可注药。如无阻力或阻力小、无局部皮肤隆起患者有酸胀感即为成功。通常选2%利多卡因10加0.5%布比卡因5-10,生理盐水5-10,药物总量定在20-25,少数患者达30。给1%利多卡因5为实验量,观察3-5后,见无不适及全脊髓麻醉征象后,再取20注射器注射完麻醉药全量。操作完毕,患者取头高脚低位,观察5-10,针刺肛周皮肤无痛即可施行手术。结果 1效果分级:级:肛门松弛好,镇痛完善,无任何不适。级:肛门松弛可,镇痛尚可,有轻度不适,但可耐受手术。级:肛门松弛差,镇痛较差,需辅助局部浸润麻醉方能完成手术。级:肛门不松,镇痛很差,无法耐受手术,需重新改变麻醉方式完成手术。 2 麻醉效果:级402例,级66例,级20例,级12例,总有效率92.6%。麻醉中患者一般较少有反应,血压、脉搏、呼吸多无变化。6例有排尿困难(男4例,女2例),通过局部热敷、肌注新斯的明、松解敷料等措施后明显缓解。讨论 腰俞穴属于中医经络中的督脉经穴,位于骶裂孔中,该处分布着尾骨神经分支,在此穴中注射麻药通过经络作用而起麻醉效果(阻断肛门周围神经的传导,使局部丧失感觉,达到无疼痛和括约肌松弛的效果),称为腰俞穴麻醉,简称腰俞麻醉1,属于中医穴位麻醉之一。腰俞穴麻醉于1957年由成都中医学院曹吉勋教授首创并逐渐推广应用,黄乃健教授进行了改进2,主要应用于肛门会阴区及直肠下段手术,属简易骶麻,操作简单,安全,麻醉效果好。腰俞穴的定位是麻醉成功的关键,临床上对常人多以“骶管裂孔”为定位标志,但文献记载大约有20%正常人的骶管呈解剖学异常,骶裂孔畸形或闭锁者占10%3,这些变异都会在临床工作中给经骶管裂孔定位腰俞穴造成障碍, ,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一是经验选穴,即是尾骨间后上方56处或臂间线终点处的凹陷。二是解剖选穴,即第四骶椎棘突与两骶骨角所形成等腰三有形中心处。三是注射选穴,即持注射器刺入穴内有落空感,且松开手持的注射器,注射器不向下垂落。四则选穴正确,注射药液时自觉轻松,阻力极小。我院以“臀纹末端与骶尾关节联合定位”成功率高。成人骶管容积20左右,肛门直肠手术的麻醉平面在5或2以下,临床常用药量为20。我们认为因骶管容积个体差异很大,平均25-284,故将药物总量定在20-25,少数患者达30,麻醉持续时间在100左右。腰俞穴麻醉操作简单,创伤小,麻醉药直接进入血管内的机会少,因此比较安全,但亦应谨慎操作,避免损伤骶管内静脉丛。当穿刺成功后要固定针头,推药或回抽时防止针头摆动,不可使针头深入浅出而刺伤其前壁或使针头退出硬膜外至黄韧带上方;部分患者在穿刺成功后仍出现麻醉不全,这与骶管形态结构变异和骶管内软组织分布有关。如骶管腔过大,常规药量在骶管上端充盈较差,会阻滞不全。故我们认为,腰俞穴麻醉时,患者如无特殊情况以取俯卧头高臀低位为宜,使麻药重力下降分布均匀,提高阻滞效果;在常规药量基础上增加药量3-5,以增加单位体积内的药物浓度;再而注完药物后取坐位并适当延长坐位时间,以增加药物浸润程度,使其作用集中于2以下。腰俞穴麻醉操作简单、安全、麻醉效果好、并发症少。在进行腰俞穴麻醉穿刺时通常采取“垂直直入法”一针到位,没有骶管麻醉时的“垂刺斜入平穿”过程,因此其损伤血管,误入血管或蛛网膜下腔的可能性极小;少数在穿刺回抽时有少量血液亦是小血管小范围损伤;腰俞穴麻醉偶有失败或麻醉不全时补救措施快;但麻醉维持时间有限,只适应时间短、近肛门区域的手术。参考文献1曹吉勋.中国痔瘘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