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版:描写:意象,情绪与态度(Understanding Poetry节选).doc_第1页
诗歌版:描写:意象,情绪与态度(Understanding Poetry节选).doc_第2页
诗歌版:描写:意象,情绪与态度(Understanding Poetry节选).doc_第3页
诗歌版:描写:意象,情绪与态度(Understanding Poetry节选).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者:Cleanth Brooks / Robert Penn Warren译者:何嘉耀(From THU)正如前文所说的那样,诗歌从根本上是特殊而具体而非一般而抽象的。它通过给出一些自然场景或自然事物的或多或少生动和可识别的印象来展现一个吸引我们感受的世界一个记录印象的记录表,尽诗人所能的精确描写,这些印象来自感觉或想象(记得“想象”最初是指使某物形成图像)。这样一种对具有景象、声音、气味、味道和触觉的可感世界的生动感受是诗歌的基础。我们说,诗歌使我们重新回到对事物的新鲜的认识中;此外,修复了生活在城市化的现代社会中的人对原初无偏见的生活的感受。这并不是说诗歌要与对世界的直接感受竞争。在某种程度上没有关于臭味的文字描述能比得上直接闻到的臭鼬气味。严重烧伤的手的疼痛比对烧伤手的最生动的描述都要强烈。由于诗存在于词语而非直接的感受中,它真正的作用不是要试图去胜过感觉印象的世界的生动,而是要给我们一些另外的东西。后面我们将着重讲这些东西是什么。这里,简单地说,诗使用的方法是通过对物体、人物和事件的戏剧性的表现来激起我们的想象。这意味着诗不能脱离感觉世界太远。如果太远了,它将变得抽象、啰嗦、理智化、空洞和乏味。有时,某种文化的诗歌会失去它的新鲜与直接。当它真是如此时,迟早会有一代诗人兴起,他们感到一种将诗从抽象中拯救出来并通过把它的意义重新联系到意象上来使它恢复生动的迫切需要。因此,本世纪早期有一些诗人,他们对维多利亚式的冗长,陈旧的传统和空洞的修辞感到厌倦,开始进行诗歌实验,这些诗歌专注于一个意象(或专注于一些聚集着次要意象的基本意象),他们注意让读者去尽他所能去理解一首诗,倾向于不干扰这一理解的过程。这些诗人属于一个意象派运动的分支,他们实际上自称“客观主义诗人”,大概表明了他们的信念:诗被允许自己发声。意象派诗人和他们的盟友受远东的诗歌影响很深,尤其是那些强调一个主导意象并使用联想与暗示、注意避免直接陈述的诗歌。这里是一首日本小诗的例子:乌鸦栖在枯树上,秋色已暮(枯枝 秋暮)下面是一首一位十四世纪日本诗人写的稍微长一点的诗:就在电光闪过的那刻,就在那瞬间,数得清绿叶上的雨几滴。这第三个例子来自一个十二世纪日本诗人:铺草席作床也铺开了月光,在等待,秋夜依旧躺在幽暗的风中。这三首诗都在一个主要意象上坚持着,每首诗都可称作一个情绪片。第一和第三首明显如此。大部分读者会发现秋天黄昏中一只独自栖息在一根枯枝上的乌鸦暗示着孤独、这个季节末尾的哀伤或者一些相关的情绪。第三首诗也暗示着孤独。风起了。女人在空地上收拾她的床铺,没有草席能藏起月光本身,而秋夜在“等待”。这女人也在等待吗?她的爱人约会迟到了?他忘记了吗?或是他死了?诗人没有告诉我们,而很明显满足于通过这些可能性激起我们的想象,并唤起相应的情绪。第二首诗可能是这三首中最接近于客观的了。雷雨中的一下闪电虽然十分耀眼,并没有真的使我们眼花,即便它持续时间很短,也足以揭示出甚至很小的物件的鲜明的细节。即使是这样的诗,它依然透露出这样的意义:一个突然而短暂的洞见也可以有着深远的启示。对于写作它们的诗人来说,这些日本诗可能没有像现在阅读它们的英文译本的西方人看来那样“客观”。因为就像这些诗歌的专家告诉我们的那样,对于浸淫与东方丰富的象征主义的头脑来说,这些诗中的意象充满着特殊的联系。可能这些诗歌翻译成英语后对东方诗人的通过引用传统意义而获得的“解释”并不公正。但一些传统意义的丢失很大程度上与20世纪意象派诗人们没有关系,他们引用这些诗作为诗歌能有多新鲜和感人的证据,只要诗人相信意象并压制对意象意义的喋喋不休。适当挑选与展现的意象能激起读者的想象从而比清晰的陈述“说”出更多东西来。我们讨论的这种东方诗歌倾向于使用一些自然的事物或情景。但20世纪意象派诗人并不把他们的主题素材限制在自然里。他们也描写城市生活。例如这是John Gould Fletcher的诗辐射中的一小段:不歇脚的雨闪烁在亮油油的人行道上;突然急奔的雨伞;风雨中倒扣着的花朵。这场景描绘生动:明显这是一个既有太阳又有雨的日子,因为雨在“闪烁”而城市街道上潮湿的人行道在“亮油油”。又一场雨显然刚开始,因为雨伞突然在街道上“开花”,还沿着街道“急奔”好像它们自己在动一样。这个场景虽然相当客观地展现出来,却也暗示着一种态度。在这展现出来的场景中甚至有一点欢快的暗示。这效果部分地是由于将雨伞机智地比作花朵产生的。雨伞“倒扣”着,恰与自然花朵的花冠相反。花茎到开放的花冠就没有了,而雨伞的“茎”是在一个反着向它自己弯曲的“花冠”处结束的,就是说是“凸出”的。但是,在某种意义上,把雨伞比喻成花朵是富有想象力的,因为从花床中养育郁金香或风信子的雨,也从城市人行道上养育很突然地这些古怪的又大又黑的“花”。后面将会花更大力气去论述隐喻和明喻,它们可以被定义为比较,暗示的或清晰的:“我的爱是玫瑰”(隐喻)或“一个漂亮的女孩就像一段旋律”(明喻)可以作为例子。但在这一部分我们首先关注意象而非比喻。事实上,尽管这个将雨伞变成花朵的机智的隐喻给这首诗增加了一些重要的东西,但即使诗人没有使用它而写成的诗也会成为一首“意象派”诗歌。假如最后一行是这样的:“挡雨的黑色凸出的罩”,就消除了或几乎消除了隐喻,但我们依然留有意象和雨中城市街道的印象。(选自u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