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线系统在地铁的应用.doc_第1页
智能配线系统在地铁的应用.doc_第2页
智能配线系统在地铁的应用.doc_第3页
智能配线系统在地铁的应用.doc_第4页
智能配线系统在地铁的应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RIT智能配线系统在地铁的应用1 智能配线系统1.1 智能配线系统和常规配线系统所存在的区别传统配线系统的管理只能依靠手工对管理记录进行更新,设备和连接的改动往往很难在第一时间反应在管理文档中,造成很多误差的产生。随着网络建设的规模化,对于配线规范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配线管理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网络建设的要求。同时,随着网络安全问题的日益严峻,将其列入配线管理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智能配线系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的特点是:实时性 避免管理的时间延迟逻辑性 避免管理的低效率 集中性 避免人力资源的过多投入安全性 实时侦测被管理的元素的动态,并告知管理员智能配线系统一种将传统配线系统与智能管理联系在一起的系统。通过智能配线系统,将网络连接的架构及其变化自动传给系统管理软件,管理系统将收到的实时信息进行处理,用户通过查询管理系统,便可随时了解配线系统的最新结构。通过将管理元素全部电子化管理,可以做到直观、实时和高效的无纸化管理。1.2 RIT智能配线系统硬件介绍(无源部分)铜缆配线架l 模块化设计 ,兼容各种Keystone模块 l 第9芯专用于智能探测l 端口LED指示灯RJ-45至RJ-45型数据跳线l 六类等级或六A类等级l 六类等级符合vANSI/EIA/TIA 568-B.2-1,ISO/IEC 11801 2nd Edition(2002)和CENELEC EN50173 (2002)l 六A类等级符合ANSI/TIA/EIA-568-B.2-10,ISO/IEC 11801 2.1和CENELEC EN50173 (200x) for Category 6A/CLASS E A 最新标准l 由一段九芯的柔性跳线缆和两边各一个九帧RJ-45插头构成l 其中一芯专用于智能管理l 特别设计防止跳插线插拔时接头部位的固定闩损坏光纤端接箱l 高密度,1U支持24个双工LC适配器l 抽屉式结构,便于光纤接入l 预安装LC适配器l 单模和多模可选l 带LED指示灯,额外铜芯专用于智能管理产品型号和普通型规格请参见目录。n 物理性能高度:43.7 mm / 1.72 (1U) 宽度:482.6 mm / 19深度:240 mm / 9.5重量(连包装):3.7 kg (8.2 lb)n 材料钢n 颜色黑底色带灰色丝网印刷标识n 环境使用温度:-10C to 60C储藏温度:-40C to 85C湿度:0-90%不结露n 遵照国际EMC标准:EN-55022, Class B (Europe) and FCC Part 15, Subpart J, Class A (USA).l 高密度,LC 16芯-16芯,多模或单模,机柜安装l 抽屉式结构,便于光纤接入l 预安装LC适配器l 单模和多模可选l 带LED指示灯,额外铜芯专用于智能管理产品型号和普通型规格请参见目录。n 物理性能高度:43.7 mm / 1.72 (1U) 宽度:482.6 mm / 19深度:240 mm / 9.5重量(连包装):3.7 kg (8.2 lb)n 材料钢n 颜色黑底色带灰色丝网印刷标识n 环境使用温度:-10C to 60C储藏温度:-10C to 60C湿度:0-90%不结露n 遵照国际EMC标准:EN-55022, Class B (Europe) and FCC Part 15, Subpart J, Class A (USA).光纤数据跳线l LC,多模或单模l 额外铜芯专用于智能管理产品型号和普通型规格请参见目录。标准ANSI/TIA/EIA-568-B.3 and of ANSI/TIA/EIA-568-B.3-1 (with MM OM3 fiber).可燃性测试IEC 60332-3C, IEC 61034, IEC 60754机械性能线缆直径2.6 x 3.7 mm (+0/-0.1) mm线缆重量14.8 kg/km最小弯曲半径 负载时 45 mm 安装时35 mm最大拉力300 N最大压缩应力100 N/cm弯曲1,000 cycles运行温度-25 to +75 C储藏温度-25 to +75 C1.3 RIT智能配线系统硬件介绍(有源部分)电子配线管理系统扫描仪扫描仪通过扫描仪连接线缆连接至智能配线架上,扫描仪监视配线架上的所有端口。附加的中央扫描功能,扫描仪扮演了一个界于控制面板和主机之间的媒介。控制面板可以和任意一个扫描仪连接,通过扩展仪接受从主机发送/接收的指令。扫描仪安装在不同配线间的通讯中心的机架上,比如说大楼的不同楼层配线间或者不同的大楼通讯间。他们向主机汇报配线间的配线架的通断信息,采用SNMP 的代理协议。扫描仪有两种类型:l PVMax 扫描仪 包含12个连接块可支持24个配线架l PVMax 小型扫描仪 包含6个连接块可支持12个配线架扫描仪 背面小型扫描仪 背面电子配线管理系统主机 主机管理物理层网络结构。主机控制所有的下行扫描仪,管理所有扫描信号的运算。主机位于系统的最高层,有能力对整个系统监视和控制。主机包括一个SNMP代理协议,允许管理软件接受所有相关联的数据。它具有选择,储存和从扫描仪通过扩展仪传输通断数据向系统工作站更新。通过铜缆连接主机和扩展仪,最大长度为1200m/4000ft。每一个下行端口可连接一个配线区域。扫描仪可通过主机的下行端口直接和主机相连,但是每个扫描仪必须是能控制一个独立的管理间。 主机可连接和监视所有的扫描仪,它主要的功能是扫描任意两个端口的通断信息。同样也可以管理和控制控制面板,LED的操作以及在系统中的任意设备。 电子配线管理系统扩展仪扩展仪应用于对主机管理能力的扩展,通过扩展仪的下行端口层叠连接到主机上。 每个主机的下行端口连接到每个管理间的第一级扩展仪上。 通过高一层扩展仪的下行端口可以层叠更多层次的扩展仪。 扩展仪允许所有的设备通过其上行端口连接到扩展仪的下行端口,扩展仪是扫描仪和主机之间的连接,因此允许主机和扫描仪在系统中通讯。 每个第一的扩展仪安装在分隔的不同的管理间,第一级的扩展仪直接连接到主机前面板的其中一个下行端口。 扫描仪连接到PatchView 扩展仪的下行端口。每个扩展仪最多可以连接8个扫描仪,这些扩展仪可以连接到更高级别的扩展仪或者直接连接到主机,所有配置均按照分配线间的结构来做。智能电子配线管理系统扫描仪连接线缆智能六类24口配线架连接方式每个扫描仪通过B类带扫描仪端26桢接头,配线架端14桢接头的扫描仪连接线缆和配线架相连。 在下图中可以看出,一个B类扫描仪连接线缆可以连接2个 PVMax 配线架到扫描仪的一个插头上。电子配线管理系统控制板控制面板通过控制面板端口和扫描仪连接。通过控制面板可以知道技术人员对于系统的通断和连接进行操作。对于控制板的重要三个功能中的一个,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在配线架上的LED灯的显示了解不同的操作需求,LED的连续亮或者不停闪烁可以判断对端口是拔插或者连通。对于控制板,有三个选择,激活,失效和等待。这些选项功能在软件应用系统中下达,可以通过对控制板的键盘激活人工扫描命令。1.4 RIT智能配线管理系统网络结构描述由下图可以得到我们所提供的智能配线管理系统的网络物理结构,其基本网络数据信息流向及信息交互逻辑和原理图如下:所有配线架端口和网络设备的网络结构和数据信息流向为:系统将扫描到的信号通过扩展仪(如果需要)传送到主机,主机通过以太网端口和系统软件连连接,将所有信息传送至应用系统中,在应用系统中信息得到充分的分析和管理。系统可以制定并发出信息指令,该指令通过以太网发送至主机,主机再通过扩展仪(如果需要)将指令信号传送到扫描仪上扫描仪将所有指令信息通过控制板发到配线架需要做操作的端口。1.5 RIT智能配线系统软件功能介绍l 实时监测配线连接智能配线系统的跳线的管理只在两侧配线架内实施。智能配线系统采用智能型配线架和智能型跳线,每个端口都包含电子信息。智能型光缆配线架只在传统型光缆配线架端口上增加独立的一帧位则用于智能管理,光缆跳线也同样增加独立的一帧位则用于智能管理因此智能型光缆配线架和传统型光缆配线架也可以互相通用,智能型光缆跳线和传统型光缆跳线也可以互相通用。当智能型跳线插入或拔出智能型配线架的端口时候,端口的电子信息及其连接或断开的信息就可以即使地通过管理设备传达到管理软件,管理人员就也及时知道连接的变化,对其进行报警处理。 同时,连接变化后,新的连接结构便会被管理软件所自动记录,不会有遗漏或延迟等情况。l 控制工作任务(比如跳线等)的执行智能型配线架相比较传统型配线架的另一个不同点就是,智能型配线架每个端口上都有LED指示灯。LED指示灯为执行现场操作提供重要的依据,和传统配线系统相比,大大提高了现场操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软件将需要执行的任务(比如跳线等)下达到每个管理设备,继而下达到配线架。操作人员到达现场后,只需要根据LED指示灯的示意操作,就可以保证其准确率,节省大量的时间,进行高效的管理。如果操作人员的操作有误,系统会通过LED指示灯提示操作人员,管理人员也可以即时通过软件的报警功能得知。 l 图形化显示物理层的连接架构智能配线系统的管理软件可以图形化显示物理层的连接架构,从所在的国家、城市、建筑物、楼层、房间、机架、配线架、线缆、插座和网络设备等,十分直观。远在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不同建筑物的设备,也可以在同一个管理软件里进行管理。网络连接发生变化后,管理软件内的图形化架构会实时更新,非常高效,避免了人力资源的重复投入。管理人员面对图形化管理界面,就如同是面对微缩的配线系统,并可以通过软件了解到任意管理元素的详细内容。上述这些都是传统配线管理无法做到的。 l 搜索功能管理传统配线系统的时候,搜索任何东西往往要翻阅成堆的文档,费时费力,如果文档的记载没有及时更新,查找到的最终结果还可能出错。智能配线系统在这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在搜索引擎内输入设备名称、甚至是IP地址等信息,就会立刻得知搜索结果。由于智能配线系统的信息是实时更新的,所以搜索的准确率大大提高。而且,搜索结果还可以准确的用图形化显示设备所在的位置。还有,由于所有的现场操作也是被记录在案的,所以,还可以对这些进行精确的搜索查询。l 报告功能传统配线系统的报告工作需要借助大量的文档工作,而且准确性比较不高。智能配线系统则大大提高了效率,搜索查询的结果和资产管理的数据可以由软件根据不同的要求输出成各种各样的报告,可打印、输出和以邮件形式发送给管理人员。 l 远程管理 第一种方式:安装软件的服务机在本地,配线架和管理设备(包括主机和其下挂的扫描仪)等都在本地,用户在异地并希望对系统进行管理。由于系统采用web登陆方式,用户可通过异地登入服务机(服务机开放相应权限),对系统进行管理操作。 第二种方式:安装软件的服务机在本地,一部分配线架和管理设备(包括主机和其下挂的扫描仪和配线架)分布在本地,一部分配线架和管理设备(包括主机和其下挂的扫描仪和配线架)分布在异地。由于主机自带SNMP功能,只要通过企业跨越异地的VPN网络相连,所有异地的主机就可以通过本地的服务机进行统一管理。此时,如果用户人在异地,则可以参考第一种方式进行管理。2 智能配线系统在北京地铁光纤环网的应用分析2.1 北京地铁第二光环网项目概况北京地铁第二光环网项目是依托北京地铁10号线建立的一条光纤通信环路。目的在于将与10号线交汇的各条地铁线路的控制、运营、监控信号通过第二光环网汇集到北京小营地铁控制中心。2.2 北京地铁第二光环网监控需求北京地铁第二光环网项目中,基本需求是监控“地铁线路”的接入光缆与“光环网”主干光缆之间的跳接情况。整个项目中有18个地铁车站、4个控制中心机房中使用了智能配线系统,用来端接光缆和管理跳线。2.3 智能配线系统在北京地铁第二光环网项目中的应用说明l 由于第二光环网统一采用144芯单模光缆作为传输介质,所以项目中以3台RiT的LC单模48芯智能光纤配线架为最小安装单元l 每个机柜配置5个安装单元,按照实际需求每站配置14台机柜l 地铁车站中,“光环网侧”智能光纤配线架用来端接“光环网”的144芯单模主干光缆。“地铁线路侧”的智能光纤配线架用来端接“地铁线路”的接入光缆。两组智能光纤配线架之间使用智能光纤跳线进行跳接和管理。l 控制中心机房中,“光环网侧”智能光纤配线架用来端接“光环网”的144芯单模主干光缆。“接入设备侧”的智能光纤配线架用来端接“接入设备”的接入光缆。两组智能光纤配线架之间使用智能光纤跳线进行跳接和管理。l 18个地铁车站、4个控制中心机房中,根据智能光纤配线架的数量配置管理设备。l 18个地铁车站、4个控制中心机房中的管理设备通过光缆连接到安装有软件的服务器。2.4 智能配线系统在北京地铁第二光环网项目中的实现的管理功能下面我们结合智能配线系统在北京地铁第二光环网项目中某一站点(一下简称“A站点”)的实际案例来介绍可实现的管理功能。2.4.1 A站点概况“A站点”位于北京地铁10号线内,构成北京地铁第二光环网两个半环各有若干跟144芯光缆中在通过该站点,其中各有一部分上架,一部分只是过站不上架。此外“A站点”内还有一些其它站点连接过来的光缆上架,智能配线系统主要对这两组光缆之间的跳接进行监测,也就是连接的物理监控。结合地铁项目中另一套光纤传输性能监控系统共同组成一套第二光环网光纤监控系统。2.4.2 A站点智能配线系统的硬件配置两个半环中,每上架的144芯光缆连接到3个48芯智能型光纤配线架的后侧。其它站点连接过来的光纤,连接到其它相应数量的智能型光纤配线架的后侧。这些智能型配线架前侧之间的跳插线采用智能光纤跳插线。2.4.3 智能配线系统在A站点实现的管理功能2.4.3.1 图形化显示物理层的连接架构智能配线系统管理软件提供图形化界面,“A站点”中被管理的配线元素及其之间的连接关系都会显示在管理界面中。可显示的配线元素(及其属性)包括:n 站点以及其中的房间,和房间内的设备n 机柜,和机柜内的设备n 配线架和光纤跳线n 光缆2.4.3.2 实时监测配线连接和非安全操作的报警“A站点”中,连接环网的光缆和连接其它站点过来的光缆的智能配线架之间采用智能跳插线进行连接,这也是最重要监控的部分。任何智能型跳线插入或拔出都将通过管理设备传达到管理软件,管理人员就也及时知道连接的变化。连接变化后,新的连接结构便会被管理软件所自动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